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萍  徐金顺 《河北中医》2003,25(10):753-754
儿科临床实践表明 ,在小儿疾病中 ,脾胃病最常见。究其原因 ,莫不与小儿“脾常不足”的特点有关 ,故掌握小儿“脾常不足”的机制 ,对儿童保健及疾病的防治等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小儿无论在生理、病理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 ,有其特点 ,年龄越小越显著。对此 ,历代儿科著作均有详尽的论述。归纳起来 ,生理上表现为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生机蓬勃 ,发育迅速 ;病理上表现为发病容易 ,传变迅速 ,脏气清灵 ,易趋康复。这些特点 ,在消化系统表现尤为突出 ,故临床中更以腹胀、腹泻、呕吐、厌食等脾胃病为多见。正如万密斋在《育婴家秘》中说…  相似文献   

2.
小儿,古称“芽儿”,象初生的嫩芽,他们从出生到成年,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之中,无论在形体、生理、病理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而且年龄越小、这些特点越显著.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小儿看成是成人的缩影.历代儿科医家有关的论述很多,综合归纳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古代医家用小儿生理的“纯阳”和“稚阴稚阳”及病理的“易  相似文献   

3.
<正>小儿自出生到成年,始终处于不断生长与发育的过程中,年龄越小,其生长发育越快。小儿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其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咳嗽是小儿常见的一种  相似文献   

4.
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久泻临床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燕鸿  李艳萍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1):1287-1288
小儿的生理主要表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病理特点主要为发病后传变迅速。小儿久泻病因较为复杂,而病理生理改变明显,单纯西医治疗颇为棘手。我们在临床上采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久泻24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小儿外感发热为儿科常见病,多由外感风邪所致,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咳嗽为主要症状,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由于小儿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肝常有余”,为“稚阴稚阳之体”,感邪后“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等不同于成人的生理、病理特点,故在治疗上也有其特点。现将笔者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体会介绍如下。1温凉并用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加之寒暖不能自调,易为六淫所侵。又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感邪后往往寒热互见,或寒从…  相似文献   

6.
小儿时期生机蓬勃 ,发育迅速 ,无论在生理上 ,还是病理方面 ,都与成人有所不同。而且年龄越小 ,差别越大。掌握小儿时期的生理和病理特点 ,对于了解小儿常见病的发生及治疗 ,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 生理特点1.1 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是指小儿时期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筋肉骨骼 ,以及精血津液等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活动方面 ,均未臻成熟完善。历代儿科医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古代儿科医家根据小儿时期的机体柔嫩 ,气血未充 ,经脉未盛 ,神气怯弱 ,精气未足等特点认为是“稚阴稚阳”的表现。这里的阴 ,一般是指体内精…  相似文献   

7.
五、儿科对小儿疾病的诊治,原则上虽与成人无大差异,但由于小儿有其生理病理的特点.如小儿藏府娇嫰,气血未充,邪正阴阳的消长偏胜、五藏五行生制的紊乱,变幻迅速而多端,故病情易虚易实.在诊法处方用药方面也有其特点,这些,先贤论之颇详.兹仅就小儿体质特点和较为多见的痧、惊、疳三症的辨证施治方面,略述一二,以说明阴阳五行学说在儿科领域中具体运用的大概.  相似文献   

8.
运脾消食法是针对小儿生理和病理特点提出的治疗儿科病症的法则。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同时,小儿发育迅速,生机旺盛,生长发育的过程是阴充阳长的过程,对营养精微需求较成人相对为多。小儿的这种对营养物质需求量大,与脾胃运化功能相对薄弱便形成了矛盾。因此,儿科的诸多病证均与小儿脾胃薄弱、运化力弱、食积停滞有关。脾失健运,胃失和降,食积停滞,不仅是脾胃疾病的病机,又是与儿科其他疾病密切相关的病理改变。运脾消食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消化系统的病证,如厌食、呕吐、腹泻、疳证等在治疗时应重在运脾和胃,消食导滞。②儿科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历代医家的论述加以学习和归纳 ,就”稚阴稚阳”观的生理基础和病理特点进行概括和总结。儿童的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 ,从体格、智力至脏腑功能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 ,无论在形体、生理和病理等方面都与成人不同 ,这一观点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生理上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病理上发病容易 ,传变迅速 ,因此在辩证论治、小儿用药上要及时正确、谨慎 ,在小儿养护上要细心、周到、方法得当  相似文献   

10.
小儿的生理基本特点是“脏腑嫩,形气未充”,脏腑未健全,功能不成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因而患病后也容易发生寒热虚弱,具有“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病理特点。治疗小儿常见病的辨证论治思路与成人  相似文献   

