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胸术后镇痛往往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但硬膜外注药比全身间断注止痛药效果更好.作者为了比较单独注用丁哌卡因或苏芬太尼以及同时伍用两药的效果和它们的副作用,所以选择50例开胸病人进行观察.术前一小时全部病人均口服安定10mg,并在T_3~T_4或T_4~T_5硬膜外间隙置管,注2%利多卡因3ml试验无误,然后注入加入5μg·ml~(-1)肾上腺素的0.5%丁哌卡因5~10ml.再静注硫喷妥钠,泮库溴铵和氟哌啶,气管内插管,吸氟烷-N_2O-O_2维持麻醉,潮气量10ml·kg~(-1)保持潮气终末PCO_24.5~5kP_a.在硬膜外注药一小时后,把病人分成三组:(Ⅰ)丁哌卡因组(n=10),硬膜外注入0.125%.丁派卡因5~10ml,随后点滴5~10ml·h~(-1),维  相似文献   

2.
硬膜外脓肿的发生率约为万分之0.2~1.2,一般为急性感染。本文报告拔管1个月后发生硬膜外脓肿。例1 71岁,男,因T_(5~6)节段急性带状疱疹灼痛用羟氢可待酮、扑热息痛和可待因无效,因此,在T_(6~7)间隙插入硬膜外导管3.0cm,通过微孔滤器经导管注入0.25%丁哌卡因5ml先后四次镇痛达26小时(第一次注射液中加甲强龙120mg)症状消失后拔出导管。但4天后又疼痛,第二次经T_(5~6)硬膜外置管,每日2次注入0.25%丁哌卡因5.0ml,共10次。此期间口服先锋霉素Ⅵ500mg每天四次共10天,拔出导管后第三天局部无感染迹象。但前胸壁有灼痛,局部用辣椒碱乳膏止痛。距第一次插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不少人企图改变手术引起的内分泌-代谢反应,增强器官功能、减轻不利于蛋白代谢的影响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虽然减轻传入神经刺激可减弱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但还应考虑其它内分泌因素。其中改变伤口局部反应可能最适当,如术后向伤口注局麻药镇痛,改善肺功能,另外降低局部温度抑制肌肉氨基酸的调动对增强局麻药可能都有作用。为此作者选择24例择期斜疝修补的男性病人(22~58岁),病人的体质良好,无其他疾患,一周内未用过任何药物,也无感染。术前1小时口服安定0.25mg/kg,随机分成三组,每组8例:(1)0.5%丁哌卡因(约30 ml)腰部硬膜外麻醉;(2)0.25%丁哌卡因(约50~60 ml)局麻下手术并在疝环表面置放硬膜外导管,术后经此管每小时滴入0.5%丁哌卡因5 ml;(3)0.25%丁哌卡因(约50~60 ml)局麻加局部降温,术前1小时在手术区置25×25 cm 的冰袋,  相似文献   

4.
术后硬膜外注吗啡持续时间长,但起效慢,副作用较多。硬膜外注可乐定持续时间短,起效快,镇痛确切,但可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又有镇静作用。伍用阿片类药物和α_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于神经轴索对镇痛具有协同作用,又可减少剂量,减轻副作用。作者选择45例择期实施胰腺手术病人,术前一天在T_(7~10)间隙置硬膜外导管,1%甲哌卡因(卡波卡因)5ml试验无误。于手术当天再注0.25%布比卡因10~15ml,然后静注芬太尼-硫喷妥钠-泮库溴铵,插气管导  相似文献   

5.
罗哌卡因联合曲马多术后硬膜外镇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健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12):1042-1042
我院应用罗哌卡因联合曲马多术后硬膜外镇痛,并就镇痛效果、并发症与罗哌卡因联合吗啡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腹部手术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40.2±7.2)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Ⅰ组行罗哌卡因联合曲马多硬膜外镇痛,Ⅱ组行罗哌卡因联合吗啡硬膜外镇痛。方法两组患者均术前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于T8~12或L1~2间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术中硬膜外腔间断注入1.5%利多卡因 0.2%地卡因维持麻醉。术毕Ⅰ组患者硬膜外注入0.25%罗哌卡因5ml加曲马多100mg,接镇痛泵,内含0.125%罗哌卡因100ml、曲马多800mg、氟哌利…  相似文献   

