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解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为早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我们对82例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与肾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 (DiabetesMellitus,DM )患者血小板聚集活性与肾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测定 15 6例 2型DM患者血小板功能指标 ,如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平均体积和肾微血管功能指标 ,如 2 4h尿白蛋白 (Alb)、2 4h尿β2 微球蛋白 ( β2 Microglobulin ,β2 MG)排泄量 ,分析二类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DM患者病情进展 ,尿A1b和尿β2 MG排泄不断增加 ,血小板聚集率逐渐上升 ,血小板平均体积逐渐增大 ,两者成明显正相关。结论 :血小板功能活性升高可能是糖尿病肾脏微血管损伤的促进因素之一 ,抑制血小板过度活化 ,是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sCD40L、IL-10在糖尿病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DM2)患者(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30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60例),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ELISA测定患者血清sCD40L、IL-10(试剂盒购自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同时用血清采用酶学比色法测定血脂,采指尖血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①DM2患者的HbA1c和TG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DM2患者的TC、HDL、LDL和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的HbA1C、TC、TG、LDL、HDL和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无统计学差异。②sCD40L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高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③IL-10水平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低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低于无微血管病变组。④sCD40L与IL-10呈负相关。结论:随着糖尿病病情的进展sCD40L水平逐渐升高,IL-10逐渐减低。  相似文献   

4.
瘦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瘦素与 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对照组、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各 30例 ,其中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包括糖尿病肾病 2 5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12例 ,同时合并DN与DR者 7例。检测血清瘦素、胰岛素及血糖浓度 ,分析瘦素水平与其它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无微血管病变组及微血管病变组血清瘦素浓度分别为 (7 2 0± 2 11) μl/L、(7 95± 3 78) μg/L及 (10 2 6± 4 37)μg/L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显著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 (t=2 .18,P <0 0 5 )及对照组 (t=2 .71,P <0 0 1) ,而后两者间无显著差异 ;瘦素浓度与体重指数、胰岛素呈正相关 (r =0 .2 9,P <0 0 5 ;r =0 .34,P <0 .0 1)。结论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血清瘦素浓度升高 ,瘦素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尿Ⅳ型胶原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尿Ⅳ型胶原 (ⅣC)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 3 5例正常人及 86例糖尿病患者尿ⅣC进行测定 ,并与病程、年龄、血ⅣC、空腹血糖 (FBG)、胰岛素 (INS)及收缩压 (SBp)等指标作相关分析。结果 :对照组、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微血管病变组尿ⅣC浓度分别为77 70± 12 91μg/ 2 4h、88 74± 19 5 8μg/ 2 4h、12 9 99± 3 0 2 3 μg/ 2 4h。微血管病变组显著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及对照组 (p <0 0 0 1,0 0 0 1) ;无微血管病变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糖尿病患者尿ⅣC浓度与病程、血ⅣC及SBp呈正相关 (p <0 0 1,0 0 5 ,0 0 5 )。结论 :糖尿病患者尿ⅣC浓度随微血管病变进展而逐渐增高 ,可作为早期诊断微血管病变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2型糖尿病(DM2)微血管病变患者与无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浆D-二聚体(D-D)、糖化血红蛋(HbAl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探讨它们在DM2微血管病变中的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对象DM2组:82例(男47,女35)为我院住院的DM2患者,年龄(42~76)岁,平均63.5岁。依据WHO1999年诊  相似文献   

7.
刘菊  梅群超 《微循环学杂志》2012,22(3):39-41,6,10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T2DM患者120例,按有无微血管病变分为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A组,62例)和糖尿病并微血管病变组(B组,58例),检测两组病人的血浆Hcy、CysC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与A组比较,B组血浆Hcy、CysC、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Hcy、CysC及高粘血症参与了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微血管病患者骨密度及骨钙素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对骨密度及骨钙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按其是否合并糖尿病微血管病(眼病、肾病、神经病变)分为两组,合并微血管病(1组)33例,不合并微血管病(2组)27例。用生化法测定两组的空腹血糖(FBG)、果糖胺(GSP)、血清总碱性磷酸酶(TALP)及血钙(Ca^2 ),RIA测定骨钙素(BGP),DEXA法测定腰椎和髋部骨密度(BMC);按其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两组BBMI、GSP、TALP及Ca^2 均未见明显差异;1组血清BGP水平明显低于2组,有显著性差异;1组第2—4腰椎(L2-4)、股骨颈、Ward’s三角区及股骨大转子的BMD均低于2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骨密度及骨钙素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关系密切。认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可能降低骨形成,加重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是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的主要细胞因子 [1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全身微血管病变的一部分 ,也是糖尿病患者重要的慢性并发症。我们通过测定不同视网膜病变期患者血清中 VEGF水平 ,观察 VEGF与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对象 糖尿病患者 5 2例 ,诊断依照 1985年 WHO制定糖尿病诊断标准和全国眼底病学组制定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标准分为 :单纯型视网膜病变组 (SDR) 4 1例 ,年龄 6 1.1± 10 .9岁 ;增殖型视网膜病变 (PDR)组 11例 ,年龄6 3.1± 18.9岁 ;无视网膜病变 (NDR) 33例 ,…  相似文献   

