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刘晶  张秀利  黄薇薇 《吉林医学》2010,31(20):3307-3308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高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探讨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重度颅脑损伤高热患者36例,16例重度颅脑损伤高热患者进行亚低温治疗和护理,20例给予常规物理降温治疗和护理。观察亚低温患者的体温下降与常规治疗行普通的物理降温体温下降的效果。结果:重度颅脑损伤高热患者应用亚低温治疗能使体温按设定的温度平稳下降,并且明显降低了脑缺血、缺氧以及脑水肿症状。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高热,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使护理人员掌握了解亚低温治疗在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亚低温治疗,即采用德国恒邦降温毯全身降温及局部物理降温,配合使用肌松剂、镇静剂、呼吸机辅助控制呼吸,使体温降至32~33℃,维持2~14 d。结果:亚低温疗法能明显降低颅内压,使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率显著下降;改善颅脑外伤病人神经功能预后,减少并发症。结论:必须重视亚低温治疗的时间、方法、时程和亚低温。  相似文献   

3.
陈文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8):2359-2360
亚低温治疗的实质是使用镇静药物对人体的中枢神经进行抑制,再加上合适的物理降温治疗,让患者的体温处于低温状态,达到减少外界及各种病理刺激的目的,对人体产生有效的保护,临床上又称为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目前,亚低温治疗仪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颅脑损伤的救治及高热患者的物理降温治疗,我科于2008年以来,运用亚低温治疗仪加上传统物理降温方法治疗重度颅脑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仪应用于脑出血患者降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16例脑出血患者使用亚低温治疗仪进行降温治疗的效果。结果:16例脑出血患者均与入院后24小时内立即使用亚低温治疗仪进行降温治疗,降温时间3—7天,明显降低了脑出血患者伤后的致残率,大大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也能维持较好的降温效果。结论:应用亚低温治疗仪能迅速降低患者体温,降低脑代谢,减轻脑缺氧,更有利于脑功能的恢复,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极大减轻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5.
降温毯控制体温治疗高热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降温毯控制体温治疗发热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36例颅脑损伤伴中枢性高热病人,应用降温毯控制体温,做好高热降温阶段、维持降温阶段、撤停阶段的降温护理及生命体征监测,皮肤护理,营养水份补充,心理护理。结果36例患者使用降温毯的时间为1—15天,平均7天,使用降温毯4~6小时体温下降至37.5℃,降温效果持续、稳定,安全无并发症。结论掌握降温毯使用方法,实施降温各阶段护理,及时观察病情,细致的生活、心理护理是降温毯控制体温治疗发热病人安全有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赵煌 《右江医学》2004,32(2):191-192
目的 探讨亚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和护理要点。方法 对 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降温毯加冬眠肌松剂 ,气管切开 ,呼吸机机控或辅助呼吸等治疗和护理。结果  42例亚低温患者在 4~ 10小时内体温全部降至预定的范围 ,降温及复温过程均无一例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降温毯加冬眠肌松药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降温方法。细致、认真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 ,是保证病人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何小玉 《西部医学》2002,14(2):28-30
本文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应用及未用亚低温治疗的疗效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实验组病人较对照组病人并发症少25%;残死率低20%;另一方面实验组较对照组降温迅速,避免了传统降温的繁锁劳动,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亚低温治疗是一种采用低温治疗仪配合冬眠药物运用于人体,将体温控制在32-35℃之间的方法.它广泛应用于颅脑损伤及各种类型的顽固性高热.  相似文献   

8.