6.
腹部手术硬膜外应用可乐定和布比卡因镇痛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了硬膜外注射大剂量可乐定和2种常规剂量布比卡因在腹部手术中及术后的镇痛效果。 方法 作者采用双盲法研究。选择成年患者60例,年龄18~45岁,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全部实施肠道手术。麻醉采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无术前用药。入室后在T_(7~8)硬膜外置管。Ⅰ组可乐定组,硬膜外注射7ml可乐定(10mg/kg),15min后以6mg·kg~(-1)·h~(-1)(7ml/h)速度持续注射。Ⅱ组、Ⅲ组为布比卡因组。Ⅱ组首次硬膜外注射0.5%布比卡  相似文献   

7.
静注长效局麻药罗比卡因(ropivacaine)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和对心血管的影响都比丁哌卡因小。体内处置的半衰期为20min和111min,血浆清除率500ml/min,在血浆中主要与α_1-酸性糖蛋白结合,结合率达94%。与丁哌卡因比较,罗比卡因的起效时间和阻滞感觉的范围相同,但对运动阻滞的作用稍差而且时间也较短。 作者选择20例子宫切除术病人,ASAⅠ~Ⅱ级,34~51岁,体重56~94kg。为了术后镇痛均于F_(10)~T_(12)硬膜外置管先注罗比卡因试验剂量3ml(7.5mg)。  相似文献   

8.
小儿骶管注用咪唑安定镇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在小儿中骶管注用咪唑安定的镇痛效果,选择45例行单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男性患儿(ASAⅠ级)为研究对象。此45例患儿均未用术前药,以N_2O-O_2-氟烷行麻醉诱导和维持,在术中不给镇静药和阿片类药物。手术结束时随机将患儿等分为三组:分别骶管内注入0.25%丁哌卡因1ml·kg~(-1)(组Ⅰ);0.25%丁哌卡因1ml·kg~(-1)加50μg·kg~(-1)咪唑安定(组Ⅱ);咪唑安定50μg·kg~(-1)加生理盐水1ml·kg~(-1)(组Ⅲ)(三组的年龄体重相仿)。注药后均按计划观察并记录疼痛评分(按6分法,即无疼痛或轻度疼痛1~2分,中度疼痛3~4分,严重疼痛5~6分),行为评分(按3分法,即精神愉快、安静不动、精神紧张躁动)和呼吸频率、血压、心率的变化,并且观察术后6h时患儿独立站立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对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罗哌卡因EC_(50)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64例,男38例,女26例,年龄43~58岁,BMI 21~24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R组)和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组(BR组),每组32例。所有患者选择T_(8-9)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并置管。R组硬膜外镇痛泵配方为罗哌卡因和生理盐水混合液共100 ml,BR组硬膜外镇痛泵配方为罗哌卡因、布托啡诺5mg和生理盐水的混合液共100 ml,采用序贯法测定罗哌卡因浓度,初始浓度为0.1%,相邻药物浓度比值为1.2。采用Dixon-Massey法确定罗哌卡因EC_(50)及其95%CI。术后2 h患者VAS评分3分则镇痛有效,VAS评分≥3分则镇痛无效。记录患者术前15 min(T_0),术后1 h(T_1),术后3h(T_2),术后6 h(T_3),术后12 h(T_4),术后24 h(T_5),术后48 h(T_6)HR、MAP和RR,并进行VAS评分,运动阻滞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和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记录。结果 R组EC_(50)为0.19%(95%CI 0.17%~0.20%);DR组EC_(50)为0.11%(95%CI 0.10%~0.12%)。两组T_0—T_6时HR、MAP、RR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组运动阻滞评分达到1分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R组(P0.05),R组恶心发生率明显高于BR组(P0.05)。两组均无皮肤瘙痒、尿潴留和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布托啡诺可增强罗哌卡因PCEA镇痛效果,降低罗哌卡因浓度,对患者呼吸循环无影响,不伴有皮肤瘙痒和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估上腹部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加背景剂量的镇痛效果和副作用,作者选择全麻下择期行胃切除术患者40例,除外ASAⅢ级以上,有硬膜外穿刺禁忌症及无法管理PCA泵者,以双盲法随机分成2组。所有病人术前均行T_(8~9)或T_(9~10)硬膜外穿刺置管,试验剂量为1%卡波卡因5ml,以针刺法测定感觉阻滞平面,然后行全麻诱导。手术麻醉过程中不用阿片类药物。术后拔出气管导管,持续镇痛组立即给予  相似文献   

