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上腺机能初现是肾上腺的青春期 ,它是指自 6~ 8岁左右肾上腺开始分泌肾上腺雄激素并逐渐增加的过程 ,目前认为肾上腺机能初现和性腺机能初现是独立的、分开的两个成熟过程。 3 β 羟类固醇脱氢酶和 17α 羟化酶 /17,2 0 裂解酶 (P45 0C17)在肾上腺机能初现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P45 0C17丝氨酸磷酸化的激素调控 ,将有望揭开肾上腺机能初现的调控机制 ,但是到目前为止 ,对肾上腺机能初现的作用和机制还未完全清楚。该文就国外对这一研究领域 ,包括肾上腺机能初现的定义、作用和调控机制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和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cytochrome P450 oxidative reductase,POR)是细胞色素P450酶系中为细胞色素P450提供电子的膜蛋白,POR缺陷会阻断类固醇合成,引起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该文从POR缺陷病的临床表现和基因型-表现型关联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论述,以阐明POR缺陷在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于胎龄儿(SGA)青春前期女孩肾上腺机能初现及是否具有肾上腺机能早现、高肾上腺雄激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现象。方法以符合纳入标准的SGA 39例为研究对象,年龄(7.4±1.7)岁,42例适于胎龄儿(AGA)为对照组,年龄(7.4±1.7)岁。在隔夜空腹12 h后,行身体检查,并抽血检测空腹血糖、胰岛素、硫化脱氢表雄酮(DHEAS)、皮质醇和雌二醇。胰岛素敏感性用空腹血糖与胰岛素乘积的倒数再取自然对数来评价。结果两组中未发现肾上腺机能早现的临床表现,两组间孕母孕龄、年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皮质醇、雌二醇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GA组出生体重、研究时的身高和体重均低于AGA组,SGA血清胰岛素和DHEAS水平均高于AGA组(对数转换值:1.076±0.041vs.1.050±0.051,P<0.05;2.637±0.271vs.2.514±0.250,P<0.05)。AGA组DHEAS值在7岁以后出现明显增加,SGA组DHEAS值出现增加的趋势与AGA组比较有所提前。结论AGA女孩肾上腺机能初现的年龄约为7岁,而SGA女孩肾上腺机能初现有始动提前的趋势,青春前期SGA女孩有高肾上腺雄激素血症和胰岛素水平升高的现象,但以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来评价,尚未发现胰岛素抵抗现象。  相似文献   

4.
细胞因子对甲状腺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细胞因子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多肽,它们不仅相互影响,而且与神经、内分泌系统构成网络,参与免疫、炎症、细胞生长等过程,本文仅就细胞因子听特性,调控和对甲状腺机能的影响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细胞因子对甲状腺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因子(cytokine)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多肽,它们不仅相互影响,而且与神经、内分泌系统构成网络,参与免疫、炎症、细胞生长等过程。本文仅就细胞因子的特性、调控和对甲状腺机能的影响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睾酮合成过程中3个关键酶的活性,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影响雄性仔鼠生殖器官发育的作用机制.方法取8周龄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染毒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组,即DBP组).于怀孕第13-21天,对照组按照1mL/只灌服花生油,DBP组按照500mg/kg灌服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分娩后观察有无尿道下裂畸形.于仔鼠出生后第4、15、25及90天,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睾酮水平;解剖、记录性腺位置及发育情况,取出性腺,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β-HSD、P450c17及P450scc的表达.结果 DBP组产雄性仔鼠88只,其中隐睾17只,尿道下裂7只,对照组未发现隐睾及尿道下裂雄性仔鼠;对照组出生后第15、25及90天血浆睾酮水平明显高于DBP组同期水平,P<0.05.DBP组间质细胞3β-HSD、P450c17及P450scc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BP通过降低睾酮合成过程中关键酶的活性,减少睾酮的合成,进而影响雄性仔鼠生殖器官的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维生素A对1型糖尿病(T1DM)残存胰岛β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6例T1DM患儿(病程0.5~1年)随机分为干预组(23例)和未干预组(23例),两组均予以胰岛素治疗,干预组服用维生素A (每日1 500~2 000 IU),并以25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计算两组T1DM患儿的每日胰岛素用量,并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激发后血清C-肽、血清维生素A、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结果 维生素A干预前,干预组和未干预组T1DM患儿的血清维生素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1),其IL-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0.01)。维生素A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血清IL-17水平、每日胰岛素用量低于未干预组(P < 0.05),激发后C肽水平高于未干预组(P < 0.05)。结论 维生素A可以保护残存胰岛β细胞功能,机制可能与维生素A改善T1DM患儿IL-17的异常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8.
