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添加雌激素后海人藻酸(Kainicacid,KA)致癎大鼠皮层和海马的雌激素β受体(ER-β)的变化。方法用荧光免疫组化法。结果ER-β免疫阳性细胞广泛分布于大鼠的皮层、海马、下丘脑以及杏仁核区域,主要位于细胞核。单纯添力加雌激素(17-βestradiol,E2)组、海人藻酸致癎(KA)组、添加雌激素后海人藻酸致癎(E2加KA)组海马的ER—β免疫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OIL组)明显减少(P<0.05),以DG(齿状回DentateGyrus)区的变化最明显;皮层(Conex)的ER—β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变化不显著。E2+KA组的ER—β免疫阳性细胞与KA组相比减少,(P<0.05)。结论大剂量雌激素下调ER—β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且此作用有区域性。添加雌激素后致癎,ER—β免疫阳性细胞下调更显著,雌激素可能是通过下调DG区ER—β的表达加重癫癎的发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苯甲酸雌二醇(EB)预处理的去势大鼠以海人藻酸(kainic acid,KA)致(癎)前后血清雌二醇(E2)和海马组织雌激素β受体(ER β)的水平,探讨E2、ER β与K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去势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O组)、不同剂量EB干预组(O+E)、致(癎)组(O+KA)和不同剂量EB预处理致(癎)组(O+E+KA).分别利用电化学发光法与免疫印迹法检测E2浓度与海马组织ERβ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①除小剂量EB(25 μg·kg-1)预处理的去势大鼠血清E2水平(88.8±3.23)pmol·L-1与O组(88.49±8.31)pmol·L-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剂量EB预处理(≥EB l mg·kg-1)的各组去势大鼠血清E2浓度均明显高于O组,且E2水平随EB的增加而增高,但不影响去势大鼠海马组织ER β的表达.②癫(癎)发作的早期(癫(癎)发作后2 h内)不仅降低了癫(癎)动物血清雌激素的水平,也降低了海马组织ER β的表达,但这种降低与癫(癎)发作的轻重程度无关.结论:去势大鼠海马ER β蛋白的表达水平主要与癫(癎)发作有关,雌激素对癫(癎)发作的影响可能并不体现在其对ER β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雌激素对马桑内酯(CL)致痫大鼠中枢神经系统FOS蛋白(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对CL致痫及给予雌激素后再致痫大鼠大脑皮层、海马细胞FOS表达进行定量检测。结果CL致痫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FOS表达的荧光指数(FI)和阳性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给予雌二醇(E2)后再致痫组皮层、海马FOS表达较单纯CL致痫组增加(P<0.05,P<0.01)。结论由于FOS可作为神经元兴奋的标志,雌激素可以提高皮层、海马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提示雌激素有致痫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雌激素在癫癎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部位.方法利用海人酸致癎和6-氟二乙酯致癎的两种不同机制的癫癎模型(单纯致癎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单纯致癎及给予雌激素后再致癎大鼠海马、大脑皮质、纹状体的FOS表达.结果两种模型单纯致癎组海马、皮质、纹状体FOS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高(均P<0.01).给予雌二醇(E2)后再致癎,海人酸模型中海马、皮质FOS表达较单纯致癎组增加(P<0.01,P<0.05);而6-氟二乙酯模型中无变化.结论在两种不同致癎机制的癫癎模型中,雌二醇对鼠脑FOS表达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苯甲酸雌二醇(EB)预处理的去势大鼠以海人藻酸(kainicacid,KA)致前后血清雌二醇(E2)和海马组织雌激素β受体(ERβ)的水平,探讨E2、ERβ与K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去势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O组)、不同剂量EB干预组(O E)、致组(O KA)和不同剂量EB预处理致组(O E KA)。分别利用电化学发光法与免疫印迹法检测E2浓度与海马组织ERβ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①除小剂量EB(25μg·kg-1)预处理的去势大鼠血清E2水平(88.8±3.23)pmol·L-1与O组(88.49±8.31)pmol·L-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剂量EB预处理(≥EB1mg·kg-1)的各组去势大鼠血清E2浓度均明显高于O组,且E2水平随EB的增加而增高,但不影响去势大鼠海马组织ERβ的表达。