11.
作者选择20例幼儿,年龄8。6±16。1个月(3~36个月),体重6.5±3.6kg(4~12.5kg),择期实施胆道闭锁矫治手术9例,肾切除,肾盂成形术11例。术前静注阿托品0.01mg/kg。静注硫喷妥钠10mg/kg、本可松0.1mg/kg诱导后行气管插管。全部幼儿均静注苯丙苯哌酯(phenoperidine;镇痛效应比芬太尼略低10%)10mg/kg,吸60%N_2O—O_2—机械通气。实施胆系Kasai手术的9例,每60分钟静注本可松0.25mg/kg。按术式不同,分别在L_(2~3)(n=11)或T_(8~9)间隙(n=9)置管,注入含1:20万肾上腺素的0.5%丁哌卡因(布比卡因)0.5ml(2.5mg)试验量,随后注入0.75ml/kg(3.75mg/kg)。9例行Kasai手术的幼儿第二次硬膜外注入布比卡因2.5mg/kg。30分钟后开始手  相似文献   

12.
硬膜外超前镇痛对上腹部手术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硬膜外超前镇痛和术后硬膜外镇痛对上腹部手术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拟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30例,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n=15):术后硬膜外镇痛组(C组)和硬膜外超前镇痛组(P组).于T_(10,11)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并置管.P组切皮前20 min时硬膜外注射0.5 μg/ml舒芬太尼+0.15%罗哌卡因混合液15 ml,30 min后接镇痛4泵,以5 ml/h的速率硬膜外输注250 ml.C组病人术后硬膜外注射0.5μg/ml舒芬太尼+0.15%罗哌卡因混合液15 ml,30 min后接镇痛泵,以5 ml/h的速率硬膜外输注250 ml.于硬膜外穿刺前(T_0),术后2 h(T_1)和18 h(T_2)时,采集静脉血样6 ml,测定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和血清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结果 与T0时比较,两组,T1和T2时血清Cor、CRP的浓度和血浆ACTH浓度均升高(P<0.01);与C组比较,P组T1和T2时血清Cor、CRP的浓度和血浆ACTH浓度均降低(P<0.05).结论 与术后硬膜外镇痛相比,硬膜外超前镇痛可更好地抑制上腹部手术病人术后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3.
鞘内注射新斯的明50μg有镇痛作用,不过如果超过100μg则引起恶心、下肢肌力降低,但是却未见镇静、瘙痒、呼吸抑制及血流动力抑制等副作用。作者为了评估小剂量丁哌卡因(布比卡因)加小剂量新斯的明作腰麻时对感觉、运动的影响以及副作用等,特选择健康志愿者18例(男女各9例),采用随机、双盲、交换搭配方法(crossover design)进行观察。每例接受两次腰麻,间隔48h,其一为0.75%丁哌卡因1ml加5%葡萄糖液1ml;其二为0.75%丁哌卡因1ml加5%葡萄糖液1ml再加新斯的明6.25μg、12.5μg或50μg。腰穿后以0.25ml·s~(-1)速度向头端注药后平卧。前1h输注乳酸盐林格溶液8ml·kg~(-1)·h~(-1),以后改为2ml·kg~(-1)·h~(-1),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罗哌卡因用于肾移植手术,对其阻滞效果及血液动力学变化进行观察。方法:48例肾移植手术病人,ASAⅢ~Ⅳ级,入室后连续监测中心静脉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心电图。选择T10~11连续硬膜外穿刺,确定在硬膜外腔后注入1.5%利多卡因4ml,3~5min无异常后注入0.75%~1%罗哌卡因10ml,头侧置管4cm,固定导管后平卧,再注入0.75%~1%罗哌卡因5~10ml,以针刺法测定阻滞平面。结果:首次全量用药20~30min后,阻滞平面达上界T4~6、下界L4~5,1h后追加罗哌卡因5ml血压下降大于20mmHg为27例(占56.2%);大于30mmHg为8例(占16.6%);大于40mmHg为3例(占6.2%)。血压下降大于30mmHg参考中心静脉压给予扩充血容量(一般无须用升压药)后均恢复。结论:罗哌卡因具有阻滞平面宽、镇痛与肌松完善、毒性低、对循环影响较轻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不同浓度罗比卡因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浓度罗比卡因伍用芬太尼及氟哌利多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方法 60例择期下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0.25%罗比卡因组(Ⅰ组)、0.20%罗比卡因组(Ⅱ组)和0.15%罗比卡因组(Ⅲ组),均复合芬太尼(5μg/ml)和氟哌利多(0.025mg/ml),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速率2ml/h。以VAS评分比较三组术后PCEA的镇痛效果,Bromage评分评定运动阻滞情况。结果 术后6、12、24和48h VAS评分,Ⅲ组显著高于Ⅰ、Ⅱ组;Bromage评分Ⅰ组显著高于Ⅱ、Ⅲ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0.20%罗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和氟哌利多对下肢手术病人术后镇痛效果确切,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作者为了研究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产妇分娩过程中应激反应的影响,以及血浆缩宫素浓度和子宫收缩的变化,特选择9例健康足月单胎妊娠的初产妇进行研究。 当分娩阵痛开始,宫颈扩张≤5cm。在坐位下于L_(2~3)或L_(3~4)置入硬膜外导管。分次注入12ml0.25%丁哌卡因。用冰块测试两侧感觉阻滞平面为T_8到L(?)。将子宫推向左侧,点滴生理盐水4ml·kg~(-1)·h~(-1)。记录各项监测数据。如果收缩压<12kPa则静注新福林0.1mg。分娩镇痛前以及硬膜外阻滞后每10min作视觉模拟疼痛计分(VAS)并采血样检验。观测β-内啡呔,皮质醇、葡萄糖、乳酸盐和催产素(缩宫素)的含量以及第一、第二产程的时间,胎心率减速情况,胎儿体重和新生儿Apgan评分。9例产妇的第一产程平均11.50h(3.30~29.30h),第二产程平均1.55h(1.00~3.40h)。4例孕妇分娩镇痛前已经破水,8例顺利阴道分娩,仅1例第一产程之后进展很差,改做剖腹产。9例均不需要  相似文献   