凋亡是机体清除衰老细胞、受损细胞、感染细胞以维持机体自身稳定性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线粒体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中心调控作用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细胞凋亡时,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发生重大变化,包括呼吸链电子传递的中断、能量合成受阻、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并释放细胞色素C(Cyt C)、AIF、Smac/DIABLO、Omi/HtrA2等促凋亡因子入胞浆后激活Caspase凋亡蛋白酶[1],导致细胞死亡.其中Cyt C是线粒体释放的最重要的促凋亡因子之一,人们对Cyt C的认识也从其对能量代谢的调控进展为其在凋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而有关细胞色素C的促凋亡活性调节分子机制和释放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综述将对此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青春发育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羟化酶(21-OH)缺陷是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最常见的类型,理糖和理盐激素分泌不足,雄激素过多分泌和孕激素及相关前体的过多堆积是其主要内分泌异常。21-OH缺陷患儿有青春发育异常、成年身高低下和远期生殖功能受损等表现,其机制涉及青春期皮质醇药代动力学改变,雄激素过多分泌所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控异常及其对性腺本身的损害和性腺内肾上腺残基瘤。治疗目标除了传统的以皮质醇抑制性替代治疗防止肾上腺危象和抑制雄激素分泌外,还亟需关注保护生长潜能、维护远期的性健康和生殖功能;但对高雄激素的满意控制至今仍是极大的挑战。该文叙述21-羟化酶患儿的青春发育、远期生殖力状况以及传统治疗以外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视黄酸受体在胚胎肾上腺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及其对神经母细胞瘤发生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以原位杂交方法测定20例胎儿肾上腺和5例神经母细胞瘤的视黄酸受体RARα,β,γ和RXRα,β,γ,并以阳性细胞光密度值作统计分析。结果 视黄酸受体阳性集中显示于神经母细胞结节,随胎龄增加表达增强,胚胎19周后表达减弱;在分化不良型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视黄酸受体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分化良好型。结论 视黄酸受体参与了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的分化过程,与神经母细胞瘤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徐金诚  肖红  伍昌林  刘仿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12(23):1645-1646,1677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KC)对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T淋巴细胞核因子-κK(NF-κB)的活化调控作用。方法 分别从急性ITP患儿及正常健康儿童各30例外周血中分离出T淋巴细胞,并分成3组培养,即空白对照组,加入PKC激活剂佛波酯(PMA)的PMA组,同时加入PKC激活剂PMA与抑制剂H-7的PMA+H-7组。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 P65和抑制蛋白-κB(Ⅰ-κB)表达。结果 急性ITP患儿的PMA组NF-κB活化的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正常儿童的PMA组(P〈0.05),且Ⅰ-κB水平显著低于上述两组(P〈0.05),而ITP的PMA+H-7组NF-κB活化的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ITP的PMA组,且I-κB水平显著高于该组(P〈0.05)。结论 ITP患儿T淋巴细胞NF-κB活化可能受PKC信号传导调控。T淋巴细胞PKC-NF-κB信号传导途径激活可能是急性ITP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肺动脉高压是临床众多心肺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重要的病理生理环节。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机制至今尚不清楚,血管活性物质失衡是其重要机制之一。肾上腺髓质素是一种在人体中具有保护作用的活性多肽。动物试验及临床研究均表明,肾上腺髓质素可通过舒张肺血管以及抑制内皮损伤和凋亡、抑制平滑肌和成纤维细胞增生等有效缓解肺动脉高压形成。文章将重点叙述肾上腺髓质素在肺动脉高压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新生儿肾上腺、>2岁小儿肾上腺和神经母细胞瘤组织中经典Wnt信号通路中Wnt1、β-catenin和CyclinD1的表达,探讨Wnt1信号通路调控异常与神经母细胞瘤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新生儿肾上腺、>2岁小儿肾上腺及各期、各病理类型、化疗前后神经母细胞瘤组织中Wnt1信号通路中Wnt1、β-catenin和CycinD1的表达.结果术前未化疗的肿瘤Wnt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强于新生儿肾上腺组织,后者又明显强于>2岁小儿肾上腺(P=0.014),差别均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Ⅲ~Ⅳ期肿瘤的Wnt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较Ⅰ~Ⅱ期肿瘤高;Ⅲ~Ⅳ期肿瘤中术前未化疗的Wnt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术前化疗的肿瘤;组织预后不良型(UH)肿瘤Wnt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较组织预后良好型(FH)肿瘤高,差别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新生儿肾上腺及>2岁小儿肾上腺组织中CyclinD1染色均为阴性,而肿瘤组织中表达阳性,Ⅰ~Ⅱ期肿瘤与Ⅲ~Ⅳ期术前未化疗的肿瘤CyclinD1蛋白表达无差别;Ⅲ~Ⅳ期术前未化疗的肿瘤CyclinD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术前化疗的肿瘤,UH肿瘤的CyclinD1蛋白表达高于FH肿瘤.