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母乳性黄疸是美国Arias于 196 0年首先报道 ,其临床主要特征是新生儿以母乳喂养后不久即出现黄疸 ,随着爱婴医院的建立 ,母乳喂养越来越普及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 ,有文献报道达 82 .7% ,以往的方法是暂停母乳喂养 3~5天 ,或者采用蓝光进行光疗[1] ,但这些方法均会对母婴带来不便 ,探讨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 ,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因此 ,我们于 2 0 0 0年 11月~ 2 0 0 1年 12月应用地衣芽孢杆菌活菌制剂整肠生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取 35例母乳性黄疸为整肠生治疗组 ,并以 35例母乳性黄疸光疗组为对照组进行比较 ,…  相似文献   

2.
<正>母乳性黄疸指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生后2~7天发生的黄疸,本例母乳性黄疸在停止母乳喂养的同时输保肝退黄药物治疗3天后,胆红素不降反而升高,患儿皮肤更黄,关于原因,实验室检查发现患儿合并有轻度ABO溶血性黄疸及酸中毒。对于这例混合性黄疸,在引起黄疸的病因及室验室检查与治疗方面应与以重视。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患儿,女,28天。足月剖腹产出生。生后第2天眼角有一些黄,第3天开始母乳喂养。5天后皮肤发黄,  相似文献   

3.
晚发性母乳性黄疸是指生后七天以上与母乳喂养有关的特发性黄疸.近年来由于爱婴医院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和普及,母乳喂养逐渐增加,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多.为了提高大家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本科2000年1月~2002年12月诊治的24例作一回顾性临床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 ,也是儿科工作者关注的热点之一。近年来黄疸患儿有增多的趋势 ,因而对母乳性黄疸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我院近 2年共收治新生儿黄疸患者 159例 ,诊断母乳性黄疸 4 5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5例中 ,男 2 4例 ,女 2 1例 ;出生体重均大于 2 50 0g ;孕周大于 37周。排除有下列疾患 :产伤、感染、ABO或Rh溶血者、母亲患有糖尿病者。其中早发型 (生后 3~ 4d内出现黄疸 ) 19例 ,迟发型 (生后 6~ 8d后出现黄疸 ) 2 6例。1.2 诊断标准 母乳喂养或母乳喂养为主 ,黄疸在生后 2d~ 2周…  相似文献   

5.
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症状。足月出生后的生理性黄疸,多于3~5日内消退,如由于母乳喂养而迟迟不退,称母乳性黄疸。现将我校附属医院儿科近年收治的二例母乳性黄疸报告如下,以期引起临床工作的重视。例1 男性婴儿,二个月,于1984年10月3日入院。患儿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出生时体重为3.25kg,母乳喂养。生后20天出现皮肤黄疸且渐加重,但精神、哺乳、睡眠均好,无发热、呕吐,尿便色正常。其母  相似文献   

6.
茵陈三黄汤治疗母乳性黄疸5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润平 《中原医刊》2003,30(11):44-45
近几年随着母乳喂养知识的普及和爱婴医院的广泛建立 ,母乳喂养率逐年提高 ,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加。我院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共收治母乳性黄疸病儿 5 1例 ,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辅以茵陈三黄汤口服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5 1例母乳性黄疸患儿 ,男 2 8例 ,女 2 3例 ,均纯母乳喂养 ,生长发育正常。就诊时日龄 14~ 2 1天 19例 ,2 1~ 2 8天 2 9例 ,>2 8天 3例。入院时黄疸持续时间 5~ 14天 2 5例 ,14~ 2 1天18例 ,>2 1天 7例。入院时血清胆红素水平 10 2 5umol/L~2 0 5 2umol/L 10例 ,2 0 5 3umol/L~ …  相似文献   

7.
<正> 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及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进,母乳性黄疸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将我院1997年1月~2000年12月间48例母乳性黄疸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48例患儿中男27例,女21例。足月儿42例,早产儿6例。日龄7~14d3例,15~21d17例,22~28天  相似文献   

