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周孝桥  闫福明 《西南军医》2011,13(4):667-668
目的 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CT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服务临床.方法 分析我院2007年5月~2011年3月经临床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8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一般资料和CT表现.结果 单侧副鼻窦发病32例,其中单侧上颌窦发病25例;双侧鼻窦发病5例;单纯额窦发病1例.真菌性鼻窦炎的CT表现主要为:鼻窦腔内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影,密度较高,其内多数可见钙化影,窦壁骨质增生硬化、骨质破坏.结论 真菌性鼻窦炎的CT表现具有特征,能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CT表现特征,以提高本病的正确诊断率。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病变累及一侧上颌窦,7例累及同侧筛窦及鼻腔。病变窦腔内充以软组织密度影,内见斑点斑块状钙化36例,窦腔高密度影内见气泡影19例。34例见上颌窦窦壁骨质改变,窦壁骨质增生硬化26例;窦壁骨质吸收破坏24例。结论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CT对该病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3.
真菌性鼻窦炎的CT诊断(附16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CT特征性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真菌性鼻窦炎CT表现。结果 真菌性鼻窦炎主要CT表现有 :病变仅发生于一侧 ,以上颌窦或以上颌窦为主 ,同时累及其他鼻窦 ;鼻旁窦内软组织呈结节状或息肉样不规则增生 ,内可见点状、结节状钙化 ;部分窦腔增大 ,骨壁破坏。结论 真菌性鼻窦炎在CT表现上有特异性 ,CT对该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0例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影像学资料。结果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发生于蝶窦5例,上颌窦3例,筛窦2例。CT表现:受累窦腔内充以软组织影,其中1例伴斑点状钙化;窦壁骨质破坏,同时伴周围骨质增生肥厚。MRI表现:T1WI为低信号(与脑实质比较,以下相同)2例,等信号7例;T2WI信号不均匀,7例以低信号为主,2例以高信号为主;增强后病变明显强化。侵犯邻近结构:眼眶9例,其中6例累及眶尖区,可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与邻近眼外肌分界不清楚,7例包绕视神经;6例侵犯海绵窦,可见形态不一的软组织影;脑膜增厚、强化5例,3例侵犯脑实质,表现为水肿1例,肉芽肿2例;4例侵犯翼腭窝及颞下窝;3例鼻咽部软组织增厚;2例上颌神经和1例下颌神经明显增粗、强化;3例面颊部软组织肿胀;1例硬腭骨质破坏。结论窦壁骨质破坏伴硬化、MR T2WI低信号、易侵犯眶尖及海绵窦为本病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结合CT和MRI2种检查方法能够对本病的诊断、鉴别和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真菌性鼻窦炎的CT影像特征,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更多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t0月期间诊治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将真菌培养和病理检查作为确诊依据,对影像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真菌性鼻窦炎发病部位主要是上颌窦,其中有53名患者均存在上颌窦病变,包括32例单侧发病和21例双侧发病;在53名患者中有13例合并有筛窦病变,CT影像主要表现为腔内充满肿块样或絮状软组织阴影,窦腔粘膜增厚,另外是存在数量不等的砂粒状、斑点状等呈钙化高密度影.有11名患者为侵袭型鼻窦炎,CT诊断表现为存在邻近眶底骨质的缺损,其中有4名患者甚至侵及眶内;CT影像学检查显示窦腔内存在线状钙化或者团块影,部分患者合并有局部邻近骨质的破坏.结论 真菌性鼻窦炎通过CT检查具有很强的特征性,因此利用CT影像检查能提高该类疾病的诊断率,但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还需要借助于真菌培养和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6.
