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哮喘儿童行为问题及干预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与正常儿童在行为方面的差异,及心理行为干预治疗在哮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根据病例对照研究原则,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调查表分别为84名哮喘儿童及正常儿童的行为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对18名哮喘儿童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了3-4个月的心理行为的干预治疗,结果:哮喘儿童行为问题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哮喘的不同程度,不同性别,其行为问题不完全相同,对哮喘儿童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心理行为的干预治疗,可明显改变哮喘的症状。结论:哮喘儿童易出现行为问题,对哮喘儿童进行必要的心理行为干预治疗,对控制哮喘症状,干预和矫治不良行为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心理干预对哮喘儿童行为及家长心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行为及其家长的心理卫生状况,以及心理干预治疗在哮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根据病例对照研究的原则,应用美国Achenbach儿童行为调查表(CBCL)分别对76名哮喘儿童及正常儿童行为问题进行了调查,应用Symptom Checklist 90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父母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并对38名哮喘儿童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了5个~6个月的心理行为干预治疗.结果:哮喘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45.2%(35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6.6%(13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其父母的心理精神压力亦高于正常儿童的父母,主要表现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方面.对哮喘儿童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心理行为的干预治疗,可明显改变哮喘的症状,减少复发.结论:哮喘儿童及其家长容易出现心理行为问题,对哮喘儿童进行必要的心理行为干预治疗,对控制哮喘症状、干预和矫治不良行为、改变家庭环境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哮喘儿童心理行为障碍及其早期干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心理、行为状况及综合性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学龄期60例哮喘儿童和50例正常儿童进行社会心理状况问卷调查及行为、情绪评定,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性干预治疗(采用按摩放松疗法、情绪疏导疗法以及实践脱敏疗法),比较治疗前后患儿心理、行为变化情况。结果:71.8%哮喘儿童存在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对发作的恐惧,长期用药副作用的担忧及社会交往困难;35%的患儿存在行为异常,与正常儿童相比各项指标差异显著,干预治疗后患儿心理、行为状况明显改善,各项指标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哮喘儿童存在心理、行为障碍,在哮喘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心理、行为障碍进行干预治疗是必不可少的,是提高哮喘儿童生活质量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4.
哮喘儿童行为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与正常儿童在行为方面的差异。方法:根据病例对照原则,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调查表对84名哮喘儿童及84名正常对照儿童的行为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哮喘儿童行为问题总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哮喘的不同程度、患儿不同性别其行为问题不完全相同,哮喘的严重程度对患儿的行为影响较大,学习成绩、家庭及父母的婚姻关系、母孕期疾病对行为问题也有影响。结论:哮喘儿童易出现行为问题,提示心理行为干预治疗可预防和矫治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5.
杨代竹 《中外医疗》2009,28(22):136-137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的心理特征在家庭应对指导、认知和脱敏治疗中用放松训练进行心理干预,对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2例6~14岁的哮喘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干预组(n=58)和对照组(n=54),2组给予同样药物治疗,干预纽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干预前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及行为问题检出率等。结果大多数哮喘儿童存在比较明显的心理障碍。通过用放松训练对心理干预治疗,干预组在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及行为问题检出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哮喘儿童存在比较明显的心理障碍,利用放松训练对哮喘志儿的心理进行心理干预,其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儿童与正常儿童在行为方面的差异,心理干预在血液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CBCL),对57例病程1~5年,年龄6~11岁的血液肿瘤患儿及62例正常儿童进行行为的心理测试.并对15名血液肿瘤儿童在化疗的同时进行3~4个月的心理干预.结果血液肿瘤儿童行为问题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其行为问题发生率为21.1%,男孩多有交往不良、躯体诉述、违纪,女孩表现为抑郁、社交退缩.