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泮托拉唑钠、羟丙甲纤维素、无水碳酸钠、吐温-80、十二烷基磺酸钠和水混合制成主药层包衣溶液.采用流化床包衣技术,对空白丸芯依次包主药层、隔离层和肠溶层,制得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并优化了处方和工艺.将所得肠溶微丸装入普通胶囊中制成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3批制品在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45 min时的释放度分别为(97.6±1.1)%、(98.1±1.3)%、(98.4±1.9)%,在0.1 mol/L盐酸中2h时的释放量分别为(2.9±1.7)%、(2.9±1.4)%、(2.3±2.1)%.  相似文献   

2.
董佳丽  黄震 《上海医药》2014,(21):74-77
以泮托拉唑钠、聚乙烯吡咯烷酮、滑石粉、磷酸钠、磷酸氢二钠和水混合制成主药层包衣溶液。采用流化床包衣技术,对空白丸芯依次包主药层、隔离层和肠溶层,制得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并优化了处方和工艺。将所得肠溶微丸装入普通胶囊中制成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3批制品在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30 min时释放度分别为91.74%、87.98%、88.31%,在0.1 mol/L盐酸中2 h时的耐酸力分别为98.71%、97.18%、101.5%。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制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方法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制备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将制备好的微丸装入胶囊即得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结果胶囊在人工胃液中耐酸良好,在人工肠液中能够迅速溶出。结论该工艺简单易行、重现性良好、生产周期短、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本文制备了双氯芬酸钠肠溶微丸型片剂。以丙烯酸树脂EudragitNE30D和EudragitL30D-55不同比例的混合物作为衣膜材料,对不同粒径大小的双氯芬酸钠速释丸芯进行不同增重水平的包衣,并与不同压缩特性和用量比例的缓冲微丸混合,压片。所得的双氯芬酸钠肠溶微丸型片剂在人工胃液中2 h内累积释放百分数<10%,在人工肠液中1 h内累积释放百分数为(83±2.42)%。结果表明EudragitNE30D与EudragitL30D-55以一定比例混合制备得到适合压片的肠溶微丸,硬脂酸制备的缓冲微丸可用于微丸型片剂的制备。  相似文献   

5.
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受试制剂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和参比制剂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20例健康男性志愿者口服单剂量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40 mg后,采用HPLC紫外法测定血浆中泮托拉唑钠浓度,用BAPP 2.0程序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C_(max)分别为(2.58±0.63)和(2.53±0.52) mg·L~(-1),T_(max)分别为(2.9±0.8)和(2.8±0.8)h,t_(1/2)Ke分别为(2.25±1.02)和(2.09±1.11)h,AUC_(0-12h)分别为(6.96±1.57)和(7.07±1.74)mg·h·L~(-1)。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1±15.0)%。结论: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和肠溶胶囊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6.
马力  黄良生  张玉 《医药导报》2009,28(7):924-925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的含量. 方法 采用HPLC法, 色谱柱为Symetry C18柱(4.6 mm×150 mm, 5 μm), 流动相:0.025 mol&#8226;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 乙腈(70:30), 柱温35 ℃, 流速1.0 mL&#8226;min-1, 检测波长:288 nm. 结果所选定的条件下样品峰分离良好, 泮托拉唑钠在36~84 mg&#8226;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线性回归方程为Y=13 130C+155 709(r=0.999 7), 精密度、回收率RSD均<3%, 平均回收率100.40%, RSD=1.23%. 3批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的标示含量平均值为99.53%. 结论该法简便快速, 灵敏准确, 可用于测定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红霉素肠溶微丸制备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挤出—滚圆技术制备红霉素微丸丸芯,并用正交设计筛选其制备工艺;以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水分散体为包衣材料,建立微丸包衣数学模型指导包衣工艺。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制布地奈德肠溶微丸。方法采用挤出滚圆工艺及流化床包衣法制备了伐他汀钠肠溶肠溶微丸,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处方进行了优化,考察了微丸的粉体学性质及不同包衣增重微丸的体外释放实验。结果制得的布地奈德微丸圆整度高、收率高、体外释放度好。结论本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易行,重现性好,值得进一步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奥美拉唑肠溶微丸制备及其质量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成永  时军  王姝婧 《安徽医药》2005,9(7):493-493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肠溶微丸制备方法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挤压-滚园法制备微丸,逐渐滚成圆球形,用中性包衣材料隔离后方可包肠溶衣.结果使用了MCC∶淀粉=7∶ 10(w/w)混合物做稀释剂,使用挤出-滚圆法制丸,圆整度好的微丸,处方中添加高效崩解剂释药速率有所提高.结论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奥美拉唑肠溶微丸制备,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盐酸青藤碱肠溶缓释微丸。方法:分别以Eudragit NE30D为缓释膜材,HPMC E5为隔离层膜材,Eudragit L30D-55为肠溶层膜材,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制备盐酸青藤碱肠溶缓释微丸,并考察缓释层、隔离层和肠溶层包衣增重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制备的肠溶缓释微丸在人工胃液中释放度<10%,人工肠液中缓慢释放8 h。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易行,重现性好,有望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泮托拉唑钠肠溶试验片与参比片的药代动力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泮托拉唑钠试验和参比制剂各40mg;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血药浓度。用DAS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考察其生物等效性。结果:泮托拉唑钠肠溶片在人体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试验片与参比片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分别为(3.18±0.54)和(3.30±0.47)h;Cmax分别为(2.98±0.83)和(2.91±0.87)mg·L-1;T12分别为(1.86±0.41)和(1.72±0.48)h;AUC0-t分别为(9.51±3.71)和(9.77±4.55)mg·h·L-1;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3±19.6)%。结论:泮托拉唑钠肠溶片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单剂量口服2种泮托拉唑钠制剂后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随机分成2组,采用自身对照交叉给药的方式,单剂量口服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各40mg,在设定时间点抽取静脉血,采用HPLC-UV检测方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的t_(max)分别为(2.68±0.54)、(3.43±0.67)h,ρ_(max)为(1 966±781)、(2 265±772)μg·L~(-1),MRT为(4.55±0.98)、(5.22±1.03)h,t_(1/2)为(1.94±0.50)、(1.68±0.37)h,AUC_(0→15h)为(7 787±5 391)、(7 989±4 492)μg·h·L~(-1),AUC_(0→∞)为(7 955±5 634)、(8 143±4 715)μg·h·L~(-1)。结论试验制剂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4.4±14.1)%,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3.
