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3)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探讨Hp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为了解Hp在冠心病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月,检测152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9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60(HSP60)、白细胞介素-18(IL-18)、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冠心病组患者Hp阳性率为53.3%、对照组为21.1%,冠心病组患者血清HSP60、IL-18、VCAM-1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Hp感染阳性组患者血清HSP60、IL-18、VCAM-1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Hp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与冠心病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其可能通过刺激炎性因子的释放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冠心病(CHD)患者血清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6(IL-6)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1年4月于医院健康体检中心查体的CHD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另选择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pIgG、sICAM-1、IL-6及hs-CRP的表达水平,分析Hp感染与sICAM-1、IL-6及hs-CRP表达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CHD组患者Hp-IgG阳性率为75.6%、血清sICAM-1(509.56±63.45)μg/L、IL-6(37.29±14.69)ng/L及hs-CRP(8.26±3.68)mg/L的表达水平均昆著高于对照组的50.0%,(154.24±27.39)μg/L、(15.63±6.84)ng/L及(4.72±2.3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阳性CHD患者的血清sICAM-1(615.86±89.45)μg/L、IL-6(44.09±13.49)ng/L及hs-CRP(10.52±3.48)mg/L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Hp感染阴性患者的(395.72±71.49)μg/L、(25.93±9.83)ng/L、(5.91±2.1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与CHD的发生有关,Hp感染可能通过激发血清sICAM-1、IL-6及hs-CRP表达水 平而加重冠状动脉内炎症反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炎症因子水平、调控因子活性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的变化,为深入研究T2DM合并Hp感染的发病机制和开发治疗药物提供新思路。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1年6月医院内分泌科和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共260例,根据是否感染Hp分为非糖尿病慢性浅表性胃炎Hp感染组、2型糖尿病无Hp感染组、2型糖尿病合并Hp感染组,每组各65例,另选在此期间与之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65例非糖尿病、非胃病患者为对照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采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内源性核因子-κβ(NF-κβ)活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采用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FPG),放射免疫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13 C呼气试验测定检测Hp。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Hp感染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分别为(12.25±2.37)mg/L、(22.39±3.50)ng/L、(34.73±5.16)ng/L,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合并Hp感染组外周血NF-κβ活性为(129.26±10.83)pg/ml,IRI为14.75±4.14,也显著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IL-1β水平为(10.52±2.87)ng/L,与非糖尿病慢性浅表性胃炎Hp感染组的(9.47±1.08)ng/L和2型糖尿病无Hp感染组的(9.39±1.14)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血糖和Hp共同作用下,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可以激活NF-κβ,诱导产生胰岛素抵抗,引起和加速2型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生和发展;因此,NF-κβ可作为2型糖尿病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抗炎治疗中新型的抗炎靶点。 相似文献
4.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冠心病患者血清生化水平的影响,观察Hp感染和冠心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诊治冠心病患者Hp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月15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定为冠心病患者(试验组)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150例排除冠心病的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在血生化指标、血清Hp IgG、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CRP)的浓度。结果试验组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浓度分别为(0.93±0.11)、(1.34±0.24)、(4.42±0.16)mmol/L,对照组为(0.99±0.15)、(1.12±0.14)、(4.02±0.18)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血清Hp IgG阳性为33.3%,试验组为8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Hp IgG阳性与阴性患者在低密度脂蛋白(LDL)、HDL、TG、HCY、CRP和Gensin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患者可通过增加HCY和HCRP水平来影响正常的脂类的代谢,进而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为临床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8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分为感染组40例和非感染组42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感染组共检出不稳定性斑块18个,检出率为45.00%,非感染组检出不稳定性斑块10个,检出率为23.