10.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检验科主管技师陈铭声完成的一项研究表明,生长激素升高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解糖尿病患者血清生长激素水平与微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探讨微血管病变的机理,陈铭声等随机测定了168例糖尿病患者,其中非胰岛素依赖型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水平及其血液流变特性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58例合并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和40例健康成人进行血清TNF-α、PAI-1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单纯糖尿病组TNF-α、PAI-1比正常对照组增高,有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组TNF-α、PAI-1比单纯糖尿病组显著增高(P<0.01),单纯糖尿病组全血粘度、血小板粘附率比正常对照组增高,而有合并症的糖尿病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血小板粘附率比单纯糖尿病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TNF-α、PAI-1的增高以及血液流变性改变在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发生与发展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与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型糖尿病 (DM)发病率高 ,DM微血管并发症为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高血压为大血管病的一般危险因素[1] ,其与微血管病变关系的研究少见报告。为此 ,我们探讨了高血压对DM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16 2例 2型DM患者 (男 6 4例 ,女 98例 )均为住院病人 ,年龄 5 3.32± 7.98岁。DM的诊断依据 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标准[2 ] 。微血管病变以糖尿病肾病 (DN)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为代表[3 ] 。其中DN诊断以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大于 2 0ug/min为依据 (放射免疫方法 ) ;DR诊…  相似文献   

13.
阿斯匹林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人存在着明显的血小板功能亢进,血小板的活化易引起微血栓的形成,进而导致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人病情发展的一大特征。能够抑制血小板活化,延缓微血管病变,对于延长糖尿病人的生命意义重大。阿斯匹林(ASA)是抑制血小板活化的常用药物,本文观察Ⅱ型糖尿病患者(NIDDM)服用ASA前后血小板数目及血小板膜表面GMP-140(GMP-140)水平变化,以探讨ASA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一、对象: (一)NIDDM患者106例,依据1980年WHO制定糖尿病诊断标准。有微血管病变者诊断依据:①1984年10月第三届全国眼科学术会议制订眼底分级标准,眼底镜观察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②放射  相似文献   

14.
Ⅱ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与GMP-140的变化分析杜同信,王自正,时宏珍,陆雪龙,吴锦丹,齐绍康,王林农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及神经病变的共同基础是特异性的微血管病变,它以血管增殖,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微血栓形成为特点。血小板活化与血管内皮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NIDDM)患者并发大、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了176例NIDDM患者和50名健康个体ACE基因内含子16插入/缺失多态性。结果对照组与NIDDM组AC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相似(P>0.05);NIDDM患者DD型亚组冠心病、脑梗塞的频率分别为54%和31%,明显高于II型亚组的22%(P<0.01)和14%(P<0.05);NIDDM患者DD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为51%,明显高于II型的31%(P<0.0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及任何证据的微血管病变均按II、DI、DD顺序递增(P>0.05)。结论 ACE基因的D等位基因可增高NIDDM患者并发大、微血管病变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的发病学基础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目前国内外致力于寻找能够阻止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药物,但尚未有满意的结果。本研究旨在观察牛磺酸对糖尿病大鼠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ate,LPO)、唾液酸(sialic acid,SA)、内皮素(endothelin,ET)和葡萄糖(glucose,Glu)水平的影响,以探讨牛磺酸对糖尿病微血管可能的保护作用。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血小板及血浆GMP—140测定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患者主要并发症是微血管的病变和微血栓的形成,其中血小板的活化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是血栓形成的关键。α—颗粒膜蛋白(GMP—140)是血小板活化的特异标志,本文探讨了129例Ⅱ型糖尿病(NIDDM)患者血小板及血浆GMP—140变化。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一)正常人组:36名(男16名,女20名)为本院体检健康者,均无心脑血管疾病,肝、肺、肾功能正常者,平均年龄43.5岁。 (二)NIDDM组:129例,均符合WH01980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依据有无微血管病变将NIDDM患者分为两组:(1)眼科用眼底镜观察有视网膜病变在Ⅱ级以上;(2)肾脏病变以放免法测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 (sICAM - 1 )和可溶性血管粘附分子 - 1 (sVCAM - 1 )在一些疾病时表达增加 ,本文探讨了 2型糖尿病 (DM)患者血清sICAM - 1和sVCAM - 1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住院治疗的DM患者 47例 (男 1 9,女 2 8) ,平均年龄 50 .2岁 ,病程 6个月~ 1 6年。 31例合并有DM慢性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 )为有微血管病变组 ,1 6例无慢性微血管病变为无微血管病变组 ;又按血清甘油三酯血症组 (A组 ) 1 8例、高甘油三酯血症合并高血压组 (B组 ) 1 0例 ,单纯高血压组(C…  相似文献   

19.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具有促进炎细胞浸润、平滑肌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作用。本文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检测50例2型糖尿病 ,合并大血管病变34例 ,微血管病变10例 ,对照组20例。用ELISA法测定MMPS值。结果2型糖尿病MMPS -1值为(161.3±12.3)pg/ml,伴大血管组为(178.4±14.6)pg/ml,伴微血管病变组为(160.6±10.1)pg/ml。对照组(119.4±10.2)pg/ml。基质金属蛋白酶在空腹血糖受损和IGT时即开始表达升高 ,在伴大血管病变时MMPS -1表达升高显著 ,与对照组比较 (P<0.01) ,本组大血管病变组与微血管病变组比较 (P<0.05) ,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升高。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升高程度可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程度 ,是较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可溶性白介素 - 6受体 (sIL - 6R)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住院的Ⅰ型糖尿病(DM1 ) 1 2例 (男 8,女 4例 ) ,年龄 6~ 37岁 ,平均 2 4 .4岁 ,病程 2个月~ 8年 ,平均 4.2 2年。 2型糖尿病(DM2 ) 32例 (男 1 2、2 0例 ) ,年龄 41~ 72岁 ,平均 48.7岁 ;病程 6个月~ 1 4年 ,平均 9.1 8年 ,其中微血管病变 (DM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 ) 1 8例 ,无微血管病变 1 4例。健康对照组 2 0例 (男 7、女 1 3例 ) ,年龄 2 9~ 42岁 ,平均 34.8岁。血清sIL - 6R检测采用ELISA ,空腹血糖 (FBG)和血清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