8.
母乳性黄疸由美国Arias及Gartner等于1960年首先报道.其主要特点为新生儿母乳喂养后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临床出现黄疸.由于母乳喂养推广及对母乳性黄疸认识的提高,该病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2009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的黄疸中母乳性占46%,现就母乳性黄疸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茵栀黄联合妈咪爱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爱婴医院创建 ,母乳喂养的普及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 ,如何治疗母乳性黄疸已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院于 1 998年 1月— 2 0 0 0年 8月试用茵栀黄与妈咪爱联合治疗母乳性黄疸 1 1 6例 ,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1 6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系我院儿科门诊、住院患儿 ,其中男 6 2例 ,女 5 4例。生后 2~d 35例 ,1 1~d 6 9例 ,2 1~ 2 8d 1 2例。早产儿 4例 ,足月儿 94例 ,过期产儿 1 8例。完全性母乳喂养 1 0 8例 ,母乳为主偶加牛奶 8例。早发型 (生后 2~ 5d出现黄疸 ) 71例 ,迟发型 (…  相似文献   

10.
<正> 我院1987年3月至1989年9月收治母乳性黄疸12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2例均为足月儿,母乳喂养,全身皮肤及巩膜黄疸明显,但无病态表现。男  相似文献   

11.
母乳性黄疸是指与母乳喂养有关的特发性黄疸。近年来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据国内有关文献报道为 7.7%。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现对本科 1998年 6月~ 2 0 0 1年 6月诊治的32例母乳性黄疸作一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32例 ,男 2 1例 ,女 11例。年龄 7~ 30d。孕周平均 38.9周 ,出生时体重平均 315 0g ,lminApgar评分平均 9.5分。顺产 2 9例 ,剖宫产 3例。7~ 14d 10例 ,15~ 2 8d 15例 ,>2 8d 7例。全部患儿生后均母婴同室 ,完全母乳喂养 ,早发型 (出生后2~ 4d内出现黄疸 ) 14…  相似文献   

12.
米阳 《陕西医学杂志》1999,28(3):176-176
<正> 最近几年来,随着对母乳性黄疸认识的深入,诊断率明显提高。现将我院儿科1990~1996年收治的31例母乳性黄疸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诊断标准 ①母乳喂养或母乳喂养为主,黄疸在2d至2周内出现并持续不退;②血清胆红素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③排除感染、溶血,缺氧,头颅血肿,肝功异常等疾患引起的黄疸;④停止哺母乳后黄疸迅速消退。 2 一般资料 收住院的新生儿黄疸163例,其中31例诊断为母乳性黄疸,本组占新生儿黄疸的16%。男19例,女12例。第1胎25例,第2胎6例。顺产20例,臀位产2例,产钳助产5例,  相似文献   

13.
随着爱婴医院的推广普及,母乳喂养的好处得到广泛认可,母乳喂养率明显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为进一步提高对母乳性黄疸的认识,现对35例母乳性黄疸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儿科共诊治母乳性黄疸患儿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均为足月儿,胎龄39±0.8周;顺产18例,剖宫产17例,其中催产素助产5例。就诊日龄6~47天。患儿一般状况良好,皮肤粘膜  相似文献   

