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1 毫秒
1.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探讨1 ,6_二磷酸果糖 (FDP)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治疗价值 ,我们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FDP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对象6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 ,诊断及分度均符合1997年制定的HIE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4例 ,两组在胎龄、日龄、出生体重、窒息程度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P>0.05) ,具有可比性。二、治疗方法两组采用相同的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 ,在此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1 ,6_二磷酸果糖(北京华靳制药有限公司 )2ml~4ml/(kg·d)静滴…  相似文献   

2.
三磷酸胞苷二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三磷酸胞苷二钠 (CTP)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治疗价值 ,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CTP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1996年 6月~ 1998年 6月住我院的 136例患儿 ,诊断及分度均符合 1997年制定的HIE标准[1] 。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 6 8例 ,两组在性别、胎龄、日龄、窒息程度、出生体重等方面 ,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具有可比性。二、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CTP(北京永康制药厂生产 ,京卫药准字 1996第 15 70 2 9号 ) 2 0mg/d ,溶入 10 %葡…  相似文献   

3.
80例窒息新生儿 (轻度、重度窒息各 4 0例 )及对照组 2 0例生后 2 4~ 4 8h采静脉血 2ml,采用日立 91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心肌酶 [乳酸脱氢酶 (LDH)、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CK MB)、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水平。结果窒息组心肌酶CK、CK MB、LDH、AST明显高于对照组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且心肌酶活性增高水平与窒息程度呈正相关。其中重度窒息组心电图改变发生率高 ,6例发生心衰 ,其心肌酶增高更明显。认为测定心肌酶活性有助于早期预测心肌受损情况。新生儿窒息心肌酶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CK- MB)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测定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窒息组 40例 (轻度窒息、重度窒息各 2 0例 )、对照组 2 0例 ,生后 1、5、1 0d测定血清CK MB及cTnI水平。结果 窒息组生后 1d血清CK- MB及cTnI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 ) ,重度窒息组明显均高于轻度窒息组 (P均 <0 .0 1 ) ,治疗后呈逐渐下降趋势。血清CK- MB及cTnI对心肌损害诊断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血清CK MB及cTnI可用于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新生儿缺氧后心肌损害30例,收到较好效果。总有效率为90%,其中显效15例(50%),有效12例(40%),无效3例(10%),用药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1.6-FDP可作为治疗新生儿缺氧后心肌损害的主要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窒息时血清心肌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活性在判断新生儿窒息是否有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其它并发症的参考价值。方法设对照组(24例)和新生儿窒息组(31例),并在新生儿窒息组中分设HIE组、无合并症组、合并症组,分别测定血清中LDH、α-HBDH、CPK、CK-MB的活性,并作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和新生儿窒息组的两组心肌酶活性比较中CK-MB差异显著(P<001),HIE组和窒息合并症组与窒息无合并症组的心肌酶活性比较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中CK-MB作为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生化指标特异性强。血清中CK-MB等心肌酶活性升高程度对判断新生儿窒息是否有HIE及其它并发症的存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纳络酮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临床疗效 ,我们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纳络酮 ,治疗2 6例重度新生儿HIE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资料及方法一、一般资料  1 999年~ 2 0 0 1年 6月收住我院的 48例重度新生儿HIE ,均符合 1 989年济南会议制定的新生儿HIE临床诊断依据和分度标准[1 ] ,分为治疗组 2 6例 ,男 1 5例 ,女1 1例 ;对照组 2 2例 ,男 1 4例 ,女 8例。两组患儿病情、窒息程度、出生体重、胎龄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具有可比性。二、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统一的常规综合治疗。如…  相似文献   

