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杨冬  王健琪  荆西京  倪安胜  路国华 《医学争鸣》2004,25(14):1249-1251
目的:探讨基于BP神经网络的雷达式非接触生命参数信号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四层BP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算法,利用Matlab软件环境编写算法程序,进行仿真实验与实际信号处理.结果:利用该方法进行非接触检测系统信号的识别,能够在强噪声背景下检测出生命参数信号.结论:该方法适用于随机性较强的微弱信号检测,对雷达式非接触生命参数信号检测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非接触生命参数检测系统自抖动干扰的抑制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能够抑制非接触生命参数检测系统因自抖动而产生的干扰对生命参数信号检测的影响技术。方法 选用加速度传感器提取出检测系统的自抖动干扰,作为参考信号,采用自适应信号处理技术,研究对系统自抖动干扰抑制效果。结果 对叠加有系统自抖动干扰的信号进行自适应处理,可提高信噪比(约40dB),提取出有用信号。结论 用自适应信号处理对系统自抖动干扰行抑制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非接触生命参数检测系统与压阻式加速度之间的数学模型,方法:理论推导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和检测系统自抖动干扰回波的数学公式,并选用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对本文讨论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结果:给出了计算机仿真分析结果。结论: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分析结果相符,而且该模型能够为非接触生命参数检测系统自抖动干扰抑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利用非接触检测系统可检测到生命参数信号(呼吸、心动等信号).针对呼吸、心动信号频谱有重叠的特征,采用自适应最小均方法对信号进行相关噪声削弱处理,从而获取较为理想的心动信号,实验研究分析及实测结果表明该算法简易、实用.  相似文献   

5.
非接触生命参数检测系统动/静目标的识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识别非接触生命参数检测系统探测范围内目标的运动/静止状态,为探测人员提供更加丰富的目标信息. 方法:提取系统检测到的呼吸路信号和体动路信号,选取最优的数据长度分别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对变换后两路信号的频域能量分析比较,参照设定的阈值进行识别. 结果:20 cm和30 cm穿墙探人实验表明,在系统的探测范围内,目标的运动/静止壮态与呼吸路信号和体动路信号的频域能量比有着良好的相关性. 结论: 本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探测环境中的非接触生命参数检测系统,能够迅速对目标的运动/静止状态进行识别,增强了此系统的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6.
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生物雷达广泛应用于生命体探测等领域,而人体生命体征信息的非接触检测是其需解决的最主问题。本文利用参数化双谱估计算法分析UWB生物雷达回波信号,以非高斯白噪声激励的AR(AutoRegression)参数模型对信号进行建模,并用带约束的三阶平均法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UWB的人体目标非接触检测算法,并将该算法与现行的基于功率谱密度的检测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有人位置点信号和无人位置点信号在双谱域表现出明显的差别特性,新算法能更好地实现人体目标的非接触检测。  相似文献   

7.
语音是人类重的生理信号,生物雷达能够通过检测喉部发音器官振动的微弱信息对语音进行非接触采集,从而提供一种新型的非接触语音获取方法。但生物雷达所接收的含有语音信息的回波中还存在多种噪声和杂波。本文采用离散短时傅立叶变换,在保持语音信号振幅谱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棚位谱来对信号谱进行重构,达到去除雷达语音信号中噪声分量的日的。通过与经典的谱减法和维纳滤波语音增强算法进行对比,此算法能够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有效地降低噪声分最,可提高生物雷达语音信号质量。  相似文献   

8.
基于毫米波的呼吸、心率非接触检测实验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目的 研究人体呼吸、心率的非接触检测方法和技术 .方法 采用低功率毫米波 (λ=8mm )为探测信号 ,运用多普勒雷达原理和生理信号检测技术进行实验研究 .结果 探测信号功率 P<1m W,探测距离 s<5 m,检测对象着各类衣服、在不同姿势、不同的天线照射角度下 ,较高质量的检测出人体呼吸和心动信号 .结论 该技术方法检测灵敏度高 ,功率小 ,对人体无害 ,是一种可行的呼吸、心率非接触检测方法 .  相似文献   

9.
