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HPLC法测定甘草附子汤中甘草酸和桂皮酸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秋涛  毕开顺 《中草药》2003,34(10):913-914
甘草附子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由甘草 4g,附子 4g,白术 4g,桂枝 8g组成。主要用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症。甘草为方中君药 ,具有抗炎、镇咳等作用 [1] ,甘草酸为甘草的代表性成分之一。桂枝为方中使药 ,具有镇痛、镇静等作用[2 ] ,桂皮酸是桂枝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本实验采用 HPLC法对甘草附子汤中的甘草酸和桂皮酸进行了测定 ,以期为甘草附子汤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1 仪器与药品岛津 LC— 1 0 A高效液相色谱仪 ,SPD— 1 0 A紫外检测器 ,CK Chrom TM色谱工作站。甘草、附子、白术、桂枝药材购于沈阳市天益堂药…  相似文献   

2.
桂枝汤类方化学成分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桂枝汤(桂枝、白芍、生姜、甘草和大枣)类方中原儿茶酸、香豆素、桂皮酸、桂皮醛、芍药苷和甘草酸含量的方法,并探索配伍对各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用SUPELCO Discovery C18柱,0.05%磷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30nm和254nm;测定桂枝汤、桂枝加桂汤和桂枝加芍药汤中原儿茶酸、香豆素、桂皮酸、桂皮醛、芍药苷和甘草酸的含量,不同配伍之间的差异采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建立了同时测定原儿茶酸、香豆素、桂皮酸、桂皮醛、芍药苷和甘草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相应的回归方程,与单味桂枝相比,三个类方中原儿茶酸含量增加、桂皮酸含量减少,桂枝汤和桂枝加桂汤中香豆素含量增加;与单味芍药相比,三个类方中芍药苷含量减少;与单味甘草相比,三个类方中甘草酸含量增加。结论:本方法专属、重复性好,可用于桂枝汤类方中原儿茶酸、香豆素、桂皮酸、桂皮醛、芍药苷和甘草酸的含量测定。不同配伍对各成分含量有影响,其影响非常复杂。  相似文献   

3.
《中成药》2015,(9)
目的研究微波提取对桂枝-甘草药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微波提取桂枝-甘草药对,测定主要化学成分甘草酸和桂皮醛的含有量,考察微波功率和提取溶剂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当提取溶剂为40%乙醇,微波功率为200W时,甘草酸和桂皮醛的提取率分别为5.65、2.52 mg/g。结论微波提取法效率较高,但微波功率和提取溶剂分别对不同极性成分的提取率和相对含有量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微波提取中药复方或药对时,应关注其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桂枝甘草汤HPLC指纹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桂枝甘草汤的HPLC指纹图谱检测方法。 方法: 采用Agilent SB-AQ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进样量10 μL。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10批桂枝甘草汤HPLC指纹图谱进行评价。 结果: 以桂皮酸为参照峰,确定了25个共有峰,指认其中4个共有峰分别为甘草酸、甘草苷、桂皮酸和桂皮醛。10批桂枝甘草汤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5。 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和准确性良好,为桂枝甘草汤质量标准建立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HPLC同时测定桂枝颗粒中桂皮酸、芍药苷、甘草酸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枝颗粒是在汉代名医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第一方桂枝汤的基础上,由桂枝、白芍、甘草、生姜与大枣制成的现代中药制剂。该制剂的指标成分是芍药苷、桂皮酸与甘草酸,这三类成分单独测定的方法文献报道较多。现行的桂枝颗粒国家药品标准[1]仅对臣药白芍中芍药苷进行了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桂枝甘草汤方药成分提取时药材的最佳组合方式。方法将方药分成混煎组和桂枝、甘草单煎混合组,用半仿生提取法提取,提取液作甘草次酸、肉桂酸、总黄酮、挥发油、干浸膏的含量测定及50%乙醇精制液的HPLC指纹图谱比较。结臬除干浸膏2种组合提取液含量相近外,其余4个指标成分含量混煎液均明显高于单煎混合液;2种组合提取液的HPLC指纹图谱无明显差异;HPLC梯度洗脱总积分面积及主要特征峰峰面积:混煎液〉单煎混合液。结论桂枝甘草汤方药成分提取时以桂枝与甘草混煎为佳。  相似文献   

7.
