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护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医院感染问题已成为医院分级管理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过程中,新生儿病房是医院感染重要监测部门的重中之重。我院自1995年底申报三级甲等医院评审前就开始有领导有计划地开展医院感染的管理工作,至今已历经数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新生儿病房感染的发生率逐年下降,漏报率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2.
3.
杨静云 《九江医学》2002,17(2):119-119
新生儿各器官发育不完善,生理调节功能差,对外界适应能力低,因此,新生儿住院期间极易发生腹泻、鹅口疮、皮肤感染等交叉感染。为对新生儿的院内感染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现将我科母婴同室与婴儿室新生儿发生鹅口疮、皮肤感染、腹泻等情况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6.
近年来,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应加强新生儿室的感染管理,针对以上原因,我科特采取以下措施:完善新生儿室的布局与环境,新生儿室人员管理,医疗设备的医院感染管理,新生儿的护理,母婴同室的感染预防等,通过以上措施,对我科新生儿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连续暴发两起新生儿感染事件,造成多名患儿感染和死亡,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这两起严重的医院感染事件,充分暴露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缺陷和问题,给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者深刻启示,警钟长鸣.迫使广大医院感染工作人员进行深刻的思考,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减少发生医院感染,维护医院声誉,保障医疗安全.本文试就加强新生儿室的医院感染管理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江栋昌 《吉林医学》2011,(21):4314-4315
目的:分析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和诱发本病的高危因素,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对35例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诱发高危因素、致病的病原菌及其治疗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40%;革兰阳性菌占22.5%;真菌占37.5%。药敏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高,真菌对氟康唑等常用抗真菌药均敏感。早产、低体质量、留置PICC、气管插管及长疗程广谱抗生素联合使用为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加强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及预防性抗真菌治疗,减少院内感染败血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控制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3年1月~2008年5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300例早产儿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300例发生医院感染患儿24例,感染发生率为25.9%,平均每例感染1.2次,医院感染者平均胎龄为(32.65±2.60)周,与无医院感染者(34.55±1.9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P<0.01);有感染者平均出生体重为(1743.27±602.31)g.与无感染者(2190.77±520.92)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P<0.01).结论 加强了监护和护理,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的安全,提高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我院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监控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对260例新生儿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对其中20例院内感染患儿的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1998年5月~1999年5月住我院儿科新生儿病房的所有新生儿,男140例,女120例,共260例。1.2 调查方法 采用前瞻性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即新生儿于入院后即为监测对象,对发生医院感染的新生儿病例临床医生及时上报我科,我科按月于病例归档前对所有出院新生儿病例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予以调查、核实,并按已设计好的表格逐项登记。1.3 诊断…  相似文献   

11.
12.
<正> 近年来,新生儿院内感染问题已为人们所关注。为此,我们对150例产妇进行了调查,发现除了加强消毒隔离工作外,产妇的住院时间与新生儿院内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应当引起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调查对象为1999年8月1日~1999年9月30日收住产科病房的产妇,共150例,正常分娩82例(包括会阴侧切68例,会阴完整14例),剖宫产68例,平均住院时间为7天,发生新生儿呼吸道感染15例,感染率为10%,不同的住院时间与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关系见附表。  相似文献   

13.
曾冬枚  郑丽玲 《当代医学》2012,18(14):132-133
目的分析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针对性提出护理管理措施。方法对2010年发生院内感染的82例新生儿病案与护理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院内感染的高位因素。结果 (1)2010年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率为5.3%;(2)医源性因素和探视制度欠完善是发生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有必要实施系统化的护理管理措施,减少因医源性因素及探视制度引发的新生儿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4.
<正> 目前医院内感染已成为医院中突出的问题,越来越得到医学界的重视和关注。能否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也是衡量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本院1995年院内感染率18%,大大超过二级医院<8%的指标。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以消毒、灭菌、无菌操作、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监测和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为主的控制院内感染的关键措施。以上各方面均涉及到护理人员,为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我们护理部对本院1995年院  相似文献   

15.
田洁  贺彩玲 《大家健康》2013,(16):203+201
探讨基层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如何减少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新生儿室的易感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控制措施.结果健全制度,制定措施,改善条件,有效提高新生儿室感染管理质量.结论新生儿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必须从布局合理、加强手卫生、做好基础护理、加强家属健康教育、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患儿自身因素、落实感染监测等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尚华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8):2380-2380,2435
近来年,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屡有报道。院内感染不仅增加患儿的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而且影响预后,也是导致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预防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
通过在创建爱婴医院,实行母婴同室前(婴儿室)、后的管理,消毒、新生儿疾病的发病率、病种,进行了对比,分析新生儿感染原因:在母婴分离前,所有新生儿集中于一室。感染源未能及时发现,医护人员连续性操作。做不到一操作一洗手,导致新生儿感染率增高,母婴同室后家属自己护理新生儿,感染率明显下降,提示:医院类似婴儿室的情况如新生儿、儿科、多人间病室等,应实行病房隔离、床边隔离,切断传播途径,杜绝医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提高医院管理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7年内有领导,有计划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采取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结果 新生儿皮肤、消化道是常见而且应重视的医院感染部位,医院感染管理与医疗护理是同等重要的环节,严格无菌操作有效的消毒灭菌,严格隔离制度与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降低医院感染的重点环节。结论 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的各项预防措施,避免发生交叉感染,患儿才能很快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