②癫发作的早期(癫发作后2h内)不仅降低了癫动物血清雌激素的水平,也降低了海马组织ERβ的表达,但这种降低与癫发作的轻重程度无关。结论:去势大鼠海马ERβ蛋白的表达水平主要与癫发作有关,雌激素对癫发作的影响可能并不体现在其对ERβ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雌激素和姜黄素对海人酸(kainic acid,KA)杏仁核点燃大鼠癫痫发作的影响。方法给去势的雌性大鼠添加雌激素治疗,添加姜黄素治疗,或添加雌激素和姜黄素治疗,比较各组大鼠致痫后癫痫发作的行为学、脑电图和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变化。结果给雌激素治疗的大鼠重型发作(Racine 4/5级)评分最高,而雌激素加姜黄素治疗组评分最低(P<0.05)。脑电图的变化与行为学的改变基本一致。致痫后大鼠注射KA侧海马CA3区、CA4区可见到明显的细胞损伤,而该侧海马CA1区、齿状回区(DG)及对侧海马CA3区、CA1区及DG区神经元损害不明显。雌激素组大鼠双侧海马CA3区均出现加重的神经元损害,姜黄素组及雌激素加姜黄素组大鼠海马注射对侧CA3区存活神经元较雌激素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高水平的雌激素可以加重癫痫的发作,给姜黄素治疗可以减轻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雌激素对马桑内酯(CL)致■大鼠中枢神经系统FOS蛋白(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对CL致■及给予雌激素后再致■大鼠大脑皮层、海马细胞FOS表达进行定量检测。结果:CL致■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FOS表达的荧光指数(FI)和阳性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给予雌二醇(E2)后再致■组皮层、海马FOS表达较单纯CL致■组增加(P<005,P<0.01)。结抡:由于FOS可作为神经元兴奋的标志,雌激素可以提高皮层、海马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提示雌激素有致■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苯甲酸雌二醇(EB)预处理的去势大鼠以海人藻酸(kainic acid,KA)致痫前后血清雌二醇(E2)和海马组织雌激素β受体(ERβ)的水平,探讨E2、ERβ与K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去势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O组)、不同剂量EB干预组(O+E)、致痂组(O+KA)和不同剂量EB预处理致痫组(O+E+KA)。分别利用电化学发光法与免疫印迹法检测E2浓度与海马组织ERβ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①除小剂量EB(25μg&#183;kg^-1)预处理的去势大鼠血清E2水平(88.8&#177;3.23)pmol&#183;L^-1与O组(88.49&#177;8.31)pmol&#183;L^-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剂量EB预处理(≥EB 1mg&#183;kg^-1)的各组去势大鼠血清E2浓度均明显高于O组,且E2水平随EB的增加而增高,但不影响去势大鼠海马组织ERβ的表达。②癫痫发作的早期(癫瘸发作后2h内)不仅降低了癫痫动物血清雌激素的水平,也降低了海马组织ERβ的表达,但这种降低与癫痫发作的轻重程度无关。结论:去势大鼠海马ERβ蛋白的表达水平主要与癫痫发作有关,雌激素对癫痫发作的影响可能并不体现在其对ERβ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雌激素和克罗米酚对海人藻酸(KA)致癎大鼠癫癎发作行为学的影响及其影响癫癎活动的部分机制。方法将去势的雌性大鼠添加雌激素(20mg/kg)或添加雌激素和克罗米酚治疗,比较各组大鼠致癎后癫癎发作的行为学变化;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中γ-氨基丁酸(GABA)免疫反应细胞及GABAA受体α1亚单位表达的变化。结果添加雌激素治疗组大鼠癫癎发作的潜伏期和到达4/5级(4级或5级)的时间[分别为(24.63±11.44)min和(41.50±16.22)min]均较去势组[分别为(46.75±14.61)min和(65.13±12.99)min]明显缩短,而同时添加雌激素和克罗米酚治疗组的潜伏期[(43.50±5.75)min]比单纯添加雌激素组明显延长。雌激素组的阳性免疫反应细胞数在大鼠海马的某些区域也较去势组明显减少,克罗米酚组与雌激素组相比则有所增多。结论高水平的雌激素可促进癫癎发作,克罗米酚添加治疗具有一定的抗癫癎作用。这可能与脑内GABA能系统某些功能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抑制剂对大鼠海马神经元中免疫亲和素FKBP12表达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分为对照组(C)、雌激素组(E)、雌激素+雌激素受体抑制剂ICI 182,780组(E+I)、单独ICI 182,780组(I).雌激素和ICI 182,780终浓度为10-8 mol/L.药物作用48 h后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FKBP12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KBP12 mRNA.结果 神经元中FKBP12蛋白有稳定表达,雌激素作用后FKBP12的表达明显升高,ICI 182,780能阻断雌激素的作用;FKBP12 mRNA的表达与蛋白表达的变化相平行.