11.
护理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在儿科临床中尤为重要。小儿机体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无论在形体、生理、病理等各方面,都具有其独特之点,且年龄越小越显著。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小儿看成是成人的缩影。历代儿科医家把  相似文献   

12.
《小儿药证直诀》为北宋著名儿科学家钱乙所著 ,该书已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学专书。全书共三卷 ,上卷论脉证 ,中卷为医案 ,下卷为方论。本书对小儿生理、病理、脉证治法论述精详独到 ,素为儿科学界所推崇 ,现仅就该书中的主要学术特点加以浅析。1 脏腑柔弱 ,全而未壮  正确认识和掌握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是儿科医生的首务 ,唯此才能有效的指导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小儿出生后虽五脏六腑、四肢五官等俱与成人同 ,但小儿不是成人的缩影 ,他们的许多生理特点有别于成人。钱氏凭借自己对儿科学的高深造诣和长期深入地观察 ,总结出小儿的…  相似文献   

13.
中医儿科学是研究小儿时期生长发育、疾病预防及医疗护理的一门学科。由于小儿自出生至成年,其形质和功能均处在不断生长发育的动态过程中,因此,无论在生理病理方面,或临床诊断、治疗方面均有不同于成人的特点,故不能简单地将小儿看成是成人的缩影。笔者在从事中医儿科教学工作中,对本课程的学习要领有些初浅体会,现介绍如下,以期对自学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小儿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导致其体质状态与成人存在显著差异。偏颇体质状态常见气虚体、阳虚体、痰湿体、积滞体、肝火体、热盛体、高敏体、怯弱体等,并从定义描述、主要表现、非健康倾向、机制阐释等方面进行阐述。认为开展小儿体质的研究,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维护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小儿腹泻气阴两虚证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则方药进行探讨,认为小儿腹泻气阴两虚证的病因病机较之成人有其自身特点:气阴两伤应是小儿腹泻疾病发生的基本病理环节,也是贯穿整个腹泻病程的基本病机;其临床表现有急性气阴两虚和慢性气阴两虚之别。其治疗当重在益气养阴、生津止泻,人参乌梅汤加减治疗可取得良效。  相似文献   

16.
小儿咳嗽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肺系疾病,发病频繁,寒热虚实变化较成人更为迅速。现代医学主要治以抗感染、化痰止咳、抗过敏等,症状控制较慢,极易发展成为慢性咳嗽,成为临床治疗的"瓶颈"。总结历代医家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相关论述,以指导小儿咳嗽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17.
正杨季国为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任中医师,从事儿科教学及临床工作近四十载,善治小儿肺、脾胃及肾系疾病,尤擅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总结如下。1脾虚为本,发病常在饮食小儿有不同于成人的生理病理特点,临床上更易形成阴亏燥结的便秘特点。杨教授认为小儿脾常不足,一方面脏腑功能尚处于不断健全和完善的过程,另一方面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发育迅速,对营养物质需求相对成人要高,而这与其脾的运化功能不健的生理特点不相  相似文献   

18.
小儿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无论在形体、生理、病理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年龄越小越显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大法与成人不尽相同,临床上必须根据小儿独有的生理、病理进行辨证施治,否则,不但影响疗效,而且容易酿成变证、坏证。下面谈谈本人临床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19.
李元翰 《光明中医》2004,19(6):15-16
儿科疾病的治疗用药 ,虽与成人有相似之处 ,但绝不是成人的缩影 ,有些疾病的治疗则较成人困难 ,吴鞠通《解儿难》曰“古称难者 ,莫如小儿”。然小儿之难治 ,主要在于体质柔弱 ,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等生理、病理上与成人有着明显差别 ,因此在治疗儿科疾病用药、给药途径、药量、剂型等方面有它不同于成人的特点 ,因此用药也和成人有异 ,归纳起来 ,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寒温用药儿童是“纯阳之体 ,热病最多”因而用药拟方多寒凉。但是小儿它又是稚阳 ,阳气容易被寒凉之品损伤 ,用药则不可过于寒凉、过于寒凉则损伤生生之气。另一方面 ,…  相似文献   

20.
略述五脏强弱不均衡性是小儿五脏生理的突出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略述五脏强弱不均衡性是小儿五脏生理的突出特点黑龙江150040黑龙江中医学院胡景瑞,侯树平主题词脏腑/生理病理小儿五脏强弱的不均衡性是小儿五脏生理的突出特点,对这一特点的认识,显然对儿科学,甚至对中医学的核心学说——脏象学说,对老年医学,对某些成人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