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晚发母乳性黄疸血清胆红素和胆汁酸的变化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BMJ)的发病率亦相应增高。测定血清总胆汁酸(TAB)作为反映肝功能变化的敏感指标,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文献报道,母乳性黄疸可能存在胆汁瘀积,为进一步了解晚发型母乳性黄疸(LBMJ)血清TAB变化,我们对1998年1月-2000年6月我院门诊和住院母乳喂养的39例LBMJ血清胆红素和TAB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采集母乳与母乳库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母乳与母乳库母乳可以作为早产儿在无法获得直接母乳喂养时可选择的一种喂养方式.目前文献提示,单纯以采集母乳与母乳库母乳喂养的早产儿生后短期内生长要慢于早产儿配方乳喂养,对早产儿远期生长的影响尚不明确;但采集母乳与母乳库母乳喂养可供给早产儿一定量的人乳特有成分,有利于早产儿神经发育,并减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喂养不耐受等喂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采集母乳与母乳库母乳的临床广泛应用还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将来的研究应更多关注于对早产儿远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母乳性黄疸的早期干预治疗非常重要 ,现将我院产科分娩的新生儿 786例 ,发生母乳性黄疸 177例 ,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1996~ 1998年我院产科分娩新生儿 786例 ,按喂养方式分成三组 :混合喂养组 2 6 0例 ,婴儿生后 3d因母乳不足加喂牛乳或代乳粉 ,早发性母乳性黄疸 19例 ,迟发性 2例。纯母乳喂养 2 40例 ,除母乳喂养外不加代乳品包括水 ,早发性母乳性黄疸 71例 ,迟发性 3例。母乳干预组2 86例 ,早发性母乳性黄疸 80例 ,迟发性 2例。共确诊母乳性 177例。其中早发性 170例 ,男 88例 ,女 82例。迟发性母乳性黄疸 7例 ,男 4例 ,女…  相似文献   

4.
母乳性黄疸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63年Arias,Newman及Gross分别报道了母乳喂养与新生儿黄疽之间存在一定关系。母乳性黄疫是指发生在健康足月的母乳喂养儿中的以求结合胆红素为主的高胆红素血症,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两种类型。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疽的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Schneider总结了1966-1985年所有英文文献,结果发现母乳喂养地血清胆红素大于ZO5umol/L(12mg/dl)的占12.8%(人工喂养儿为4.O4%),大于256卜mol/L(15mg/dl)的占2.O3%(人工喂养儿为O.33%),母乳喂养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机会明显大于人工喂养儿‘”。Maisels调查…  相似文献   

5.
母乳及配方奶对早产儿胃排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 探讨母乳及配方奶对早产儿消化道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33例早产儿随机分成母乳及配方奶喂养组,采用B型实时超声显像法测定其生后d5、7、10胃排空变化,并检测开奶前、生后d5空腹时血胃动素、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两组早产儿随日龄增长,50%胃排空时间逐渐缩短。母乳喂养儿d5、d750%胃排空时间短于奶方喂养儿,差异有显著意义(P均<0.05)。生后d5奶方喂养儿胃动素水平低于母乳喂养儿(P<0.05),NO水平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P<0.01)。结论 母乳喂养儿较奶方喂养儿胃排空功能成熟快。  相似文献   

6.
母乳强化剂在母乳喂养早产儿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通过前瞻性对照试验评价强化母乳对住院早产儿短期生长、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出生胎龄≤34周、出生体重≤1 800 g的24例早产儿分为强化母乳组(试验组,11例)和早产配方奶组(对照组,13例).试验组早产儿的母乳喂养量均超过总奶量的50%,当喂养量达到100 ml/(kg·d)时开始添加FM85母乳强化剂,不够的奶量用早产配方奶补足;对照组全部用早产配方奶喂养.对两组的生长速度、血生化指标、肠内外营养情况、合并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出生胎龄(30.6±2.9)周,平均出生体重(1 80±286)g;对照组出生胎龄(31.6±1.9)周,平均出生体重(1 436±201)g.试验组在住院期间,平均母乳量占总喂养量81.6%,母乳强化剂在平均胎龄34.1周、生后24.6 d时开始添加.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体重[18.9 vs 7.1 g/(kg·d),P=0.364]、身长(1.16 vs .00 cm/周,P=0.308)、头围(0.79 vs .61 cm/周,P=0.057)的增长速度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两组血尿素氮水平相似,试验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磷水平较对照组低,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血钙值较对照组高,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强化母乳喂养与早产配方奶喂养的早产儿在住院期间的生长速度相似.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出生3个月内婴儿的碘营养状态及其对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在非碘缺乏地区的上海随机选取122名出生3个月内的婴儿(母乳喂养儿68名,配方乳喂养儿54名)进行观察性研究。分别于婴儿日龄42d和90d时测定其母乳或配方乳及婴儿尿中的碘浓度,并对婴儿进行身长、体重和头围测量,婴儿90d时行Gesell智力发育评估。结果①42d和90d时婴儿尿碘浓度(中位数)分别为161.0μg/L和184.1μg/L;②母乳和配方乳喂养婴儿在42d和90d日龄时的尿碘浓度(中位数)分别为197.9μg/L、115.4μg/L和219.2μg/L、140.1μg/L;尿碘浓度低于100μg/L的比例分别为12.0%、42.4%和4.4%、33.6%;③母乳和配方乳的乳碘浓度(中位数)分别为109.1μg/L和88.9μg/L,均与婴儿尿碘浓度呈正相关(r=0.523,0.696);④出生3个月内不同碘营养状态的婴儿在体格和智能发育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部分婴儿存在碘营养不足或过多,应加强对婴儿碘营养状态的监测;②母乳喂养婴儿的碘营养状态优于配方乳喂养的婴儿,积极鼓励母乳喂养;③出生3个月内不同碘营养状态婴儿间的体格和智能发育尚未见明显差异,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8.
