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息心电图在诊断冠状动脉病变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常规12导联心电图指标对静息状态下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2006年1月拟诊不稳定型心绞痛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04例)的造影资料及冠脉造影前心电图。以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中任一支狭窄≥50%者为阳性,将患者分为阴性组(8例)、单支病变组(41例)、双支病变组(25例)、三支病变组(16例)、左主干病变组(14例,可合并单支、双支或三支病变)。各组病例的年龄、性别、化验检查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各组病例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病例数、异常导联数、ST段移位绝对值之和、异常导联数+ST段移位绝对值之和、ST段时间,在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和左主干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年龄:单支病变组与左主干病变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参avR导联ST段抬高、异常导联数、ST移位、异常导联+ST段移位:单支病变组与三支病变组、左主干病变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ST段改变时间:单支病变组与左主干病变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三支病变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aVR导联抬高、ST段移位、异常导联+ST段移位:双支病变组与三支病变组、左主干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异常导联,双支病变组与三支病变组、左主干病变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ST段时间:双支病变组与左主干病变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三支病变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VR导联抬高、ST段移位、异常导联+ST段移位是识别单支病变或双支病变与三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的敏感指标;ST段时间是识别单支病变或双支病变与左主干病变的敏感指标,但对识别三支病变不敏感;异常导联数对识别单支病变与三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敏感,但对识别双支病变与三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不敏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静息心电图ST-T变化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93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非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与冠脉造影和超声心动图结果相比较.结果 经冠脉造影证实160例冠心病患者中心电图ST-T改变的阳性率仅59.37%,单支冠脉狭窄心电图阳性率56.66%,双支冠脉狭窄阳性率为60.4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息状态下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非急性心肌梗死、无胸痛发作状态)冠状动脉(冠脉)多支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分析1999年11月至2006年1月于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入院拟诊不稳定型心绞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104例)的造影资料及CAG前ECG资料。选择性多体位左、右冠状动脉造影,以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中任一支狭窄≥50%者为阳性,将患者分为阴性组(8例)、多支病变组[30例,LAD+LCX+RCA和(或)左主干病变]和非多支病变组(66例,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其中,左主干病变14例(可并发单支、双支或3支病变)。计数各组病例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病例数、异常导联数、ST段移位绝对值之和、异常导联数+ST段移位绝对值之和、ST段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异常导联数+ST移位、异常导联数、ST段时间、aVR导联ST段抬高,多支病变组与非多支病变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异常导联数+ST移位、异常导联数和ST移位的敏感性显著高于aVR导联ST抬高,异常导联数+ST移位的敏感性明显高于ST移位。aVR导联ST抬高和ST移位特异性最好,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异常导联数+ST移位、异常导联数、ST移位是诊断冠心病多支病变的敏感指标,且均优于aVR导联ST抬高;异常导联数+ST移位的敏感性明显高于ST移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双支或三支病变心电图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例ACS患者体表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CAG)资料。根据CAG表现判断病变范围,以≥6个导联ST-T改变(指标A),QRS波时间≥0.11秒(指标B)以及a VF导联低电压(指标C)作为判别标准。结果 201例患者中,经CAG检查确诊单支病变122例,双支及三支病变共79例。指标A、B、C、A+B以及A+C检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60.00%、69.33%,71.11%、45.00%,64.70%、63.64%,40.00%、84.62%,48.00%、78.79%。指标B检出多支病变的敏感性最高,指标A+B及A+C检出多支病变的特异性最高,指标A+C的准确性最高。结论综合心电图多指标改变有助于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电图判断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冠心病的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CAG)资料。根据CAG确定病变范围,以心电图Ⅲ导联、Ⅱ导联、aVL导联低电压(依次为指标A、指标B、指标C),电轴左偏(指标D)、V5和V6导联ST改变(指标E)及合并心律失常(指标F)作为判别标准。结果192例病人中,单支病变74例,双支病变65例,多支病变53例;各指标识别多支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0.19%、83.45%;15.09%、85.61%;22.64%、80.58%;52.83%、67.63%;71.70%、60.43%;28.30%、84.89%。V5和V6导联ST的敏感性最高,Ⅱ导联低电压的特异性最高,合并心律失常的准确性最高。结论心电图改变有助于初步判别冠心病的多支病变。  相似文献   

6.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概念的质疑   总被引:52,自引:3,他引:52  
心肌的供血与需求的不平衡可因冠状动脉供血减少或心脏对氧的需求增加所致。心脏血液供需不平衡的结果将导致心肌缺血,缺血持续一定的时间,将先后出现舒张和收缩功能异常、血流动力学异常、缺血心电图改变以及缺血的临床症状(胸痛或心绞痛)(图1)。从缺血发生到可以识别缺血发作的时间,称为缺血裂隙(ischemicgap)。显然,缺血发生后引发的上述几种改变,以缺血心电图及缺血临床症状最易识别。因此,缺血裂隙实际是指心肌缺血积累一定时间后,出现心电图和临床表现的时间间期。在不同的患者或同一患者不同时间发生的心肌缺血,缺血裂…  相似文献   