张玉  马力  黄煜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11):1347-1350
目的:比较泮托拉唑肠溶微丸胶囊与泮托拉唑肠溶胶囊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按照两制剂两周期随机交叉设计,选择2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试验制剂或参比制剂各40mg,采用HPLC-UV法测定其血药浓度。DAS软件处理血药浓度数据和计算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两种制剂作出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单剂量口服40mg的泮托拉唑钠试验和参比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12分别为(9 275.2±1 528.3)μg.h.L-1和(8 864.1±1 618.4)μg.h.L-1,AUC0→∞分别为(9 353.5±1 518.0)μg.h.L-1和(8 941.9±1 625.8)μg.h.L-1;Cmax分别为(3 196.1±478.0)μg.L-1和(3 298.4±557.2)μg.L-1;tmax分别为(1.90±0.26)h和(2.02±0.19)h,两者无明显差异。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试验制剂)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8.0±26.4)%。主要药动学参数AUC和Cmax采用方差分析、双单侧检验和置信区间估算,结果落在可信区间范围内。tmax用非参数法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本项目研究所用泮托拉唑血药浓度监测方法可满足生物利用度试验方法学的要求,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具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钠肠溶片联合盐酸伊托必利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反流性食管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伊托必利每次50 mg,tid,于三餐前15 min口服+法莫替丁每次20 mg,bid,口服;试验组给予伊托必利每次50 mg,tid,于三餐前15 min口服+泮托拉唑钠每次40 mg,qd,晨起顿服。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胃肠激素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33%(53例/60例)和73.33%(44例/6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胃泌素分别为(114.47±31.66)和(142.65±36.51)ng·L-1,胃动素分别为(405.84±65.44)和(367.36±57.68)ng·L-1,IL-17分别为(31.02±4.75)和(36.89±5.44)μ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和头晕,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有口干、胃肠道反应和头晕。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和1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钠肠溶片联合盐酸伊托必利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有效地调节胃肠激素和IL-17的表达水平,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双氯芬酸钠肠溶片释放度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UV法测定双氯芬酸钠肠溶片释放度 ,测定波长为 2 76nm。结果 双氯芬酸钠线性范围为 6 .0~ 2 0 .0 μg/ml,r =0 .9998;平均回收率为 99.8% ,RSD =0 .3% (n =9)。 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 ,可作为双氯芬酸钠肠溶片释放度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考察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的溶出度,评价其体外溶出一致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含量,并进行专属性、回收率、精密度、稳定性等方法学考察,以原研药为参比制剂,采用篮法考察国产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在pH 1.2、6.8、8.0三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度并绘制溶出曲线,其中在pH8.0溶出介质中考察了转速(100、75 r/min)对药物溶出行为的影响,以f2相似因子法比较溶出曲线的相似性。结果 色谱条件为色谱柱:Diamonsil C18(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0.015 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磷酸调节pH值至7.0)-乙腈55:45;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90 nm;进样量20 μL。方法学验证结果均符合检测要求。国产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在pH 1.2溶出介质中溶出曲线与参比制剂一致,在pH 6.8溶出介质中仅有1个厂家的溶出曲线与参比制剂相似,在pH 8.0溶出介质中有2个厂家的溶出曲线与参比制剂相似,且不同转速对药物的溶出行为无明显影响,其余厂家溶出曲线与参比制剂均有较大差异,且在3种溶出介质中没有与参比制剂溶出曲线均相似的厂家。结论 国产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仿制药与参比制剂的体外溶出行为不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的包衣工艺。方法对该肠溶片的肠溶衣组成和包衣工艺参数进行摸索筛选。结果聚合物6.5%、三醋酸甘油酯1.6%、滑石粉8.0%、二氧化钛2.0%、红氧化铁5.0%,用80%乙醇溶液配成固含量为7%的包衣液,进风温度70~80℃,片床温度35~45℃,包衣增重10%时,可生产出质量合格稳定的肠溶片。结论按该工艺生产的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工艺稳定可靠,可用于大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