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山西省卫生防疫站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从1998年7月正式使用L20B细胞,并同时使用RD和Hep-2细胞进行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病原学监测,为了解同时使用3种细胞对AFP病例病原学监测结果的影响,将308例AFP病例粪便标本在3种细胞上的分离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使用3种细胞共分离到脊灰病毒(PV)20份,其中RD细胞分离到14份,L20B细胞16份,Hep-2细胞8份,总分离率为6.5%.分离到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65株,其中RD细胞30株,Hep-2细胞48株,分离率为21.1%.结果显示,同时使用3种细胞对提高PV检测灵敏度和NPEV分离率,保证脊灰实验室监测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L20B细胞用于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鉴定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应用RD、Hep-2、L20B细胞对64株已知病毒和73份粪便标本悬液进行脊髓灰质炎病毒(PV)分离鉴定及效价滴定.实验结果证明,L20B细胞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用该细胞检测已知病毒标本,PV检出率达100%;检测粪便标本悬液PV检出率可达13.70%,均高于RD、Hep-2细胞的检出率,而对其它肠道病毒均不增殖.用RD、L20B进行病毒分离优于RD、Hep-2,用前者PV检出率可提高4.11%.从29株病毒效价滴定结果分析,三种细胞对病毒的敏感度依次为RD>L20B>Hep-2.  相似文献   

3.
《中国疫苗和免疫》2001,7(4):187-190
为了观察婴儿接种首剂三价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TOPV)后疫苗病毒排毒状况,采用Hep-2、RD、L20B三种细胞,对接种首剂TOPV的健康婴儿粪便标本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脊灰疫苗病毒在人体内具有较好的增殖能力,83.9%的婴儿粪便排毒≥4周.随时间延长,混合多型别向单型别转移,但Ⅰ、Ⅱ、Ⅲ型脊灰疫苗病毒均无明显型别优势.采用两种细胞联合检测脊灰疫苗病毒优于一种细胞单独检测;而RD+L20B细胞联合又优于Hep-2+RD细胞和Hep-2+L20B细胞.北京市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PP)服苗病例脊灰疫苗病毒检出率主要受使用细胞种类、采集粪便标本时间等多因素影响,预计正常情况检出率应≥90%;分离株以Ⅲ型脊灰疫苗病毒为主,则可能是Ⅲ型脊灰疫苗病毒的固有性质所决定;要巩固无脊灰成果,必须坚持使每个新出生儿童完成全程免疫和对流动儿童实行适时的强化免疫.从健康婴儿分离的Ⅲ型脊灰疫苗病毒,多数为疫苗型间基因重组株且具多样性,这是否会影响VAPP发生率或带来其它负面影响正在进一步研究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经验,更有效地发挥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学检测作用。[方法]对1999~2004年河北省脊灰实验室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4年合计检测AFP病例粪便标本2148份,检出脊灰病毒(PV)212株,检出率为9.9%,均为疫苗株,其中Ⅱ型最多;检出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PEV)224株,检出率为10.4%。使用L20B(L)、RD(D)、Hep2(H)细胞进行分离,PV检出率分别为8.7%、7.8%、6.2%,单独检出的分别为28株、17株、7株;NPEV的检出率,3种细胞分别为1.1%、5.4%、6.2%,单独检出的R细胞85株,H细胞102株。[结论]1999~2004年,河北省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合格粪便标本的采集、送检、分离培养等指标均达到质量控制要求;同时使用3种细胞进行粪便标本的分离培养对提高检出率很重要。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脊灰病毒检出率 ,防止漏检 ,同时也为了减轻实验室工作量 ,1 998年WHO推荐使用L2 0B和RD 2种细胞进行病毒学监测 ,停止了Hep - 2细胞在脊髓灰质炎病毒 (PV)监测中的常规使用。 1 999年 ,全区采用RD、L2 0B 2种细胞进行病毒分离 ,NPEV年分离率为 6 74% ,为掌握非脊灰质炎肠道病毒 (NPEV)分离率下降是否与PV监测中细胞变化有关 ,我们对 1 997~ 2 0 0 0年 6月实验结果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细胞株和培养条件 RD、Hep - 2、L2 0B细胞均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国家脊灰实验室提供 ,3种细…  相似文献   

6.
