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对中药黄精历史炮制沿革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黄精饮片的炮制沿革作了较的探讨。黄精的炮制以单蒸法最为早风,唐、宋时期又有了“重蒸法”、“九蒸九晒法”,元、明时期又增加了“酒蒸法等,至清为止黄精的炮制方法达二十余种。现代黄精常用的炮制方法主要有生用、单蒸、酒蒸。  相似文献   

3.
秦宇雯  袁玮  陆兔林  姜程曦 《中草药》2018,49(18):4432-4438
九华黄精为道地药材,其主要炮制方法有切制、单蒸、重蒸、九蒸九晒(曝)、酒蒸、酒炖、复制法等。其有效成分是黄精多糖和甾体皂苷,并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力、降血糖、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药理活性。对九华黄精炮制工艺的发展历史及现代研究进行综述,为其炮制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并为其GMP炮制的标准操作规范的制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9,(1)
目的探索"九蒸九晒"、药典法2种炮制方法对何首乌中6种成分含有量变化的影响。方法何首乌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C_(18)色谱柱(250 mm×4. 6 mm,5μm);流动相乙腈-0. 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0 mL/min;检测波长295 nm;柱温30℃。结果 6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 995 0),平均加样回收率98. 96%~101. 23%,RSD 0. 41%~1. 37%。结论何首乌在2种炮制方法下6种成分含有量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是否与疗效和肝毒性相关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秦宇雯  张丽萍  赵祺  鲍康德  姜程曦 《中草药》2020,51(21):5631-5637
九蒸九晒黄精始创于中国古代,发扬于近现代;其炮制工艺历经生用→单蒸→重蒸→九蒸九晒的演变,可达到降低毒性、增强疗效、改变归经、利于贮存、消灭病菌等目的。黄精经九蒸九晒炮制后化学成分和药性药效均发生显著变化,广泛应用于医药品、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等领域。从九蒸九晒黄精炮制工艺的历史沿革、炮制机制、成分变化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优化九蒸九晒黄精炮制工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为建立九蒸九晒黄精的质量标准控制体系奠定基础,也为遵古炮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黄精在九蒸九晒炮制过程中糖类成分(多糖、双糖、单糖)的动态变化。方法 TLC法定性研究单糖(果糖、葡萄糖)、双糖(蔗糖)变化趋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含有量变化,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检测(HPLC-CAD)法定量分析单糖、双糖动态变化过程。结果随着蒸晒次数的增加,多糖含有量先减少后趋于稳定。双糖、单糖含有量在炮制过程中呈现先增加后递减的趋势,五蒸五晒品中果糖含有量最高,七蒸七晒品中葡萄糖达到最大值,蔗糖在经过6次蒸晒后无法检出。结论黄精在九蒸九晒炮制过程中糖类成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不同种类的变化趋势不一致。  相似文献   

7.
黄精的炮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黄精合适的炮制方法,为黄精的炮制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冲刷法去杂质,改良重蒸法加以炮制,严格控制蒸、焖以及烘烤的时间和温度,并对炮制过程中重量、颜色、品味的变化过程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黄精经炮制后其多糖含量明显下降,炮制过程当中,根茎的重量减少77.3%左右时,其重量几乎不再减少,折干率为22.7%左右。结论经冲刷法去杂质,改良重蒸法加以炮制的黄精从里到外乌黑发亮,质地柔软,有粘性,薄片者光亮透明,无刺激性及副作用,糖性浓烈,口感好,利于服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熟地黄炮制的最佳蒸制次数。方法:对熟地黄按传统黄酒蒸制法进行九蒸九晒,对每次蒸制后的多糖、氨基酸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确定熟地黄最佳蒸制次数。结果:蒸制次数为 1 ~ 3 次,多糖、氨基酸等成分含量在逐渐升高;第 3次和第 4 次多糖、氨基酸等成分含量为高峰;蒸制次数为 5 ~ 9 次,多糖、氨基酸等成分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黄酒蒸制熟地黄以蒸制 3 ~ 4 次为宜,九蒸九晒反而为不科学之举。  相似文献   

9.
郑晓倩  徐超  金传山  刘军玲  柳春风  李雷 《中草药》2022,53(6):1719-1729
目的 研究“九蒸九晒”黄精炮制过程颜色变化与炮制火候及内外在质量指标的关联性,为“九蒸九晒”黄精炮制火候判断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在眼睛对“九蒸九晒”黄精样品外观性状主观判断的基础上,采用色差仪对“九蒸九晒”黄精样品颜色进行客观量化,运用SPSS 21.0软件分析颜色与炮制火候和内外在质量指标之间的相关程度,采用三角形面积法建立“九蒸九晒”黄精样品质量综合评价指数(QI)。结果 在“九蒸九晒”黄精炮制过程中,样品表观颜色加深,色度值增加;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样品颜色与炮制火候和内外在质量指标呈显著相关;炮制至“五蒸五晒”时样品QI值最高,达2.61。结论 基于颜色变化能够实现“九蒸九晒”黄精炮制火候的客观判别,将颜色与炮制火候和内外在质控标准有效结合为“九蒸九晒”黄精炮制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终点判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对黄精九蒸九晒炮制过程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乙腈-0.1%甲酸水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m L/min,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对各主要色谱峰进行归属。结果 根据所获得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同时结合色谱保留行为、质谱裂解规律、特征碎片离子、对照品比对以及相关文献报道,共鉴定炮制前后黄精中的61个化学成分,包括16个甾体皂苷类成分、12个黄酮类成分、5个木脂素类成分、1个香豆素类成分、3个生物碱类成分、4个脂肪酸类成分、3个氨基酸类成分、2个糖类成分、4个酯类成分、1个醛类成分、1个有机酸类成分及9个未知成分。结论 炮制对黄精中的化学成分影响很大,随着炮制时间的增加如成分异构化、原生苷种类以及含量减少、苷元含量的增加等。九蒸九晒黄精增效作用炮制或许与其化学成分变化有关,为黄精九蒸九晒炮制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黄精的进一步开...  相似文献   

