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分布,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对1787例内科住院病人的病历资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查出的医院感染患者进行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总的医院感染率为4.09%;其构成比为呼吸道45.52%,伤口15.86%,消化道12.41%;送检病原菌检出率为24.6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内科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泌尿道插管、基础疾病严重程度。结论:内科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高,送检率低是医院感染管理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2.
心血管内科患者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医院2009年1-12月出院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39%,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中下呼吸道55例,占45.83%,上呼吸道25例,占20.83%,泌尿系统16例,占13.33%,术后切口感染9例,占7.5%。结论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预后较差;应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避免高危因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与趋势,为更好的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69 103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调查,结合军队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结果发生医院感染2 915例、3 731例次,感染率4.31%、例次感染率5.52%,2011、2012年的感染率分别为4.14%、4.49%,例次感染率分别为5.18%和5.86%;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其次为泌尿系、血液及感染性发热;血液科、移植科和呼吸消化科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占检出病原菌总株数的13.53%;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化疗、住院时间长、大量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结论医院感染发病率低于国内平均水平,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要将肿瘤患者作为重点防护对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职工医院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11年4月—2014年4月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SPSS17.0软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影响因素探讨。结果心血管内科384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8例,医院感染率为7.29%。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64.29%。共分离3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3.63%,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27.26%和21.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住院时间、合并基础疾病、抗酸药物的应用、联合应用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和心功能分级是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风险较高,应增强对相关影响因素的认识,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内科病种多,特别足医院在执行"承包"责任制以来,积极收治各种内科疾病的患者,尽管我们按病种收住一室,但也控制不了交叉感染.笔者从事内科临床护理工作20余年,现将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凶素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科住院患者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选择近期于本院住院治疗的2个内科病区58例患者资料,对不同科室呼吸道医院感染感染率、感染部位及病原体进行分析,总结防控对策.结果:58例内科住院患者中,下呼吸道感染占34.5%(20/58),上呼吸道感染占65.5%(38/58).年龄高于60岁占有42例(72.4%).58例内科病区的感染病例中,分离报告病原菌17株.种类包括:真菌10株(58.8%),G-杆菌5株(29.4%),G-球菌2株(11.8%).结论:内科患者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率高,采取措施如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加强对感染病原体监测、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及基础病治疗、提高患者免疫力等措施对降低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于素英 《职业与健康》2003,19(11):120-121
院内感染是医院获得性感染或发生在医院中的一切感染。其定义包含以下内容:①医院感染必须是发生在医院内,不包括在院外感染而在院内发病的病人。②有明确潜伏期的疾病,病人入院后从第1天算起,超过平均潜伏期的疾病,无明确潜伏期的疾病,病人人院48 h后发生的感染。③医院感染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1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医院感染影响了医学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在内科病区内,很多诊疗方法已成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例如:①各种插入性(或侵入性)操作:导尿、气管插管、各种内窥镜等。②大量抗生  相似文献   

8.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作为病例组,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可能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变量上的差异。结果 2 30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7例,感染率为5.0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71例次,占60.68%);共分离病原菌90株,革兰阴性菌65株(占72.22%),革兰阳性菌20株(占22.22%),真菌5株(占5.56%)。单因素检验7个变量是影响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心血管内科的医院感染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心功能分级、血浆清蛋白水平、侵入性操作。结论心血管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对高龄、住院时间长患者密切关注,及时纠正心力衰竭,积极治疗合并症,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严格无菌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塞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塞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以及危险因素。以期引起重视,采取预防措施。方法 对1997年1月-2000年2月住院的368份病历作回顾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者76例次,发病率20.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首位50%,尿路感染15.8%。皮肤软组织感染13.7%;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多见,危险因素以高龄,原有慢性疾病及合并症有关。结论 急性心肌梗塞医院感染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必须把高龄,原有糖尿病,肺部疾病,脑血管病,肾功能不全,住院时间长者视为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必须加强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临床特征,总结干预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回顾性调查2008年1月-2012年12月心血管内科7 654例患者临床资料,调查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的部位及病原菌分布;对照研究2008-2010年(干预前)与2011-2012年(干预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资料,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及对比。结果心血管内科7 654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78例、184例次,感染率2.3%、例次感染率2.4%、日感染率为2.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高占78.8%;145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痰培养阳性91例,培养阳性率62.8%,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64株占70.3%;经过一系列干预措施,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率及日感染率分别由干预前的2.8%和3.0‰下降至干预后的1.8%和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定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与护理对策,可以降低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和掌握综合医院儿科医院感染的规律,以便更好地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4230例儿科住院患儿进行信息查询并分析.