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Totalhipreplacement,THR)作为髋关节重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得到广泛的应用。髋关节Moore后方进路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翻修术(Revisiontotalhipreplacement)常用的手术进路。术后髋关节后脱位是一种比较严重而常见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 4 %左右 ,仅次于假体松动[1 ] 。我们设计采用自体阔筋膜重建髋关节后关节囊 ,加强髋关节的后稳定性 ,在预防THR术后脱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999年 7月~ 2 0 0 1年 3月对 2…  相似文献   

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原因探讨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早期脱位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对本院1996年3月至2005年12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早期脱位作回顾性研究,X线评价术后髋关节脱位情况。结果本组63例。术后3~10d内有3例发生人工全髋关节脱位,发生率为4.8%。术后髋关节活动幅度过大,大粗隆骨折致假体柄松动、髋臼假体位置不良各1例。第1例在麻醉下手法复位,第2例需手术复位固定骨折和假体,第3例需重置髋臼假体位置。结论术后髋关节活动幅度过大,大粗隆骨折致假体柄松动、髋臼假体位置不良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髋关节早期脱位的常见原因,正确处理有利于预防髋关节脱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现代陶对陶界面人工髋关节术后早期脱位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间行陶对陶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92例(212髋)的资料,其中初次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75例(195髋),人工髋关节翻修17例(17髋),从股骨头假体的大小和所采用的手术入路以及髋臼的方位三方面,分析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脱位的影响。结果本组患者平均随访28个月(3~42个月),术后脱位率为0.47%(1/212),其中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术后脱位率为0,翻修THA术后脱位率为5.89%(1/17);无骨溶解,无假体松动,无陶瓷破裂等其他并发症。结论现代陶对陶界面THA采用大直径的股骨头、改良Hardinge入路且髋臼位置恰当,可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脱位率。  相似文献   

4.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易发因素分析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是一个严重而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仅次于假体松动[1]。目前报告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发生率在0.5%~12%[2]。本文通过对脱位的易发因素研究,为有效地预防和恰当地治疗术后脱位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1980~1998年,共有252例患者(275侧髋关节)在我院接受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其中进口关节占54%,国产关节占46%。手术均由我科关节小组的高年资医师完成。在275侧髋关节置换手术中,有14侧(例)发生人工髋关节脱位,均为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其中国产关节和进口关节分别占各…  相似文献   