非接触磁感应脑阻抗断层成像系统激励源设计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设计适合非接触磁感应脑阻抗断层成像系统工作的激励源和感应线圈 ,为进一步了解生物组织电阻抗的行性打下良好的基础。方法:基于高速电子电路设计技术,建立具有差分驱动模式、频率(1MHz-20MHz)和幅值均线性可调的信号源,分析测量结果,得出设计参数。测量并计算感应线圈参数,分析影响其特性的因素。结果:激励源的输出频率在10MHz时,带负载线圈稳定输出最大电压峰峰值12V,最大电流220mA,频率稳定度为0.5%,输出噪声电压有效值6.1mA,信噪比63dB。结论:本信号源性能满足试验要求,受外界电磁幅射干扰影响小,感应线圈设计合理,有利于进行检测试验,这些都为下一步成像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种具有高信噪比的脉搏波光电传感器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研制一种生理信号光电传感器。方法:利用光电传感器检测通过指端毛细血管后的光强度的变化,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电信号1/V转换、放大、滤波处理。结果:获得了清晰稳定的指端容积脉搏波。结论:高信噪比的光电传感器可用作于临床监测和生理信号分析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自发呈报数据库定量信号检测系统。方法借鉴目前国际上五种针对自发呈报数据库的定量信号检测方法,采用PowerBuilder与SQL2000编程,建立了信息编码、信号检测和报表生成三个模块,并应用于上海市2003—2004年自发呈报数据库.验证其检测效果。结果1.该系统能准确检出已知信号;2.不同定量信号检测方法联合使用能够提高信号检测的准确性;3.本系统可以早期检出两种新的药品不良反应信号(莲必治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头孢拉定致血尿)。结论不良反应定量信号检测系统的建立可以极大地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内源光信号(Intrinsic Optical Signals,IOSs)探测技术因受到低信噪比的影响,阻碍其对视网膜功能的非侵入性检查的实际应用。本文利用小波函数对IOSs进行去噪。方法除了稳定的探测系统外,另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利用去噪算法对信号进行处理来提高信噪比。本文对比多组数据叠加取平均、小波去噪以及平滑去噪的结果最终选取了Symlets小波函数对IOSs进行去噪处理。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Symlets小波函数对IOSs去噪,在两组实验数据平均的情况下,信噪比得到了有效提高,较5组数据(每组实验数据采集时间为8 s,连续采集5组)平均的信噪比最高可提高3.56倍。Symlets小波函数对信号进行处理时所需要采集数据的时间,较5组数据平均所需的时间缩短24 s,信号处理所需时间平均缩短75 s左右。结论利用小波函数处理信号,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可以有效降低重复采样组数,有利于IOSs的实际应用。本文结果对于视网膜IOSs的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免疫印迹法检测信号蛋白的三种显示系统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分析用于检测信号蛋白的三种免疫印迹显示系统的敏感性.方法:用不同的免疫印迹显示系统检测Jurkat细胞中ZAP-70分子.结果: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增强发光显示系统较HRP-双底物系统及碱性磷酸酶(AP)-双底物系统至少敏感50倍.结论:HRP-增强化学发光免疫印迹是一种较敏感的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酪胺与过氧化物酶发生酶促反应后,用热缓冲液洗以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催化信号放大法(C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应用7种不同类型的一抗,2张不同肿瘤的组织芯片,同时进行EnVision法、LsAB法、标准CSA法和改进CSA法染色,比较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改进CSA法最为敏感,其次是标准CSA法、EnVision法和LsAB法,改进CSA法的敏感性较标准CSA法高2~3倍.4种方法背景染色基本一致,细胞定位准确.结论:改进后的CSA法的稳定性、敏感性好于标准CSA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自适应滤波的心电图中呼吸信号的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涛  杨国胜  汤池  焦腾 《医学争鸣》2005,26(9):852-854
目的: 利用基于递归最小二乘(recursive least-square, RLS)算法的自适应滤波器对心电图信号进行滤波,提取心电信号中的呼吸信号. 方法: 通过对常规的肢体导联心电检测设备获取的心电信号进行处理,提取心电特征信号R波幅度序列和R波间期序列作为自适应滤波器的原始输入信号和参考信号,通过RLS算法的自适应滤波,提取心电图中调制的呼吸分量. 结果: 经过时、频域分析,自适应滤波后估算出的呼吸信号与真实的呼吸信号在时域和频域都显示出了良好的相关性. 结论: 本方法设计合理,结果准确可靠,是一种简便高效、无创、低成本的呼吸监护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信号强度在帕金森病定向手术中的定位作用。方法:在14例次丘脑毁损术和43例次苍白球毁损术微电极行进过程中连续记录神经元放电,计算信号强度,绘制信号强度距离分布曲线,研究丘脑毁损术和苍白球毁损术中各核团的信号强度的差异。结果:丘脑毁损术中微电极进针路径上各核团的信号强度具有很好特异性。尾状核与丘脑间的白质同尾状核和丘脑之间以及丘脑与丘脑腹中间核之间相差数倍以上,更易辨别,绘制信号强度距离分布曲线结果更加明显。苍白球毁损术中微电极进针路径上各部位的信号强度虽有明显差异,信号强度距离分布曲线呈现波动性。结论:信号强度可以作为丘脑毁损术中一种神经电生理定位方法,但在苍白球毁损术中应用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7.