结论 Wnt1信号通路对肾上腺细胞分化成熟有一定的调控作用.Wnt1通路异常可能是参与神经母细胞瘤发生和侵袭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铁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在人体氧化代谢、细胞生长与增殖、氧的运输和贮存中均有重要作用。机体对铁的吸收、转运、利用等过程均有严格的调控。弄清铁代谢的调节机制,关系到对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的进一步了解和诊治,从而为提高对铁代谢调控机制的认识,为防治铁缺乏或铁超载导致的相关疾病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β-地贫)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遗传性疾病之一。其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复杂性及其遗传异质性目前还不能完全阐明。最近发现的一种具有稳定游离α-珠蛋白链功能的α珠蛋白分子伴侣,α-血红蛋白稳定蛋白(AH-SP),有可能参与这种异质性的遗传修饰过程。了解其生物学特性、作用机制及基因表达调控特点,有利于更深入研究AHSP在β-地贫病理过程中作用机制,为β-地贫的遗传咨询、临床诊断和今后的基因个体化治疗等方面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EMT)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EMT众多调节因子中,转化生长因子β1是最主要的诱导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是两种重要的负调控因子。对EMT的调控涉及多条细胞信号通路,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 Smad信号通路最为重要。该文就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EMT的病理意义、分子机制及防治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血清中microRNA-495-5p(miRNA-495-5p)的表达变化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深入研究miRNA-495-5p与BPD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NICU住院治疗早产儿的一般临床资料,选取具有早期BPD临床表现的20例患儿为BPD组,无早期BPD临床表现的20例患儿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儿末梢外周血,每组各随机选取5例患儿,应用miRNA芯片技术筛选两组患儿血清中差异性表达的miRNAs;每组各随机选取6例患儿,采用RT-PCR技术再次验证其差异性表达。应用TargetScan、miRDB、miRWalk数据库对miRNA-495-5p进行靶基因预测;采用DAVID数据库对靶基因进行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和信号转导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患儿相比,BPD组患儿血清miRNA-495-5p表达显著上调(P < 0.05)。通过3种数据库预测miRNA-495-5p的靶基因共有117个,其靶基因功能分别富集于转录调节活性、转录激活活性、转录辅助激活活性等分子功能,代谢过程的调控、依赖DNA的转录调控、血管模式等生物学过程,以及核质、膜组分、不溶性组分等细胞组分上(P < 0.05);信号转导通路则显著富集于mTOR信号通路中(P < 0.05)。结论 miRNA-495-5p可能通过调控新生血管生成、干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及自噬等参与BPD的发生发展,为后续深入研究其在BPD中的作用及功能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8.
铅影响学习记忆的分子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铅具有很强的神经发育毒性,主要表现为铅对未成熟脑学习记忆的损害。该文综述了近几年来铅影响学习记忆的分子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即铅对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和非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蛋白激酶C、神经递质、基因调控、一氧化氮合酶、细胞凋亡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直立倾斜试验在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管迷走性晕厥(WS)是儿童不明原因晕厥的主要病因,直立倾斜试验(HUTT)已广泛用于儿童及青少年WS的诊断、发病机制的探讨及疗效的评估。目前普遍认为HUTT诱发VVS的机制是贝-亚反射,而肾上腺髓质激素、肌苷、内源性阿片肽等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药物诱导HUTT可提高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HUTT结果受晕厥诱因、先兆、年龄等因素影响,但与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20.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EMT)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EMT众多调节因子中,转化生长因子β1是最主要的诱导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是两种重要的负调控因子.对EMT的调控涉及多条细胞信号通路,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通路最为重要.该文就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EMT的病理意义、分子机制及防治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