四逆汤中附子甘草配伍规律研究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25  
目的:观察四逆汤中药附子,甘草配伍前后主要成分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串联质谱ESI-MS/MS及HPLC测定附子中的主要成分在配伍前后含量变化,采用薄层扫描测定甘草中的主要成分甘草酸在配伍前后的含量变化,结果:附子与甘草配伍后乌头类生物碱和甘草酸的含量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多指标正交试验优选桂枝甘草汤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桂枝甘草汤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HPLC测定甘草苷、肉桂酸、桂皮醛及甘草酸含量,流动相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0 min,5%~20%A;10~15 min,20%~23%A;15~30 min,23%~32%A;30~40min,32%~35%A;40~50 min,35%~40%A;50~60 min,40%~50%A),检测波长254 nm。以甘草苷、肉桂酸、桂皮醛、甘草酸和浸出物提取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桂枝甘草汤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加12倍量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甘草苷、肉桂酸、桂皮醛、甘草酸及浸出物提取量分别为5.93,11.73,12.25,12.34,172.86 mg·g-1。结论:多指标综合加权法能较为合理地反映桂枝甘草汤的整体药效,为该方的临床应用与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四逆汤由附子、炙甘草、干姜组成。其中附子为君药,具有毒性。附子中研究最多的成份为乌头类生物碱,如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这些生物碱毒性很大,量甚微,几乎很难检测到,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测定这三种生物碱的含量作为此类药材的质量控制指标。甘草的主要成份为甘草酸、甘草次酸、黄酮类化合物,以往对甘草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甘草酸,而甘草次酸是甘草酸水解后的甘元,在四逆汤方剂中,甘草次酸是对抗附子引起心律失常的主要成份,而且能够改善代谢性酸中毒,增强组织用氧能力,是四逆汤中最重要的解毒成份,所以笔者建立了四逆汤中甘草次酸的测定方法,可用于四逆汤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之一,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甘草与附子配伍减毒的有效成分及作用环节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徐姗珺  陈长勋  高建平 《中成药》2006,28(4):526-530
目的:探明甘草酸和甘草次酸是否为甘草中降低附子毒性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环节。方法:将附子单煎及附子与甘草、附子与甘草酸、附子与甘草次酸分别合煎,用HPLC法分析各种煎液中乌头碱及次乌头碱的煎出量,同时用动物实验测定各煎液不同给药途径的急性毒性,比较各煎液的LD50。结果:口服给药,甘草、甘草次酸与附子合煎液的毒性明显减小,甘草酸与附子合煎毒性略有减小;腹腔注射给药,甘草酸与附子合煎液的毒性明显增加。合煎时甘草能降低乌头类生物碱的溶出,而甘草酸、甘草次酸均有增加溶出的作用,甘草酸的作用强于甘草次酸。结论:甘草与附子合煎口服可减小附子毒性,部分原因是其可减少附子中有毒生物碱的煎出。但甘草酸及甘草次酸并不能减少附子中有毒生物碱的煎出,而可能与有毒生物碱结合,延缓其在胃肠道吸收,发挥一定的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11.
