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管癌手术中胃左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食管癌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评价胃左动脉切除在食管癌手术中的意义。方法186例食管癌患者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手术切除肿瘤时常规连同胃左动脉及其周围所有淋巴结和脂肪组织切除,根据胃左动脉旁淋巴结是否转移将患者分为两组,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和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阴性组;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秩和检验和log istic回归对组间可能影响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86例患者中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阳性33例(17.74%)。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TNM分期、食管旁、贲门旁、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等因素与食管癌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相关(P<0.001,P=0.025,0.047,0.038);多因素分析显示仅肿瘤部位与食管、贲门癌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相关(P=0.002);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跳跃式转移发生率为78.79%(26/33)。结论食管癌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主要与肿瘤部位相关,食管癌术中应常规切除胃左动脉及周围组织。  相似文献   

2.
1981年初至1998年底对103例食管癌患者行左侧开胸,食管部分切除,胃经食管床在弓上84例或颈部19例行食管胃吻合,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性78例,女性25例,年龄32~78岁。病变部位中段46例、中下段44例、中上段9例、上段4例;病变范围4~11cm。经病理检查,鳞癌101例,食管胃黑色素瘤1例,鳞癌兼黏膜下平滑肌瘤1例。手术方式经左胸侧后第6肋或第5肋切口,游离胸段食管及清除周围淋巴结,充分游离全胃达幽门,清扫胃左动脉周围淋巴结,断胃后在胃底最高处作3cm长切口…  相似文献   

3.
术中在横结肠上缘切开胃结肠韧带,将横结肠系膜前叶分离,向右分离,显露胃网膜右动脉由胰十二指肠动脉分支根部并离断,清除周围淋巴结。将胃翻向上方,在胰腺上缘肝总动脉之起始部找到胃左动脉。分别显露胃左动脉和静脉。先切断静脉,再切断胃左动脉,剥离胰腺背膜,并切除周围脂肪,清除肝总动脉及胰腺上缘之淋巴结,向右继续清除幽门上淋巴结群。在胃十二指肠动脉分出胃右动脉处切断胃右动脉,清除肝固有动脉周围之淋巴结,离断十二指肠。向右继续清除脾动脉周围之淋巴结及脂肪组织,将胃向上翻起,清除贲门淋巴结及脂肪组织。余步骤辅助小切口完成胃肠Roux-en-Y重建。  相似文献   

4.
日本外科医生在胃癌的手术中积极采用D。淋巴结清扫(清除胃周、胃左动脉、肝总动脉、腹腔动脉干和牌动脉周围淋巴结)和Da淋巴结清扫(加上清除肝十二指肠韧带、胰后间隙和治模结系膜血管周围的淋巴结),近年更开展D。淋巴结清扫,范围扩大至自主动脉裂孔至主动脉分叉处的主动脉旁淋巴结。作者分析日本Totion大学医学院外科于1990~1997年70例T3或兀胃癌病冽,施行D3和风淋巴结清扫术各35例,初步进行前瞻性预试验研究。病人的年龄均不足75岁,无胃外癌肿,肉眼转移至16组淋巴结或远处器官不包括在内。胃癌均属飞期(侵犯浆膜)或T。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腹段食管癌及贲门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手术清除淋巴结难易程度的分析,探讨经腹、经胸及胸腹联合切口3种手术径路的利与弊。方法对45例腹腔段食管癌(包括侵及贲门)和贲门癌(包括侵及食管下段)患者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其淋巴结转移规律和3种手术径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45例患者均完成手术,其中腺癌32例,鳞癌13例;清除淋巴结共计229枚,其中有癌转移的淋巴结188枚。病理类型为腺癌的转移部位以贲门周围及胃左动脉、胃小弯等处腹腔内转移多见;病理类型为鳞癌的转移部位以腹段食管床以及下肺静脉周围多见;个别病例有转移到主动脉弓下淋巴结。结论胸腹联合切口虽然有暴露充分、手术操作方便的优点,但因其创伤大,患者术后恢复慢而不易被患者所接受。经腹切口创伤小,但暴露差,对单纯仅局限于贲门部肿瘤较适合,患者术后恢复最快。经左胸切口能得到有效满意地暴露,适合于各种类型的腹段食管癌、贲门癌的手术需要,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6.
2004年4月-2009年7月,我们对30例食管癌患者行根治术,行胃左动脉全段切除,胃左动脉旁淋巴结清扫,并送病理检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动脉造影或尸检中,源自胃左动脉的迷走肝左动脉(LHLG)的发生率可达18%~25%,胃癌根治性切除术时常结扎此血管,作者观察切除LHLG后的肝功能情况。胃癌根治范围包括清除第1、2站淋巴结。如无LHLG,则在胃左动脉根部切断,以便大块清除淋巴结。如存在LHLG,采用两种处理方法:(1)在胃左动脉根部切断LHLG;(2)保留LHLG,即清除胃左动脉周围淋巴结,在胃左动脉和LHLG分叉处切断胃左动脉。观察结果:(一)LHLG的发生率在141例手术中,发生LHLG28例(19.9%),其中切断15例,保留13例。(二)LHLG的供应范围部分外侧叶,7例,故称为副肝左动脉;整个左外侧叶,14例,故称为替代肝左动脉;左外侧和内侧叶,7例,故称为大替代肝左动脉。(三)肝动能变化术后第1天LDH均最  相似文献   