不同细胞在脊髓灰质炎病毒检测中敏感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细胞的敏感性在脊髓灰质炎病毒(PV)检测中具有重要意义,运用RD、Hep-2及新引入的L20B细胞同时进行肠道病毒的分离及鉴定,结果3种细胞对PV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漏检,RD细胞的漏检率较高.L20B细胞对PV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也出现了1株PV的漏检.不同细胞对PV检出率差异的原因有待于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脊灰疫苗衍生株(VDPV)或输入脊灰野病毒,以防止其扩散.方法 按世界卫生组织<脊髓灰质炎病毒检验手册>对河北省2003-200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与血清定型,所有标本用L20B、RD和Hep-2等3种细胞同时进行脊灰病毒(PV)和肠道病毒分离,用PCR-RFLP法和ELISA法做型内鉴定.结果 2003-2005年共采集了1 199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粪便标本.分离到脊灰病毒(PV)86株,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115株.从AFP病例及其高危病例的5份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中共分离到PV 100株,用血清型中和试验和PCR-RFLP法进行型内鉴定,结果为Ⅰ型12株,Ⅱ型29株,Ⅲ型23株,混合型23株,PV NPEV 8株,疫苗变异株5株.将PV混合株进行单型分离后,所有单型毒株共138株,经ELISA试验鉴定,其中疫苗类似株(SL)132株(95.7%),双反应株(DRV)5株(3.8%),非疫苗类似株(NSL)1株(0.7%).结论 河北省2003-2005年未发现疫苗衍生脊灰病毒或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1999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实验室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 1999年共收检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粪便标本 2 0 8例 ;脊髓灰质炎 (脊灰 )病毒 (PV)检出率为 6 2 5 % ,较往年显著上升 ;非脊灰肠道病毒 (NPEV)检出率 3 37% ,较往年显著下降 ;肠道病毒 (EV)总检出率显著下降。分析原因认为 ,PV检出率的上升可能与麻痹后突击服疫苗再采集粪便标本 ,以及环境接触染毒等因素有关。以L2 0B细胞置换Hep -2是EV总阳性率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 ,也是NPEV检出率下降的重要原因。NPEV检出率下降还可能与多种因素 ,如细胞形态、毒性反应及粪便标本的贮运温度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7—2018年湖南省脊灰实验室所用细胞系的滴度值、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病原学特征、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NPEV)分离率及分布情况,为维持无脊灰状态及预防其传播提供依据。 方法 依照WHO《脊髓灰质炎病毒检验手册》(2004年第四版)方法,对AFP病例粪便标本采用鼠肺细胞(mouse L cells expressing the human poliovirus receptor, L20B)和人横纹肌肉瘤细胞(rhabdomyosarcoma, RD)进行肠道病毒(enterovirus, EV)分离,L20B细胞阳性分离物转RD细胞阳性者再进行脊髓灰质炎型内鉴定实验,脊髓灰质炎阳性毒株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脊髓灰质炎实验室进行型内鉴定。 结果 在506例(1 011份)AFP病例标本中,分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PV)2株、NPEV 77株,分离率分别为0.20%、7.62%;2株I型PV阳性毒株均有2个核苷酸序列变异,未发现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0~1岁组AFP病例NPEV分离率最高。 结论 2017—2018年湖南省脊灰实验室所用细胞系对脊灰病毒的敏感性良好,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继续维持了无脊灰状态。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观察婴儿接种首剂三价口服脊髓灰质炎 (脊灰 )疫苗 (TOPV)后疫苗病毒排毒状况 ,采用Hep 2、RD、L2 0B三种细胞 ,对接种首剂TOPV的健康婴儿粪便标本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显示 :脊灰疫苗病毒在人体内具有较好的增殖能力 ,83 9%的婴儿粪便排毒≥ 4周。随时间延长 ,混合多型别向单型别转移 ,但Ⅰ、Ⅱ、Ⅲ型脊灰疫苗病毒均无明显型别优势。采用两种细胞联合检测脊灰疫苗病毒优于一种细胞单独检测 ;而RD L2 0B细胞联合又优于Hep 2 RD细胞和Hep 2 L2 0B细胞。北京市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 (VAPP)服苗病例脊灰疫苗病毒检出率主要受使用细胞种类、采集粪便标本时间等多因素影响 ,预计正常情况检出率应≥ 90 % ;分离株以Ⅲ型脊灰疫苗病毒为主 ,则可能是Ⅲ型脊灰疫苗病毒的固有性质所决定 ;要巩固无脊灰成果 ,必须坚持使每个新出生儿童完成全程免疫和对流动儿童实行适时的强化免疫。从健康婴儿分离的Ⅲ型脊灰疫苗病毒 ,多数为疫苗型间基因重组株且具多样性 ,这是否会影响VAPP发生率或带来其它负面影响正在进一步研究中。  相似文献   

11.
