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金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0):2348-2350
目的 分析肝癌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防治该类感染发生的措施.方法 选取210例行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是否并发肺部感染进行分组比较相关指标,探讨肝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并发肺部感染组患者既往吸烟患者占42.55%,既往慢性呼吸道疾病史患者占53.19%,术前低蛋白血症患者占23.40%,术前进行深静脉穿刺患者占36.17%,均高于未并发肺部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肺部感染组术后使用镇痛泵患者占21.28%,低于未并发肺部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肺部感染组患者术前住院时间为(7.2±1.4)d,手术时间为(186.4±32.5)min,术中气管插管时间(162.1±17.8)min,术中出血量为(1264.8±150.7)ml,术后留置鼻胃管时间为(12.5±4.5)d,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为(4.5±2.4)d,均大于未并发肺部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既往吸烟史、慢性肺部疾病史、术前低蛋白血症、术前住院时间较长、术前进行深静脉穿刺、手术时间较长、术中气管插管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大、术后不使用镇痛泵、术后长时间留置鼻胃管时间和使用呼吸机均是肝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防治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分析腹部肿瘤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术后感染提供有效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0年1月-2013年1月接受腹部肿瘤手术的51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找出导致腹部肿瘤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511例腹部肿瘤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00例,感染率为39.1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并发症、术前放化疗、介入性导管留置、手术时间这5个因素在感染和未感染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18、5.722、6.298、4.479、4.46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1.665,OR=5.033)、术前并发症(β=1.925,OR=6.402)、术前放化疗(β=1.809,0R=5.733)、介入性导管留置(β=1.721,OR=5.287)、手术时间(β=0.743,OR=2.099)是腹部肿瘤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腹部肿瘤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较多,应对易导致腹部肿瘤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的加强防范,有效降低腹部肿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探讨临床防治措施,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医院2008年12月—2012年8月行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切除且术后出现肺部感染患者30例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并以同期未出现肺部感染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单变量及logistic回归多变量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年龄、吸烟例数、合并低蛋白血症例数、病程、术中出血量、镇痛药物使用及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例数分别为(46.1±5.5)岁、15例、11例、(5.1±1.7)个月、(269.5±68.5)ml、7例、8例;观察组患者分别为(57.5±6.3)岁、16例、15例、(6.4±2.3)个月、(516.7±104.0)ml、9例、14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变量回归分析证实术中出血量、低蛋白血症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肺部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肺部感染与患者术中出血量、合并低蛋白血症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密切相关;临床医师应当加强围手术期感染防治工作以有效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术后肺部感染以及导致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单肺通气术的肺部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4月医院临床收治并实施单肺通气术的336例患者临床资料,针对患者单肺通气术后肺部感染率及其引起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336例单肺通气术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113例,感染率为33.63%;男性肺部感染率高于女性,分别为41.67%与24.36%;60岁患者肺部感染率低于≥60岁患者,分别为27.36%与44.35%;无吸烟史患者肺部感染率低于有吸烟史患者,为23.18%与42.16%;无糖尿病史患者肺部感染率低于有糖尿病史患者,为31.82%与53.57%;通气时间1h患者肺部感染率低于通气时间≥1h患者,为25.49%与46.21%;术后气管导管留置时间4h患者肺部感染率低于术后气管导管留置时间≥4h患者,为18.99%与38.13%,以上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肺通气术后患者的肺部感染率较高,引起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评价心脏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BM、Wanfang、CNKI、VIP数据库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2年11月22日,应用RevMan 5.4和Stata 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0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机械通气时间(≥5 d)、吸烟、急性肾损伤、围手术期输血、手术时间(≥240 min)、二次开胸、氧合指数(PaO2/FiO2≤300 mmHg)是心脏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上述8个因素均为心脏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可为医护人员对其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工程》2017,(1):140-141
目的研究进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5例胸外科手术患者,根据患者出院前肺部感染情况分为A组(患有肺部感染)和B组(未患有肺部感染)。所有患者均为近期进行胸外科手术。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中存在差异的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A组为19例(29.23%),B组为46例(70.77%),两组患者的通气方式、吸烟史、机械通气时间和麻醉药吸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通气方式、吸烟史、机械通气时间和麻醉药吸入均是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在临床胸外科手术中,应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尽量不选择吸入麻醉,优先选择单侧肺部通气,术前应戒烟,医护人员应做好围手术期护理,以减少患者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及引起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控制及降低单肺通气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而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9月310例行单肺通气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肺部感染104例感染率为33.55%;患者性别、合并糖尿病、吸烟史、术前血红蛋白、单肺通气插管次数、通气时间、术前住院时间、术后气管导管留置时间、术后镇痛是引起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单肺通气术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导致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单肺通气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以达到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3年2月脑出血患者670例,对其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670例脑出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88例,感染率为13.13%,性别、是否吸烟和嗜酒对于肺部感染发生影响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70岁、神志昏迷、合并糖尿病、肺部疾病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概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鼻饲胃管、使用糖皮质激素、H2受体阻滞剂、抗菌药物以及住院时间>20d均可增加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概率(P<0.05);患者合并昏迷、糖尿病、少数患者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鼻饲胃管及给予H2受体阻滞剂治疗、未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以及住院时间>20d均是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积极改善患者自身机体状况,建立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严格无菌原则,以期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外科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外科手术患者374例为研究对象,将发生术后肺部感染的患者89例设为感染组,未发生术后肺部感染的患者285例设为对照组,回顾性调查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引起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相关因素有13个,分别为年龄、基础疾病、颅脑手术、ASA评分、术前住院天数、术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手术持续时间、手术性质、NNIS分级、麻醉方式、失血量、输血、入住ICU,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存在基础疾病(P<0.001,OR=4.038)、全身麻醉(P=0.018,OR=8.292)、NNIS分级≥2(P=0.029,OR=5.013)、ASA评分≥Ⅲ(P=0.005,OR=3.362)、手术持续时间≥3h(P=0.019,OR=3.202)、入住ICU(P<0.001,OR=11.148)为外科手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应针对存在基础疾病、全身麻醉、NNIS分级≥2等外科手术后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以减少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钱峻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286-287