随着母乳喂养的增加趋势,母乳性黄疽似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已引起新生儿医师的高度重视,有关文献报道亦越来越多。但目前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早发型母乳性黄疽是由于母乳不足引起的。笔者对此不敢苟同,以下是个人的看法,供参考。1.母乳性黄疸的病因与发生机理虽然至今仍未完全明确,但目前比较公认的是早发型母乳性黄疽是由于胆红素的“肠一肝循环增加”所致[1]。新生儿早期,由于肠道正常菌群尚未建立,进入肠道内的直接胆红素不能转化为尿胆原、粪肥原排出。而母乳喂养的新生儿肠道内有含量丰富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且GD)(…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母乳瘦素对新生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本院顺产的健康产妇及其新生儿各120名,根据喂养方式分为纯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和纯配方奶喂养组,测定分娩时脐血及产后第3、28天新生儿血清和母乳瘦素水平,测量新生儿出生时、生后28天体重和身长,并计算Ponderal指数(PI),比较各组瘦素变化及新生儿体格发育情况,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各组新生儿血清瘦素水平出生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纯配方奶组低于纯母乳组[(1.7±1.2)μg/L比(2.6±1.4)μg/L,P<0.05],第28天纯配方奶组低于纯母乳组和混合喂养组[(2.3±1.1)μg/L比(3.2±1.3)μg/L、(2.9±1.4)μg/L,P均<0.05].新生儿出生时各组P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8天纯配方奶组高于纯母乳组和混合喂养组[(2.9±0.3)g/cm3比(2.7±0.2)g/cm3、(2.8±0.3)g/cm3,P均<0.05].产妇母乳瘦素水平第3天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8天混合组低于纯母乳组[(11.7±3.8)μg/L比(13.5±4.6)μg/L,P<0.05].结论:不同喂养方式影响新生儿瘦素水平,并进而影响新生儿期体格发育,母乳瘦素是新生儿瘦素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我国足月儿母乳淀粉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测定40例足月顺产儿乳母不同泌乳期及一次喂奶时前、中、后段乳及母血中淀粉酶的活性。结果显示初乳中淀粉酶活性为(9772.37±1.70)IU/L;随着泌乳期的延长,淀粉酶活性逐渐下降;一次喂奶前、中、后段乳中淀粉酶的活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母乳淀粉酶98%为唾液型淀粉酶;母乳中淀粉酶活性高于母血100倍;产妇年龄与母乳淀粉酶活性无显著性相关。提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淀粉酶,对母乳喂养儿的淀粉消化和潜在的抗感染作用具有积极意义,应向广大群众大力提倡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喂养方式对足月新生儿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66例,其中母乳喂养儿35例,人工喂养儿31例。在66例新生儿出生第3、7、28天采集母乳2mL于洁净试管中;于新生儿出生第7天,抽取其清晨空腹静脉血2mL,留取血清标本装洁净试管,均置于-70℃冰箱保存。配方乳采用雀巢力多精奶粉,按1匙奶粉加30mL水的比例冲调,水温为50℃。采用放射免疫法对足月新生儿血清、母乳及配方乳中瘦素水平进行测定。结果1.健康足月儿66例出生第3、7、28天母乳瘦素水平分别为(1.31±0.67)μg·L-1、(1.33±0.14)μg·L-1、(1.26±0.98)μg·L-1,不同时间母乳瘦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8,P>0.05)。配方乳中未检测到瘦素。2.母乳喂养组新生儿出生第7天血清瘦素水平为(3.38±1.54)μg·L-1,人工喂养组新生儿出生第7天血清瘦素水平为(1.91±0.32)μg·L-1,二组血清瘦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6,P<0.05)。结论母乳中含有一定水平的瘦素,是新生儿血中瘦素的重要来源。母乳喂养有利于维持新生儿期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NICU 中母乳喂养质量改进措施对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亲母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调查收集2014 年7 月至2015 年7 月收治的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质量改进前组)以及实施母乳质量改进措施后的2015 年8 月至2016 年6 月的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质量改进后组)资料。