HPLC法测定桂枝中桂皮醛和桂皮酸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晓薇  蔡刚  潘桂湘  郭俊华  胡静 《中草药》2004,35(6):695-696
桂枝为樟科常绿乔木肉桂G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嫩枝,含有的主要成分为桂皮醛、桂皮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仅有TLC鉴别,笔者采用HPLC法测定了桂枝中桂皮醛和桂皮酸的含量,并测定了4个市场样品。结果表明该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有效地控制桂枝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研究四逆汤中甘草与其他药味配伍后药效成分甘草苷、甘草酸、甘草素、异甘草素含量的变化。以甘草单煎液、甘草附子合煎液、甘草干姜合煎液、四逆汤为供试品,采用HPLC测定甘草中4种药效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甘草配伍不同药味之后4种药效成分含量均降低,且4种药效成分的含量均为甘草单煎液 > 甘草干姜合煎液 > 甘草附子合煎液 > 四逆汤。其中甘草苷质量浓度分别为11.18,9.89,9.67,9.17 mg·g-1;甘草酸质量浓度分别为20.76,15.58,11.30,8.52 mg·g-1;甘草素质量浓度分别为0.66,0.57,0.45,0.24 mg·g-1;异甘草素质量浓度分别为0.14,0.07,0.03,0.01 mg·g-1。因此,甘草配伍干姜后甘草中药效成分含量明显降低,为甘草可缓干姜之烈性提供了科学依据;甘草配伍附子后甘草中药效成分含量大幅度降低,为甘草解附子之毒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科学支撑;甘草与附子、干姜共同配伍后甘草中药效成分含量进一步降低,说明四逆汤方中3味药相互依存相互牵制以共奏药效,体现了四逆汤药味之间相畏/相杀、相须/相使配伍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3.
配伍用药是中医特色之一,附子为回阳救逆要药,但有毒,甘草味甘、性平,能缓能解,故附子甘草临床多配伍应用。张仲景及历代各医家使用附子甘草配伍剂量各有特点,即用附子同时多配伍足量炙甘草。甘草对附子的增效减毒作用主要表现在两者各成分间,即附子主要成分乌头碱、次乌头碱与甘草主要成分甘草苷、甘草酸、甘草次酸之间的协同作用。采用新技术使附子甘草有效成分合理配伍,达到最佳药效,发挥最佳药理作用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桂枝与甘草"辛甘化阳"配伍的化学内涵.方法 ①薄层色谱法对比分析桂枝甘草配伍前后不同极性提取部位化学成分的变化.②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桂枝与甘草配伍前后主要化学成分桂皮醛、肉桂酸、甘草次酸进行含量测定并比较煎出率.结果 ①桂枝与甘草配伍前后水提液的不同极性溶剂提取部位进行薄层色谱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总体成分在配伍前后无明显变化,未发现新物质的产生;②高效液相检测结果表明,桂枝配伍甘草能够促进桂皮醛的煎出;肉桂酸在配伍后煎出率则有所下降;甘草次酸在配伍前后煎出率无明显变化.结论 桂枝配伍甘草不产生新的物质,但对其中一些主要化学成分的煎出有一定的影响.应结合药理效应研究对桂枝配伍甘草这一"辛甘化阳"配伍进行深入的配伍内涵诠释.  相似文献   

15.
目的:cAMP-PKA(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是细胞内非常重要的信号转导途径。本实验研究了桂枝汤四个主要组成成分。桂皮酸、桂皮醛、芍药苷及甘草次酸,不同组合对PGE2(前列腺素E2)刺激的胚胎大鼠下丘脑神经细胞内cAMP-PKA水平的影响。方法:用放免法测定不同组合成分作用的细胞cAMP含量和PKA活性。结果:各成分作用时,桂皮酸(0.625μg/mL)、桂皮醛(10、0.625μg/mL)、芍药苷(0.625μg/mL)和甘草次酸(10μg/mL)对细胞cAMP含量或PKA活性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在27组不同成分的组合中,有19组对细胞cAMP含量、16组对细胞PKA活性有显著的降低作用。结论:桂皮酸、桂皮醛、芍药苷和甘草次酸的不同浓度组合可能与桂枝汤体温双向调节作用的物质基础有关,其作用可能与调节cAMP-PKA通路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甘草、干姜与附子配伍减毒的物质基础与作用环节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甘草有降低附子毒性作用。与附子共煎时其所含甘草酸及甘草次酸并无减少乌头碱溶出的作用。甘草解毒机理是其所含甘草酸及甘草次酸可能与乌头类生物碱结合,延缓或减少毒性物质的吸收,甘草酸在胃肠道转化为甘草次酸而被机体吸收,吸收后的甘草次酸在体内有较强的抗乌头碱所致心律失常的作用。