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美国胃肠病学协会 (AGA)推荐当经口进食补充不足时 ,PEG管可提供长期肠道营养。尽管放置PEG管是较常见的操作 ,每年有 2 0多万的病人放置PEG管 ,但对护理人员而言 ,也经常进退两难。适应症 PEG管可长期肠道喂养 ,多达 30d以上 ,短期内鼻饲的病人 ,在需要肠道饮食的情况下可以放置PEG管。PEG管可以在各种不同的临床情况下使用 ,如吞咽困难、长期患病、厌食、神经 /精神错乱、口、咽部及食管功能紊乱 ,或癌症及那些不能经口进食而需要增加营养的患者。AGA指南允许在以下情况下使用PEG管 :(1)病人不能进食或厌食 ;(2 )肠道仍有功能…  相似文献   

2.
正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应用于因各种原因无法经口进食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如神经系统疾病、吞咽困难、胃肠道功能紊乱及危重症患者等。与传统外科造口术相比,PEG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患者痛苦少和并发症相对较少等优点。包埋综合征为其较严重及少见的并发症,本科诊治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56岁。因上腹隐痛1个月入院。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和护理。方法 分析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行PEG的32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并采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法(NRS2002)和微型营养评价法(MNA)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价。结果 PEG前NRS2002和MNA评价营养不良的发生率84.4%(27/32)和78.1%(25/32)显著高于经PEG管喂养6个月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34.4%(11/32)和28.1%(9/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有4例患者术后出现了轻微并发症,发生率为12.5%(4/32),经适当处理后均痊愈。结论 PEG是一种高效、安全、便捷的肠内营养途径的建立方式,经PEG管喂养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4.
长期机械通气病人早期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临床预后。肠内营养(EN)是机械通气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主要方式,是机械通气病人综合治疗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使EN更简便、安全、有效。2007年12月-2010年2月,我科采用PEG对机械通气超过2周的病人进行EN,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机械通气患者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后的护理方法.结果 28例患者经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后,营养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有效保障了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需求.其中4例脱机拔管后能经口进食,拔除造口管,15例带管出院继续康复治疗,3例死于原发病.结论 采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是一种简单、安全且经济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加强护理,预防和减少胃造口管理中的并发症是保证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下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在吞咽困难、需要肠内营养支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例不能忍受鼻胃管机械刺激、或置鼻胃管后痰多和胃内容物返流出现难治性肺炎的患者作PEG。结果:12例PEG术成功,均无严重并发症,仅2例出现局部皮肤轻度炎症,术后鼻胃管对鼻腔、咽部、食道粘膜的刺激作用如疼痛、出血、鼻塞、恶心、呕吐消失,分泌物减少,胃内容物返流停止,肺部感染减轻或消失,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结论:PEG术安全、有效、可行,很多方面优于鼻胃管。  相似文献   

7.
经皮穿刺内镜下胃壁固定直接置管法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内镜下胃壁固定直接置管法胃造瘘术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方便性。方法:比较广东医学院附属陈星海医院2004年9月至2011年6月期间52例经皮穿刺内镜下胃壁固定直接置管法胃造瘘术患者(实验组)和30例线拉式置管法胃造瘘术患者(对照组)的并发症、操作时间及造瘘管更换方法。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操作时间实验组比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可在体外直接更换造瘘管;对照组需胃镜引导下按原造瘘方法更换造瘘管。结论:经皮穿刺内镜下胃壁固定直接置管法胃造瘘术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已成为肠内营养(EN)支持的优选途径.我院2006年7月-2010年6月,共施行PEG 4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42例PEG病人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17岁~82岁(65.7岁±18.6岁);体质指数(BMI)24.2 kg/m2~28.6 kg/m2;病种:脑血管疾病18例,运动神经元病7例,阿尔茨海默病5例,胰腺癌、重度裂孔病、胃瘫、高位截瘫和肺癌脑转移各2例;其中意识障碍8例,但均有肠功能.  相似文献   