对两组患儿住院期间亲母母乳喂养情况(喂养率、喂养量、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持续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质量改进后,亲母母乳喂养率和喂养量均明显增高,母乳强化剂添加时间、静脉营养时间、达全肠道喂养时间均较改进前提前,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较改进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亲母母乳喂养质量改进措施可提高NICU 亲母母乳喂养率,改善早产儿消化系统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母乳性黄疸家庭治疗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也随之提高 ,母乳性黄疸也会出现胆红素脑病[1] ,为避免高胆红素对神经系统的毒性 ,应早期治疗和早期干预。为探讨切实有效的家庭治疗方案 ,我们对 5 6例母乳性黄疸儿给予家庭治疗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对象  1998年 11月~ 2 0 0 0年 12月门诊随访病人5 6例 ,男 30例 ,女 2 6例。就诊日龄 :15~ 2 1d 2 8例。~ 2 8d16例 ,~ 40d 12例 ,均为足月顺产新生儿 ,无产伤及窒息史 ,无头颅血肿 ,第 1产 5 4例 ,第 2产 2例 ,出生体重 2 .8~4.2kg ,平均体重 3.4kg ,均为纯母乳喂养 ,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捐献母乳在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将105例极低出生体重住院早产儿纳入研究,根据其所接受的喂养方式分为亲母母乳、捐献母乳、早产儿配方奶喂养组,每组各35例。比较3组院内感染发生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以及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早期生长指标。结果 与配方奶组比较,捐献母乳组和亲母母乳组患儿院内感染及坏死性小肠结肠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捐献母乳组和亲母母乳组达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短于配方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患儿头围、身长、体重增长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极低出生体重儿在亲母母乳不足时可以采用捐献母乳替代喂养,有助于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乳清蛋白婴儿配方奶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及氨基酸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选取6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配方Ⅰ组、配方Ⅱ组(每组各30例),同期母乳喂养新生儿30例为母乳组。配方Ⅰ组出生后予高乳清蛋白婴儿配方奶(蛋白质14 g·L-1、蛋白质/能量比2.0 g/418 kJ、乳清蛋白/酪蛋白=90/10)喂养,配方Ⅱ组为普通婴儿配方奶(蛋白质18 g·L-1、蛋白质/能量比2.6 g/418 kJ、乳清蛋白/酪蛋白=60/40)喂养;母乳组出生后完全母乳喂养。于出生28 d采取各组静脉血测定血清氨基酸、清蛋白、前清蛋白水平,同时测定身高、体质量及头围生长发育指标。结果 1.配方Ⅰ组出生28 d体格发育指标及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水平与母乳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配方Ⅱ组出生28 d体质量及血清前清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母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2.配方Ⅰ组除血清天冬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明显低于母乳组(P<0.05,0.01),苏氨酸明显高于母乳组(P<0.01)外,其余18种氨基酸水平与母乳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配方Ⅱ组血清天冬氨酸、瓜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均明显低于母乳组(P<0.05,0.01),天冬酰胺、甘氨酸、酪氨酸、苏氨酸均明显高于母乳组(Pa<0.01),其余15种氨基酸水平与母乳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配方Ⅰ组血清丝氨酸、甘氨酸、酪氨酸、脯氨酸及苯丙氨酸水平均显著低于配方Ⅱ组,瓜氨酸高于配方Ⅱ组(P<0.01,0.05)。结论 1.高乳清蛋白婴儿配方奶喂养新生儿体格发育指标可达到母乳喂养儿水平,与普通婴儿配方奶喂养儿比较,新生儿期体质量增长及血清前清蛋白水平更接近母乳喂养儿。2.高乳清蛋白婴儿配方奶喂养与普通婴儿配方奶喂养新生儿比较血清氨基酸水平更接近母乳,但不能完全替代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6.