上颌窦曲菌病的平片和CT诊断(附8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上颌窦曲菌病的 X线平片和 CT表现及其诊断意义。方法 :经手术和病理诊断的上颌窦曲菌病 8例 ,均照有站立或坐位平片和轴位 CT扫描。结果 :病变累及上颌窦 8例 ,同时累及筛窦 2例 ,额窦 1例 ,均有粘膜肥厚 ,窦腔内肿块 3例 ,高密度钙化影 4例。结论 :有慢性上颌窦临床表现而治疗效果不佳 ;平片或 CT未见液气平面 ;软组织肿块破坏或不破坏骨质 ;异常高密度影应高度怀疑曲菌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CT诊断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术后组织病理证实的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均经过CT检查。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奶酪状黏涕、鼻阻塞感及鼻区痛。鼻内镜检查:12例受累侧鼻腔内均可见息肉、黏膜水肿,鼻窦腔内均见真菌分泌物。结果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累及半组鼻窦3例,累及全组鼻窦9例。CT平扫12例表现为鼻窦黏膜增厚;窦腔内充满软组织影,伴有不规则条状、匍行性或斑片状高密度影(软组织窗),边界清楚,也可伴有云雾状高密度影(骨窗),边界模糊;CT值80~110HU,平均92.5HU。11例鼻窦膨胀,窦壁骨质变形、变薄10例,8例窦壁骨质侵蚀。8例病变延伸到邻近结构,其中4例累及眼眶,2例累及颅内,2例同时累及眼眶和颅内。结论 半组或全组鼻窦充满软组织影,伴有多发典型的高密度影是诊断本病的特征性CT征象,根据此征象可能首先提出本病的诊断。CT不但可以准确显示病变累及的范围,也能够帮助与其他病变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检查对霉菌性鼻窦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资料完整的50例霉菌性鼻窦炎的CT表现。重点观察鼻窦病变的范围、密度以及窦壁的骨质改变。结果:①霉菌性鼻窦炎的病变范围多局限于单侧,以上颌窦多发,②窦腔软组织块影内散在斑点状,星芒状钙化,③霉菌性鼻窦炎受累鼻窦窦口多数明显扩大,邻近正常结构受压移位或消失,④受累鼻窦窦壁骨质增厚硬化,可见骨质吸收或破坏。结论:鼻窦窦腔软组织影内散在不规则钙化是霉菌性上颌窦炎的特征性表现,窦壁骨质增生、硬化在霉菌性鼻窦炎时多见,有骨质吸收破坏时应与上领窦癌等病变鉴别。CT检查的价值在于确定病变的范围及病变的程度,对鉴别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在CT扫描表现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 将自2000-01-2006-07就诊我科的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患者66例(70侧,均术后证实),仔细阅CT片,总结特点及变化.结果 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主要CT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多个鼻窦窦腔内充填软组织密度影,以单侧多见,病变密度不均匀,其内可见呈斑点状或团块状、条带状高密度钙化影.部分病例可伴有鼻窦骨质吸收破坏.结论 病变内钙化影的出现是本病的主要CT表现,是诊断该病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马方伟  张世胜  陈首名  罗鹰 《西南军医》2011,13(6):1003-1005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在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螺旋CT扫描结果及鼻内镜术中表现、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单侧上颌窦腔内不均匀的密度增高影,影像诊断考虑为上颌窦真菌球(FB);16例患者双侧上颌窦、筛窦内软组织密度影充填(以单侧上颌窦为主),影像诊断考虑为变应性真菌性上颌窦炎(AFRS);3例患者鼻窦CT未见明显的钙化点、斑及骨质吸收破坏,术前考虑为慢性鼻窦炎(双侧),31例均经鼻内镜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证实为真菌病。结论 CT扫描在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总结真菌性鼻窦炎CT影像表现,并结合临床,探讨CT检查对诊断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00例确诊为真菌性鼻窦炎的病人资料并结合临床检查结果,与CT检查进行分析比较。鼻窦CT扫描采用骨窗和软组织窗扫描。结果 100例患者均为单侧鼻窦发病,其中真菌球型68例,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4例,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28例。CT扫描影像特点为鼻窦腔散在较均匀毛玻璃特征或极不规则的线状,有星状分布的钙化点;伴不同程度骨质吸收或结构不清;窦壁骨质侵蚀15例。病变延伸到邻近结构3例,其中1例累及眼眶。有2例侧颅底骨质吸收。鼻腔或鼻窦内分布黏蛋白与CT显示毛玻璃样高密度影一致。结论真菌性鼻窦炎的鼻窦CT扫描显示与其他鼻窦炎不同。CT检查有助于准确诊断真菌性鼻窦炎。  相似文献   

12.
