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谱的变化、预防保健需求的增长,中医药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长。由于中西医的理论体系不同,所以中药和西药对病症的治疗各有其特点。中药及中成药因其在对一些  相似文献   

2.
顾春涯 《北方药学》2015,(6):149-149
目的:探讨分析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50例心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单一用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对比研究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75例患者中,有35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67%;对照组75例患者中,有8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7%;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767,P<0.05)。结论:医务人员在应用中成药与西药联合治疗时,必须准确把握西药和中成药各自所含成分,了解清楚是否可以进行药物联用,应用中成药与西药联合治疗时必须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一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中成药与西药联合治疗,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组间差异明显(P<0.05).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祛风舒筋丸、黄氏响声丸、复方甘草口服液等中成药与部分西药联用均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临床在联合应用中成药与西药治疗时,应掌握各药物的成分和使用禁忌,充分发挥联合治疗的作用,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的发展,医学专家对中药、西药、中成药联合应用展开全方面的研究.与此同时,在临床用药中,西药和中成药联合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因此中西药联合使用发展成为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1].中成药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如果不考虑两者的特点联合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不良反应.现将近几年来发生的西药和中成药联合应用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含化学成分的中成药与西药配伍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的门诊处方266张。并对266张处方中联合应用含化学成分的中成药与西药的处方进行进一步分析,对其中不良反应情况加以统计,准确记录。结果联合用药中,含有同种化学成分的处方共97张,其中存在用药风险的处方22张,占22.68%。结论相关医护人员、药剂师以及患者应加强对药物配伍知识的学习,并对含化学成分的中成药的成分有全面的了解,同时掌握好其配伍禁忌,防止含有化学成分的中成药与西药配伍引起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选择中成药+西药联合治疗后表现出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心脑血管病患者149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研究对象;对于观察组75例以及对照组74例患者的临床分组依据为采用的不同心脑血管病治疗方法;对照组心脑血管病患者选择单一用药治疗的方法;观察组心脑血管病患者选择中成药+西药治疗的方法;通过对比两组心脑血管病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以总结中成药+西药临床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在观察组75例心脑血管病患者中,表现出不良反应的患者33例,不良反应出现概率为44.00%;将应用药物加以调整后,患者于临床表现出的不良反应症状全部消失;在对照组74例心脑血管病患者中,表现出不良反应的患者7例,不良反应出现概率为9.46%;将应用药物加以调整后,患者于临床表现出的不良反应症状全部消失,未表现出不良反应复发的情况。观察组心脑血管病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脑血管病患者(P<0.05)。结论临床在决定选择中成药+西药对患者实施疾病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中成药以及西药的药物组成成分进行有效明确,分析两种药物临床联用治疗的可行性,以发挥显著的药物协同效果,显著提高心脑血管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与西药联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调查分析该院门诊中成药与西药的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从该院微机管理系统中抽取2002~2004年门诊处方44500张进行统计,分析联用药的依据。结果中成药与西药联用20380人次,占45.8%,不合理联用占2%,多为含化学药物的复方中药制剂。结论临床医师和药师都应注重中成药与西药的合理联用,提高药物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8.
葛方燕 《北方药学》2017,(12):172-173
目的:探讨多种西药联合应用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发生原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9月医师开具的703张处方进行研究,根据西药使用的规定,参考相关文献和研究报道,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分析药物不合理配伍情况及其对于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结果:在703例西药处方当中,药物配伍不合理处方128例(18.21%),其中抗生素的不良配伍79例(61.72%),其他药物的不良配伍49例(38.28%);上述患者均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包括胃肠道症状34例(25.56%),发热25例(19.53%),皮疹11例(8.59%),头晕37例(28.72%),过敏14例(10.69%)、失眠19例(14.84%)以及其他不良反应5例(3.91%),其中有两种及两种以上不良反应17例,占比13.28%.结论:在多种西药联合用药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合理配伍,以保障临床药效,有效预防不良反应,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研究2009~2011年门诊西药房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情况。方法分别于2009~2011年门诊西药房抽取1000张处方为研究对象,将3年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比例、分布科室及不合理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结果 2011年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比例明显高于2009年及2010年,且以内科所占比例最高,而2011年各种不合理联合应用情况也低于2009年及2010年,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009~2011年门诊西药房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情况处于持续改善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我院多种西药联合应用导致不良的反应,以此提升临床西药的合理应用水平。方法随机选择我院门诊所开西药处方2020份,根据国家西药管理局及卫生部发布的相关标准,对其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本次随机选择的2020张西药处方中包括383张多种西药应用不合理情况,占18.96%。主要导致患者不良反应的原因为:多种西药联合应用时剂量、用法、药理拮抗、重复用药等方面不合理。结论将多种西药联合应用合理化、规范化,可以有效降低用药的不良反应。同时,医院药师应不断提升药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开展药学服务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1.