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液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感染组hs-CRP水平相比非感染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可使冠心病患者hs-CRP水平显著增高,并引起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及不稳定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冠心病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影响,进一步阐明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以期为临床提高对冠心病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者的诊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6月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89例,经14 C-尿素呼气试验对Hp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并分为阳性组143例和阴性组46例两组,对所有患者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同时根据Hp感染程度分组,进一步比较其影响因素,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阳性组患者TC(4.83±0.96)mmol/L、LDL-C(0.99±0.31)mmol/L,明显高于阴性组,TG(1.69±0.48)mmol/L,明显低于阴性组,炎性因子CAM-1(541.8±112.6)μg/L、HSP60(2013±390.8)μg/L、hs-CRP(8.29±1.33)mg/L指标均高于阴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炎性因子CAM-1、HSP60、hs-CRP指标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结论 Hp感染对冠心病患者的脂质代谢产生影响,从而加重血管壁的炎症反应,导致各项炎症因子升高,而且炎症因子水平与Hp感染呈正相关,提示Hp阳性患者可能有更高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与血清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ox-LDL) 水平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行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5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测定其Hp感染状况,根据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将所有受试者分为Hp感染组和非Hp感染组,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清ox-LDL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Hp感染组血清ox-LDL、TC、LDL、TG水平高于非Hp感染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P<0.01);不同Hp感染程度分组患者血清ox-LDL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22.299 ,P< 0.01),随着患者体内Hp感染程度的加重,其血清ox-LDL水平相应增高;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组患者血清ox-LDL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8.711 ,P< 0.01),血清ox-LDL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增加而呈递增趋势。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p感染以及血清ox-LDL、LDL、TC、TG、HDL-C均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的影响因素。结论Hp感染可能通过引起脂质代谢紊乱、升高血清ox-LDL水平来增加冠状动脉血管损害程度,从而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何海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6):1210-1212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1年6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168例作为冠心病组,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患者20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的血管病变进行Gensini评分,采用14C呼气试验方法测定幽门螺杆菌感染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状动脉狭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之间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Hp感染阳性率为80.4%,对照组为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势比OR值=2.96,P<0.05;368例受试者按Hp感染阳性与阴性分组比较其Gensini积分分别为(35.4±28.9)、(19.5±18.3)分;Hcy水平分别为(15.85±5.79)、(10.43±2.36)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p感染能够加重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引起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异常升高,与冠心病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9.
我国冠心病 (CHD)的发病率正日趋增加 ,吸烟、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因素是CHD的易患因素已为众多学者所公认。CHD发生与发展的新的危险因素研究是近年来关注的热点之一。近年来 ,我们采用血清学方法和1 4 C呼吸试验平行检测了 82例CHD患者的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率 ,同时检测CHD患者的血脂水平 ,探讨HP与CHD的相关性及可能的发病机理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CHD组 :随机选择 2 0 0 0~ 2 0 0 1年住院体检疗养的CHD患者 82例 ,其中男性 6 3例 ,女性 19例。年龄 6 8~ 86岁 ,平均 73 5± 6 …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明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8):1599-160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68例冠心病的患者68例和健康体检者56例,分别作为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测定入选对象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同时应用全自动生化仪对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组有55例幽门螺杆菌阳性,阳性率为80.9%,其中重度感染14例,占25.4%;健康对照组中有3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阳性率为53.6%,其中重度感染4例,占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者血清TG水平较感染阴性者明显增高,感染阳性者的HDL-C浓度低于感染阴性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者的LDL-C和TC有增高的趋势。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在冠心病治疗的同时对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给予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之间的关系,为冠心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5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15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Gensini评分,测定患者Hp、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Hp阳性率观察组患者为83.3%,对照组患者为57.3%;患者Hp感染阳性组与阴性组的Gensini评分分别为(35.3±28.8)、(19.5±18.2)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为(15.85±5.69)μmol/L、(10.33±2.26)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使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加重,使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大幅度升高,增加冠心病的发病概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以及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对209例患者进行”C尿素呼气试验(^13 C-UBT)以评估Hp感染与否,将患者分为感染组(101例)及非感染组(108例),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了解各组颈动脉斑块情况,同时测定各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ey)、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Fb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感染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69.31%,70/101)大于非感染组(55.56%,60/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感染组hs—CRP水平[(3.91±1.91)mg/L]与非感染组[(2.65±1.15)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血浆Hey、TC、LDL—C、F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感染是冠心病患者发生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之一;Hp感染程度对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无影响。