14.
母乳性黄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以母乳喂养后不久即出现的黄疸称之为母乳性黄疸.1960年由美国Arias首先报道.其发生率60年代早期文献报道仅为1%~2%,随着对母乳性黄疸的认识和警觉性不断提高,其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982年血清胆红素>205.2μmol/L(12mg/dl)者占20%,1985年报道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更高,1986年大样本的调查,2241例中胆红素>220.6μmol/L(12.9mg/dl)者高达 82.7%,实际的发生率可能比报道的更大.总之母乳性黄疸是较普遍发生的,尤其在提倡母乳喂养的今天,更应该引起各级儿科工作者的重视,力争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思密达配合10%葡萄糖对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临床诊断母乳性黄疸的89例患儿随机分为思密达治疗组和停母乳喂养对照组,治疗组在不停止母乳喂养的同时加用思密达配合10%葡萄糖20mL,每日2~3次,口服.对照组暂停母乳喂养3天,两组患儿分别于就诊时,治疗第3、5、7天各检测1次血清胆红素.结果 治疗效果及7天治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思密达配合10%葡萄糖用于治疗母乳性黄疸,能显著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且不需暂停母乳喂养,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6.
母乳性黄疸 ( BMJ)是新生儿黄疸中较常见的疾病。据报道美国母乳喂养中高达 34 % ,日本为 10 %~ 15% ,我国目前尚无确切统计。我院自 1996年 9月~ 1998年 8月共收治 64例 ,现分析总结如下。64例母乳性黄疸均符合以下特点 :1以母乳或母乳喂养为主 ;2非溶血性未结合胆红素增高 ;3无贫血及其他临床症状 ,生长发育良好 ,肝功正常 ;4排除了感染、溶血、缺氧、头颅血肿及肝功能障碍等所致的黄疸且无遗传代谢性疾病者 ;5实验室检查 :结合胆红素、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及红细胞计数正常 ,仅有未结合胆红素增高 ;6停服母乳 2~ 4天黄疸迅速减轻 ,…  相似文献   

17.
母乳喂养性黄疸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云中 《四川医学》2000,21(3):267-267
新生儿黄疸系儿科常见病 ,其病因甚多 ,常见于感染、溶血、母乳性黄疸等 ,而母乳喂养性黄疸 (BFJ)报道极少 ,我院儿科自 1997年 11月至 1999年 9月共收治 35例 ,现对其作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本组男 19例 ,女 16例 ,日龄 3~ 7天 2 6例 ,8~14天 9例 ,城镇 2 7例 ,农村 8例。母乳喂养性黄疸诊断标准 :①每天哺乳的次数较少 (<8次 ) ;②胆红素在2 2 1~ 340 μmol/L ;③排除感染、溶血、先天代谢性疾病。本组病例均符合诊断标准。1 2 开奶时间 :0~ 2小时 3例 ,3~ 12小时 6例 ,13~2 4小时 18例 ,>2 4小时 8例 ,35例喂奶 …  相似文献   

18.
邱宝强 《医学文选》2000,19(4):524-524
一般认为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 ,迄今尚无胆红素脑病的报道。但最近有人测定脑干听觉诱发反应发现 ,一组胆红素浓度在 2 5 6 .5~ 42 7.5μmol/ L的母乳性黄疸婴儿有 1/ 3显示异常反应 ,若将胆红素降至正常 ,则此改变很快消失 ,提示母乳性黄疸有导致轻微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可能性。因此对血清胆红素浓度高的母乳性黄疸应给予积极治疗。为此我科于 1998年 6月至 1999年 10月对临床诊断为新生儿母乳性黄疸 2 5例予四磨汤和整肠生治疗 ,获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依据 纯母乳喂养 ,皮肤黄染出现时间为出生后 5~ 7天 …  相似文献   

19.
母乳性黄疸 (BMJ)是母乳喂养有关的特发性黄疸 ,近来随着母乳喂养知识普及、母乳喂养率提高而有增多的趋势 ,但报导不多。我院于 1996年至 1998年共观察到 6 5例迟发型母乳性黄疸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 1996年至 1998年在我院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纯母乳喂养 42 0例 ,经过新生儿访视 ,生后 2wk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 ,并除外病理性黄疸的 6 5例患儿 ,其中男 36例、女 2 9例 ;孕周平均 39 4wk ;第 1产 6 3例 ,第 2产 2例 ;顺产 5 0例 ,剖宫产 15例 ;母亲平均年龄 2 5 3岁 ;母亲健康 (无急、慢性黄疸性肝炎、…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期以母乳喂养后,在正常生理性黄疸期间之后仍然有黄疸,持续时间较长,长者可达2~3个月,在此期间,黄疸不消退并时隐时现,有时黄疸甚为明显,但不影响生长发育,不损害神经系统,生后3个月后就自然消退,此属母乳性黄疸。 11例中男婴儿7例,女婴儿4例,均为母乳喂养,生后2天开始发黄有6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