对血液肿瘤儿童在化疗的同时配合心理干预,可以改善行为问题.结论血液肿瘤儿童易出现行为问题,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对血液肿瘤儿童提高生命质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哮喘儿童主观生活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与正常儿童在主观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方法:本文应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调查表分别对40名9-11岁哮喘儿童及32名正常儿童的主观生活质量进行研究。结果:哮喘儿童的主观生活质量满意度降低,主要表现在家庭生活、生活环境、抑郁体验、焦虑体验、躯体情感方面,尤以后3者显著。结论:哮喘影响儿童的主观生活质量,提示我们在对哮喘儿童进行正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也应注重心理干预治疗,全面提高哮喘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血液肿瘤儿童行为问题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液肿瘤儿童与正常儿童在行为方面的差异,心理干预在血液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CBCL),对57例病程1—5年,年龄6一11岁的血液肿瘤患儿及62例正常儿童进行行为的心理测试。并对15名血液肿瘤儿童在化疗的同时进行3—4个月的心理干预。结果 血液肿瘤儿童行为问题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其行为问题发生率为21.1%,男孩多有交往不良、躯体诉述、违纪,女孩表现为抑郁、社交退缩。对血液肿瘤儿童在化疗的同时配合心理干预,可以改善行为问题。结论 血液肿瘤儿童易出现行为问题,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对血液肿瘤儿童提高生命质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干预措施,对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7—14岁的哮喘儿童进行艾森克问卷。同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干预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给予同样药物治疗,干预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干预前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等。结果大多数哮喘儿童存在比较明显的心理障碍。通过心理干预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哮喘儿童存在比较明显的心理障碍,针对哮喘患儿的心理特点给予药物辅以心理干预治疗,其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对哮喘患儿进行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在患儿疾病康复中的作用,并分析其伦理意义.方法 在对患儿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手段.结果 在经过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后,患儿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下降,治疗依从性提高.结论 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能改善患儿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哮喘患儿生活质量,得到了患儿父母和监护人的认可,改善了医患关系,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宗旨和医学伦理学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戴聪玉 《中外医疗》2011,30(34):14-14,16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治疗儿童哮喘的效果。方法 选取76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同样药物治疗哮喘,对照组38例不作其他处理,观察组38例给予心理行为干预,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95%,各项观察指标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正确积极的心理行为干预可控制儿童哮喘的发作及复发,明显改善哮喘症状,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儿童哮喘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维琳  韦欢  张明  韦荔莉 《华夏医学》2006,19(3):412-413
目的:观察哮喘患儿经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后对肺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采用肺功能仪测定哮喘患儿用药前后的肺功能指标。结果:受检患儿经舒利迭治疗后,其肺功能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舒利迭用于儿童哮喘的治疗,对缓解症状和改善肺功能均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哮喘儿童的行为问题与哮喘儿童的气质、个性及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45例儿童哮喘患者与69例正常儿童,应用自制哮喘儿童问卷、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儿童艾森克个性测试(EPQ)、儿童气质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儿童行为:哮喘儿童组与正常对照组在总粗分、学习能力、分裂性、交往不良和强迫性因子上差异有显著性(t=2.778~3.805,P<0.05).2.儿童气质:4~7岁哮喘组与正常对照组儿童在规律性因子上差异有显著性(t=2.602,P<0.05).哮喘儿童气质的活动水平与哮喘儿童的行为问题的总粗分、分裂性、强迫性、攻击性和违纪因子存在正相关(r=0.451~0.804,P<0.05).反应强度与分裂性因子呈正相关(r=0.444,P<0.05).3.儿童人格(EPQ):8~14岁哮喘儿童和正常对照儿童人格差异无显著性(P>0.05).4.父母教养方式:哮喘组与正常对照组只在父偏爱和母偏爱两个维度上差异有显著性(t=2.946,2.997,P<0.05).