8.
目的淋巴结转移是食管癌转移的主要方式,对食管癌患者预后有重要影响,本文探讨食管癌胸腹二区淋巴结的转移规律。 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经微创食管癌切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 MIE)治疗的食管癌患者613例,参照日本食管肿瘤研究会(JEOG)淋巴结分区标准清扫淋巴结,统计各组淋巴结的转移率。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行MIE治疗的203例食管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另外410例患者由于术后时间较短,随访数据未列入统计。 结果胸上段食管癌较多发生上纵隔淋巴结转移,其左、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分别高达35.9%、40.7%,均显著高于胸中段和胸下段食管癌;胸中段食管癌既向上发生上纵隔淋巴结转移,又向下发生腹腔淋巴结转移;胸下段食管癌主要向胃周淋巴结转移,其中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最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变长度、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是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 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低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 结论手术治疗食管癌应重点清扫双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和胃左动脉旁淋巴结。  相似文献   

9.
食管癌颈部淋巴结清除术后淋巴瘘2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癌颈部淋巴结清除术后淋巴瘘21例许运龙,郭昭扬,陈景瑛近年,为提高疗效多用颈胸腹联合切口和广泛淋巴结清除术治疗食管癌。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增多趋势,颈部淋巴瘘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从1988年2月至1993年2月,我们采用颈部食管胃吻合术治疗食...  相似文献   

10.
一、胃癌的部分淋巴结分组 NO.7-胃左动脉淋巴结:N0.8a-肝总动脉前淋巴结;N0.8p-肝总动脉后淋巴结;N0.9-腹腔干淋巴结;N0.10-脾门淋巴结;N0.11p-脾动脉近端淋巴结;N0.11d-脾动脉远端淋巴结。二、具体步骤1.清扫肝总动脉旁淋巴结。2.定位腹腔干的任何一支具名分支(包括胃左动脉),紧贴血管外膜沿血管走行解剖其周围结缔组织即可实现腹腔干、肝总动脉、胃左动脉及脾动脉起始段的"脉络化"从而完成No.7、No.8a和No.9组淋巴结清扫。3.离断胃左静脉。4.离断胃左动脉。5.离断脾周围韧带。6.游离胃大弯及贲门左侧并清扫相应淋巴结。7.游离食管腹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左胸和颈部两切口食管癌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90年7月~2003年12月56例左胸、颈两切口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未发生术后颈部吻合口瘘,无死亡病例。结论左胸、左颈两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具有食管癌病灶切除彻底,残端癌发生率低,可同时清除颈、胸、腹3组淋巴结,严重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患者 女 ,5 8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 6个月 ,伴消瘦入院。查体腹部无阳性体征 ,食管 X线钡餐造影见肿物位于主动脉弓上 3cm,胃镜活检为鳞状细胞癌 ,胸腹部 CT见食管癌肿平面食管腔狭窄 ,胃底有一外生性近圆形肿物 ,肝脏无转移 ,诊断考虑为食管上段癌合并胃底平滑肌瘤。在全身麻醉下行左后外侧切口开胸探查术 ,术中切开膈肌见胃底大弯侧有一类球形肿物 ,直径约 3.5 cm,质硬 ,表面较光滑 ,有 1cm长的蒂与胃底相连 ,贲门周围及胃左血管旁未见淋巴结肿大。以瘤蒂为中心做较大范围部分胃壁楔形切除 ,并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术毕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2006年8月至2011年10月共有28例食管癌患者行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男性19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53.5岁,食管中段癌21例,食管下段癌7例。手术采用胸腔镜游离胸段食管并清扫淋巴结。腹腔镜游离胃并左颈部切口分离食管,胸骨后遂道上提胃,作胃食管颈部吻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0小时,其中胸腔镜游离时间1.2小时,术中出血薰180ml,平均清扫淋巴结9.96个,其中胸部淋巴结9.3个。平均胸管置管时间2.8天,术后住院时间平均8-3天。结论电视胸腔镜食管切除术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远期效果待随访。  相似文献   

