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ELISA方法检测253例血液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结果显示,除多发性骨髓瘤(MM)外,各种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sIL-2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sIL-2R水平和外周血白细胞数及幼稚细胞百分比呈明显正相关,并影响预后;缓解期sIL-2R含量降至正常,但复发时又恢复至初诊水平。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轻度高于正常,但加速期和急变期升高明显。再障患者血清sIL-2R正常,区别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而免疫性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sIL-2R水平升高。因此,血清sIL-2R水平可作为鉴别疾病类型、监测疾病过程、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状况和判断预后的一个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酶标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68例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与30例正常人作比较,并分析不同心衰程度间sIL-2R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心衰患者血清sIL-2R水平高于正常人(P<0.01),血清sIL-2R水平随心衰程度加重而增高(P均<0.01)。提示心衰患者免疫功能紊乱而导致sIL-2R的异常,sIL-2R可作为衡量心衰的细胞免疫活性和病情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
喉癌病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35例喉癌病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结果表明,喉癌病人血清sIL-2R较正常对照组和良性疾病组增高(P〈0.01),Ⅲ、Ⅳ期喉癌病人血清sIL-2R较Ⅰ、Ⅱ期者增高(P〈0.05),有颈淋巴结转移者血清sIL-2R较无转移者高(P〈0.01)。由此可提示检测血清sIL-2R有助于喉癌的辅助诊断,病情监测,转移的估计和预后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5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显示:各期CML患者血清sIL-2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且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CML急变治疗后,有效者血清sIL-2R水平显著低于化疗前;无效者血清sIL-2R不低,甚至高于化疗前。急粒变时血清sIL-2R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数、原始粒细胞绝对数及骨髓原始粒细胞绝对数呈正相关。血清sIL-2R水平可作为CML分期、监测CML急变、判定预后的一个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白血病患者脑脊液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邓艳春,粟秀初,杨毅宁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不仅存在于激活的T细胞、3细胞、单核细胞、NK细胞及LAK细胞表面,多种类型的白血病和淋巴瘤细胞亦可表达IL-2RF国外医学·肿瘤分册,199...  相似文献   

6.
肝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5例 HBeAg 阳性和26例 HBeAg 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组)和18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血清标本,采用 ELISA 法检测 sIL-2R 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结果乙肝组血浆 sIL-2R 水平[(370.2±140.5)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282.7±80.5)p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乙肝组中,HBeAg 阳性者血清 sIL-2R 水平[(413.8±139.3) pg/mL]明显高于 HBeAg 阴性者[(311.5±121.3)p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61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sIL-2R水平与 ALT 水平呈正相关(r=0.507,P <0.01)。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sIL-2R 浓度增高,与 ALT 水平呈正相关,可用于监测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白细胞介素-6(IL-6)及其可溶性受体(sIL-6R)的动态变化。方法使用ELSIA方法检测4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IL-6、sIL-6R的含量。结果研究组IL-6水平犤(21.2±2.0)ng/L犦较对照组犤(18.1±3.4)ng/L犦增高(t=2.419,P<0.05);sIL-6R水平犤(32.0±14.3)ng/L犦较对照组犤(24.3±14.9)ng/L犦增高(t=2.435,P<0.05);氯氮平治疗后血浆IL-6水平为(23.5±2.4)ng/L较治疗前增高,(t=2.251,P<0.05),IL-6升高幅度与氯氮平药物剂量呈正相关(R2=0.533,P=0.000);治疗后sIL-6R含量为(22.4±17.5)ng/L,较治疗前含量明显降低(t=2.174,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IL-6及其受体含量增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细胞因子的失衡;在康复过程中IL-6及sIL-6R存在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2例肾小球疾患患儿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浓度,并以20例正常儿作对照。结果发现27例肾病综合征的SIL-2R浓度为396.27±195.79(x±s,μ/ml).12例急性肾小球肾炎为548.33±199.82.13例过敏性紫癜肾炎为377.69±156.70,均高于20例正常儿对照组227.5±161.04。经t检验各肾小球疾患组与正常对照组P<0.1或P<0.05有显差异,说明在肾小球疾患活动期T淋巴细胞被激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移植受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检测的临床意义以及在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BSA-ELISA法,动态检测18例肺移植受者术前、术后24 h、术后1周、术后每月、急性排斥和感染时血清sIL-2R的浓度,将术后所测的各组结果分别与术前比较.结果:sIL-2R在肺移植术24 h后血清水平均急剧升高,达(226.0±42.5)ng/L,1周后下降至(89.9±25.0)ng/L,与术前比仍偏高(P<0.01),sIL-2R在出现急性排斥反应时有高水平表达,与术前及感染时比较显著升高(P< 0.01).