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与下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有限化手术相关的定位定性诊断及手术操作方法,减少手术失败率及致残率。方法:术前定位定性诊断采用CTE、CTM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清楚了解硬膜囊受压及粘连的程度和范围。手术采用原手术部位的侧方入路有限化操作技术,不扩大减压范围去除瘢痕组织及神经根受压的诸多因素,重建上下关节突,恢复椎管侧后方的屏障及生物力学功能。结果:30例FBSS患者手术治疗1~5年随访,优良率90%。结论:有限化手术兼顾到了神经根的彻底松解及上下关节突的生物力学功能,使手术的创伤降低到最小,再次手术的成功率明显提高,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观察活性同种血管(VHA)在大静脉外科临床应用效果。②方法布加氏综合征(BCS)3例,右无名静脉损伤急症修复重建1例。BCS治疗包括VHA肝前径路腔房转流术1例,部分体外循环下BCS根治术并VHA-下腔静脉重建2例。③结果全组4例无手术死亡,术后近期效果佳。1例BCS术后90d因外压再次阻塞,再次手术扩张并置血管内支架2枚,术中证实VHA移植处内膜光滑无血栓形成,270d后造影证实下腔静脉通畅;另2例BCS分别随访0.5年和3.8年,Doppler超声显示VHA通畅。3例临床征象均消失,恢复体力劳动。VHA-无名静脉移植病人术后恢复良好,术后1.0年死于肺癌复发转移。④结论VHA是大静脉外科有很好应用价值的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我们在103例甲状腺手术病人的扶突穴注射局部麻醉剂,进行麻醉。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本组103例,年龄为21-68岁,手术时间均在1.5-2h内,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与0.5%布比卡因混合液。效果评定标准:优为不用镇痛药、耐受手术;良为诉有不适,需加用镇痛药方能耐受手术。术中改全麻或局麻者为失败,见表1。1.2为进一步观察本法的麻醉效果,对本文病例及同时期颈丛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的103例病人,全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术中疼痛强度的定量观察,并行t检验,其…  相似文献   

4.
在B超监视下行较困难的宫腔内手术毛卫(葫芦岛市连山区妇幼保健院)1资料与方法1.1我院从1991年7月至1996年12月在B超监视下行较困难的宫腔内手术共40例,效果良好。(1)有经常规方法取环失败者16例,包括断残环14例,环变形2例。他们当中未绝...  相似文献   

5.
大约50%的糖尿病(IDDM)患者在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需手术治疗,手术死亡率较普通人手术死亡率高3%,手术并发症高。所以IDDM合并烧伤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是十分重要的,应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对13例(15例次)Ⅱ型糖尿病(NIDDM)合并烧伤病人进行严格的围手术期处理,全部安全渡过手术关,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NIDDM合并烧伤13例,男9例,女4例,伴酮症酸中毒2例。平均年龄48-92±12-29岁,TBSA/Ⅲ度TBSA为1~56%/1~40%,平均TBSA/Ⅲ度TBSA为…  相似文献   

6.
腰间盘脱出症再次手术探讨宁夏自治区医院骨科米扬宁夏自治区中医院苏建强1990年~1995年我院行腰间盘脱出症再手术16例,本文就再手术应注意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1临床材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34岁,平...  相似文献   

7.
进一步提高Steffee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或避免术中失误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作者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1992年1月至1995年1月开展的30例Steffee手术情况进行了总结。结果发现术中失误及术后并发症有:1.椎弓根钉置入不当,误入椎间隙,椎旁及椎管内3例。2.切口深部感染2例,感染率为6.6%。3神经根损伤3例。4.复位失败3例;5褥疮2例。结论术者应熟练掌握每一椎弓根的解剖及定位方法,加  相似文献   

8.
优保津在白细胞减少病人中的应用观察了优保津(重组人过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3例大剂量放疗后自身骨髓移植(ABMT)病人造血恢复的作用,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3例rhG-CSF治疗的病人,男性1例,女性2例,38-40岁,分别诊断为急性...  相似文献   