哮喘儿童的行为问题与哮喘儿童父母的教养方式之间无相关性(P>0.05).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哮喘儿童行为问题与儿童气质的活动水平,规律性及父母教养方式的母拒绝有关.结论 哮喘儿童与正常对照儿童相比存在更多的行为问题;哮喘儿童的行为问题与哮喘儿童的气质相关,与儿童人格和父母教养方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寻支气管哮喘的心理社会因素,探索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心理干预方法。方法本研究将12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干预组同时接受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评估心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心理干预前,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值高于常模,社会支持量表分值显著低于常模;心理干预后,患者症状自评量表的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的因子分值显著降低(P〈0.05),而社会支持量表分值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指标,促进支气管哮喘的康复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单纯性肥胖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肥胖日益严重,已成为世界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肥胖不仅影响儿童的生理健康,而且给儿童带来一系列心理行为问题。而肥胖的发生、发展与这些心理行为问题又有着一定的关联,并对肥胖的治疗产生巨大影响。该文就单纯性肥胖的评定指标、单纯性肥胖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进行综述,以便于及时发现与儿童单纯性肥胖相关的心理行为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彭淑梅  曾静  邓雪梅 《热带医学杂志》2006,6(8):956-957,894
目的探讨社区儿童哮喘发病的相关因素,评价社区综合干预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作用。方法对社区中2837名0~14岁儿童进行哮喘筛查,共筛查出65例哮喘患儿,采用自编问卷调查表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将65例哮喘儿童随机分为干预组35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即健康教育、规范化管理及跟踪随访,随访期限为1年,比较两组哮喘发作频率及程度。结果该社区中儿童哮喘的发病率为2.3%,以春季最多见,占47.7%(31例);哮喘患儿首次出现喘息的年龄<3岁者占72.3%(47例);诱发因素以呼吸道感染最多见,占65.2%(38例);家族中有哮喘及其他过敏史者分别为23.0%(15例)和16.9%(11例),患儿有湿疹和/或过敏性鼻炎等过敏史者占29.2%(19例)。经社区综合干预后,哮喘的发作次数、发作程度均明显改善。结论哮喘发病与发病年龄、季节、家族史及个人过敏史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应改善儿童的居住环境,积极防治儿童早期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和社区综合干预是儿童哮喘防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自我管理的情况,观察影响儿童自我管理的相关因素,为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山东省德州市立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门诊和病房诊断为哮喘的患儿120例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哮喘儿童自我管理量表对其管理行为水平进行调查,并对相关影响因素,如年龄、性别、家族史、照顾者文化程度以及教养方式等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年龄、照顾者不同文化程度、教养方式、家族史以及病程,哮喘患儿自我管理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10—14岁者日常生活管理得分、疾病医学管理得分、社会心理管理得分显著高于10岁以下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顾者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的患儿,其日常生活管理得分、疾病医学管理得分、社会心理管理得分明显优于照顾者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越长,患儿自我管理水平越高(P〈0.05);不同家族史哮喘患儿总体自我管理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教养方式上,说服方式的哮喘患儿日常生活管理得分、疾病医学管理得分、社会心理管理得分显著高于打骂教育方式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儿自我管理水平与多个因素相关,临床医生和照顾者需要多个角度进行考虑和分析,以提高患儿的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8):151-154
目的 调查牡丹江市哮喘患儿哮喘家庭控制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入院治疗哮喘患儿17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量表(C-ACT),调查患儿哮喘的家庭控制情况。同时收集患儿的性别和年龄等信息,以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108例患儿哮喘得到完全控制,占调查患儿总数的61.71%。哮喘部分控制和控制不理想患儿总计67例,占患儿总数的38.29%。在影响因素方面,经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显示,变应性鼻炎(OR=0.205,95%CI=0.054~0.773)、运动情况(OR=0.345,95%CI=0.135~0.883)、规范复查(OR=0.292,95%CI=0.112~0.762)和父母吸烟情况(OR=0.427,95%CI=0.186~0.980)是影响患儿哮喘家庭控制情况的危险因素。结论 牡丹江市哮喘患儿哮喘家庭控制情况并不理想,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建议由医生、护士以及患儿家属成立医护家三位一体化管理小组,协同加强患儿的管理工作,以有效预提高患儿整体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