结论 雌激素可以上调大鼠海马神经元中免疫亲和素FKBP12的表达,这种作用通过雌激素受体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诱导癫痫大鼠前脑缝隙连接蛋白32(connexin 32,CX32)的表达及辛醇干预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癫痫发作后各时间点大鼠皮质及海马CX32阳性细胞表达.同时观察致痫前给予辛醇干预对大鼠皮质及海马CX32阳性细胞表达的影响.结果 KA致痫组大鼠皮层及海马CX32阳性细胞在各时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且随时程延长呈增加趋势,7d达高峰,在海马中的变化比皮层明显,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辛醇干预组大鼠皮层及海马CX32阳性细胞在各相应时程明显低于KA致痫组(P<0.01).结论 CX32组成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在癫痫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辛醇可以减少癫痫大鼠CX32表达,降低癫痫敏感性,实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雌激素(E)和姜黄素(C)影响癫发作的机制。方法:用E和C单独及联用连续处理去势雌性大鼠5d,第6天以海人酸(KA)杏仁核点燃法制备癫大鼠模型,观察大鼠癫发作的行为学表现,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组织c-Jun蛋白的表达。结果:E加C组(EC KA组)大鼠癫重度发作的严重程度较E组(E KA组)明显减轻(P<0.05)。E KA组海马中c-Jun蛋白表达最多,C组(C KA组)及对照组(KA组)均表达较少且没有任何差异;EC KA组海马的CA1区c-Jun蛋白表达较E KA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C能一定程度上减轻E引起的癫发作加重,它可能通过抑制c-Jun/核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activate-protein1,AP-1)活性,使E作用的AP-1通路受阻,从而减轻了E的促神经元兴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鼠致癎后海马区钙结合蛋白(CaBPs)的变化以及rhGDNF抗癎作用与CaBPs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人藻酸(KA)致癎前后以及rhGDNF干预后海马区3种CaBPs(PV、CR、CBN)的表达.结果KA致癎后大鼠海马区含3种CaBPs的GABA中间神经元明显下降,其中以CR下降显著,下降明显区域为齿状回(DG)区和门区;而rhGDNF干预后未见癎性发作,其海马各区CV、CR、CBN标记数较对照组增加.结论癫癎持续发作使海马区含3种CaBPs的GABA能中间抑制神经元丧失,而外源性rhGDNF具有抗癎样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海马区CaBPs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缝隙连接阻断剂辛醇预处理对红藻氨酸(KA)诱导的癫(癎)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 1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KA组、辛醇组、生理盐水(NS)组和二甲基亚砜(DMSO)组,应用KA右侧杏仁核注射制作癫(癎)大鼠模型;制模前30 min辛醇组腹腔注射辛醇溶液;制模后3h、6h、12 h、24 h和7d应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和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3区TUNEL和GFAP阳性细胞数.结果 KA组制模后6h海马CA3区有TUNEL阳性细胞表达,并逐渐增多,7d达高峰;辛醇组制模后在6 h~7 d 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KA组(均P<0.01);KA组海马CA3区GFAP阳性细胞数随时间而逐渐增多,各时间点明显多于辛醇组(均P<0.01).结论 辛醇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缝隙连接间通讯,切断凋亡信号传播,以减少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雌激素(E)和姜黄素(C)影响癫痫发作的机制。方法:用E和C单独及联用连续处理去势雌性大鼠5d,第6天以海人酸(KA)杏仁核点燃法制备癫痫大鼠模型,观察大鼠癫痫发作的行为学表现,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组织c-Jun蛋白的表达。结果:E加C组(EC+KA组)大鼠癫痫重度发作的严重程度较E组(E+KA组)明显减轻(P〈0.05)。E+KA组海马中c-Jun蛋白表达最多,C组(C+KA组)及对照组(KA组)均表达较少且没有任何差异;EC+KA组海马的CA1区c-Jun蛋白表达较E+KA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C能一定程度上减轻E引起的癫痫发作加重,它可能通过抑制c-Jun/核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activate-protein1,AP-1)活性,使E作用的AP-1通路受阻,从而减轻了E的促神经元兴奋作用。  相似文献   

16.