9.
室缺术后再通的原因及其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72年6月~1997年7月期间,我科共行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1782例,发生术后再通者13例,其中9例经再次体外循环(CPB)下心内直视修补获成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VSD术后再通再次手术病人9例,男5例,女4例。初次手术年龄2~19...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是国内外近年来开展的治疗鼻窦炎的新技术,其优越性已得到肯定,但仍有一些患者疗效不好,原因之一是鼻窦炎的起源部位窦口鼻道复合体的病变及前筛区的病变未得到很好的解决。现将我院经过FESS治疗的78例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78例中,男58例,女20例;年龄15~65岁,双侧74例,单侧4例。参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1997海口标准:Ⅰ型Ⅰ期2例,Ⅰ型Ⅱ期20例,Ⅱ型Ⅰ期18例,Ⅱ型Ⅱ期39例,Ⅱ型Ⅲ期6例,Ⅲ型3例。1-2 手术方法 …  相似文献   

11.
李梅生  梁群英 《中原医刊》2006,33(13):25-26
目的探讨中耳乳突手术后迟发性面瘫的原因、预防方法和处理措施。方法分析总结1990~2004年中耳乳突手术后迟发性面瘫病例17例。结果15例为不完全性面瘫,2例为完全性面瘫。1例术后14h出现面瘫,2例术后第2天发病,第3~7天发病者11例,第9、11、13天发病者各1例。均保守治疗,一般在发病后1~2周即开始恢复,4~6周达恢复高峰。完全恢复12例,均在8周内完成,不完全性恢复5例,3~6个月仍有恢复现象。全部病例随访1年,超过6个月未恢复者,未再见有恢复迹象。结论中耳乳突手术后迟发性面瘫多发生于术后第2~13天,一般为部分麻痹,大部分完全恢复。多数难以肯定确切的致瘫原因,有可能与填塞物的压迫和刺激,鼓索神经受过度牵拉、撕裂或刺激,面神经骨管先天性缺损,术中术后各种不良刺激、血管收缩剂的影响、手术操作技术方面等因素有关。预防的方法是避免上述可能的原因。以保守治疗为主。一般预后较好,但也有恢复不全者,临床上还需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腹部手术并发韦尼克氏脑病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外科病人术后并发韦尼克氏脑病的原因和诊治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 1990~ 2 0 0 3年以来收治的 11例腹部外科术后并发韦尼克氏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韦尼克氏脑病病人均系外科术后禁食时间较长而并发韦尼克氏脑病 ,经补充维生素B1后症状完全缓解 10例 ,部分缓解 1例 (1年后随访完全缓解 )。结论 临床医生应重视对韦尼克氏脑病的认识 ,对腹部大手术病人应进行预防性用药 ,对减少韦尼克氏脑病的发生 ,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在肠粘连松解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肠粘连松解术中的应用。方法分析36例肠粘连病例,其中胆囊切除术后1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5例,右半结肠切除和小肠部分切除术后各2例,阑尾切除术后8例,附件手术后8例。其中3例首行开腹粘连松解术。先行腔镜探查,然后于腔镜下实施粘连松解术。结果36例中,30例粘连松解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平均住院5 d,随访3~36个月,除1例偶有腹痛外,其余病例均良好。结论腹部各类手术后常有不同程度肠粘连,常规开腹手术有一定缺点,采用腹腔镜下实施粘连松解术操作简单、创伤轻,发生再粘连的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14.
结肠上徙治疗良性咽、食管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咽、颈段食管良性狭窄14例,6例伴有喉狭窄,均用带血管蒂的结肠上徙整复,其中13例经胸骨后,1例经胸骨前上提结肠,并且一期整复喉狭窄。13例一期整复成功,1例失败。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利用带蒂结肠上徙治疗良性咽、食管狭窄是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对临床少见的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54例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咽旁间隙肿瘤中,以外周神经瘤居多,约占55.6%.全部患者随访6个月~7年,术后复发4例,2例为良性肿瘤,再次手术治愈;2例恶性者分别死于手术后1年、3年.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未手术,分别死于化疗后2年、3.5年.