8.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的疗效和预后,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应用FDP250mg/(kg.d)0.5h内静脉滴入,每日一次,7d一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分别做心肌酶谱测定。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复查心肌酶谱,治疗组心肌酶谱恢复正常病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外源性FDP能显著改善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表现,并可改善预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测定窒息新生儿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探讨其与新生儿窒息及窒息后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 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48例轻度窒息儿,42例重度窒息儿,40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血清cTnⅠ浓度,同时行心电图检查。结果 两组窒息儿血清cTnⅠ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窒息组高于轻度窒息组(0.01〈P〈0.05)。结论 cTnⅠ浓度与新生儿窒息程度密切相关:窒息越重,cTnⅠ值越高,心肌损害越严重。应常规检测窒息新生儿的cTnⅠ.以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缺氧性心肌损伤在新生儿较常见 ,本文分别用复方丹参和 1,6 二磷酸果糖 (FDP)治疗 ,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及心肌酶的变化 ,比较二者之间的疗效差别。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  1998年 3月~ 11月我院病房的新生儿 ,有宫内窘迫或生后窒息等缺氧史 ,日龄≤ 72h ,共 117例 ,均于治疗前取血查心肌酶 :AST(谷草转氨酶 ) ,HBDH(α 羟丁酸脱氢酶 ) ,CK(肌酸磷酸激酶 ) ,LDH(乳酸脱氢酶 ) ,CKMB(肌酸磷酸激酶心型同工酶 )。其中心肌酶增高而且CKMB大于CK10 %的患儿共 6 0例列入本研究。 6 0例中男 32例 ,女 2 8例 ;早产儿 16…  相似文献   

11.
Q-T间期离散度在评价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心电图Q T间期离散度 (Q Tcd)的变化 ,用以评价心肌损害情况。方法 对60例有不同程度窒息的足月新生儿 (观察组 )及 2 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 (对照组 )于生后 2 4~ 3 6h进行Q Tcd测量 ,并分析结果。结果 对照组Q Tcd为 (57.48± 3 1.0 1)ms ;轻度窒息组为 (67.0 4± 2 4.0 8)ms ,重度窒息组为(84.2 1± 3 4 .2 6)ms;窒息新生儿并胎儿窘迫组为 (84.3 7± 3 5.92 )ms ;单纯窒息组 (65.3 8± 18.15)ms。重度窒息组Q Tcd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轻度窒息组 ,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5) ;轻度窒息组Q Tcd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窒息并胎儿窘迫组Q Tcd明显高于单纯窒息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新生儿窒息越重 ,窒息持续时间越长 ,Q Tcd越大。Q Tcd能较敏感地反映新生儿窒息时心肌损害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效果。方法新生儿窒息并血清心肌酶谱变化85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二组患儿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予1,6-二磷酸果糖0.10~0.25g/(kg.次),2次/d,快速静脉滴注(10min内滴完),疗程7~10d,入院12h内及治疗后查血清心肌酶谱。结果治疗与对照组治疗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HBDH)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a<0.05)。结论1,6-二磷酸果糖对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有一定预防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QT间期离散度(QTcd)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窒息后伴有心肌损害的62例新生儿在生后48 h内和治疗10~14 d后同时测定QTcd和血清CK-MB值,按生后48 h内血清CK-MB升高的程度将心肌损害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以22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QTcd的差异和与血清CK-MB值的相关性。结果:发病48 h内与对照组比较,心肌损害各组QTc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心肌损害程度的加重QTcd逐渐增大;QTcd与CK-MB呈正相关(r=0.702,P<0.01)。治疗后各组QTcd和CK-MB值均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QTcd可作为判断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及其严重程度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4.
窒息新生儿血浆内皮素与血小板参数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检测窒息新生儿血浆内皮素 (ET)与血小板参数的临床意义。方法 窒息新生儿 5 6例分为轻度窒息组 2 0例和重度窒息组 36例 ;另选择 2 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浆ET、血小板参数 [血小板计数 (PLT)、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 ],比较治疗前后各组指标变化及其与新生儿窒息程度的关系。结果 治疗前轻度窒息组ET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5 ) ,各项血小板参数无差异。重度窒息组ET、MPV及PDW较余两组升高 ,PLT较其余两组降低 ,有显著差异。治疗后重度组PDW仍高于其他两组 (P <0 .0 5 ) ,余指标均恢复正常。结论 血浆ET、血小板参数变化与新生儿窒息程度密切相关 ,对窒息新生儿病情严重程度及病情演变判定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窒息新生儿 89例心肌酶谱变化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吴懿 《临床儿科杂志》2003,21(2):101-102
窒息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 ,可引起肾脏、中枢神经、心血管、胃肠道等多脏器功能损害 ,其中以心脏受累较常见 ,为了对窒息儿心肌损害作出诊断 ,我们对119例新生儿作了血清谷草转氨酶 (GOT)、乳酸脱氢酶 (LDH)、肌酸磷酸激酶 (CK)、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 (CK -MB)测定 ,并作心电图检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资料我院新生儿病房2001年共收治新生儿545例 ,其中新生儿窒息89例 ,占16.33 % ,根据出生时 (1分钟、3分钟、5分钟3项评分中最低一项 )Apgar评分分为轻度窒息组 (Apgar评分4′~…  相似文献   