刘晓蕾  侯严振  林帆 《海南医学》2012,23(12):83-85
目的探讨单方向弥散加权背景抑制神经成像在臂丛神经冠状位扫描中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对无臂丛神经症状及体征的15例志愿者行弥散加权背景抑制神经成像序列冠状位扫描,扫描时间相同,比较弥散敏感梯度场施加在单方向(Slice/前后、Read/头足、Phase/左右)和三方向(3-ScanTrace)的图像信噪比。结果Slice单方向施加弥散梯度场的图像信噪比三方向均施加弥散梯度场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ad方向和Phase方向的图像信噪比均比三方向的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同扫描时间时扩散敏感梯度场只施加在Slice方向比三方向都施加得到的臂丛神经冠状位影像的图像信噪比高,可以作为常规扫描序列。其他两个方向信噪比明显下降,不适合临床扫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自主研发的信号检测系统对于肝损信号检测的灵敏度,发现药物性肝损害可疑信号。方法利用信号检测软件对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信号检测,对检索结果进行相应分析。结果共检测到符合标准的信号191组,涉及肝功能异常病例1202例。检测到致肝损的药物且国家中心通报过的共6种,其中2种药物在国家中心通报之前检测出;另检测到10种说明书无肝功能损害记载且国家中心未通报的有肝损害现象的药物。结论信号检测系统对于肝损信号的检测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灵敏度,可为药品监督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Two molecular methods for HPV genotyping in formalin-fixed, paraffin-embedded tissue were evaluated: in hou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ssay (PCR) with consensus and type-specific primers and a novel procedure of in situ hybridization-a catalyzed signal amplification system (CSA-ISH, Genpoint, DAKO, Glostrup, Denmark). The number of HPV positive cases and detected viral types were compared in cervical biopsies and cone specimens according to histopathological diagnosis. Primer efficiency in detecting various types of HPV by PCR method was evaluated. METHODS: DNA samples (101) were used as a template to amplify with three pairs of consensus (MY09/11, GP5+/6 +, CPI/IIG) and four type-specific HPV primers (HPV-6/11, 18, 16 and 33). The according histological tissue sections were analyzed with CSA-ISH method, using commercial HPV biotinylated probes HPV-6/11, 16/18 and 31/33/51. RESULTS: The degree of concordance for PCR and CSA-ISH was 64.4%. In 63 of 101 samples (62.4%), HPV was detected by PCR, while only 35 (34.7%) were positive using CSA-ISH. CSA-ISH found lower percentages for all HPV types, except HPV-6/11. A lower percentage of positive results in all high-grade lesions was detected by CSA-ISH. Multiple infections were detected by PCR in only one sample and in three samples by CSA-ISH. Detection with My09/11 primers followed by Gp5+/6+ primers, in nested reaction, gave the highest number of positive results: 58 of 63 (92%). None of the samples diagnosed as condylomata planum or CIN I was positive for HPV-6/11 (low risk type), which was detected exclusively in condylomata acuminatum group. CONCLUSIONS: A significantly higher number of positive samples was detected with PCR than with CSA-ISH method. CSA-ISH method should be improved, especially in detecting HPV in high-grade lesions. CSA-ISH may be more accurate in detection of multiple infections. GP5+/6+ in nested reaction after MY09/11 detected the highest number of positive results. Samples diagnosed as benign lesions positive on HPV-X must be monitored as possible candidates for progression. CIN I lesions, which were HPV negative, probably will not progress. This finding may be important in planning therapy and avoiding unnecessary treat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