136例中成药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晓荣  石春生  宫淑艳 《中国药房》2011,(23):2191-2193
目的:了解中成药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收集的136例中成药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36例ADR涉及药品41个品种,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119例、26个品种。引起ADR的主要品种为心脑血管疾病药品。ADR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应重视中成药ADR,慎用中药注射剂,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中成药不良反应(ADR)报告,为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门诊2013年9月~2014年8月上报的238例中成药ADR报告中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238例中成药不良反应中,女性例数多于男性;年龄段为50岁以上例数较多;原发疾病主要为心脑血管疾病(40.8%);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系统损害;75种中成药的说明书仅有34种药物的说明书较明确地标注了ADR的具体内容,说明书存在问题的有7种,标注尚不明确的34种(45.3%),1例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了严重ADR。结论: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7种药品可能发现了新的不良反应,药品说明书需完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我院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收集到的2005年3月至2014年12月98例中药ADR报告从患者的性别、年龄、药品种类与给药途径、用药情况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注射剂是引起ADR的主要剂型(82.65%);ADR损害几乎涉及机体各系统,最多累及系统是皮肤系统(45.92%)。结论中药ADR不容忽视,应加强对中药ADR的监测和管理,以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我院154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冠桦  袁穗榕  王邵晟 《中国药房》2010,(27):2576-2578
目的:探讨我院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原因。方法:对我院收集到的2008年2月~2009年6月154例中药ADR报告,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情况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ADR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剂型以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最多。结论:应重视中药制剂,加强对中药ADR的监测工作,以降低AD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双黄连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静脉滴注双黄连注射剂患者的完整住院病历,对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结果不同性别不良反应有差异,男性高于女性(P〈0.05),用药时间、用药剂量和合并用药均对不良反应发生有影响(P〈0.05)。结论应注意双黄连注射剂能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我院中药不良反应150例分析及预防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萌 《中国药房》2011,(27):2575-2576
目的:通过数据分析探讨中药不良反应(ADR)的预防方案。方法:收集整理我院2007年5月-2010年5月间ADR中涉及中药150例报告并进行分析。结果:中药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损害最为常见;药物类别以内科用药的祛瘀剂、扶正剂较多;剂型以中药注射剂最多。结论:应加强对中药ADR的监测与管理,降低其发生率,维护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用禁忌,开展相关数据库的建设,完善北京中医医院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保障中西药联用用药安全。方法:检索中成药与西药联用禁忌、不良反应相关文献检索,参考相关书籍,对文献梳理后,通过建立单独表格并进行关联,建立该院中成药、西药联用禁忌查询系统。结果:填补中西药联用禁忌监测的空白,完善合理用药监测系统,避免或减少患者因中西药联用导致的不良事件,促进中西药物合理使用。结论:中西药联用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问题,中西药合用问题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该数据库的建设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应用的优势、禁忌与注意事项,供临床工作者参考。方法参考中西药文献,对中西药联合应用的优势、禁忌与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掌握中西药联合应用的配伍禁忌和注意事项,减少甚至避免了药物的不良反应。结论要加强中西药相互作用的研究,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掌握好中西药联合应用的配伍禁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院上报的中药制剂相关不良反应,探讨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为中药制剂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08年7月~2013年6月上报的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资料。结果: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中老年人发生不良反应比例最高(71.68%);活血类中药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例次最多(54.34%);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瘙痒;静脉给药(75.14%)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给药途径,其中静脉给药后30 min内是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时间段。结论:重视中药制剂相关不良反应,加强监测,以减少中药制剂给患者带来损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促进临床合理应用该类药物。方法:检索2001—2009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报道的181例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降糖药的不良反应表现很多,机制复杂。最常见的是低血糖,其次是胃肠道反应。结论:临床应重视降糖药的不良反应,针对不同病人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