5.
脱位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国内文献报告约4%。我院自1975年起行髋关节置换术46例,其中发生髋脱位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和康复指导的方法。方法对3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实施心理、疼痛、并发症的预防等护理干预和康复训练指导。结果 36例患者术后出现1例(2.78%)切口感染,未发生压疮、髋关节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17~27 d。随访12~24个月,依据髋关节Harris评分,优21例、良14例、可1例,优良率为97.22%。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及规范的康复训练指导,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髋关节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后脱位的易发因素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后脱位的易发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401例(432髋)采用后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的14例早期后脱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脱位多发生在术后1—6周。X线显示:髋臼位置不良6例、髋周软组织不平衡8例。发生率3.24%,保守治疗10例,手术治疗4例。结论假臼位置不良、软组织不平衡是目前引起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后脱位的主要因素。闭合复位对大多数早期病例效果良好。精确的假体置入、充分的软组织修复及正确的护理可降低脱位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分析21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发生早期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结果21例中假体柄周围骨折7例,术后早期脱位5例,下肢深静脉栓塞8例,下肢不等长1例。经治疗后效果满意。结论术中正确的手术操作、术后早期进行功能康复能有效地防止或减少早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终末期髋关节疾病的方法之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是髋关节置换术的第二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增加家庭经济负担.术后脱位受手术入路、年龄、假体位置及大小等多种因素影响.随着人工关节外科的快速发展,双动全髋关节问世.双动全髋关节具有优异的生存率,可显著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逐年增高[1],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已成为常规手术,但是髋关节人工假体置换术的并发症较多,主要有感染[2]、脱位、深静脉血栓.我院自1994~2000年共行髋关节人工假体置换术110例,无一例发生感染,脱位,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假体脱位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方法对首次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98例,发生术后髋关节脱位5例,其中3例为后脱位,1例为前脱位,股骨假体下沉脱位1例。结果 5例脱位患者中3例麻醉后手法整复成功;1例前脱位以后脱位手法整复未成功,术中证实为髋臼前倾角过大;1例为股骨假体过小术后下沉,术中更换大一号股骨假体。结论假体位置异常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假体脱位的主要原因;规范医生操作及假体放置、正确指导患者术后功能锻炼,能有效预防早期脱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保留并修复后方关节囊及韧带对防止后方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后脱位的作用。方法 将503例采用髋关节后方入路的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298例保留并修复后方关节囊及韧带,B组205例切除关节囊及韧带。比较两组术后髋关节后脱位发生率。结果 A组发生髋关节后脱位2例,发生率0.67%,B组发生髋关节后脱位6例,发生率2.93%,A组比B组术后髋关节后脱位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保留并修复后方关节囊及韧带用以加强人工髋关节后方软组织支撑力量,有助于恢复髋关节的软组织平衡,增加关节稳定性,对防止后方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后脱位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0例创伤性髋关节炎患者分为2组,各45例。观察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行空心螺钉加压固定术。出院后对2组患者进行12个月随访,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71.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髋关节感染1例(2.2%),对照组发生髋关节感染3例、深静脉感染2例、髋关节松动共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6%,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效果优于空心螺钉加压固定术,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10年4月以来于我院住院期间发生脱位的患者进行随访,并记录患者一般情况、脱位类型、脱位发生时间及处理方法。通过髋关节术后X线片测量髋臼及股骨假体外展角和前倾角。结果共1 3例患者于住院期间发生脱位,脱位的发生率为3.1%,脱位均发生于改变体位时。髋关节术后X线片提示髋臼及股骨假体位置良好。采用闭合复位及下肢制动的方法,有3例患者住院期间再次发生脱位,所有患者出院后至随访时未再发生脱位。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是多个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常见的为体位性因素。脱位发生后多数可通过闭合复位的方法得到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5.
人工髋关节置换早期并发症分析(附36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早期并发症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回顾分析了831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例,其中股骨头置换648例,全髋置换183例,分析了早期并发症的原因,总结其防治措施。结果36(4.3%)例出现了早期并发症,其中伤口感染3例,血肿2例,脱位2例,股骨上段劈裂5例,神经损伤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3例。结论严格手术适应证,正确手术操作,强调手术前准备、手术后处理是减少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阶段性护理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效果。方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常见诱因,开展阶段性护理。观察假体脱位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其间64例患者中仅2例(3.13%)发生假体脱位,脱位发生时间为术后5 d~1个月。均在麻醉下手法复位成功。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8.44%。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阶段性护理,可降低术后假体脱位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5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围术期心理,体位,康复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发生并发症2例(4.00%),其中1例切口感染,1例患侧髋关节脱位,经对症治疗均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均恢复良好。结论实施围术期心理、体位,康复指导等各项护理措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8.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软组织平衡问题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通过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对本院在1992年1月~2002年3月间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脱位的12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病人中,有9例属软组织松弛,张力失衡所致,占75%。[结论]髋关节周围软组织松弛、张力失衡是术后脱位的主要原因;完善髋关节置换术中的软组织平衡技术,可降低术后脱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一)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在全髋关节置换术 (THR)后 ,以脱位形式表现的不稳定是这一手术的最主要并发症之一。它可能需要延长住院、康复时间。如果是复发性脱位 ,就意味着有一定的功能性损害并需要手术治疗。经报道的术后脱位的发病率为 <1 %~约1 0 %不等[1] 。术前评估脱位的风险因素以及术中和术后避免髋关节不稳定的技术性处理是预防的最主要两个方面。1 发病率脱位应包括半脱位 (股骨颈的碰撞 )和全脱位。而除非有长期密切的随访 ,许多以半脱位形式表现的髋关节不稳定病例可能未被发现。因此THR后髋关节不稳定的发病率可能比目前估计的要高。Morre…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Ⅰ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有移位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髋关节后外侧改良Gibson入路对有移位的老年股骨颈骨折32例32髋行Ⅰ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结果32例均获随访,平均时间23.4(12~36)个月。1例术后出现伤口脂肪液化,经清创及伤口换药后愈合;2例出现一侧下肢轻度肿胀,考虑为深静脉血栓所致,予抗凝、抬高患肢等对症处理后肿胀消退。无关节感染、肺部感染等早期并发症,亦未发生假体松动、断裂、脱位和假体周围骨折等严重远期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优11例,良18例,可3例,优良率90.6%。结论采用Ⅰ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能降低患者术后再手术率和术后髋关节疼痛发生率,是治疗有移位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