余均治愈.结论:高分辨CT及MRI对临床诊断及手术径路的选择有重要作用.认为经口径路用于较小的肿瘤切除,颈侧径路为安全有效的手术径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臂丛神经根性损伤的手术治疗经验,讨论影响臂丛神经根性损伤临床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1991~2007年收治的68例全臂丛根性损伤患者,采用多组神经移位、神经桥接术等手术方法。结果:术后获得随访的49例病人中,术后功能恢复至M4S57例,M3S414例,M2S217例,M1S111例;臂丛神经完全根性撕脱伤手术优良率40.8%。结论:术前准确诊断损伤性质及部位,术中精细操作是臂丛神经功能恢复的关键,对年轻患者应尽可能早期行手术修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病患者合并尿毒症时,血中钾离子、尿素氮、肌酐对实施瓣膜置换手术的影响及应对。方法对尿毒症合并心脏瓣膜疾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手术,评估其手术效果,应用术前血液透析,术中体外循环充分超滤,术后根据肾功、K 情况再度血液透析。结果8例患者术后10~14 h行血液透析,3例术后18~24 h行血液透析,5例术后一周内行一次血液透析,16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尿毒症伴心脏瓣膜置换术前有效血液透析、术中体外循环超滤、术后根据患者肾功能及血K 情况及时再行血液透析,对手术实施及术后恢复是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血管神经损伤延迟治疗术后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治疗的23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完全移位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延迟治疗的患儿资料,术前高度怀疑神经损伤20例,其中桡神经损伤6例,正中神经损伤13例,1例正中神经伴发尺神经损伤。19例术前出现桡动脉搏动不能触及或搏动减弱情况。入院后对22例伴有严重神经或血管损伤的患儿在1~8h内行手术治疗,选择克氏针内固定+石膏或外固定架外固定。结果22例患儿术后达解剖复位,20例患儿切口Ⅰ期愈合,2例切口Ⅱ期愈合,无感染及肘关节功能障碍。19例血管损伤患儿,术后2周内18例恢复较好,桡动脉搏动正常,1例因活动不当致血管再次断裂,经再次手术后恢复较好,术后6个月复查桡动脉损伤症状消失,触及桡动脉搏动良好。3例桡神经损伤患儿术后3个月症状完全消失;1例术后6个月症状基本消失。8例正中神经损伤患儿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基本恢复,1例伴有尺神经损伤的术后3个月无明显改善,1例再次出现神经症状,2例患儿均行二次手术神经探查,分别发现正中神经部分离断和正中神经被周围软组织增生压迫出现神经症状,分别行神经探查吻合及周围软组织松解术,2例患儿术后9个月复查时神经损伤症状基本消失。结论对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血管损伤延迟治疗的病例因术后并发症较多,主张早期行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徐财文 《河北医学》2006,12(2):133-135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排空障碍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8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功能性和机械性残胃排空障碍的临床特点,选择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措施。结果: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好转11例,行手术探查7例,术中证实为机械性梗阻。1例行输出、输入段空肠侧吻合,1例仅作探查并空肠造瘘。术后均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可为功能性因素也可为机械性因素所致。根据其临床表现,X片钡餐或胃镜检查以鉴别,如无绞窄征象应先保守治疗,若无缓解征象应考虑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6例食管癌除术后功能性和机械性胃排空碍的临床特点,选择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措施.结果:经保守治疗后痊愈4例,行手术探查2例,术中证实为机械性梗阻.1例行胃壁破裂修补术,1例剖胸胃松解.术后均治愈好转出院.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可为功能性因素或机械性因素所致.根据其临床表现、X线钡餐或胃镜检查以鉴别,如无绞窄征象应先保守治疗,若无缓解征象应考虑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