结论Hp感染阳性的冠心病患者可能有更高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这一结果与Hey、LDL—C、Fbg、Tc水平无关;Hp感染是冠心病患者发生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Hp感染的严重程度对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1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基因A(CagA)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诊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00例(冠心病组)和同期门诊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10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P-IgG抗体、抗HP-CagA-IgG抗体,14C呼气试验检测HP。结果冠心病组HP感染、CagA HP感染分别为75例(75.00%)、51例(51.00%),对照组分别为12例(12.00%)、2例(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1-2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HP感染、CagA HP感染分别有53例、31例,感染率分别为69.74%、40.79%,≥3支病变患者分别有22例、20例,感染率分别为91.67%、8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HP感染、CagA HP感染分别为33例(63.46%)、17例(32.69%),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分别为42例(87.50%)、34例(70.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冠状动脉轻中度狭窄患者HP感染、CagA HP感染分别为49例(68.06%)、29例(40.28%),重度狭窄患者分别为26例(92.86%)、22例(78.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CagA HP感染率高,CagA HP感染与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冠心病(CHD)的关系及对危险因素的影响,探讨CHD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入选确诊的CHD患者126例(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51例,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75例),均详细记录并核实其性别、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家族史、饮酒史和吸烟史等情况,并于入院第2天通过碳14呼气试验(尿素酶试验)检测空腹HP感染情况,同时测定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I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HP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64.71%vs36.00%,P<0.01);CHD各类型危险因素中,吸烟者HP阳性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x2=8.11,P<0.01).结论 HP感染可能与CHD发病有关,很可能是CHD的重要危险因素,合并HP感染的CHD患者易于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吸烟者可能易于发生HP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炎症性肠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与耐药性,为未来炎症性肠炎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胃肠外科或消化内科就诊治疗的初诊炎症性肠病患者120例,将12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中86例溃疡性结肠炎纳为溃疡性结肠炎组,34例克罗恩病者纳为克罗恩病组,全部患者均接受胃肠镜检查及病理检查,抽取同期在医院接受常规体检的健康人群50名作为对照组,抽取入组者外周静脉血进行血培养,并对血培养结果为阳性者进行药敏试验,观察12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对比三组入组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分析并观察炎症性肠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耐药情况,以年作为单位,对比2017年2月-2018年1月与2018年2月-2019年2月耐药率。结果120例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共47例,感染率为39.17%,低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性肠病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均有不同程度耐药,但无完全耐药者;对阿莫西林、四环素、利福平、庆大霉素敏感性较高;2018年2月-2019年2月炎症性肠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均较2017年2月-2018年1月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炎症性肠病发病的保护性因素,与疾病表型特征无相关性,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这也是导致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2)
目的探索血清炎性因子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溃疡患者免疫功能与病情进展的评估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104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Hp检测结果分为Hp阳性组(n=56)和Hp阴性组(n=48)。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前Hp阳性组IL-2指标水平低于Hp阴性组,Hp阳性组的IL-6、IL-8、hs-CRP、TNF-α指标水平高于Hp阴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2、IL-6、IL-8、hs-CRP、TNF-α指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Hp阳性组患者治疗前的IL-2水平低于治疗后,Hp阳性组治疗前的IL-6、IL-8、hs-CRP、TNF-α水平均高于治疗后(P<0.05)。结论血清IL-2、IL-6、IL-8、hs-CRP、TNF-α指标在胃溃疡患者发生Hp感染后变化明显,对胃溃疡患者的病情进展判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0)
目的观察与分析血清炎症因子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冠心病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4例,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评估临床治疗效果,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治疗组分别为(19.52±2.44)ng/ml、(11.78±1.90)pg/ml和(15.20±1.97)mg/L,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6.18±2.63)ng/ml、(19.93±2.06)pg/ml和(20.11±2.38)mg/L,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愈率为63.5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缩短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并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促进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