KA注射致痫大鼠脑组织中CX43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X43与癫痫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Westernblot方法测定KA致痫后大鼠不同脑区、不同时程的CX43的分布及表达。结果KA致痫后大鼠的大脑皮层及海马均有CX43阳性表达。KA致痫后3h大鼠的海马各区及皮层CX43阳性细胞数逐渐增多,并持续上升,时程越长阳性细胞数目越多。上述变化在海马比皮层明显。结论星形胶质细胞的缝隙连接与癫痫的发生和发展上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海马zif268mRNA及其蛋白的时空表达变化与颞叶癫痫脑损伤的关系. 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其中正常组6只,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和海人酸(KA)颞叶癫痫点燃组(TLE组)各36只,后两组按点燃后6h、24h、3d、7d、14d、21d时间点各分为6小组,每小组6只.采用KA杏仁核点燃建立经典颞叶癫痫模型,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海马神经元zif268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 TLE组zif268mRNA表达在总体上和点燃后远期21d海马CA1、CA3区和齿状同(DG)均高于Sham组(P<0.05).TLE组Zif268蛋白表达在总体上和远期21d海马DG表达低于Sham组(P<0.05).回归分析提示颞叶癫痫与海马zif268mRNA表达呈正相关(β=0.286,P<0.001),与Zif268蛋白表达呈负相关(β=-0.153,P<0.001).结论 颞叶癫痫大鼠海马zif268mRNA及其蛋白的时空表达变化可能参与颞叶癫痫发病及其脑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雌激素致作用的部位。方法 :利用红藻氨酸和 6 氟二乙酯致的两种大鼠癫模型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单纯致及给予雌激素后再致大鼠海马 ,大脑皮质 ,纹状体的Fos表达。结果 :两种模型单纯致组海马、皮质、纹状体Fos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高 (P <0 0 1)。给予雌二醇 (E2 )后再致 ,红藻氨酸模型中海马 ,皮质Fos表达较单纯致组增加 (P <0 0 1,P <0 0 5 ) ;而 6 氟二乙酯模型中无变化。结论 :E2 促进癫发作的敏感性不是普遍增加全脑神经元兴奋的结果 ,而是与海马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雌激素对去卵巢(OVX)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切除雌性SD大鼠双侧卵巢制作OVX大鼠模型,给予雌二醇(E2)200 μg/kg(OVX+E2组)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5周.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HE染色及Bielschowski染色法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免疫组化法观察海马tau蛋白磷酸化变化;并与OVX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OVX组大鼠相比,OVX+E2组大鼠Morris水迷宫测试成绩明显改善(均P<0.05);海马CA1区神经元及纤维形态较规则,tau蛋白磷酸化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 OVX雌性大鼠应用雌激素可改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保护海马神经元及降低tau蛋白磷酸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戊四氮点燃癫癎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变化及海马NMDA2型受体(NR2)B亚单位(NR2B)表达,探讨二者的关系及PTZ致癎大鼠认知障碍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戊四氮(PTZ)慢性癫癎(CE)模型,Y-迷宫对两组大鼠进行行为学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两组大鼠海马CA3区NR2B表达的变化,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NR2B mRNA的表达。结果癫癎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受损;其海马CA3区NR2B阳性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同时伴有海马NR2B mRNA表达下降(P<0.01)。结论戊四氮点燃癫癎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受损可能与海马神经元NR2B的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