14.
残胃癌和残胃食管癌是指因胃、十二指肠良性疾病行远端胃部分切除或早期胃癌根治术后5年以上,而原发于残胃或食管黏膜的恶性肿瘤 [1].由于残胃癌和残胃食管癌淋巴结广泛转移,周围脏器受侵犯,早期诊断率低,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进展期,因此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均低于原发胃癌和食管癌 [2].  相似文献   

15.
1992年 3月~ 2 0 0 2年 3月 ,我们对食管癌进行改进的食管癌切除 ,经食管床胃食管颈部单层吻合术 ,效果较满意。一、对象与方法1 .研究对象 :本组患者男 1 88例 ,女1 32例 ,年龄 2 6~ 80岁 ,32 0例中 ,食管上段 1 3例 ,中段癌 1 82例 ,下段癌 1 2 5例 ,肿瘤分期Ⅰ期 5例 ,Ⅱ期 1 77例 ,Ⅲ期 1 38例。2 .方法 :进胸后常规游离食管及胃大小网膜 ,尽量清除胃左血管旁淋巴结及脂肪组织 ,于贲门处断胃 ,于胃底最高处胃大小弯两侧各缝一标志线 ,与食管残端结扎线结扎在一起。在颈部左侧胸锁乳突肌内缘切一 2 .0~ 3 .0cm小口 ,与颈段食管床会…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1960年以来采用的胸部上中段食管癌的三期手术,并报告集中照射的效果。第一期手术包括剖腹术以及探查肝和淋巴结的转移。清除腹腔动脉周围和贲门旁淋巴结以  相似文献   

17.
进展期胃癌对胃周围血管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发展转移过程中对胃周围动脉血管鞘的影响,为胃癌的外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年4月至2005年2月经外科治疗的各期胃癌患者59例共计包括血管鞘的胃左和(或)胃右动脉标本107份(胃左动脉55份,胃右动脉52份),采用冰冻切片,并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酶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标本进行染色。结果Ⅰ、Ⅱ期胃癌没有发现有癌细胞转移至血管鞘内,进展期胃癌血管鞘内和(或)鞘上发现转移的癌细胞或癌细胞簇,包括2例Ⅲ期胃癌患者的4份标本和12例Ⅳ期胃癌患者的22份标本。107份血管鞘上的毛细淋巴管被5′-核甘酸酶染成棕褐色,被碱性磷酸酶染成蓝色的血管鞘上毛细血管有101份,两种结构随着肿瘤的进展数目增多,密度增大(均P=0.000)。结论对于Ⅱ期以上的进展期胃癌根治术需要采用血管鞘内分离以彻底清扫动脉周围组淋巴结。  相似文献   

18.
病人,男,67岁,2004年7月经左胸入路行食管癌根治切除,颈部胃食管吻合术。术后病理报告胸中段食管(浅表溃疡型)鳞癌Ⅲ级,浸润肌层,上下切缘未见癌,送检淋巴结2/9个阳性,术后22d发现左锁骨上窝肿物,诊为食管癌术后,  相似文献   

19.
施行保留胰腺的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需清扫胰腺上缘淋巴结而不需切除胰腺远段,以往的技术包括结扎脾动脉根部,这样会带来胰腺坏死的危险。作者认为距离脾动脉根部5cm处结扎脾动脉可以降低术后胰腺坏死的危险。手术过程包括:切除全部大网膜、结肠系膜前叶、胰腺表面浆膜,然后清扫第13组、12组、14组、8组和9组淋巴结,于根部结扎胃左动脉,清除第7组淋巴结,切除脾动脉近段1/3血管周围淋巴结,距离脾动脉根部5cm处结扎脾动脉,显露胰尾,分离出脾静脉和胰尾动脉分别结扎,最后显露胰腺上缘,将脾动脉中段及远段1/3血管周围脂肪及淋巴结(11组)、脾脏(10…  相似文献   

20.
我院于 1990年元月~ 2 0 0 3年 2月共手术切除食管癌、贲门癌 3 0 0例 ,术中发生手术意外 13例。分析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食管固有动脉出血 2例 ,1例因肿瘤外侵 ,残端过短 ,结扎时出血 ,另 1例为结扎线脱落出血。 2例均先用手按压 ,见出血基本停止 ,用胸膜缝盖于出血处 ,止血成功。奇静脉出血 2例 ,2例均因肿瘤外侵奇静脉 ,在分离肿瘤时伤及奇静脉致出血 ,2例均在裂口的远近端结扎止血。胃左动脉出血 1例 ,本例为贲门癌 ,因胃左动脉旁多个淋巴结肿大、融合 ,在清除淋巴结时伤及胃左动脉 ,残端回缩出血。术者即用手指压住出血点 ,然后在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