7.
8.
从事心电图工作的医生,常会遇到异常ST-T改变,但一时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只描写出改变的现象或诊断为低钾、心肌损害、心肌缺血、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等。而这些心电图的相当部分实际仅表现为几个导联的T波低平或“+、-”、“-、+”双向。如单纯T波倒置或T波在aVF、aVL、Ⅲ导联上低平,以及aVL、I导联主波向上振幅偏小时的T波低平、平坦甚至倒置,此时不能作出肯定的讣T异常的诊断。只能建议临床医生结合患者实际的临床表现及各项检查考虑、追踪观察、复查心电图以明确诊断。此外饱餐、冷饮、食物生冷、硬、疼痛、过度呼吸、体位改变、情绪波动、睡眠欠佳、脑血管意外、内分泌疾病、自主神经紊乱、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以及心动过速、心包炎、心肌炎、心室肥大、心肌梗死等均可引起ST—T的改变,此时的诊断需全面考虑,问清病因、病史方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发作性胸痛伴有心电图心肌缺血而冠脉造影(CAG)正常者166例,其中女107例,年龄45~78(60±3)岁,男59例,年龄35~42(37±3)岁。经过平板运动实验,二维B型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CAG检查,除外心肌梗死、高血压病、心肌病(如充血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产后心肌病)、风湿性心肌病、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以及预激综合征等心血管疾病,及药理学因素(如洋地黄、抗心率失常和抗精神失常药等)及心脏以外的可能导致心电图ST-T改变的疾病(如电解质紊乱、休克、贫血、过敏反应、感染、急腹症、肺栓塞等)。经皮进行选择性的CAG检查,造影结果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静息心电图(ECG)慢性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93例接受冠脉造影的非心梗老年患者的ECG资料进行分析,并将其与冠脉造影和超声心动图结果进比较.结果 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160例,其ECG ST-T改变阳性率为59.37%(95/160),单支、双支及多支冠脉狭窄者阳性率分别为56.66%、60.41%、61.53%;ECG呈慢性ST-T改变者中90%(86/95)超声心动图示左室肥大、左房扩大或瓣膜钙化,49例超声心脏结构正常者ECG ST-T异常阳性率〈19%.结论 ECG慢性ST-T改变与左心室、左心房肥厚或扩张及瓣膜病变有重要关系,不能做为冠心病的确诊依据.  相似文献   

11.
静息心电图异常的女性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的简便、常用方法,但缺乏特异性,更年期女性常出现心电图ST-T异常改变,易误诊为心肌缺血。为了解女性患者静息心电图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我院1998年8月-2002年4月对54例静息心电图异常的女性住院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4例女性患者,年龄34~74岁,平均(52.5±15.0)岁。均存在静息心电图异常(指静息状态下心电图相邻2个或2个以上导联ST段  相似文献   

12.
骨折致心电图ST-T改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诸多因素可使心电图ST—T发生改变,但多反映心肌供血情况。作者在工作中观察认为,并非都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在外伤后导致患者疼痛、精神紧张、出血、睡眠不佳等情况也可引起ST—T改变。现将我院近期所见500例骨折后心电图出现ST—T改变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STV1与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关系,我们对8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进行平板运动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三支病变心电图特点与冠脉造影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125例,结合临床以不同靶病变分组,探讨与体表心电图病变部位的相关性.结果 靶病变为左前降支则心电图的ST段改变更多见于V4~V6导联(P<0.05),靶病变为右冠状动脉或回旋支则心电图的ST段改变更多见于Ⅱ、Ⅲ、aVF导联(P<0.05).结论 即使在冠脉CT及冠状动脉造影临床广泛应用的今天,体表心电图对于靶病变的判断仍然有其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静息心电图正常的心绞痛病例特点,本研究对120例心绞痛患者静息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临床诊断冠心病水平,降低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6.
心律失常、心电图心肌缺血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分析,评估心律失常、心电图心肌缺血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患者根据典型、不典型的心绞痛与无症状的心电图心肌缺血分为A、B和C三组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A组33例有冠状动脉病变,占91.67%;B组仅5例有冠状动脉病变,占14.29%;C组20例有冠状动脉病变,占62.50%;右冠状动脉(RCA)病变在心电图上易出现下壁部位心梗,22/30占73.33%;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病变时主要在心电图上表现下壁与正后壁部位,分别为11/19占57.89%与7/19占36.84%;左前降支(LAD)病变在心电图导联以前壁多见29/36占80.56%。结论心律失常虽然是一个判断因素之一,但无典型心绞痛或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其冠心病发生率低;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临床易忽视,识别与及早治疗是减少心脏事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对104例拟诊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行心电图计分,并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关系。结果心电图计分多支病变者与非多支病变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且与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呈正相关,r=0.513,P〈0.001)。提示心电图计分可用于冠心病多支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常规静息心电图慢性ST-T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荣  林青  洪美满 《临床心电学杂志》2006,15(3):184-185,183
目的探讨心电图慢性ST-T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及超声心动图房室肥大、瓣膜钙化的关系。方法对178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非心梗病人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与冠脉造影和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常规静息心电图有慢性ST-T改变的81例患者中,56例(64%)冠脉造影未见病变;冠脉造影证实存在冠脉病变的122例病人中,91例(74.56%)常规静息心电图正常,其中超声心动图结果正常的76例患者中,75例(99%)常规静息心电图正常。结论常规静息心电图慢性ST-T改变不能做为冠心病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诊断中心电图ST-T改变与冠脉造影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心电图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广泛应用于临床,极具实用价值,对某些病症(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能达到确诊目的。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冠状动脉造影(CAG)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心电图相关导联ST-T改变诊断冠心病的可靠性受到质疑。本文通过200例CAG与心电图对比分析,试述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造影为三支或双支病变的心电图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冠脉病变患者心电图ST-T的改变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00年-2003年收治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60例冠心病患者,造影前常规描记12导联心电图,观察ST-T改变。结果46例三支病变患者中心电图ST段压低者仅6例,T波倒置者17例。14例双支病变患者中,ST段压低者仅1例,T波倒置者5例。结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心电图表现缺乏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