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邹鹏  龚正 《中外医疗》2010,29(23):176-176,178
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经具备既微创又美容的特点,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患者对手术要求的提高,外科医生必须得考虑怎样才能使手术更加微创更加美容,甚至向着无疤痕手术的方向发展。TUSPLC技术,即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就是目前无疤痕手术的热点之一。本文回顾和分析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发展和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同一手术团队医师完成的择期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2例(单孔组)及行传统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0例(三孔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单孔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三孔组[(79.32±40.30)minvs(52.13±15.10)min,P<0.05],而术后镇痛药物使用(21.15%vs46.00%)、术后住院时间[(1.25±0.48)dvs(3.42±1.21)d]及住院费用[(1.11±0.06)万元vs(1.32±0.24)万元]比较,单孔组明显优于三孔组(均P<0.05),且切口美容效果更佳;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7.33±4.12)mlvs(26.41±2.36)ml,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微创及美容的优势,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赵中泽  杨明 《中外医疗》2013,(30):78-78,80
目的对应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两种方式对患有胆囊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36例患有胆囊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18例。对照组病例给予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组病例给予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对照组病例治疗效果明显低于治疗组,出现术后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有胆囊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USPLC)与常规LC的临床、预后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120例行择期胆囊切除患者,分别行经脐单孔LC(单孔LC组,n=60)和常规LC(n=60)。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现呕吐,情况、住院时间及术后3D镇痛率随访情况。结果:单孔LC组与常规LC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现呕吐情况和术后3D镇痛率,单孔LC组优于常规LC组(P〈0.05);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单孔LC组与常规LC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时间常规LC组优于单孔LC组(P〈0.01)。结论:经脐单孔具有LC伤口小、术后并发症少及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随机将80例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分为经脐单孔组和传统三孔法组各40例,比较两组手术中转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切口疼痛、术后并发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与传统三孔法相比,经脐单孔组除手术时间长外,其他临床观察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脐单孔组术后患者对腹部无可视疤痕满意。结论经脐单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患者对无可视疤痕满意,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经脐单孔法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比较研究。方法:选取择期需要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脐单孔组和传统三孔组,每组各42例,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脐单孔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疼痛度、疼痛时间、镇痛药应用率都显著地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疼痛轻、疼痛时间短等显著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杨树留 《当代医学》2013,(24):74-74
目的对经脐单孔法和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1月期间进行的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0例为单孔组,同一医师施行的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0例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均无并发症发生。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具有术后住院时间短、住院总费用低、并发症少等显著优点,是经济、安全又更加微创的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其适应证。方法:对胆囊良性疾患者28例(胆囊息肉12例,胆囊结石16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28例中12例胆囊息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16例胆囊结石患者中6例分别因胆囊分破,结石落入腹腔、肝叶遮挡、分离过程中出血胆囊三角显露不清而转为三孔法,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6~127 min。平均56 min。平均住院4 d。术后恢复顺利,无出血、胆漏等并发症发生。切口美容,效果满意。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但操作难度大,术前术中须严格掌控适应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临床应用腹腔镜经脐单孔行胆囊切除术与传统胆囊切除术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2月至2011年8月间收治的42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将42例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21例,A组患者给予腹腔镜经脐单孔胆囊切除术,给予B组患者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出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产生一例并发症,A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三方面明显低于B组患者,差异明显;在并发症、术中出血量方面比较,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经脐单孔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安全的、可行的手术方式,且术后患者恢复快、瘢痕美容效果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胆囊疾病择期手术患者92例,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患者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切口疼痛度、下床活动时间、消化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同时评估患者腹部脐部美观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消化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腹部脐窝外观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可明显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疤痕不明显,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USPLC)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疗效,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特点。方法选择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普外科近期施行的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0例为单孔组,同一医师施行的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有无副损伤、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单孔组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65.20±28.75)min和(61.50±21.00)min,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2.76±4.22)h和(28.02±5.04)h,单孔组早于对照组(P<0.05)。单孔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均无副损伤,术后均无出血、胆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腹部瘢痕不明显且隐避等优点,是安全、可行且更加微创的手术。  相似文献   

12.
卢寅  朱丽丹  杜敏  童钟 《安徽医学》2023,44(7):777-781
目的 比较经脐单孔和传统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良性疾病的疗效,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微创外科收治的162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79例(应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对照组83例(应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置管比例、排气及进食恢复时间、用止痛药次数、术后6 h、24 h、72 h切口疼痛评分,切口美观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指标,其中疼痛评分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切口美观满意度通过美容视觉模拟量表(CVAS)评估。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CVAS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比例低于对照组(P=0.001、0.009);观察组术后排气及进食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用止痛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03),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存在时间及交互效应(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短/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先天性肺发育不全是一种罕见的肺发育异常疾病,全球发病率为五百万分之一,临床上多数患者在出生后因呼吸功能不全而夭折,成人患者罕见。我院于2011年5月收治1例先天性左肺发育不全合并胆囊管结石患者,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取得了与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同样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剖腹胆囊切除术(OC)在合并肝硬化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995年10月-2003年6月行胆囊切除术的肝硬化患者共55例,其中LC组26例,OC组29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LC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02.69±53.78)mL、(53.19±20.77)min、(6.65±1.98)d,OC组分别为(151.72±61.94)mL、(77.76±22.16)min、(10.24±2.60)d,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结论在治疗合并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为A级和B级)胆囊结石患者中,LC较OC更安全,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SPALC)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4-6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普外一科完成20例TSPALC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2例因操作困难中转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外,余18例病人手术均获成功。术中无明显出血。手术时间48-110 min,平均(52&#177;22)min。术后未发生胆漏、腹腔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1-3 d出院。术后复查切口愈合良好,瘢痕隐蔽不易察觉。结论TSPALC是一项新技术,可实现腹壁无瘢痕,但操作难度较大,有技术条件的医院可以在慎重选择病例的基础上开展。  相似文献   

16.
陈刚 《中外医疗》2012,31(24):22-23
目的旨在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开腹手术(OC)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104例良性胆囊疾病患者分为LC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4例和OC组(采取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70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LC组病人的手术所用时间、出血量、切口大小、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及住院时间均少或短于OC组。LC组有1例发生切口感染,OC组5例发生切口感染,2例切口局部血肿,L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OC组。结论 LC与OC相比较,降低了病人损伤程度、加快了术后恢复速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LC是治疗良性胆囊疾病较好的手术方式,临床应该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潜在的优势。方法 60例胆囊疾患患者分别行经脐入路(TUES组,n=30)和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n=30),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中转率、并发症、术后疼痛评分、手术美容满意度和总费用。结果 60例手术均成功。TUES组3例转LC,LC组1例中转开腹。无手术并发症发生。LC组手术时间较TUES组缩短(P<0.05),TUES组美容满意度明显优于LC组(P<0.05),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ES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能够取得和LC相同的临床结果,并且美容效果更好,患者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超声在4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 在4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Sharplan腹腔镜超声设备对病人肝、胆囊、胆管、胰腺进行腹腔镜超声检查。结果 胆道畸形率3.5%,术前诊断改变率4.4%,术前末预期疾病发现率2.4%,胆道损伤率及残留结石率为零。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腹腔镜超声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刘莉 《四川医学》2012,33(5):840-841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30例患者施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60~105min,术中出血80~120ml,24h拔出尿管,12~36h肛门排气,3~5d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安全可行,但较传统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困难,有一个适应和学习的曲线,其微创和美容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可达到腹部无可见疤痕的目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