益生元是指不能在上消化道被分解或吸收的食物成分,其进入结肠后可有选择地刺激结肠中的一种或少数几种有益细菌的生长,从而对宿主产生有益的作用。益生元的化学本质是一些不能被消化的短链碳水化合物,又被称为低聚糖,但是并非所有的低聚糖都具有益生元的特性。目前应用较多的益生元有低聚果糖、菊粉、低聚半乳糖等。母乳中含有丰富的低聚糖,目前已发现100多种。母乳低聚糖是重要的益生元,是母乳喂养的婴儿获得以双歧杆菌为主导的肠道菌群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主要因素。使用添加益生元性低聚糖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可以使人工喂养婴儿具有与母乳喂养儿相同的肠道细菌的组成特征,并体现相应的生物学作用。本文简要讨论益生元的概念和特性、母乳低聚糖的研究历史及益生元在婴幼儿营养和健康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感染性腹泻多见于断乳期6~12个月的婴儿。婴儿出生后随着肠道的发育,对不同细菌诱导的腹泻的易感性是不同的。霍乱弧菌和大肠杆菌是导致婴儿期腹泻的主要致病菌。母乳在保护婴幼儿免遭外源病原菌的侵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母乳中低聚糖在对抗外源病原菌,保护婴儿免遭肠道致病菌的侵袭中的作用长期受到忽视。本文就母乳中低聚糖的结构、含量和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为进一步推广母乳喂养建立坚强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母乳中瘦素含量及其对新生儿生长调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瘦素(Leptin)是脂肪细胞合成分泌的多肽,可负反馈地降低食欲并增强能量代谢,以维持体脂的平衡.在胎儿与新生儿时期,胎盘与乳腺合成分泌瘦素,对胎儿与新生儿发育成熟起调节作用.本研究探讨母乳瘦素的检测方法,并探讨母乳瘦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新生儿体内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采集产妇乳汁5~10ml(产后1周内母乳),混匀后制作全奶;全奶离心,去除乳脂制作脱脂奶;全奶与脱脂奶经超声振荡处理后离心,取液相,放射免疫检测瘦素含量.新生儿股静脉采血,取血清,放射免疫检测瘦素含量.结果60例母乳全奶中瘦素含量为(53.9±29.1)ng/ml,全奶经脱脂处理后瘦素含量为(6.2±8.3)ng/ml,全奶与脱脂奶瘦素含量有显著性差异(t=8.28,P<0.01).42例纯母乳喂养新生儿外周静脉血瘦素水平为(2.8±1.2)ng/ml,36例纯配方乳喂养新生儿外周静脉血瘦素水平(1.9±0.9)ng/ml,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t=3.37,P<0.01).结论母乳中含有瘦素,且主要与脂肪球结合在一起;母乳喂养可提高新生儿循环血流中瘦素水平,对于新生儿适应宫外环境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母乳β-葡萄糖醛酸苷酶与母乳性黄疸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母乳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D)活性在母乳性黄疸(BMJ)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14例BMJ患儿停母乳,改配方乳喂养3 d,后继续哺煮沸后母乳(灭活乳)3 d。于哺配方奶前、哺配方奶3 d末、哺灭活乳3 d末,分别采集不同乳类和粪便,测定-βGD活性,同时测定血清胆红素浓度。结果1.母乳-βGD活性为(87.60±44.67)U/mL,配方乳为(2.99±2.67)U/mL,灭活乳为(2.76±2.03)U/mL;母乳-βGD活性与配方乳和灭活乳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均<0.001);配方乳β-GD活性与灭活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于哺配方乳前、哺配方乳3 d末、哺灭活乳3 d末,测定粪便-βGD活性分别为(310.12±131.98)、(326.86±138.26)和(337.91±143.21)U/g,组间无显著差异(F=0.033 P>0.05)。3.继续哺灭活乳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持续下降,无1例出现反弹。结论1.母乳-βGD不是肠道内-βGD的主要来源,可能与BMJ发生关系不大。2.母乳中的一些加热可灭活因子可能与BMJ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哺乳期妇女初乳、42天和90天成熟乳中真胰岛素水平,分析其相关因素及其对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位点单克隆抗体夹心放大酶联免疫分析法(BA-ELISA)测定GDM产妇和健康产妇初乳、42天和90天成熟乳及新生儿脐血中真胰岛素水平,监测婴儿90天内生长情况.结果GDM组初乳及90天成熟乳中真胰岛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2.8μU/ml比20.4μU/ml,33.6μU/ml比23.5μU/ml,P均<0.05).母亲孕前、产前、产后42天和90天的体质指数(BMI)与90天成熟乳中真胰岛素水平正相关,产后42天BMI与42天成熟乳中真胰岛素水平正相关,孕期糖化血红蛋白百分比与90天成熟乳中真胰岛素水平正相关,剖宫产者初乳真胰岛素水平低于阴道分娩者(21.2μU/ml比96.3μU/ml,P<0.05).42天时高母乳喂养组母乳中真胰岛素水平低于低母乳喂养组(29.7μU/ml比69.6μU/ml,P<0.05).脐血中真胰岛素水平与出生体重和身长正相关,42天成熟乳中真胰岛素水平与出生至42天的体重增长值负相关,90天成熟乳中真胰岛素水平与90天头围负相关.结论:GDM哺乳期妇女母乳中真胰岛素水平较正常哺乳期妇女高,分娩方式和喂养方式对成熟乳中真胰岛素水平有影响,母乳中真胰岛素水平与孕产妇的BMI值呈正相关,对婴儿体格生长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