16.
苯巴比妥预防新生儿重度窒息后脑损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廖景文 《新生儿科杂志》2002,17(1):20-21,46
为预防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发生。近年来我们应用头颅CT和视觉诱发电位(VEP)的检测 ,对重度窒息儿进行苯巴比妥预防的脑损伤的研究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对象1 997年 1月~ 1 999年 1 2月期间住我院新生儿科Apgar评分≤ 3分的重度窒息患儿80例 ,随机分为两组 ,各 40例 ,母亲无特殊用药史 ,无严重先天性疾病和畸形 ,两组患儿在出生体重、性别、胎龄、生产方式 ,Apgar评分、本院出生方面 ,在统计学上均无显著差异(P >0 0 5) ,具有可比性。二、方法预防组在入院后尽早给予 ,且大部分患儿 (共 3 4例 )在生后 6小时内静…  相似文献   

17.
本院从 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5月用 1,6 -二磷酸果糖 (FDP)治疗窒息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害2 8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 5 8例窒息伴缺氧缺血性脑病且有缺氧性心肌损害的足月儿。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30例 ,男 18例 ,女 12例 ,Apgar评分≤ 3分 11例 ,≤ 7分 9例 ,>7分 10例 ;观察组 2 8例 ,男 16例 ,女 12例 ,Apgar评分≤ 3分 9例 ,≤ 7分 11例 ,>7分 8例。两组体重、胎龄、Apgar评分等相比差异无显著性。1.2 临床表现对照组 30例 ,面色苍白或发绀 14例 ,呼吸急促5例 ,吃奶减少或拒食 10例 ,精神萎糜 2 …  相似文献   

18.
1,6二磷酸果糖对大鼠阿霉素心肌病的防治作用及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为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对大鼠阿霉素心肌病的防治作用及其机理,采用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阿霉素(ADR)组、ADR+FDP组及对照组。实验6周后进行心肌的光、电镜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光、电镜下心肌病理损害程度,ADR+FDP组较ADR组轻;心肌组织的病理等级,ADR+FDP组明显低于ADR组;心肌细胞线粒体形态计量分析,ADR+FDP组线粒体嵴膜的比膜面较ADR组有明显增高趋势。提示,FDP对大鼠阿霉素心肌病具有防治作用,且FDP可能通过改善心肌细胞线粒体的能量代谢机制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 1997~ 1999年对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采用静脉注射丙球蛋白 (IVIG)治疗 ,并与 1970~ 1996年新生儿ITP对比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 随意抽取 1970~ 1996年新生儿ITP 2 0例为对照组 ,1997~ 1999年新生儿ITP 2 0例为治疗组 ;按1998年 6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疗建议 (修订草案 )诊断[1] 。排除同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及新生儿暂时性血小板减少。治疗组男 12例 ,女 8例 ;日龄未满 2 8d。对照组男 14例 ,女 16例 ;日龄未满 2 8d。二、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IVIG 40 0mg/ (kg·d) (长春…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窒息血清多项生化指标变化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窒息是新生儿的常见病 ,由此产生的低氧血症和酸中毒常导致多脏器损害[1]。我们于1999年8月~2001年8月观察了85例窒息新生儿血清多项生化系列指标 ,了解其可能发生的变化 ,以便在诊治过程中采取综合措施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对象本组资料来自本院的新生儿科 ,根据婴儿出生时Apgar评分 [2],将85例窒息新生儿分为重度窒息组37例 (男20例 ,女17例 )和轻度窒息组48例 (男22例 ,女26例 ) ;对照组35例为无窒息史的顺产新生儿 ,其中男18例 ,女17例。二、方法抽取出生48h内新生儿股静脉血。窒息组在治疗10d后再抽取一次。样品不抗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