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蒋克平 《华夏医学》2005,18(6):1017-1018
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当普及,对脑出血的高压氧治疗报道不多.笔者1995年以来选择条件适合的脑出血患者64例,对其治疗时机和条件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常见的一种疾病,死亡率较高,到目前为止,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本文对治疗时间不同的200例患者的治疗结果作了对比分析,以探讨早期治疗对脑出血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脑血管病是内科的常见病,包括出血性及缺血性脑血管病.近年来由于CT应用于临床,对脑出血的诊断率可达100%.但由于种种因素仍有部分脑血管病需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前脑血管病在某些地区仍位居死亡原因之首,原发性脑出血约10%。多数患者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近年来,人们发现亚低温对脑出血也有保护作用,王德生等[1]报道,局部亚低温对实验性脑出血所致脑水肿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起病急剧 ,症状重,并发症多,及时治疗和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本文对178例急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并发症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脑出血的危害极大, 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约占20%~30%, 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在应用CT以前,内科治疗的死亡率达到70%~80%.随着CT的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脑出血的诊断越来越准确、快捷;随着显微外科和立体定向技术的发展,脑出血越来越倾向于外科治疗,但是资料显示,手术治疗的死亡率仍达到3%~51%.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死亡率和致残率均很高。我国开展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已有40来年的历史,而近年有倾向于手术治疗的趋势,但手术治疗仍有较高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韦云飞 《广西医学》2000,22(6):1302-1303
消化道出血是脑血管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脑血管病病情严重及预后不良的标志.作者对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理、早期诊断、治疗诸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认为昏迷、脑出血量大及梗塞面积大时容易并发消化道出血,临床工作中应注意该并发症的防治.现将此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材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不同性质脑血管病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状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82例脑血管病患者血浆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浆GMP-140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P<0.01)。恢复期上述指标脑出血和脑梗死组均明显下降(P<0.01),但脑梗死组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体内均存在血小板活化亢进。GMP-140含量的检测不仅对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了理论根据,而且对观察病情演变、判断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洪雁 《微创医学》2005,24(3):340-341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临床特点、病因、转归和防治措施.方法对85例急性脑血管病并MOF与85例急性脑血管病不合并MOF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急性脑血管病并发MOF病情重于不合并MOF患者,脑出血组发生MOF(63.52%)多于脑梗死组(17.65%),且病情重于脑梗死组.年龄越大、原有基础病者易并发MOF.死亡率与衰竭的器官数目成正比.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并发MOF病情严重,死亡率高,预后差,治疗困难,故应积极预防,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脑出血是指原发于脑实质内的非创伤性出血,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急性脑血管病,至今仍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与同等体积的脑梗死相比,脑出血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脑出血急性期是患预后好坏的关键,中医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疗效肯定,对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对脑出血的中医药治疗研究已广泛开展,现将近几年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不同性质脑血管病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状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82例脑血管病患者血浆α-颗粒膜蛋白-140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浆GMP-140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恢复期上述指标脑出血和脑梗死组均明显下降,但脑梗死组仍高于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脑血管病患者血脂变化规律和比较其调脂治疗疗效,探讨血脂对脑血管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脑梗死组108例、脑出血组84例及对照组92例(未发生脑卒中患者),用比色法测其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采用随机分组将脑出血及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调脂治疗组及非调脂治疗组,并进行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AM)(近期疗效)及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定(远期疗效)。结果脑血管病患者(脑出血、脑梗塞)的TG、TC、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低于对照组;脑出血组TC、LDLC低于脑梗塞组;调脂治疗组1个月后FAM评分低于非调脂治疗组,而3个月后ADL分级评定好于非调脂治疗组。结论高TG、TC、LDLC及低HDLC水平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低TC、LDLC更易发生脑出血;调脂治疗能改善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脑血管病患者中死亡率和致残率最高的一种疾病,高血压脑出血常发生于45~65岁,男性发病略多于女性.高血压是自发性脑内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在CT和手术显微镜普遍应用于临床后,对血肿的精确定位和精细手术成为可能,开始对部分脑出血病例采用清除血肿、制止出血、降低颇内压为主的手术治疗而获得成功,手术治疗已成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有力方法.  相似文献   

15.
脑血管病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国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给社会及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近年来国内外对脑血管病的研究日新月异,推动了该病预防和诊治的快速发展.本文概述了当前脑血管病基础及临床领域的几个热点问题,包括基础研究的关注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救治及血管内治疗,脑出血和脑卒中的预防及早期康复,脑血管病防治的循证、转化及精准医学研究.期望通过这些热点问题的探讨为相关学科的医师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高压氧(HBO)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失语症的疗效,对37例脑梗死和13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总有效率92%。有效:最短1次,3例;最长30次(3个疗程),2例;平均治疗时间20d,高压氧治疗脑出血性病变较脑梗死性病变的有效率高10.81%。HBO辅助治疗能加速急性脑血管病失语症的恢复,其中对脑出血性病变失语症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姬漫  王雅丽  冯军鹏  刘亚 《海南医学》2007,18(1):13-13,6
目的 探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 对86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 86例患者梗死显效64%-88%,总有效率77.4%-98%,死亡率明显下降54%-67%,脑出血显效40%-56.8%,总有效率72.4%-89.5%,死亡率下降45.1%.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应用胰岛素使血糖维持在正常偏低水平,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复发性脑出血是一种极为严重的脑血管病,其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首次脑出血明显增高.高血压控制不佳可增加再出血的危险,基底节型出血原因多为高血压,脑叶型出血可能与淀粉样脑血管病有关,本研究探讨复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9.
脑血管病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病死率、残废率均高。据北京市部分城区、郊区1973及1974年人口统计,脑出血等急性脑血管病的死亡率都在100/10万以上。在死亡原因中居第一或第二位。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死因之一。脑出血的病死率各处报道不一致,解放初期可达70%。近年来由于医疗、护理水平的提高,病死率逐年下降,但仍有30%左右。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死率由25%降至16%。部分病人仍留有后遗症,如偏瘫、失语等,亟待进一步研究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脑血管病与高血压的关系极为密切,血压高可造  相似文献   

20.
房玲  梁嘉荣 《医学综述》1996,2(11):585-588
<正>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疾病.近年来又有逐年增多且年轻化的趋势.脑血管病尤其是重症脑血管病如大面积脑梗塞、脑出血(大中血管破裂或内囊出血),严重脑干、小脑出血等是威胁生命需立即抢救的临床危重症,其死亡率、致残率高.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对脑血管患者除内科治疗外对手术适应证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提高了生存率.对急性脑梗塞采用早期溶栓的方法治疗亦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是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一些重症脑血管患者由于严重的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等损害了脑神经细胞尤其是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