李蕾  苗重昌  周胜利   《放射学实践》2011,26(1):22-24
目的:探讨霉菌性鼻窦炎的特征性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霉菌性鼻窦炎的临床及CT、MRI资料.结果:病变累及一侧上颌窦者17例,累及一侧上颌窦及同侧筛窦者5例,累及一侧上颌窦及同侧筛窦、鼻腔者3例,累及双侧上颌窦者3例.病理表现为被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黏膜组织中有较多炎性渗出物,坏死物及淋...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AND PURPOSE: It is important to differentiate fungal from nonfungal sinusitis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treatment for chronic sinusiti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scribe the CT findings of calcifications in chronic fungal and nonfungal maxillary sinusitis. METHODS: Five hundred ten patients with pathologically proved chronic maxillary sinusitis were studied with unenhanced CT before undergoing sinonasal surgery. In 36 patients, the CT scans were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 to ascertain the shape and location of intrasinus calcifications. RESULTS: Calcifications were found in 20 (51%) of 39 patients with fungal sinusitis and in 16 (3%) of 471 patients with nonfungal sinusitis. Direct histopathologic correlation was performed in two of 16 patients with nonfungal sinusitis who had intrasinus calcification. The location of intrasinus calcification was central in 95% of the patients with fungal sinusitis and peripheral in 81% of those with nonfungal sinusitis. Although calcifications with a nodular or linear shape were seen in both fungal and nonfungal sinusitis, fine punctate type calcifications were seen only in those with fungal sinusitis (50%) and round or eggshell type calcifications only in those with nonfungal sinusitis (19%). CONCLUSION: Intrasinus calcifications are different in location and shape between fungal and nonfungal maxillary sinusitis. Although intrasinus calcification is uncommon in nonfungal sinusitis, the CT finding of intrasinus calcification may be helpful for differentiating fungal from nonfungal maxillary sinusitis.  相似文献   

14.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累及眼部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累及眼部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均出现眼部症状,包括突眼5例,眼球移位4例,视力减退3例;鼻部主要症状为奶酪状黏涕、鼻塞。结果6例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均累及双侧多个鼻窦。CT平扫示受累鼻窦窦腔充满软组织影,伴有多发条状、葡行性或斑片状高密度影(软组织窗),边界清楚,也可伴有磨玻璃状高密度影(骨窗),边界较模糊;鼻窦膨胀.窦壁骨质变形、变薄、连续中断。病变累及眼眶,4例侵犯眶内壁,1例侵犯眶上壁,1例同时侵犯眶内、上壁.与邻近眼外肌分界不清;眶尖容积变小2例,6例眼球均不同程度突出。结论双侧鼻窦充满软组织影,伴有条状或葡行高密度影是诊断本病的特征性CT征象,根据此征象可提出本病的诊断;本病进展期常侵犯眼眶,有时患者可能以眼部症状首先就诊,应引起临床及影像科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鼻腔鼻旁窦平滑肌肉瘤的CT与MRI表现,评价其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鼻腔鼻旁窦平滑肌肉瘤5例,均行CT检查,其中2例加增强扫描;MRI检查2例,均为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肿瘤原发于鼻腔2例,上颌窦1例,1例肿瘤范围广已无法确定其原发部位,还有1例为鼻咽癌放射治疗14年的右后鼻孔-鼻咽区的复发肿瘤,肿瘤涉及范围包括鼻腔、筛窦、鼻咽部、眼眶、翼腭窝、颞下窝、咽部间隙、硬腭甚至口咽侧壁、中颅窝等。该类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及局部较广泛骨质破坏,无1例发生钙化及颈淋巴结转移。肿块在CT上3例呈较均匀的中等密度,2例密度不均;MRI T1WI呈无效中等信号,T2WI表现为略不均匀的中等到稍高信号,注射对比剂后肿瘤轻度强化或仅有部分强化。结论:鼻部平滑肌肉瘤表现为较广泛浸润性生长及骨质破坏,无钙化。CT能较好地显示肿瘤涉及范围及骨质破坏情况;MRI在区别肿瘤与周围炎性等病变方面较清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鼻腔及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CT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及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CT征象。结果 8例肿瘤均无钙化,注射碘对比剂后病灶有不同程度强化。CT冠状位及轴位扫描显示肿块位于单侧鼻、窦腔6例,双侧2例;病灶中心位于鼻腔前下4例,鼻腔上部及筛窦4例;肿瘤侵犯邻近结构,包括上颌窦4例,突破筛骨纸板到眶骨膜下间隙7例,向上破坏筛骨水平板和蝶平面,并浸润相应脑膜2例。结论 CT能很好地显示窦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病变部位、周围骨质破坏和邻近重要结构的侵犯。尽管这些表现缺乏特征,对该肿瘤的定性诊断帮助不大,但CT对病变的全面评价是必要且较充分的。  相似文献   

17.
