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1 毫秒
1.
很多住院的精神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睡眠障碍。改善精神病人的睡眠状况对于其病情的治疗至关重要,在临床非药物治疗方法中,科学的临床护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庆市第三医院自2008年4月-2009年8月对有睡眠障碍的35例精神病人经过科学的临床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住院精神病人睡眠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熊晚荣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0):800-800,809
对住院精神病人睡眠特点进行详细分析,提出精神病人在兴奋状态、抑郁状态、妄想状态、幻觉状态及木僵病人等睡眠的护理对策,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精神病人往往都有入睡困难的表现。而精神病人睡眠正常与否,与临床治疗效果的好坏密切相关,同时能为医生的治疗方案提供帮助,也为护士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笔者从病人的住院环境,住院管理,服药,作息时间等方面谈谈精神病人的睡眠护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住院精神病人睡眠障碍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精神病人大多有睡眠问题 ,作为其精神症状的一部分 ,睡眠质量差往往会引起其它症状的波动 ,并且影响病人的服药依从性。为了促进精神病人尽快康复 ,提高其恢复期生活质量 ,现对我院住院 196例病人的睡眠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对象  2 0 0 2年 6月 1日在我院住院的 196例病人。1 2 方法1 2 1 将睡眠障碍分为五种形式 :Ⅰ入睡困难 (夜间卧床 2小时后才能入睡 ) ;Ⅱ间断睡眠 (夜间入睡期间醒 3次以上 ,醒后半小时才能入睡 ) ;Ⅲ早醒 (早 3点以前醒后不能再入睡 ) ;Ⅳ未眠 ( 2 4小时总睡…  相似文献   

5.
姚国梅  王敏  赵红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0):384-384
精神病人睡眠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病情的好转、波动或恶化。良好的睡眠可以促使病情恢复,严重的失眠可以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发生意外事件。所以,作为精神科护士,首先应做好病人的睡眠指导护理,保证病人的正常睡眠。1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1.1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环境安静、光线柔和  相似文献   

6.
<正> 睡眠是休息的一种形式,睡眠结构、睡眠质量后的复元程度是反映人脑正常节律性活动能的重要指标,而对精神病人来讲,睡眠的好坏常预示病情的康复、好转、波动或恶化。良好的睡眠可促使病情恢复,严重的睡眠障碍又可导致病情延伸,由此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做好病人的睡眠观察,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有着重要的监床意义。 1.睡眠障碍的原因及表现形成  相似文献   

7.
美国睡眠学会AASM(Amefican Academic Sleep Medicine)从2000年开始向世界各国睡眠医学领域的学者发出邀请,在美国进行睡眠医学的短期培训。包括4周的培训和每年一界的睡眠年会。其目的是更大程度地将睡眠医学普及到世界各地,提高民众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比较睡眠呼吸障碍(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SDB)儿童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儿童,在腺样体和缄偏桃体切除术前、后生活质量及睡眠结构的变化,探讨SDB儿童生活质量下降的原因。方法:前瞻性自身对照临床研究。结果:睡眠呼吸障碍儿童术前生活质量受到影响,术后明显改善。睡眠呼吸紊乱儿童经手术治疗后,觉醒指数显著减少,其变化趋势与OSD-6调查得分一致。结论:睡眠呼吸紊儿童生活质量下降的原因,可能在于睡眠稳定性的破坏。  相似文献   

9.
医学大学生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医学生睡眠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便有针对性地提高医学生的睡眠质量。方法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以及自制的医学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对我院在校的本科医学生进行分层抽样调查,采用累积比数Ilgit模型分析医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医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评健康状况、考试因素、睡觉迟、担心睡眠、作息不规律、宿舍环境、同学关系、应激性事件、担心就业。结论约19.17%医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质量问题,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措施来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睡眠习惯的现状,以改变老年人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老年人的睡眠质量。②方法 采用汤慈美等睡眠状况调查量表和自行设计经预实验校正的调查问卷,对228例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③结果 部分老年人没有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造成睡眠质量效果差。④结论 老年人应了解睡眠习惯的相应知识,改变不良的睡眠习惯,培养良好的习惯,以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1.
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占总人口的10%以上并呈上升趋势,其睡眠质量对生活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国外研究显示,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与其心身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因此,应了解老年人的睡眠习惯,以对老年人睡眠方法进行科学指导,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行睡眠自动分阶的研究,并提出了能部分反映睡眠质量的参数。方法:本文利用不同睡眠期脑电复杂性特征与睡眠深度的关系及多道睡眠图功率谱特征,基于3层BP网络,通过6例全睡眠监护实验,并对2例全睡眠实验的参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该方法可进行自动全睡眠分阶分析。结论:全睡眠自动分阶方法及所提出的睡眠参数可为睡眠质量的评价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外来劳务工睡眠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外来劳务工睡眠质量及影响睡眠的因素。方法通过测量外来劳务工的生理指标来了解其身体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作为评定睡眠质量的工具,来了解外来劳务工的睡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PSQI总分为3.49±2.23,有29.8%的人存在睡眠问题(PSQI〉5)。影响外来劳务工睡眠质量的因素分别是年龄、性别、是否上晚班、是否有规律运动及血压、工作压力等。结论需要重点关注年轻、不爱运动的女性员工,特别是需上晚夜班者,以不断增进国人健康。  相似文献   