11.
从古今炮制方法演变探讨何首乌毒性的潜在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何首乌致肝损伤报道快速增长,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但综观本草文献,记载何首乌毒性者寥寥。为何古代记载何首乌的毒性很少,而现在有关何首乌毒性的报道却很多?古代强调何首乌"制非九次,勿寝其毒",作为典型的生熟异治中药,何首乌临床效用的安全发挥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其炮制工艺的规范性与可靠性。何首乌古代炮制强调九蒸九曝,而现代工艺已简化为仅蒸制一次,这其中的差异环节是否为何首乌肝损伤事件增多的潜在诱因?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将为其毒性研究提供新的角度与线索。为此,该文在整理历代医籍中收载的何首乌炮制方法的基础上,对比现代炮制规范及相关研究,探讨何首乌炮制减毒的影响因素与关键问题,以期为针对性建立何首乌炮制减毒工艺规范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何首乌"九蒸九晒"最佳炮制工艺及不同炮制品对正常人L02肝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选择蒸制时间、炮制次数、晒制时间3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二苯乙烯苷、游离蒽醌、结合蒽醌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炮制工艺;以细胞抑制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何首乌不同炮制品对L02肝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优选的何首乌"九蒸九晒"最佳炮制工艺为:蒸制4 h,晒制4 h,蒸晒11次。优选炮制品的肝细胞抑制率为2.86%,药典法炮制品的肝细胞抑制率为23.67%。结论本研究优选的何首乌"九蒸九晒"炮制工艺结果可靠,评价指标可控,所得炮制品的肝细胞抑制率低于药典法炮制品。  相似文献   

13.
1 《本草纲目》炮制何首乌方法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的干燥块根,主要成分有磷脂、蒽醌类、葡萄糖甙类等。《本草纲目》云:用首乌赤白各一斤,竹刀刮去粗皮,米泔浸一宿,切片,用黑豆三斗,每次用三升三合三勺,以水泡过,砂锅内铺豆一层,首乌一层,重重铺尽,蒸之豆熟,取出去豆,将何首乌晒干,再以豆蒸之,如此九蒸九晒,乃用。  相似文献   

14.
中药韭菜子炮制历史的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小兰  范崔生 《中成药》1994,16(5):19-20
就中药韭菜子的炮制历史沿革进行了整理和探讨,为制定合理的炮制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究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传统炮制过程化学成分变化规律。方法 按照九蒸九晒法进行滇黄精炮制,应用分光光度法和HPLC测定炮制过程中总多糖、总皂苷、总多酚、总黄酮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应用UPLC-MS/MS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原料和炮制后的代谢产物。结果 随着炮制次数的增加,颜色逐渐加深,第3次蒸制后为深褐色,第4次至炮制结束缓慢转变为黑色。滇黄精原料具有麻味,第4蒸之后麻味消失,变为酸甜味。炮制过程中多糖和16种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总皂苷、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增加。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共检测到419个代谢物,氨基酸及其衍生物66个,脂质65个,酚酸类52个,黄酮类51个,有机酸42个,生物碱41个,核苷酸及其衍生物32个,甾体9个,木脂素和香豆素7个,异黄酮1个,萜类3个,其他类物质50个。结论 系统阐述了滇黄精九蒸九晒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九蒸九晒对滇黄精中的化学成分影响较大,随着炮制时间的增加,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和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相对丰度降低,有机酸和酚酸类相对丰度增加等。该研究可为炮制滇黄精有效成分的筛选与质量评价提供参考,同时差异性成分的发现为研究滇黄精生熟饮片中差异性物质的分析提供新思路,对滇黄精的扩大开发利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药牛膝饮片炮制规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晓琳 《时珍国医国药》2002,13(11):659-660
目的:探讨牛膝饮片的炮制规格。方法:采用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测定实验。结果:同一来源的5种不同规格饮片的3种不同浸出时间的浸出物的含量,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均以1mm薄片的浸出物含量最高。结论:牛膝饮片应切制成1—2mm的薄片,供临床入药为宜。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述了古今香附炮制工艺的沿革、炮制目的及临床应用,为当前研究和制定合理的香附炮制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古今半夏炮制工艺的沿革,炮制目的及临床应用,为当前研究制定合理的半夏炮制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九蒸九晒何首乌的粘度、色度与其内在化学成分间的相关性,并通过建立品质综合指数(QI)分析其炮制火候,为九蒸九晒何首乌的质量评控提供参考。方法 传统九蒸九晒法炮制何首乌,利用粘度计、薄层成像仪及MATLAB软件量化其外观的粘度和色泽,HPLC法测定其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含量,熵值客观赋权法建立综合得分,并用SPSS21.0软件分析其成分含量及综合得分与粘度、色度的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模型,再采用三角形面积法建立九蒸九晒何首乌的QI分析其炮制火候。结果 相关性分析显示九蒸九晒何首乌的二苯乙烯苷含量与粘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H和I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大黄素含量与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H和I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大黄素甲醚含量与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H和I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所建立的模型均有效,可通过测定粘度、亮度I来客观预测其炮制过程中成分的含量变化。QI结果显示“七蒸七晒”样品QI值最大,推测“七蒸七晒”为最佳炮制火候。结论 从粘度和色度两方面量化表征九蒸九晒何首乌的外观质地和色泽,分析其与成分含量的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模型,客观预测其炮制过程中成分的含量变化,再通过建立QI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