结果 4230例患儿中医院感染60例,感染率为1.42%,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3.33%;基础疾病为血液系统疾病第1位占61.67%;病原学检查革兰阳性球菌占38.34%、革兰阴性球菌23.83%、革兰阴性杆菌22.28%、真菌12.44%;医院感染中死亡8.33%高于无医院感染的1.03%;医院感染年龄(5.64±2.67)岁小于无感染组的(7.97±3.80)岁,实施侵入性操作41.67%、预防应用抗菌药物33.33%、住院时间(22.33±9.39)d高于无医院感染组织的11.75%、13.02%、(9.64±3.51)d,均是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论 儿科医院感染影响患儿的预后,其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病史、诱发因素、感染菌种、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进行临床分析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和抗真菌治疗,细菌感染患者应用相应敏感抗菌药物治疗;对67例患者的病史、诱发因素、感染菌种、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在经过对症及抗真菌治疗后,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减轻;以年龄≥61岁、住院时间≥30 d、应用抗菌药物、基础疾病主要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率最高,占41.25%.结论 对呼吸内科患者肺部的真菌感染要提高警惕,减少其诱发因素,抗真菌治疗要坚持早期、足量、足疗程、规范化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为临床心血管内科防治医院感染、加强对医院感染的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5月心血管内科住院1 1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于确诊为医院感染的患者,根据病原学检测报告,对心内科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1 132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98例、119例次,感染率8.66%、例次感染率10.51%;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占48.74%;检出病原菌共13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4株占62.69%,革兰阳性菌39株占29.10%,真菌11株占8.21%;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率分别为100.00%、96.55%,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及哌拉西林100.00%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敏感率最高,均为100.00%,而对苯唑西林、青霉素G则100.00%耐药。结论心血管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其感染部位主要以呼吸道为主,其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病原菌耐药性较高,治疗应严格坚持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的原则,针对性地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消化内科疾病患者的医院感染特点,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307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07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20例,感染率为9.18%;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占32.50%;共分离出病原菌105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87株占82.86%,革兰阳性杆菌13株占12.38%,真菌5株占4.76%;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感染为主,分别占30.48%、18.09%、15.24%;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主要为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机械插管、患有糖尿病等.结论 消化内科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以呼吸道感染为主,糖皮质激素、机械插管、糖尿病等是引起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要重视呼吸道的预防控制工作,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心理科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积累资料.方法 随机抽取2005、2008和2011年心理科住院病历各200份,分别调查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对比分析不同病种之间、不同时期的医院感染特点及差异.结果 2005、2008和2011年医院感染率分别为7.50%、6.50%和5.50%,医院感染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是上呼吸道、胃肠道、下呼吸道;各年份医院感染转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医院心理科需要根据自身特征,落实预防控制措施,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血液科与全院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率,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10年1-12月医院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和构成比表示。结果血液科患者送检标本共分离病原菌15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11株占70.7%,革兰阳性菌46株占29.3%,全院(除血液科外)共分离菌株3 84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837株占73.8%,革兰阳性菌1 005株占26.2%;血液科最常见革兰阴性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分别占22.9%、11.5%、10.8%,全院最常见革兰阴性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16.6%、14.0%、13.6%;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血液科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与全院相似,分别为55.6%和49.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高于全院,分别为88.9%、90.0%,未检出耐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结论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特别是血液病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在原发病治疗过程中应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感染发生,并根据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有针对性的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为其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2011年医院36例心血管病并发医院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研究.结果 36例心血管病并发医院感染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33.3%,其次依次为上呼吸道、泌尿生殖道、胃肠道、皮肤及其他感染,分别占18.8%、16.7%、12.5%、10.4%、8.3%;病原菌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相关因素主要有高龄、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基础疾病、心力衰竭、侵入性操作、阿司匹林及抑酸药物的应用、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结论 心血管内科患者医院感染与慢性基础疾病、心力衰竭等多种危险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特点.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0年3月DM患者118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医院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分布、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临床结果.结果 1180例患者中,合并医院感染120例,感染率为10.17%;其中呼吸系统感染43例、泌尿系统37例、皮肤及软组织22例、其他18例;具有感染典型表现80例.另40例症状不典型;标本培养阳性78份,阳性率为65.00%,检出革兰阴性杆菌50株,占64.10%,革兰阳性球菌18株,占23.08%,真菌10株,占12.82%;医院感染因素包括老年、DM并发症、侵入性操作、高血糖、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长;医院感染患者的死亡率为12.50%,高于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1.60% (P<0.05).结论 DM发生医院感染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可增加病死率,应提高DM合并医院感染的认识早诊断,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骨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特征及预防对策,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470例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医院感染发生率、部位、病原菌分布及感染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90例,感染率为3.64%,感染部位分别为呼吸系统40例占44.44%、泌尿系统16例占17.78%、消化系统14例占15.56%、穿钉部位11例占12.22%、切口9例占10.00%;80例进行病原菌培养,培养出53株病原菌,前3位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铜绿假单胞菌8株,检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 34株,检出率为64.15%;年龄大、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长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医院感染组死亡率为8.89%,高于未发生医院感染的1.47%(P<0.05).结论 骨科住院患者常合并一定程度的医院感染,可加重病情,其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相关,应针对相关特点实施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