14.
睡眠是人类生存必需的重要过程,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要用在睡眠上。通过睡眠,可以使人的精力和体力得到恢复,于睡眠后保护良好的觉醒状态。睡眠好坏与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睡眠质量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外研究显示,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与其身心健康状况密切相关。改变对睡眠的错误认识和态度,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能够提高睡眠质量。为了了解老年人睡眠习惯的现状,有效的对老年人睡眠方法进行指导,改善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在唐山市两所老年活动中心共发放30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28份。  相似文献   

15.
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和其生活质量,分析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方法:收集2002—2003年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三家医院血透中心行维持血透析的患者56例采用问卷调查和收集检验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应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量表,对56名常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睡眠质量调查,运用SF-36量表调查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根据睡眠质量结果分为两组,对比两组间的生活质量。结果:根据PSQI总分值(PSQI≤5和PSQI〉5)分为两组,两组在年龄、男女比例、教育程度和种族上无明显差别;在平均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和透析充分性上无明显差别;睡眠质量较好组在生活质量的8个维度上优于睡眠质量较差组。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可能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中型创伤性脑损伤前后患者的睡眠质量。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中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65例,失访2例,最终63例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在其伤后1个月时进行睡眠质量测评,同时通过回忆测评其受伤前1个月的睡眠质量,本次测评后于1、2周后再次测评,3次数据求其平均值后取整数,分析其是否存在睡眠质量改变。结果中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受伤前后1个月的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伤后1个月和伤前1个月安眠药物的应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型创伤性脑损伤会使患者睡眠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学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社会老龄化人口的日益凸显,在老年期患精神病的几率也逐年增加,全身机能的衰退,加重了治疗和护理的难度。临床工作发现,除跌倒、噎食风险外,睡眠中窒息、坠床、猝死意外的防范是降低医疗安全事故发生的又一新的课题。现对临床实践中老年期精神病人发生睡眠时意外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的护理干预综述如下:
  1原因分析
  1.1睡眠方法不正确有恐惧感及睡眠环境中的光线过亮或光线直射等原因最易导致患者睡觉时把头蒙在被子里,以达到使自己获得安全感、避免光线刺激快速入睡的目的。老年期精神病人综合反应能力下降,长时间蒙头睡觉的直接后果是吸入的空气污浊、呼吸受阻,有引起患者头晕、心慌甚至窒息的危险;同样选择过高的枕头睡眠,会使颈椎过度扭曲,压迫气道引发不易被发现的严重后果—窒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中学生的睡眠质量情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匹磁堡睡眠质量指数对2520名顺德区属重点中学学生进行睡眠质量调查,并与普通中学学生进行比较。结果35.5%的区属重点中学学生睡眠质量有问题,睡眠状况不佳主要体现在日间功能障碍(62.4%)、睡眠时间不足(38.4%)、入睡困难(37.7%)和自感睡眠质量不佳(29.9%)。与普通中学学生相比,区属重点中学学生在睡眠效率上优于普通中学学生(t=-6.17,P〈0.01),睡眠药物的使用要高于普通中学学生(t=3.44,P〈0.01),入睡时间与普通中学学生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其总的睡眠质量不如普通中学学生(t=17.62,P〈0.01),睡眠质量问题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中学学生(t=3.52,P〈0.01)。结论应该重视中学生的睡眠问题,特别是重点中学学生的睡眠问题,有针对性的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黄席珍 《广西医学》2005,27(11):1697-1697
人们对睡眠和睡眠疾患的认识在悄然发生着改变。随着睡眠作为一项重要生理机能的发现,睡眠呼吸疾病开始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和重视,因为它不仅导致了人们睡眠质量的每况愈下,而且对身体的危害是全方位的,相对其他睡眠疾患,它对健康的破坏来得更直接、后果也更严重。  相似文献   

20.
医学生睡眠质量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医学生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 ,PSQI)评定医学生的睡眠情况 ,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  3 2 5名学生PSQI评分平均为 5 .2 9± 2 .3 3 ,83人有睡眠质量问题 ,其相关因素为健康状况差、营养状况差、生活不满意、学习问题、恋爱烦恼、生病等。结论 医学生睡眠质量问题不少见 ,常与负性因素有关。应采取多种措施改善睡眠 ,保证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