霉菌性鼻窦炎的CT诊断(附8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旨在认识霉菌性鼻窦炎CT表现的特征,以便作出准确的定性诊断。材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霉菌性鼻窦炎8例,其中曲霉菌病5例,毛霉菌病2例,隐球菌病1例。对它们的CT征象结合病理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本病与一般性炎症、肿瘤之间的鉴别诊断作了讨论。结果:以下CT征象可作秋诊断该病的重要依据:(1)病变为单侧性,对侧鼻腔鼻窦正常;(2)病变仅位于上颌窦或以上颌窦为主,累及同侧鼻腔及其他鼻窦  相似文献   

18.
鼻腔和鼻旁窦腺样囊性癌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鼻腔鼻旁窦腺样囊性癌的影像学表现,评价其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临床病理证实的鼻腔鼻旁窦腺样囊性癌25例,CT检查23例,其中CT平扫5例,增强扫描3例,平扫加增强扫描15例;MR扫描3例,均为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肿瘤原发于鼻腔5例,上颌4例,筛窦2例,蝶窦1例,其余3例为鼻腔筛窦和鼻腔上颌窦肿块。肿瘤侵及范围包括鼻腔,上颌窦,筛窦,蝶窦,翼腭窝,颞下窝,眼眶,硬腭,眶下裂,圆孔,海绵窦等。窦腔呈膨胀性扩大和骨壁侵蚀性吸收破坏,并沿三叉神经分支润蔓延(表现为软组织侵及翼腭窝,眶下裂,圆孔,海棉窦等)。CT检查23例,其中20例表现为肿块内有低密度囊变区,占86%;2例肿块内有钙化,占8%;1例肿块密度较均匀。结论:鼻腔鼻旁窦腺样囊性癌多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肿块内有大小不等低密度囊性区,窦腔呈膨胀性扩大和骨壁呈侵蚀性吸收破坏,并有沿三叉神经浸润蔓延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鼻腔鼻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鼻腔鼻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CT表现,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鼻腔鼻窦MFH 13例,3例单行平扫,4例行平扫加增强扫描,6例直接行增强扫描. 结果肿瘤主要位于鼻腔2例,上颌窦8例,鼻腔筛窦2例,颞部及上颌窦1例.肿瘤易侵犯周围组织,包括面颊部、上齿槽骨、硬腭、眼眶、翼腭窝、颞颌窝、颞下窝及颅底.CT平扫示多数肿块密度不均匀,边界欠清,注射对比剂后实质部分轻度或明显强化.5例有低密度坏死囊变区,2例有钙化灶,1例有放射状骨膜反应,均有不同程度骨质吸收破坏.6例局部复发,2例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晚期发生骨转移. 结论鼻腔鼻窦MFH进展快、早期侵犯邻近器官组织、易复发,可有颈淋巴结转移.CT显示肿块呈浸润性生长,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可有钙化或液化坏死,骨质广泛吸收破坏,影像学对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