甘草所含黄酮类化合物可能在煎液中与乌头类生物碱发生结合沉淀,减少有毒生物碱的吸收;甘草黄酮在体内也可发挥拮抗乌头碱所致心律失常作用。甘草酸水解产物葡萄糖醛酸与乌头碱结合,减少有毒生物碱吸收或在体内与乌头碱结合加速其排泄而发挥解毒作用的可能性存在,但此减毒作用并非主要作用。干姜降低附子毒性作用确切可靠。在与附子共煎环节,干姜的石油醚提取物和氯仿提取物能减少煎液中乌头碱含量,并减少其生物毒性。乙酸乙酯提取物并不减少煎液中乌头碱的溶出,但却能在体内发挥拮抗乌头碱心脏毒性作用;水溶性组分能增加附子中乌头碱类的溶出,并增强附子的毒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桂枝甘草汤(桂枝、炙甘草)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GC-MS方法分析10批次样品挥发油主要化学组分,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在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60℃,载气流速为1mL.min-1,分流比为50∶1,柱温60℃,保持3 min,10℃.min-1升至150℃,3℃.min-1升至180℃,10℃.min-1升至250℃,保持2 min的色谱条件下,挥发油主成分可以达到较好分离。结果共鉴定了桂枝甘草汤中33个挥发性成分,占挥发性总成分的93%以上;主要为苯甲醛、苯丙醛、反式肉桂醛、肉桂醛(61.02%±9.13%)、2'-甲氧基肉桂醛,红没药醇、十六酸等。结论桂枝甘草汤中挥发油成分主要来自桂枝挥发油成分;该方法准确、稳定、可靠,可用于桂枝甘草汤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白虎汤药液进行相态拆分,并对白虎汤真溶液相态、纳米相态及沉淀相态中的芒果苷、新芒果苷、钙离子、甘草苷和甘草酸铵的含量进行测量,以明确白虎汤纳米粒子对其主要成分的增溶作用,从而阐释白虎汤强效解毒解热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速离心和透析技术对白虎汤进行相态拆分,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白虎汤不同相态中的芒果苷、新芒果苷、甘草苷和甘草酸铵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25 m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7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1。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溶液对白虎汤不同相态中钙离子浓度进行标定。结果:1 mL白虎汤纳米粒子中含有新芒果苷483.00μg,芒果苷1068.88μg,甘草苷219.93μg,甘草酸铵187.10μg,其中新芒果苷和芒果苷的含量分别占1 mL白虎汤的89.4%和89.9%。纳米相态中新芒果苷和芒果苷分别是真溶液230.0倍和23.3倍,沉淀的8.5倍和14.4倍。白虎汤纳米相态中含有钙离子的含量较多,占白虎汤水煎液的86.9%,且白虎汤及白虎汤纳米相态中钙离子含量均高于石膏组。结论:白虎汤纳米相态的主要成分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相态,白虎汤纳米粒子对于白虎汤中主要解热成分新芒果苷、芒果苷和钙离子以及解毒成分甘草酸和甘草次酸起到了增溶作用,白虎汤强效解毒解热作用机制与其形成的纳米粒子有关。  相似文献   

19.
均匀设计优选桂枝甘草汤的半仿生提取工艺条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学兰  徐萍 《中成药》2006,28(8):1116-1119
目的:为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的剂改优选提取工艺。方法:以肉桂酸、甘草次酸、挥发油、总黄酮、干浸膏含量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优选其半仿生提取法(简称SBE法)的工艺条件。结果:确定其工艺条件为:3煎用水pH值依次为2.00、7.30、8.50;煎煮时间依次为190、90、50 m in。结论:桂枝甘草汤优选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附子甘草配伍减毒增效机理探析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以附子甘草为例,试从组分合和的角度阐述其配伍后减毒增效的机理。认为甘草酸、甘草黄酮为甘草对附子减毒增效的物质基础,其减毒机理主要表现为甘草中的酸性物质与附子中的酯型生物碱的沉淀反应,以及甘草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增效机理主要表现为附子与甘草中各成分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