17.
胸腹联合切口食管切除术术后常选用胸段硬膜外镇痛,除效果优于腰段注药以外,是否还有利于及早拔除气管导管。为此作者选择22例择期实施该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术后胸段硬膜外镇痛的TEA组(n=11)和腰段硬膜外镇痛的LEA组作比较(LEA组中有1例只做了探查术,故排除在外。n=10)。术前TEA组在T_(6~7)或T_(7~8);LEA组在L_(2~3)或L_(3~4)间隙硬膜外置管。TEA组在全麻之前于硬膜外腔注入0.5%布比卡因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不同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要求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360例,随机分为3组(n=120)。所有患者在完成硬膜外腔置管后,硬膜外腔注射负荷剂量局麻药(0.1%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阻滞平面达T_(10)后接PCA泵行PCEA。A组PCA采用0.1%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宫口开全时停止PCA。B组PCA采用0.1%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全产程镇痛。C组PCA采用0.08%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全产程镇痛。观察产妇镇痛前(T_0)、镇痛后1小时(T_1)、2小时(T_2)、3小时(T_3)、宫口开全时(T_4)、分娩时(T_5)、会阴部修复时(T_6)VAS评分;采用Bromage评分评价运动阻滞程度;记录产程时间、镇痛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_0时比较,B、C两组产妇T_1~T_6时点VAS评分较低,A组T_1~T_5时点VAS评分较低(P0.05)。与A组比较,B、C两组产妇T_6时点VAS评分较低;产妇对分娩镇痛效果满意度较高(P0.05)。3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第一产程镇痛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优于第一产程分娩镇痛,而0.08%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全产程分娩镇痛具有较好的效果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正> 本文通过对老年病人术后硬膜外腔持续恒流泵人布比卡因、芬太尼和地塞米松进行镇痛观察,研究地塞米松用于减少老年病人术后硬膜外镇痛部分副作用的可行性。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00例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病人,男55例,女45例,年龄63~92岁,平均73.1岁。ASAⅠ~Ⅲ级。所有病人术前均无抗呕吐、抗过敏治疗史。 1.2 方法:100例均T_(12~L)4硬膜外腔穿刺置入导管,行  相似文献   

20.
选择健康产妇36例于L_(2~3)或L_(3~4)硬膜外置管,随机分为B组(n=13)注0.25%布比卡因12ml;B-S组(n=9)注0.125%布比卡因12ml加舒芬太尼15μg;B-F组(n=14)注0.125%布比卡因12ml加芬太尼75μg。20min后B组用0.125%布比卡因;B-S组0.125%布比卡因加舒芬太尼0.25μg/ml;B-F组0.125%布比卡因加芬太尼1.5μg·ml~(-1)均以10ml·h~(-1)的速度连续硬膜外滴入,如果剧痛则推注0.25%布比卡因5ml,镇痛液增至12ml。如果平面较高或运动肌阻滞较重时则减量至8ml·h~(-1)。由不注药的医师观察,并作记录,包括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新生儿Apg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