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制备醋酸地塞米松聚乙二醇(PEG)化纳米粒,并测定其在兔体内的药动学参数。方法:以高压均质法制备醋酸地塞米松PEG化纳米粒,用扫描电镜观察纳米颗粒的形态,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粒径。建立检测血浆中醋酸地塞米松浓度的HPLC法,以醋酸地塞米松溶液和普通纳米粒作为对照,测定醋酸地塞米松PEG化纳米粒在兔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PEG化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80±7)nm。体内半衰期为4.79h,AUC0~12为11.81mg.min.L-1,平均滞留时间为3.15h,重要药动学参数比普通纳米粒及溶液剂增加近1倍。结论:醋酸地塞米松PEG化纳米粒可以延长醋酸地塞米松在兔体内的半衰期,达到体内长循环的目的;其表观特征与普通载药纳米粒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脂质纳米粒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药物传输载体,对脂质纳米粒表面修饰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通过表面修饰的手段能有效的避免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延长脂质纳米粒在体内的循环时间、主动靶向于病灶部位。本文就脂质纳米粒的体内命运及脂质纳米粒表面修饰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方超  施斌  洪鸣  裴元英  陈红专 《药学学报》2006,41(4):305-312
目的考察粒径和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ethoxypolyethyleneglycol,MePEG)相对分子质量对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α,rHuTNF-α)隐形纳米粒体外巨噬细胞吞噬和大鼠体内长循环的影响。方法复乳法制备3种不同粒径(约为80,170和240 nm)和表面用3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MePEG(Mr为2 000,5 000和10 000)修饰的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聚乙二醇化聚十六烷基氰基丙烯酸酯[poly(methoxypolyethyleneglycol cyanoacrylate-co-n-hexadecyl cyanoacrylate),PEG-PHDCA]隐形纳米粒。进行不同纳米粒体外巨噬细胞吞噬和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试验,并加以比较。结果粒径相同时,随着MePEG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巨噬细胞吞噬量减小,血浆半衰期延长;相同MePEG(Mr=5 000)修饰时,随着粒径的减小,巨噬细胞吞噬量减小,大鼠血浆半衰期延长。粒径和MePEG相对分子质量与隐形纳米粒体外巨噬细胞摄取和大鼠体内长循环性质间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其中,PEG5 000-PHDCA纳米粒(80.0 nm)体外减小巨噬细胞吞噬和大鼠体内长循环的能力最强。结论实验范围内,粒径和MePEG相对分子质量对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隐形纳米粒体外巨噬细胞吞噬和大鼠体内长循环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纳米粒在检测、治疗癌症以及各种疑难杂症方面具有较佳的适用性,但单核吞噬系统可严重缩短纳米粒的体内循环时间,降低药物疗效.纳米粒进入机体后在其表面形成的蛋白冠可改变其表面性质,干扰吞噬细胞的识别,从而影响其在体内的循环时间.本文概述了蛋白冠的一般组成和形成过程,总结了纳米粒物理化学性质如粒径、表面电荷、亲水性和表面材料对...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初步筛选最优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与PLGA-聚乙二醇(PEG)复合纳米粒(PEG/PLGA)的配方,探究PLGA-PEG的修饰对PLGA纳米粒体液循环的影响.方法 考察不同配方制剂纳米粒的粒径与电位的差别;通过体外细胞实验,筛选出拥有最优长循环潜力的制剂处方;通过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分析PEG修饰对P...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递送基因纳米粒表面修饰对体外基因转染的影响.方法:利用末端活化的聚乙二醇(PEG)制备PEG化基因壳聚糖纳米粒;通过两端活化的PEG将糖蛋白配基连接到纳米粒表面,完成肝靶向纳米粒的制备;用透射电镜观察表面修饰对纳米粒粒径大小、粒子形态的影响;使用蛋白质测定试剂盒测算纳米粒表面蛋白连接量;利用体外转染实验考察表面修饰对纳米粒转染活性的影响;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转染结果.结果:纳米粒PEG化使转染效率大幅度升高,半乳糖基牛血清白蛋白(Galn-BSA)使体系的转染效率比PEG化纳米粒略有下降,但比不经修饰的纳米粒转染活性高.壳聚糖纳米粒的表面PEG化能提高纳米粒的体外稳定性,从而提高体外转染效率,并适合于进行冷冻干燥.结论:长循环壳聚糖基因递送纳米粒在基因治疗研究中可能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因壳聚糖纳米粒表面修饰和转染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递送基因纳米粒表面修饰对体外基因转染的影响。方法:利用末端活化的聚乙二醇(PEG)制备PEG化基因壳聚糖纳米粒;通过两端活化的PEG将糖蛋白配基连接到纳米粒表面,完成肝靶向纳米粒的制备;用透射电镜观察表面修饰对纳米粒粒径大小、粒子形态的影响;使用蛋白质测定试剂盒测算纳米粒表面蛋白连接量;利用体外转染实验考察表面修饰对纳米粒转染活性的影响;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转染结果。结果:纳米粒PEG化使转染效率大幅度升高,半乳糖基牛血清白蛋白(Galn—BSA)使体系的转染效率比PEG化纳米粒略有下降,但比不经修饰的纳米粒转染活性高。壳聚糖纳米粒的表面PEG化能提高纳米粒的体外稳定性,从而提高体外转染效率,并适合于进行冷冻干燥。结论:长循环壳聚糖基因递送纳米粒在基因治疗研究中可能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纳米粒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忻志鸣  叶根深 《中国药业》2010,19(16):15-17
该文主要介绍了纳米粒制剂所应具备的要求、特点及影响因素,概述了壳聚糖纳米粒、磁性纳米粒、长循环纳米粒等的研究进展,还介绍了纳米粒在肿瘤诊治、制备智能化药物和中药开发中的应用等,以资纳米粒制剂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9.