目的 研究结直肠肿瘤术后并发感染的发生情况,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08年10月-2011年6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82例结直肠肿瘤术后并发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术后并发感染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导致结直肠肿瘤术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免疫力低下最多见,占63.4%,其次为泌尿道插管占6.1%、手术时间延长占11.0%、糖尿病占7.3%、腹腔引流占7.3%以及消毒隔离不严占4.9%,免疫力低下明显高于其他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高患者免疫力,严格手术操作规程,积极控制糖尿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有效地降低结直肠肿瘤术后并发感染的概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研究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0月进行手术治疗的156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其与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前是否放疗、合并基础疾病、喉返神经损伤、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情况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 15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1例,感染率为13.5%,以下因素患者的感染率为:年龄≥60岁为15.2%、手术时间≥4h为25.0%、术前放疗患者为40.0%、合并其他基础疾病为16.3%、喉返神经损伤为80.0%、术后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为2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年龄、手术时间、术前是否放疗、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喉返神经损伤、术后镇痛情况均为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在治疗护理的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6月217例经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统计感染率和病原菌特征,采用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共有26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率为11.98%;检出革兰阴性菌20株占76.92%,革兰阳性菌6株占23.08%,分布最多的两种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占34.61%,铜绿假单胞菌占19.23%;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的Dukes分期、体质量指数、合并糖尿病、手术持续时间和手术类别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和肿瘤类别无关.结论 结直肠癌手术部位感染率较高,在临床上应引起重视,根据其相关感染因素,开展合理有效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戴闯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6):3532-3533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感染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9年2月-2011年5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病历资料,对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切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96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50例,感染率为16.9%;共检出64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37株,占57.8%,革兰阳性球菌21株,占32.8%,真菌6菌株,占9.4%;肥胖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高,为24.1%,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感染率较无糖尿病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Dukes分期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术后伤口感染与患者体质肥胖、糖尿病及Dukes分期有重要关系,应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预防手术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降低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收集2008年12月-2012年6月35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一般资料、心脏检查、术中及术后情况;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以上资料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关系,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35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36例,感染率为10.28%;其中肺部感染30例,占83.33%;痰液细菌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各8株,分别各占26.67n;感染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45.34±14.55)%、非感染组为(55.01±16.63)%,呼吸机使用时间感染组为(16.11±7.31)h、非感染组为(11.32±6.56)h,术后再次开胸止血12例、胸骨哆开10例、低心排综合征9例,非感染组分别为18、20、21例,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LVEF、呼吸机使用时间、再次开胸止血、胸骨哆开、低心排综合征. 相似文献
16.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4)
目的分析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5年5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84例结直肠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对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84例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后发生感染51例,感染率为13.28%;检出病原菌51株,革兰阴性菌35株占68.63%,革兰阳性菌15株占29.41%,真菌1株占1.9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糖尿病、引流管放置时间、肠造口、多发肿瘤、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为患者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多发肿瘤和合并糖尿病是影响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肿瘤患者手术时间、合并糖尿病、多发肿瘤、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等均是影响其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临床上对相关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刘秀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6):3529-3531
目的 了解胃癌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探讨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对策.方法 对2008年6月-2010年12月胃癌手术后280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0例胃癌术后患者中,切口感染30例,感染率为10.71%;感染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0.0±4.2)d,未感染者(18.0±3.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手术方式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全胃切除手术感染率为20.00%,胃大部切除手术的感染率为5.29%;年龄>65岁、肥胖、营养差、手术使用电刀、围手术期未应用抗菌药物者切口感染率高(P<0.05),术前吸烟、由助手缝合者切口感染率高(P<0.01).结论 改善患者营养、术前预防抗菌治疗、术后避免剧烈咳嗽、关腹前切口清创、提高手术医师的水平、尽量避免开腹时使用电刀等措施能有效预防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肺癌患者手术后肺感染因素及治疗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选择2001年5月[2012年5月进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106例,观察患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析感染因素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观察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 本组106例肺癌患者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9例,发生率为17.9%,其中,革兰阳性菌感染7例占36.8%;革兰阴性菌感染12例占63.2%;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受到患者年龄、肺癌分期、住 院时间的影响(P<0.05);经过积极的药物治疗,治愈15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到94.7%.结论 临床医师了解肺癌患者手术后肺感染因素并能够积极采取正确合理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感染,获得较佳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分析其病原菌的分布特点,为防治术后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04年6月-2011年6月医院收治的364例结直肠癌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将发生感染61例为感染组,未发生感染30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特点.结果 发生手术部位感染61例,感染率为16.76%;共分离出7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7株占64.38%,革兰阳性球菌20株占27.40%;体重指数≥23及合并糖尿病患者是结直肠癌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肥胖和糖尿病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预防结直肠癌患者切口感染。方法对2006年6月-2010年6月100例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影响其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620例手术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03例,其中切口感染100例,感染率为6.2%,单因素分析显示,切口感染与患者体质量指数、糖尿病、术前低白蛋白血症、手术部位、手术方式、术中输血、围手术期低体温及手术时间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切口感染的独立性危险因素为术前低白蛋白、手术方式、围手术期低体温及手术时间。结论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因素复杂,通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大力推广腔镜手术、避免围手术期出现低体温及有效控制手术时间,可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