9.
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在新加坡进修期间,有机会护理了14例神经性吞咽困难和6例肿瘤源性食管梗阻,食管瘘而行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的病人。本文主要介绍该术的概况,操作方法及术后护理,家庭宣教,并对护理问题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伯明翰市医院应用经皮内镜饲胃病人明显增多,皮内镜造口术(PEG)为由腹壁上的切口进入胃内。但目前缺乏具有熟练技术和相关知识来支持病人,即制定护理标准,作者为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危重病患者进行肠内营养(EN)在防止肠道细菌移位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F)中起一定的作用,且较肠外营养(PN)有更好的营养效果,并有费用低、实施方便、并发症少等优点。部分危重病患者因昏迷、机械通气、吞咽困难等不能经口进食,长期的全胃肠外营养(TPN)易导致心脏负荷加重、胃肠黏膜萎缩、功能紊乱、菌群失调、细菌及毒素移位等。目前研究认为EN具有更多优势。经鼻胃管或空肠置管是常用的EN手段,但易引起医院获得性鼻窦炎、反流性食管炎、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对于需长期EN的患者,胃造瘘可能是一条EN途径。但用外科手术行胃造瘘需麻醉。手术创伤大,危重患者往往难以承受。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具有操作简单、耗时少、并发症少的特点,国内外已广泛用于临床。但PEG在重症监护室(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和安全性报道较少,本研究拟探讨PEG在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总结分析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及空肠造口(PEJ)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80例患者PEG/PEJ术后均无操作相关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7例患者发生轻微并发症(8.75%),分别为1例造瘘口渗血,1例造瘘口周围感染,2例在实施肠道营养过程中出现PEJ管堵塞,1例造瘘口周围肉芽增生,1例PEJ管尖端移位,1例PEG管断裂。均通过保守治疗后治愈。明确提出合理选择患者、术前必要的检查、术中仔细操作、术后良好护理、重视和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危重或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进食及营养问题,影响其病情恢复.充足的营养支持可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1].肠内营养(EN)是胃肠功能正常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首选治疗手段,选择正确的管饲途径是保证肠内营养安全有效的基本条件[2].传统手术胃造口的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而且费用昂贵.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自1980年开始在临床使用,该技术为建立长期的肠内营养通道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非手术途径,目前已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鼻胃管肠内营养.现将PEG与肠内营养的护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徐菊玲 《护理研究》2009,(9):2324-2325
经皮内镜胃/空肠造口术(PEG/PEJ)自1980年应用于临床,主要替代手术胃、空肠造口,为建立长期肠内营养支持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非手术途径。目前PEG在美国临床应用广泛,而我国多数医院尚未推广。PEG放置操作简便,便于护理,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本文总结了24例PEG病人的手术后护理,旨在减少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percutaneousendoscopicgastrostomy ,PEG)是应用内镜放置造瘘管建立肠内营养的一种内镜下治疗技术。作者自 1999年 10月起 ,对来源于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 16例不同原发疾病的患者进行了PEG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综合报道如下。1 资料及方法1 1 病例选择 本组 16例中多发性脑梗塞 7例 ,高位食管癌 3例 ,喉癌所致咽肌麻痹 1例 ,鼻咽癌术后咽肌麻痹 1例 ,带状疱疹性脑炎植物状态 1例 ,脑出血后遗症、血管性痴呆并发进食呛咳 1例 ,老年性痴呆 2例。其中男 14例 ,女 2例 ,年龄 5 2~ 83岁 ,…  相似文献   

16.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1年10月-2004年12月PEG/PEJ共治疗16例患者,其中15例行PEG胃肠营养;1例行PEG胃肠减压加PEJ小肠内营养。结果:手术成功率100%。3/16例次出现造瘘管周围皮下感染。1/16例次出现造瘘口出血。1/16例次出现造瘘管滑脱导致堵塞。所有患者造瘘管置人后营养迅速恢复,停止静脉补液。16例患者随访1~38个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PEG/PEJ是作为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替代鼻饲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安全、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 stomy,PEG)在临床应用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但在国内仅有少数医院开展了此项工作。我院自2005年2月以来,采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共4例,均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汤小莉 《家庭护士》2009,7(15):1338-1339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的方法和术后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对12例病人经皮胃造瘘手术治疗前后的配合情况和护理方法的观察与整理,形成护理常规和要点并加以完善.[结果]手术均获成功,通过护士精心护理未发生护理合并症.[结论]重视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术前护理,做好喂饲护理、造瘘口以及导管的护理,是保证肠内营养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诊断、鉴别肺部占位性病变的有效方法 ,确诊率高 ,并发症少 ,在明确肺部病变性质上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回顾总结我院肺部占位性病变在 CT导向下经皮肺穿活检 2 5例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 2 5例中 ,男 19例 ,女 6例。年龄 36~ 6 8岁 ,平均年龄 5 2 .5岁 ,以 48~ 6 4岁居多 ,2 5例在活检前均进行正、侧位 X线摄片检查、常规 CT扫描 ,常规细胞学痰查。 3例经纤支镜检查 ,均难以确定诊断。病灶分布 :肺门型 8例 ,肺野型 17例 ,病灶最小 3cm× 3.5 cm,最大 7cm× 10 cm ,呈椭圆形、类圆形、…  相似文献   

20.
Gauderer等^[1]于1980年首次介绍了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1984年,Ponsky等^[2]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jejunostomy,PEJ)。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PEG/J)的主要适应证是建立长期肠内营养途径、胃肠减压、胆汁回输和治疗胃扭转等^[3]。近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