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抢救重型颅脑损伤并脑肿胀患者行大骨瓣开颅减压的同时,探讨硬脑膜切开方法的利弊与疗效。方法对39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脑肿胀患者施行大骨瓣开颅 硬脑膜星网状切开,多点、分散减压,预防和避免急性脑膨出。结果本组施本术式的39例患者中,术后根据GOS恢复标准:存活28例(71·8%),死亡11例(28·2%)。存活者中恢复良好7例(17·9%),中残13例(33·3%),重残6例(15·4%),植物生存2例(5·1%)。结论硬脑膜星网状切开术较其他方法的并发症明显减少。因该方法能使患者颅内高压达到既均匀、多点、分散减压,又避免了术中、术后发生急性脑膨出带来的继发性脑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标准外伤性大骨瓣并硬脑膜网状均匀切开减压术治疗脑肿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30例2008年1月—2010年12月诊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肿胀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标准外伤性大骨瓣开颅合并硬脑膜网状均匀切开减压手术。结果 30例患者手术过程中无一例出现急性脑膨出。30例患者中,存活21例(70%),死亡9例(30%)。存活者中恢复良好5例(23.8%)。中残10例(47.6%),重残5例(23.8%),植物生存1例(4.8%)。结论标准外伤性大骨瓣并硬脑膜网状均匀切开减压术治疗脑肿胀取得了良好疗效,这种方法能均匀、平缓的降低颅内高压,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脑膨出的几率,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吴国远  董意如 《江苏医药》1992,18(9):492-493
用旋转吸引器清除脑内及帽状腱膜下血肿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4~68岁。由于高血压引起脑内血肿5例,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引起脑内血肿3例,外伤性脑内血肿5例,外伤性帽状腱膜下巨大血肿7例,原因不明性脑内血肿1例。CT 扫描诊断,血肿位于脑部基底节5例,大脑皮质下9例,帽状腱膜下7例。血肿清除后,19例随访6~14个月,平均8个月,均恢复正常。2例由于严重丘脑出血术后死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扩大翼点入路大骨瓣硬脑膜成形术在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疗效. 方法 2家医院神经外科共收治符合标准的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54例,分为2组:(1)扩大翼点入路大骨瓣硬脑膜成形术组167例;(2)常规骨瓣开颅术组187例.所有患者都经CT或MRI扫描证实颅内损伤状况. 结果 伤后6个月临床随访结果:按GOS标准评定,扩大翼点入路大骨瓣硬脑膜成形术组:恢复良好81例(48.5%),中度残废26例(15.6%),重度残废21例(12.6%),植物生存8例(4.8%),死亡31例(18.6%);常规骨瓣开颅术组:恢复良好52例(27.8%),中度残废37例(19.8%),重度残废34例(18.2%),植物生存13例(7.0%),死亡51例(27.3%)(P<0.05).扩大翼点入路大骨瓣硬脑膜成形术组患者脑嵌顿、脑脊液漏、皮瓣下积液、癫痫和颅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骨瓣开颅术组(P<0.05),但2组患者术后急性脑膨出和迟发性血肿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扩大翼点入路大骨瓣硬脑膜成形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2种不同生物型外科补片(需缝合和免缝人工硬膜)与自体帽状腱膜修补硬膜缺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根据采用补片的差异将80例患者分为缝合组(采用需缝合的人工硬膜,32例)、免缝组(采用免缝合的人工硬膜,28例)和自体组(采用自体帽状腱膜,20例),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2组生物型外科补片与自体帽状腱膜在手术时间、引流液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热、脑脊液漏、皮下积液及癫痫)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缝合组、免缝组及自体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3.1±0.6)、(2.5±0.5)和(3.0±0.5)h,缝合组手术耗时高于自体组,而免缝组手术耗时低于自体组,缝合组和免缝组分别与自体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免缝组及自体组的引流量分别为(120±75)、( 178±68)和(131±66)ml,缝合组的引流量与自体组基本一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免缝组高于自体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与免缝组患者术后发热及脑脊液漏/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分别与自体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发热:12.5% (4/32)比5.0% (1/20),7.1% (2/28)比5.0% (1/20);脑脊液漏/皮下积液:6.2% (2/32)比0%,25.0%(7/28)比0%,均P>0.05].癫痫发生例数较少,仅缝合组为3.1%(1/31),余2组患者均无癫痫发生,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自体帽状腱膜取材受到一定限制时可采用生物型外科补片.免缝人工硬膜可相应减少手术时间,对难以缝合的部位不失为一种好材料.严密缝合生物型外科补片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形成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及/或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先钻一骨孔清除部分血肿,先行硬膜悬吊再分次剪开硬脑膜,找出急性脑膨出原因,并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逐步清除血肿及坏死脑组织.结果 本组48例,存活19例(39.6%),死亡29例(60.4%).以GOS评分为标准,随访6个月,恢复良好3例(6_3%),中残6例(12.5%),重残8例(16.7%),植物生存2例(4.2%).结论 颅脑外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病因复杂,预后差,但采取充分的术前评估,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发现找出原因,作出正确的处理,并辅以综合的治疗方法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7.
对侵犯颅内的副鼻窦恶性肿瘤10例,施行了根治性手术,用游离的阔筋膜和带蒂帽状腱膜颅骨膜重建被切除的颅底骨板和硬脑膜,颅底骨缺损直径达5~7cm也不需植骨,无一例并发脑脊液漏或出现脑、脑膜膨出,术后已健在4年者4例,2年后复发但仍带瘤生存4年余1例,另5例术后3个月至1.5年局部复发或转移而死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效果,减少其并发症和复发率。方法采用跟腱延长、内后侧联合松解、胫前肌外移、跖腱膜松解的综合手术方法治疗11个月~12岁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20例(186足),按Garceau疗效评定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98例(146足)获随访,平均随访1~5年,优80例(125足),良10例(16足),可6例(3足),差2例(2足),优良率92%。结论跟腱延长、内后侧联合松解、胫前肌外移、跖腱膜松解的手术方法治疗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有效手段,可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梯次减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并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并脑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梯次减压术,对照组行常规骨瓣开颅术,术后护理方法相同,术后随访6个月,进行GOS预后评分.结果 治疗组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2例,对照组出现8例;术后6个月GOS评分,治疗组预后良好(65.00%),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30.00%,P<0.05),死亡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45.00%,P<0.05).结论 梯次减压可实现颅内压逐步减压,避免了既往开颅手术直接打开硬脑膜减压过快、过快解除填塞效应而导致急性脑膨出的发生,能进一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扩大额颞顶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2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均采取顺序硬脑膜切开法分次切开硬脑膜.对28例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术中均未出现难以控制的脑膨出.术后复查头颅CT显示,血肿基本清除19例,血肿仍大片存在4例,其他部位继发血肿5例;环池、基底池、第三脑室复现12例.出院时行COS预后评定:良好9例,中残5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8例.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高,术中减压过快容易出现急性脑膨出,采用顺序硬脑膜切开法能明显降低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率,降低残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