L20B RD与Hep-2三种细胞用于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鉴定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 推荐使用的方法,用L20B、RD和Hep2 三种细胞进行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L20B细胞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对非脊灰肠道病毒均不敏感。在脊灰分离株和粪便悬液标本中脊灰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100% 和93-3 % ,优于RD和Hep2 细胞,特别是在病毒分布不均及混有非脊灰肠道病毒的情况下,能更好地、准确地捕捉到脊灰病毒。采用L20B加RD细胞分离脊灰病毒优于RD加Hep2,但对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L20B细胞在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分离鉴定中,细胞的选择非常重要,以往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使用Hep-2和RD两种细胞同时进行脊灰病毒的分离鉴定。由于这两种细胞不仅对脊灰病毒敏感,对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同样敏感,分离到许多NPEV。最近WHO推荐了一种新型的对脊灰病毒特异的L20B细胞,我们使用这种细胞进行的实验显示,L20B细胞对脊灰病毒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河北省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的监测状况,及时监测可能出现的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株(VDPV)或输入脊灰野病毒,以防止其扩散。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脊髓灰质炎病毒检验手册》进行病毒分离与血清定型,用PCR—RFLP法和ELISA法做型内鉴定。结果:河北省脊灰实验室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的要求。2003-2004年共采集了743例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粪例标本,所有标本用L20B、RD和Hep-23种细胞同时进行肠道病毒分离。分离到脊灰病毒(PV)67株,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74株。从AFP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中共分离到P、79株,用血清型中和试验和PCR—RFLP法进行型内鉴定,结果为Ⅰ型8株,Ⅱ型24株,Ⅲ型20株,混合型15株,PV+NPEV7株,疫苗变异株5株。将PV混合株进行单型分离后,所有单型毒株共107株,经ELISA试验鉴定,其中疫苗类似株(SL)104株,占97.2%,双反应株(DRV)17株,占2.8%。结论:河北省2003-2004年未发现疫苗衍生脊灰病毒或输人性脊灰野病毒。  相似文献   

14.
WHO considers that environmental surveillance for wild-type polioviruses is potentially important for surveillance for acute flaccid paralysis as a means of confirming eradication of poliomyelitis.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methods for detecting polioviruses in a variety of water environments in South Africa. Most polioviruses were isolated on L20B mouse cells, which, however, were not selective: 16 reoviruses and 8 enteroviruses, apparently animal strains, were also isolated on these cells. Vaccine strains of polioviruses were isolated from surface waters during and shortly after two rounds of mass vaccination of children in an informal settlement where there was no sewerage.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feasibility of poliovirus surveillance in such settlements. It was also evident that neither poliovirus vaccine strains nor other viruses were likely to interfere significantly with the detection of wild-type polioviruses. Optimal isolation of polioviruses was accomplished by parallel inoculation of L20B mouse cells and at least the PLC/PRF/5 human liver and buffalo green monkey (BGM) kidney cell lines. Analysis of cell cultures using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vealed that 319 test samples contained at least 263 human enteroviruses that failed to produce a cytopathogenic effect. This type of analysis thu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sensitivity of enterovirus detection.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脊髓灰质炎 (脊灰 )实验室网络中非脊灰肠道病毒 (NPEV)分离率下降的原因 ,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 2 4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的 4 0份脊灰病毒 (PV)分离物 ,用国家脊灰实验室的RD、HEp 2、L2 0B细胞及3个不同厂家生产的牛血清进行了支原体检测。结果显示 :4 0份PV分离物中 ,37份检测到支原体 ,阳性率为92 5 %,其中 9份PV分离物感染了 2种支原体 ;3种细胞悬液均被同种支原体污染 ;3份牛血清中未检出支原体。经核苷酸序列测定证明 ,污染的 2种支原体为猪鼻支原体 (M hyorhinis)和精氨酸支原体 (M arginini)。该实验表明 ,脊灰实验室网络中普遍存在支原体污染 ,这也许是导致近年来NPEV分离率普遍下降的原因之一。NPEV分离率是评价脊灰实验室监测敏感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正处于消灭脊灰后期的一个关键时期 ,除了有来自邻国脊灰野病毒输入的危险外 ,因为我国是使用减毒活疫苗预防脊灰的国家 ,还有发生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或由疫苗衍生脊灰病毒引起病例的危险。实验室监测敏感性下降会导致这些病毒的漏检 ,从而增加其向外扩散的危险。因此必须彻底消除支原体污染 ,以提高脊灰实验室网络的敏感性 ,保证网络监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Environmental surveillance for polioviruses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Egypt. This paper reports on a study in which 130 sewag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between January 2001 and December 2001 from eight provinces of Egypt. Samples were analyzed by virus isolation in L20B and RD cell cultures, and wild poliovirus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equencing of the VP1 protein coding region. Wild type 1 polioviruses were detected in 57% of the sewage samples and 91% of the study sites, only two of which repor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 cases in 2001. Three genetic lineages of a single indigenous type 1 poliovirus genotype were detectable in sewage, and only one lineage was also detected through surveillance for acute flaccid paralysis. Wild polioviruses persisted in the environment despite implementation of oral poliovirus vaccine immunization campaigns. Continued analysis of sewage samples, critical evaluation of immunization coverage, and performance of surveillance for acute flaccid paralysis are proposed as follow-up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