介绍纳米药物和纳米载体的研究进展,对生物降解聚合物长循环纳米粒和纳米粒胃肠道吸收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聚乳酸纳米粒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综述国内外PLA纳米粒的近期研究进展.方法:检索分析文献资料,对PLA纳米粒的制备方法、表面修饰对纳米粒性质的影响、纳米粒中药物释放的影响因素、体内研究及应用情况进行概述.结果:PLA纳米粒可作为注射、口服、直肠给药、鼻腔给药的载体,延长药物半衰期,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改变药物体内分布,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结论:PLA纳米粒给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可能,PLA纳米粒的研究和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聚乳酸纳粒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综述国内外PLA纳米粒的近期研究进展。方法:检索分析文献资料,对PLA纳米粒的制备方法、表面修饰对纳米粒性质的影响、纳米粒中药物释放的影响因素、体内研究及应用情况进行概述。结果:PLA纳米粒可作为注射、口服、直肠给药、鼻腔给药的载体,延长药物半衰期,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改变药物体内分布,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结论:PLA纳米粒给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可能,PLA纳米粒的研究和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非球形纳米粒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体内药动学行为及制备方法进行综述。方法参考近年来国内外的23篇文献,根据纳米粒形状对体内药动学影响及非球形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分类并总结。结果形状这一影响因素同聚合物种类、颗粒大小和表面化学等一样影响着纳米粒子在体内的吞噬、转运、吸附等药动学行为,因此,可以根据需要将纳米粒设计成不同形状以达到缓释、靶向等作用;可以采用"PRINT"技术、介孔硅技术、膜拉伸技术等或联合应用多种技术制备非球形纳米粒;可以根据要求的不同,把制备的非球形纳米粒制成注射剂、肺部吸入剂及口服制剂等等。结论纳米粒的形状对体内药动学有着重要影响,并且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制备非球形纳米粒的方法也在不断地涌现。在今后的研究中,仍需开发大规模且高效生产非球形纳米粒的方法,以及对粒子形状在生物学相关领域的影响上做系统性的研究,使非球形纳米粒在药物传递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紫杉醇长循环固态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和体内外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目的以硬脂酸为载体材料制备紫杉醇的长循环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内外性质。方法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Brij78固态脂质纳米粒(Brij78-SLN)和Poluromic F68固态脂质纳米粒(F68-SLN);用透射电镜考察了紫杉醇纳米粒的形态;建立了脂质纳米粒和血清中测定紫杉醇的HPLC方法;考察了纳米粒于30%乙醇溶液中的体外药物释放;以市售紫杉醇注射剂对照,测定了两种纳米粒于小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脂质纳米粒基本呈圆球状或椭圆球状,大小比较均匀。激光散射法测定Brij78-SLN粒径为(104±29) nm。F68-SLN粒径为(220±98) nm。Brij78-SLN和F68-SLN包封率分别为47%和75%。两种纳米粒都缓慢地释放药物,24 h后分别释放药物总量的8%和20%。两种纳米粒都可以延长紫杉醇的体内滞留时间,Brij78-SLN,F68-SLN和紫杉醇注射剂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4.88,10.06和1.36 h。结论硬脂酸纳米粒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14.
