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电向量图在顺钟向转位心电图中鉴别诊断右心室肥大的价值。方法:对120例常规12导联心电图诊断为顺钟向转位的心电图再进行心电向量图的检查,同时经心脏超声心动图确诊右心室肥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电图在顺钟向转位的心电图中诊断右心室肥大准确率较低与心电向量图在符合诊断结果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电向量图弥补了心电图诊断上的不足,在顺钟向转位心电图提高了右心室肥大的诊断准确性,其价值优于常规12导心电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电向量图对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39例心肌梗死患者,分别对其进行心电图和心电向量图进行诊断,观察心电图及心电向量图阳性诊断率及检测结果准确率。结果心电向量图阳性诊断率及检测结果准确率均高于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向量图对心肌梗死进行诊断阳性检出率和准确度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电向量图在诊断右心室肥大中的价值。方法:对100例诊断为顺钟向转位的常规静息十二导联心电图再进行心电向量图的检查,然后与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对照。结果:诊断为顺钟向转位的常规心电图与心电向量图在符合右图心。室肥大诊断结果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电向量图对右心室肥大的诊断准确性高,其价值优于常规12导心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电向量图与心电图对慢性肺心脏病诊断标准及两者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经临床X线、肺功能、彩超确诊慢性肺心痛患者进行心电图、心电向量图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心电图阳性率较低,与心电向量图分别在符合诊断标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心电向量图弥补了心电图诊断上的不足,两者联合使用具有较好地互补作用,提高了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朱艳春 《实用医技杂志》1998,5(9):631-631,633
对58肺心病人进行心电图和心电向量对照检查,结果显示心电向量图对肺心病早期诊断有较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145例矽肺患者的心电图和心电向量图对比分析,证实心电向量图对矽肺并发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率明显高于心电图。并着重观察心电图正常而心电向量图符合肺心病诊断标准的心电向量图特点,结果以 S 向量角>-110°且>0.6mv 为最敏感,H 面右后面积>20%伴 F 面右下面积>20%总面积较为敏感。提示以上两项为肺心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心电向量图对肺心病的早期诊断优于心电图的可能原因及 S 向量增大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心电向量的检查方法,通过对25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与31例健康人的比较;高血压病引起的左室肥厚与扩张型心肌病时左室肥厚的对比分析、显示扩张型心肌病与健康人及高血压病的心电向量图,差异显著。据本文可以看出:采用心电向量用来诊断扩张型心肌病,比常规心电图有更多的发现。  相似文献   

8.
<正> 我们自1977年12月至1982年9月对肺心病患者作了心电向量图观察。部分患者同时做了心电图及肺功能检查。通过资料的对比分析,以评价心电向量图、心电图、肺功能对肺心病的诊断价值,并对1980年“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心电向量图诊断标准”、1977年“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心电图诊断标准”加以评价。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心电向量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我们对86例冠心病患者作了心电图和心电向量图的检查,并与50例正常人心电向量图对照比较。现分析如下:资料和方法一、检查对象:本组86例,男性73例,女性13例,年龄29~71岁。全部病例在做心电向量图前,均经过临床和心电图检查,诊断  相似文献   

10.
<正> 心电向量图(VCG)和心电图(ECG),均为记录心脏电激动的方法,心电向量图观察立体的变化,心电图观察平面的变化。本文通过对55例心肌梗塞其中10例下壁心肌梗塞伴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均分别用心电向量图和心电图追踪检查以比较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心电向量图向右后向量增大,是右室肥厚的特征,但也可是左室后基底部肥厚的表现,有鉴别的必要。本文通过对30例有向右后向量增大的慢性肺心病人及30例存在左室后基底部肥厚的高血压等疾病患者心电向量图的观察分析,提出了根据额面最大QRS向量的方位及旋转方向等6项心电向量图改变的差别进行轻度右室肥厚与左室后基底部肥厚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心电向量图学从40年代来发展起来(7),至50年代曾一度有较大的发展。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逐渐减少,对其临床应用价值颇有争议,而多数人仍认为在心室肥厚,传导阻滞,心肌梗塞,预激综合症的诊断及心电图的分析理介中仍不失为一有用的辅助工具。我们对一组 Frunk 导联体系记录的50例正常人的心电向量图做一初步分析,以  相似文献   