20 0 2年 2月~ 2 0 0 2年 12月我院应用亚低温治疗 3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本组病人 36例 ,其中男 2 9例 ,女7例 ;年龄 18~ 78岁。应用亚低温治疗时间为 2~ 14d ,平均 6 .3d。格拉斯哥评分 (GCS) 3~ 8分 ,其中行开颅手术者 2 8例 ,保守治疗 8例。1.2 本组病人均于伤后 6~ 2 4h进行冬眠治疗 ,治疗前体温 39℃以上。用冰毯仪加冬眠合剂降温 ,冰毯仪设定温度为 33~ 35℃。冬眠合剂组成 :生理盐水 5 0ml +氯丙嗪 10 0mg +异丙嗪10 0mg +度冷丁 10 0mg。冬眠合剂用量 :诱导降温期 …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两种降温方法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的影响. 方法 选择重型颅脑损伤病人60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全身降温伴冬眠疗法)和对照组(单纯性冰帽)各30例,两组病人均采用脱水、抗炎、降颅压等治疗,亚低温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亚低温治疗.即使肛温降至33~34℃,持续5~7d.结果 亚低温组有效率76.67%,死亡率10.00%;而对照组有效率50.00%,死亡率23.33%,两组结果 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能更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颅内压,控制体温,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脑外伤高热患者应用亚低温治疗仪降温的效果,并进行护理总结.[方法]将40例颅脑外伤高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0例,治疗组予亚低温治疗仪降温处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物理降温疗法,比较两组降温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45.0%;治疗组降温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亚低温治疗仪对颅脑外伤中枢性高热患者进行降温治疗,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吴立华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0):923-924
低温分亚低温(即轻度至中度低温)和深度低温两种,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中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是利用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镇静药,让患者快速进入睡眠状态,并配合物理降温,使患者体温保持在28℃~35℃范围内。在这种体温范围内,机体各器官氧代谢率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少,具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及时、有效地采用亚低温治疗和精心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我院2004年4月~2005年4月低温治疗3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暑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方法 对112例病人进行观察,轻度中署采取一般治疗,重度中暑要进行物理、药物降温,进行药物治疗,有并发症针对并发症治疗,注意治疗过程的护理.结果 在综合治疗和规范护理的配合下,轻度中暑在1、2 d完全痊愈,重度中暑病例在3~22 d痊愈,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中暑病人的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有效措施迅速降温,防止并发症产生和发展,中暑病人的护理在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翟艳慧 《吉林医学》2009,30(24):3245-3246
亚低温治疗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物,使患者进人冬眠状态,再配合物理降温,使患者体温维持在32—35℃,以降低脑的耗氧量和改善脑代谢,从而降低颅内压,达到治疗目的。我院自2006年7月~2008年7月对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亚低温治疗,并配合有效护理,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用控温毯在亚低温疗法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4例脑外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2例。实验组用医用控温毯实施亚低温疗法,根据惠者的病,睛需求达到理想体温进行调节体温和水温等相应的护理措施,使体温控制在32℃-37℃之间。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冰敷全身大血管的方法。结果实验组的降温速度比对照组的明显显效,22例患者体温都控制在32℃~37℃之间,降温维持时间稳定。而对照组体温骤起骤降,非常不稳定,有10例患者要使用安热静肌肉注射后,体温才降下来。结论凡具有亚低温疗法适应症者,采用控温毯效果显著,且开始越旱越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两种降温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病人60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全身降温伴冬眠疗法)和对照组(单纯性冰帽)各30例,两组病人均采用脱水、抗炎、降颅压等治疗,亚低温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亚低温治疗。即使肛温降至33~34℃,持续5~7d。结果亚低温组有效率76.67%,死亡率10.00%;而对照组有效率50.00%,死亡率23.33%,两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更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颅内压,控制体温.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陈群 《微创医学》2005,24(4):582-583
亚低温治疗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它利用对中枢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物,使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再配合物理降温,使体温处于可控性的低温状态,从而使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对机体特别是神经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明显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死残率[1].我科2002年以来对3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亚低温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HGT-200亚低温治疗仪配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病人的疗效影响。方法:对116例经CT检查确诊为壳核、脑叶出血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亚低温治疗组。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和护理;亚低温治疗组除按常规治疗和护理外,还采用HGT-200亚低温治疗仪进行头部降温并配合相应护理干预。1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经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8,P<0.01)。结论:HGT-200亚低温治疗仪配合相应护理干预对脑出血病人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7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亚低温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结果亚低温组体温38.5℃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38.5℃的比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亚低温组6个月后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重残以上的比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亚低温治疗能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而严密监测和精心护理是保证亚低温成功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陈群 《医学文选》2005,24(4):582-583
亚低温治疗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它利用对中枢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物,使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再配合物理降温,使体温处于可控性的低温状态,从而使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对机体特别是神经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明显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死残率。我科2002年以来对3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亚低温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 1999年1月~2001年9月,我院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应用亚低温治疗56例,年龄16~68岁,平均37岁。使用天数1~9d,平均5d。受伤程度GSC≤8分,均呈昏迷状态,或伴有中枢性高热。2 方法 在伤后24h内进行,将患者安置在半导体降温床或降温毯上。通过一个体温探头探测患者的体温,体温设置范围为33~35℃,目前所采用测量体温的方法有直肠、膀胱、脑室,其中尤以脑室温度最为准确。同时静脉给予肌松合剂,维持约7d[1]左右,颅内压维持在正常范围24h以上,即可开始升温,主张自然升温,先停物理降温,再停冬眠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