张诗苓  孙燕 《海峡药学》2009,21(6):15-17
可用作抗肿瘤药物研究中的载药纳米粒包括脂质体、聚合物胶束、脂复合物及一些聚合物。为保证纳米粒的成功靶向,需要延长其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长循环纳米粒可以达到这一效果,其最常用的修饰聚合物是聚乙二醇(PEG)。这一类聚合物可以将粒子表面隐藏起来,从而“躲过”,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PS)的吸收和血浆蛋白的调理,增加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达到缓释的效果。与此同时,纳米粒在到达病理靶部位时,将采取一定方式裂解、释药或直接与肿瘤细胞结合并内化,达到控释效果。起到相应的治疗作用,本文就长循环纳米粒靶向肿瘤细胞这方面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生物降解聚合物长循环纳米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介绍近十年来生物降解聚合物长循环纳米粒的研究进展。方法:以国外大量有代表性的论文为依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综述了以PEO、PEG、Poloxamer、Poloxamine、Tween-80、环糊精及多聚糖等为包裹材料制成的纳米粒具有长效、控释、靶向以及减轻或避免毒副反应,提高药物的稳定性等优点。结论:生物降解聚合物长循环纳米粒作为药物传递系统值得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健康成年家兔18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静注吡喹酮溶液、吡喹酮纳米粒和吡喹酮长循环纳米粒(10 mg/kg).以地西泮为内标,采用HPLC法测定家兔血浆中的吡喹酮.吡喹酮注射液和吡喹酮纳米粒的体内过程符合二房室模型,吡喹酮长循环纳米粒的体内过程符合三房室模型,3种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1.27±1.56)、(1.13±0.66)和(23.82±8.94)h,CL(5.29±0.78)、(2.38±1.00)和(1.16±0.16)L·h-1·kg-1,AUC0→t(1.48±0.2 7)、(3.52±1.79)和(4.93±1.27) mg·h·ml-1,MRT(0.44±0.30)、(0.41±0.10)和(16.12±1.38) h.  相似文献   

17.
纳米粒是药物递送系统研究的热点之一,但仍存在体内循环时间短,易被网状内皮系统识别和清除等缺点,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天然细胞膜成分和纳米技术的结合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一种由纳米粒核和细胞膜壳组成的新型仿生系统极大地改善了纳米粒的性能。用细胞膜修饰的纳米粒具有独特的功能,如延长血液循环时间,提高主动靶向和增强细胞内化等功能。本文综述了细胞膜修饰纳米粒药物递送系统的最新进展及其在癌症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N-琥珀酰壳聚糖纳米粒(Suc-Chi/NPs)肿瘤靶向性,考察5-氟尿嘧啶-N-琥珀酰壳聚糖纳米粒(5-FU-Suc-Chi/NPs)抗肿瘤活性。方法建立异硫氰基荧光素(FITC)-Suc-Chi/NPs的体内荧光分析方法,检测Suc-Chi/NPs在Sarcoma 180-荷瘤小鼠体内组织分布数量。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FICT-Suc-Chi/NPs在组织切片中蓄积量,评价FICT-Suc-Chi/NPs肿瘤靶向性;以Suc-Chi/NPs、5-FU注射液为对照,考察5-FU-Suc-Chi/NPs在Sarcoma 180-荷瘤小鼠体内的瘤体积抑制率及对荷瘤小鼠体重的影响,评价制剂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FICT-Suc-Chi/NPs能够长时间的滞留在血液中,在各组织及血浆中分布的数量次序依次为肾〉肿瘤〉血液〉肝〉脾〉肺。5-FU-Suc-Chi/NPs与5-FU注射液相比较,能够更有效地抑制Sarcoma 180肿瘤的生长,而且组织毒性较温和。结论研究表明N-琥珀酰壳聚糖纳米粒具有长循环特性,能够实现实体肿瘤靶向传递;以N-琥珀酰壳聚糖为载体包载抗肿瘤模型药纳米粒具有较高抗肿瘤活性及较低的毒性。  相似文献   

19.
载药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综述了聚合物、固体脂质及长循环3种纳米粒的载体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N-琥珀酰壳聚糖纳米粒(Suc-Chi/NPs)肿瘤靶向性,考察5-氟尿嘧啶-N-琥珀酰壳聚糖纳米粒(5-FU-Suc-Chi/NPs)抗肿瘤活性。方法 建立异硫氰基荧光素(FITC)-Suc-Chi/NPs的体内荧光分析方法,检测Suc-Chi/NPs在Sarcoma 180-荷瘤小鼠体内组织分布数量。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FICT-Suc-Chi/NPs在组织切片中蓄积量,评价FICT-Suc-Chi/NPs肿瘤靶向性;以Suc-Chi/NPs、5-FU注射液为对照,考察5-FU-Suc-Chi/NPs在Sarcoma 180-荷瘤小鼠体内的瘤体积抑制率及对荷瘤小鼠体重的影响,评价制剂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FICT-Suc-Chi/NPs能够长时间的滞留在血液中,在各组织及血浆中分布的数量次序依次为肾>肿瘤>血液>肝>脾>肺。5-FU-Suc-Chi/NPs与5-FU注射液相比较,能够更有效地抑制Sarcoma 180肿瘤的生长,而且组织毒性较温和。结论 研究表明N-琥珀酰壳聚糖纳米粒具有长循环特性,能够实现实体肿瘤靶向传递;以N-琥珀酰壳聚糖为载体包载抗肿瘤模型药纳米粒具有较高抗肿瘤活性及较低的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