13.
<正> 心电向量图对诊断左、右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心肌梗塞等有较大的价值,可弥补心电图检查的不足。我们通过对120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向量图与心电图对比分析,以期阐述二者的关系,比较其准确什和敏感性。 1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电向量图 (VCG)和心电图 (ECG)对肺心病早期右心室肥厚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76例超声心动图 (U CG)确诊右心室肥厚的肺心病患者进行 VCG和 ECG的对比观察。结果 :VCG诊断右心室肥厚 6 8例 ,诊断符合率 89.4 7% ,ECG诊断右心室肥厚 32例 ,诊断符合率 4 2 .1 0 % ,VCG与 EC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VCG对肺心病早期右心室肥厚的诊断价值优于 ECG。  相似文献   

15.
心电图(ECG)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有较高价值,而对一些梗死面积小的局限性下壁、前间壁、正后壁心肌梗死等易造成误诊、漏诊,而心电向量图(VCG)往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本文以64排CT检查结果为标准,回顾性地对比分析心电图及心电向量对下壁及前间壁不典型心肌梗死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支气管病变心电图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患者心电向量图检查额面、横面、右侧面QRS环振幅、方位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住院符合肺结核等肺支气管病变诊断标准的107例患者,行对心电图、心电向量图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107例肺支气管病变且R波递增不良患者通过心电向量图发现超过60%的患者符合右室肥大诊断特征(横面QRS环向前及向右的向量>总面积的70%为68例,横面QRS环位于右后向量>总面积20%为72例,额面QRS环位于右下的向量>总面积20%为72例),而R波递增正常者仅有20%以下符合右室肥大诊断标准(横面QRS环向前及向右的向量>总面积的70%为3例,横面QRS环位于右后向量>总面积20%为4例,额面QRS环位于右下的向量>总面积20%为4例)。107例肺支气管病变患者共有40例患者符合右室肥大心电图诊断特征,而72例符合心电向量图诊断特征。与心电图相比,心电向量图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支气管病变心电图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患者心电向量图检查额面、横面、右侧面QRS环振幅、方位发生明显变化,提示心电向量对肺支气管病变患者右室肥大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马氏双倍运动试验已被广泛地用以发现隐匿型冠心病。另一方面作者发现,许多冠心病患者,其心电向量图均可见T环的形态异常(多见于横面)。此外,凡心电向量图横面T环位于右前或右后者,其心电图均示异常的ST—T改变,而有些普通心电图ST—T属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则尚可根据心电向量图T环的形态异常(T环位于左前而呈圆形或三角形)而得以诊断。本文旨在对普通心电图ST—T均正常的病人加作心电图运动试验后的结果,与休息时心电向量图T的改变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以估量心电图运动试验与心电向量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50人老年干部的心电图和心电向量图检查,其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分析,发现两种检查的阳性检出率存在着明显差别,其中心电向量图的异常检出率远远大于心电图,尤以左心室肥大、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等为明显,说明了心电向量图对老年人心脏的电学活动检查比心电图诊断为敏感。  相似文献   

19.
心电向量图T环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冠心病心电向量图 T环改变特点进行分析 ,探讨心电向量图 T环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确诊冠心病组 1 0 8例和对照组 6 0例 ,比较两组心电向量图 T环的改变特点。结果 :冠心病组心电向量图 T环各项指标均增高 ,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T环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敏感性 87% ,特异性 79% ,诊断符合率 86 %。结论 :心电向量图 T环的异常改变对冠心病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海拔80米、2800米、4500~4600米检测了289名从事不同劳动强度的男性健康青年的肺血流图。在海拔2800米肺血流图无明显变化,4500~4600米的肺血流图图形和各参数值均有显著改变。这说明在高海拔地区肺血管阻力增大,肺动脉压增加,每搏心输出量减少。重体力劳动者比轻体力劳动者变化明显。 海拔2800米心电向量图和心电图诊断为右心室肥厚者,肺循环未引起明显改变,其发生肥厚原因似以心外因素为主。在高海拔地区肺血流图对高原缺氧反应比心电向量图和心电图敏感。 目前心导管技术在高原条件下较难广泛使用。肺血流图方法敏感、简便、安全能重复检查,可协助临床医生判断在高原缺氧条件下肺循环机能状态和肺动脉压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