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评价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7月符合条件的12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n=65)和尤瑞克林组(/2=62),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尤瑞克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治疗。用法为每次将0.15PNA单位尤瑞克林注射液加入到100mL注射用生理盐水中,1次,d,共治疗2周。对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rl指数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尤瑞克林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药物不良反应或副作用。尤瑞克林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和Bartherl指数分别为(14.93±5.73)分及(32.39±5.87),治疗后NIHSS评分和Bartherl指数分别为(8.12±4.61)分及(73.28±4.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常规治疗组NIHSS评分和Bartherl指数分别为(12.37±3.89)分及(51.78±7.52),与尤瑞克林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瑞克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7%,相对常规治疗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尤瑞克林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梗塞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研究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11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清除自由基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注射液治疗。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2、4周末用NIHSS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治疗后2个月进行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治疗组NIHSS评分在治疗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尤瑞克林注射液可明显降低急性缺血性脑梗塞患者NIHSS评分,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是急性缺血性脑梗塞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陈贯玲   《中国医学工程》2014,(4):154-154
目的分析尤瑞克林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而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尤瑞克林注射液治疗。治疗后60 d进行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7、14、28 d用NIHSS分别对两组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NIHSS评分在治疗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注射液可使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下降,治疗效果比常规治疗好,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一种既有效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亮艳  范学文 《当代医学》2010,16(31):20-22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在对症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尤瑞克林和疏血通治疗,评定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残障评分(mRS),并随访3个月的残障评分(mRS)。结果尤瑞克林治疗后脑梗死患者的NIHSS和mRS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压无明显波动(P〉0.05)。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申龙俊  杨巍  张汉义 《当代医学》2014,(34):144-145
目的探讨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52)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n=56)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注射液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6%)显著高于对照组(73.1%),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9.5±1.2)显著低于对照组(14.2±1.7),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尤瑞克林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3年5月—2014年10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尤瑞克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尤瑞克林治疗,疗程均为14 d。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系统缺损(NIHSS)、中国卒中量表(C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肌力恢复状况、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4.84±1.63)分和CSS评分(25.92±8.8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49±1.16)分和(29.27±9.86)分(NIHSS:t=2.170,P=0.039;CSS:t=2.198,P=0.034),且观察组BI评分(83.67±30.67)分高于对照组(57.67±28.56)分(t=2.144,P=0.042)。观察组肌力恢复4级和5级(43.3%)、总有效率(9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1.7%、68.3%)(X~2=6.419、11.264,P<0.05);观察组的不良发应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35.0%)(X~2=10.277,P=0.000)。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损伤情况,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安全且高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李爱芹 《河北医学》2014,(12):2090-2092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最小不平衡指数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在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再给予尤瑞克林0.15PNAU+250mL生理盐水每日一次静点,连续应用14d。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临床疗效、药物的不良反映。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得分比较,观察组(5.67±3.82)和对照组(8.52±5.46)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P<0.05);疗效比较,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8.71,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医院2014年9月到2015年8月期间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抽取72例作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原则将本组患者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观察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应用尤瑞克林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常规内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是(9.15±2.06)分;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是(15.23±3.3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明显,可将其作为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中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疗程均为2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高于对照组的74.1%(P〈0.01);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接近,治疗后NIHS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NIHSS评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高压氧联合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唐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AIS患者102例,依照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给予两组患者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变化,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脑卒中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16%(47/51)]高于对照组[76.47%(3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SS-QOL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FIB、DD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血清FIB、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AIS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凝状态,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尿激肽原酶(尤瑞克林)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尤瑞克林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30例,治疗2周,治疗前后以NIHSS、mRS量表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mR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m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显效率治疗组为76.67%,高于对照组的36.67%(P〈0.01)。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且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变化探讨补阳还五汤(芪龙祛瘀合剂)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急性脑梗死患者219例,筛选气虚血瘀型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4,西医常规治疗)和治疗组(n=64,西医常规治疗+补阳还五汤)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维持治疗4周。临床上评价2组患者在入院时、入院第10天及入院第4周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以及中风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评分变化;并检测3个时间节点患者血清PCT及Hcy水平,统计临床不良反应与实验室不良反应监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时2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水平,并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更低(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时2组患者的SS-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并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更高(P<0.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的对象为2010年3月∽2012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12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对病人治疗脑卒中方案的不同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9例,观察组68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等抗血栓药物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静脉滴注治疗,周期为2周,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急性脑卒中治疗有效率为64.4%,观察组患者急性脑卒中治疗有效率为92.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性的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采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可以显著性提高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尤瑞克林治疗前、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11例脑梗死患者,均采用尤瑞克林治疗,其中446例为前循环梗死患者(A组,n=446),65例为后循环脑梗死患者(B组,n=65);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平均用药时间、药物起效时间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7d、14d、28d的NIHSS评分。结果:2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不大(P〉0.05),A组的平均用药时间、药物起效时间显著优于B组(P〈0.05);A组治疗后7d的NIHSS评分下降幅度优于B组(P〈0.05),但其他时间点的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尤瑞克林治疗前、后循环脑梗死具有较好效果;尤瑞克林治疗前循环脑梗死的药物起效时间要短于后循环脑梗死,但用药后能阻止后循环脑梗死恶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由我院确诊并收治的12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应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尤瑞克林联合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脑梗塞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联合尤瑞克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接诊的99例老年AC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n=52)和对照组(n=47)。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予以尤瑞克林治疗,联合组予以阿替普酶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清扣针蛋白5(Fibulin-5)、一氧化氮(NO)、S100B蛋白、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配体(sFasL)、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sFas)、B淋巴细胞瘤-2(Bcl-2)水平,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安全性。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38%vs. 74.47%)(P<0.05);治疗2周后,两组血清Fibulin-5、NO、S100B、sFasL、sFas及Bcl-2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联合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9%v...  相似文献   

17.
陈晗 《中国医药导报》2012,(29):99-100,105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的疗效。方法将8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和预后、血糖、血乳酸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等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12%(3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1%(31/41)。观察组的NIHSS评分、ADL评分及血糖、血乳酸和FIB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近期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探讨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疗效.方法 选择96例急性后循环脑梗(PO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48例,分别采用奥扎格雷钠等常规治疗方法及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天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于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常规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和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过2周的治疗,治疗组的NIHSS评分下降较明显,与常规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比常规组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且临床应用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赵春哲 《中外医疗》2014,(36):112-113
目的分析并研究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所医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非溶栓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法医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辅助医治,当两组患者均医治14 d后比较临床结果和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痊愈12例,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2例,临床总体有效率95%;观察组痊愈12例,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2例,临床总体有效率95%。经临床结果观察发现: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要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之前,观察组精神功能缺损评分为(25.79±3.95)分,对照组精神功能缺损评分(25.67±2.89)分;临床治疗以后,观察组精神功能缺损评分为(10.34±1.59)分,对照组精神功能缺损评分为(16.64±1.34)分。经临床结果观察发现,两组在临床治疗之前,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4 d后的精神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医治急性脑梗死患者,能提高患者临床医治效果,具有显著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