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由于各种先天性和后天性原因牵拉脊髓或圆锥,使圆锥下降并产生一系列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和畸形的症候群。TCS多见于幼儿及青少年。主要表现为大小便功能障碍、下肢运动感觉障碍、腰背部会阴疼痛及躯体畸形[1]。TCS的病理生理基础主要涉及对脊髓的持续牵拉、终丝的弹性丧失以及对脊髓的缺血性损伤,由此产生的脊髓圆锥下降、代谢异常、脊髓血流量减少,导  相似文献   

2.
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cordsyndrome,TCS)系由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致脊髓圆锥低位,硬膜内终丝缩短增粗、纤维粘连或脂肪团块等病变,使脊髓活动受限,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如排尿、排便功能障碍、下肢瘫痪及足部畸形,并呈渐进性恶化[l].TCS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手术治疗[2].但手术涉及体位脊髓圆锥和马尾神经,手术操作相对较为复杂.患儿术前多有硬脊膜缺损、且配合性差,导致术后并发症较多,如术后脑脊液漏、伤口愈合困难、泌尿系统感染等.我院2010年11月~2011年6月收治患有脊髓栓系综合征的小儿14例,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和护理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由于各种先天和后天原因牵拉圆锥,使圆锥位置下降并产生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和畸形的综合征[1].多见于儿童,临床上以进行性的下肢无力和步行困难,鞍区皮肤麻木或感觉减退,大小便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该病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我科从2000年1月~2001年12月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方法,治疗TCS 45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杜英  马燕  程立欣 《护理学报》2008,15(1):52-52
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由于各种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脊髓圆锥受牵拉,使圆锥位置处于低位并发生病理改变,产生如大小便失禁、下肢运动感觉障碍、足部畸形和神经功能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TCS是常见的脊椎脊髓先天性畸形之一,手术是治疗TCS唯一手段。由于手术部位为骶尾部,距离肛门和会阴部较近,术后排尿、排便极易污染术区。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产前超声定位胎儿脊髓圆锥的价值,评价其诊断胎儿脊髓拴系综合征(TCS)的准确率及临床意义.方法 10胎产前超声诊断TCS,后经新生儿脊柱超声、MRI或尸检证实;与羊膜腔穿刺及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检查结果相对照,回顾性观察其超声表现,判断脊髓圆锥下缘位置及有无合并症.结果 10胎脊髓圆锥位置均低于L3水平,均合并...  相似文献   

6.
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牵拉圆锥,使圆锥位置下降并产生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和畸形的症候群。一经确诊,行终丝切断和脊髓神经松解手术是治疗儿童TCS的主要手段。但因为此类患儿术前合并症多,脊髓、神经根常有粘连背离且可能合并脂肪瘤等病变,术后易出现切口脑脊液漏、假性脊膜膨出、切口感染、脊髓再栓系等并发症,护理过程复杂。尤其是患儿术后体位不配合、大小便失禁、不能有效地进行功能康复锻炼等因素导致切口愈合过程延长。我科2000年8月-2005年8月共收治10例TCS患儿,通过有效护理,促进了患儿的康复,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成像在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诊断和评价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探讨MR在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 (TCS)诊断和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1例TCS患儿的临床和MR资料 ,MRI检查采用矢状位T1、T2加权和轴位T1加权成像 ,部分加做冠状位T1加权成像 ;对每例患者的脊髓圆锥水平、终丝粗细、脊柱脊髓改变和并存的其它异常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 1例中 2 0例脊髓圆锥低于腰 1~ 2椎间平面 (测量 17例患者的终丝 ,15例可见增粗 ) ;7例脊髓可见空洞或软化样改变 (19例可见有脊柱异常 )。造成脊髓栓系的原因包括椎管脂肪瘤 11例 ,脊髓纵裂 4例 ,脊膜膨出 2例 ,脊膜脊髓膨出并脂肪瘤 4例。结论 :MR能够清晰显示TCS的病因 ,以及并存的脊柱脊髓先天异常和继发的脊髓改变 ,是确诊TCS的首选检查方法 ,对TCS的术后随访评价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磁共振成像在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诊断和评价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探讨MR在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TCS)诊断和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TCS患儿的临床和MR资料,MRI检查采用矢状位T1、T2加权和轴位T1加权成像,部分加做冠状位T1加权成像;对每例患者的脊髓圆锥水平、终丝粗细、脊柱脊髓改变和并存的其它异常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1例中20例脊髓圆锥低于腰1-2椎间平面(测量17例患 者的终丝,15例可见增粗);7例脊髓可见空洞或软化样改变(19例可见有脊柱异常)。造成脊髓栓系的原因包括椎管脂肪瘤11例,脊髓纵裂4例,脊膜膨出2例,脊膜脊髓膨出并脂肪瘤4例。结论:MR能够清晰显示TCS的病因,以及并存的脊柱脊髓先天异常和继发的脊髓改变,是确诊TCS的首选检查方法,对TCS的术后随访评价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谭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6):8929-8929
目的: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TCS,Tethered cord syndrome)的MRI表现及其在TC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TCS患者的MRI表现及特点。结果:全部患者圆锥尖部位置低于L3椎体中部以下,脊髓受牵拉固定。39例TCS患者中,脊髓膨出及脊髓脊膜膨出或脂肪脊髓脊膜膨出18例,椎管内脂肪瘤或脂肪沉积14例,脊髓终丝增粗15例,脊髓纵裂8例,脊髓空洞或软化灶7例,脊柱侧弯半椎及融合畸形11例,皮样囊肿4例,合并畸胎瘤1例。结论:MRI是诊断脊髓栓系综合征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脊髓纵向牵拉、圆锥低位、脊髓发生病理改变而引起的神经损害症候群,包括下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畸形、大小便功能障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