结论:肺移植受者血清sIL-2R的表达可以反映肺移植术后的免疫状态,有助于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6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68例急件白血病(AL)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各型白血病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sIL-2R水平的变化与外周血原始细胞数呈相关,而与贫血、感染、血小板减少性出血及血中Tac ̄+细胞数无关。sIL-2R>2000U/ml者预后凶险。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对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变化。方法 以输血后丙型肝炎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检测方法用双抗夹心ELISA法。结果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血清ALT呈正相关。结论 免疫反应参与丙型肝炎发病,观测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变化,对判断丙型肝炎转归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徐新献  罗端德 《新医学》1996,27(3):132-133
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了20例EHF患者外周血清sIL-2R的浓度的动态变化,并与20例正常人比较,结果表明EHF患者sIL-2R浓度在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及多尿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且随着病情加重而明显升高,研究提示sIL-2R升高与EHF免疫病理损伤相关,动态检测sIL-2R对判断患者病情变化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21例 MS患者按病情分为2组,MS急性复发组(n=15例)和MS缓解组(6例).另选健康体检者(n=25)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组血清sIL-2R水平的变化.结果 MS急性复发组和MS缓解组血清中sIL-2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1);MS急性复发组sIL-2R 水平高于MS缓解组(P<0.05).重型MS急性复发者SIL-2R水平高于轻型MS急性复发者(P<0.05).结论 检测sIL-2R 水平的变化可用于评估机体免疫状态和作为MS 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资料表明,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哮喘患儿与体内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有关[1,2],但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sIL—2R的水平研究较少。为此,我们检测了部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sIL—2R的变化,以探讨其在发病中的作用。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根据1987年4月全国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会议制定的标准,选择我院儿内科1996年1~4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2例。其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1~11月,平均5月。正常对照组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2~12月.平均7月。对照组儿童的性别与年龄构成与患儿组无显著差异。1.2方法:…  相似文献   

17.
袁静芬  乔楠  徐红燕 《护理研究》2002,16(10):588-589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疾病 ,近年来呈上升趋势[1]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亚低温逐步用于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目前研究[2 ] 表明 :颅脑损伤特别是重度颅脑损伤并发感染不易控制 ,主要是由于创伤后机体免疫系统发生严重改变所致。因此 ,对颅脑损伤病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进行动态检测 ,观察颅脑损伤后免疫系统变化规律 ,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 ,以利指导临床治疗和护理。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急性颅脑损伤病人 6 6例 ,其中男 48例 ,女 18例 ,年龄 12岁~ 87岁 ( 5 0岁± 19岁 )。GCS≤ 8分者 36例 ,G…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初治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在2个月强化治疗后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随机选择初治肺结核病人42例,正常健康对照28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肺结核病人强化治疗前后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sIL-2R的含量。结果初治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sIL-2R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p<0.001)治疗组强化治疗前后外周血中sIL-2R的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sIL-2R可作为肺结核病情监测及预后估计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了20例EHF患者外周血清sIL-2R的浓度的动态变化,并与20例正常人比较,结果表明EHF患者sIL-2R浓度在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及多尿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且随着病情加重而明显升高。研究提示sIL-2R升高与EHF免疾病理损伤相关,动态检测sIL-2R对判断患者病情变化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5年Rubin等发现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以来,有关它与免疫性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十分迅速,普遍认为SIL—2R可作为临测某些与免疫有关的疾病病情和活动情况的指标,而关于SIL—2R与某些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亦有少数报道,但对于它与冠心病的关系却罕见报道。本文采用酶标双抗体夹心法测定52例CHD患者血清SIL—2R水平的变化,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CHD组:共52例,男39例,女13例,平均年龄63.5岁。其中心功能(按NYHA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