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是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导致胆汁反流入胃,削弱或破坏胃黏膜屏障功能,消化液作用于胃黏膜,产生炎症、糜烂、出血和上皮化生的病变。就近年来中医治疗BRG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BRG属中医“胃脘痛”、“痞证”等范畴。病因多为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病位在胃、胆,与肝、脾密切相关。病性属本虚标实。单兆伟认为以脾胃虚弱、运化不利为本,肝气郁滞、胆邪逆胃为标,病机概括为肝胃不和,气机升降失常[1]。周学文认为中气不足、升提无力是本病发病的内在因素,依据“邪在胆,逆在胃”(《灵枢?四时气篇》)、“肝胆之火逆入于胃”(《医宗金鉴》)的理论,结合现代医学认识认为其病机特点可概括为胆邪逆胃,胃络损伤[2]。姜树民认为本病乃毒热之邪(反流之胆汁),逆行于胃,灼伤胃之脉络而致;以脾胃虚弱为本,胃失和降、胆火上炎为标;病机概括为脾胃虚弱、胃失和降、胆火上炎[3]。朱西杰认为肝胆邪气逆乱则是本病发病的重要原因,病机为胃失和降、胆气上逆、胆汁反流入胃。强调腑气不通,肝胆郁热犯逆脾胃,使脾胃升降失常,胆汁随胃气上逆,虽表现于胃,其实在于肝胆与肠腑之气不通[4]。刘启泉依“热客于胃,目赤欲呕,呕酸善饥”,“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其主要病机为浊毒内蕴、瘀血阻络,气滞、湿阻、浊聚、热郁、浊毒、络瘀、阴伤为发展规律[5]。  相似文献   

2.
通过临床验案介绍朱生樑教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经验。将口苦症状作为辨证切入点,把本病的病因病机概括为肝胆失于疏泄,胃失和降,胆热上逆;“热”和“逆”是本病主要的病理因素;辨证为胆热犯胃型,以疏利肝胆、通降和胃为治疗原则,诸药调和,达到消除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3.
降胆通瘀颗粒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是一种因胆道功能障碍、幽门括约肌关闭不全,胆液由十二肠反流入胃,碱性胆液影响胃内PH,使胃粘膜遭受损害而引起的慢性炎症。临床多见于胃次全切除患。如在原有慢性胃炎的基础上,伴有胆汁反流,则易致炎症加重。近几年来,笔运用降胆通瘀颗粒(本院研制)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50例,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胆胃相关是胆胃生理病理的理论基础;胆汁反流性胃炎基本病机为胆胃不和、胆胃同病;运用疏肝利胆、和胃降逆法进行胆胃同治是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5.
胆汁返流性胃炎,是因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引起的碱性胆汁返流灼烧胃粘膜所引起的胃炎.属于中医“胆瘅”范围.本病多发生在胃大部切除一胃空肠吻合术后及幽门括约肌松弛者。笔者从1996年以来,辨证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2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胆热犯胃 《灵枢》中说:“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阐明其病机。由于饮食不节,嗜酒肥甘,损伤脾胃,滋生湿热,或情志郁怒伤肝,使肝失疏泄,肝部化热,肝胆互为表里,移热于胆,胆热上犯胃,胃气.而致胆胃不和。其病位主要在胆胃两腑,与肝脾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陆喜荣  陶鸣浩 《河南中医》2011,31(4):318-319
胆汁反流性胃炎主因脾胃失调,脾气当升不升,胃气当降不降,肝不随脾升,胆不随胃降,胆胃不和,胆气上逆而见胆汁反流入胃.脾虚为致病之本,肝郁为致病之标,肝睥不和为病机关键,治疗时当辨别不同证型,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7.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候的多元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运用多元分析法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30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胃食管反流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肝胃郁热、肝胃不和、胆(肝)热犯胃、气郁痰阻及脾胃气虚等5大证候群。本病以实证居多,以气滞、郁热、湿热、痰阻出现频率高;虚证以气虚为主,或郁热伤阴。结论本病病机为肝胆失于疏泄,脾胃升降失调,胃失和降。  相似文献   

8.
四逆散加味治疗反流性食道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流性食道炎是胃液或十二指肠液反流入食道引起的食道下段粘膜炎性病变,属于中医学“胃脘痛”、“呕吐”、“胃反”等。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情志不畅、饮食失调、劳累过度而发病。反流性食道炎的病因病机:脾主升,胃主降,脾胃的升降必得肝胆的条达活泼之性加以疏泄,才不会阴凝板滞  相似文献   

9.
周志红 《四川中医》2002,20(5):23-24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主要病机为骨失和降,肝胃不和,胆邪上逆,笔者临诊十余年,以脾虚胆乘,湿热阻滞,肝胆犯胃,瘀血阻络分型辨证,采用调和肝胃,降逆顺气的治疗方法,方以仲景“四逆散”加味为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7,(2):249-251
胆汁反流相关性疾病是指由于胆汁反流入胃或者食管所致的胆汁反流性胃炎和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表现为:胃脘灼热感,胸骨后不适,胸闷胸痛,嗳气反酸,恶心呕吐,咳嗽等。顾庆华教授认为肝胆失疏,胃失和降为发病之本;肺失宣肃,阳郁气滞为病机之重;寒饮、痰热、瘀血为主要病理因素。治疗重视恢复肝胆脾胃的生理功能,根据肺胃同治,降胃还当肃肺,胸阳不振,宽胸开肺和络,并祛除寒饮、痰热、瘀血等病理因素,常用药物为:柴胡,芍药,炒枳壳,制香附,代赭石,旋覆花,薤白,瓜蒌等。  相似文献   

11.
王玉超 《西部中医药》2007,20(10):35-36
胆汁反流性胃炎又称碱性反流性胃炎,因幽门功能不全或胃切除术后胆汁反流入胃引起,临床以胃痛、呕吐、痞胀、嘈杂、嗳气、泛酸等为主要表现,西医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乃邪在胆,逆在胃,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是其主要原因.笔者根据这一理论,结合临床体会,不揣浅陋就此谈谈自己的管见.  相似文献   

12.
李春婷老师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主要病机为胆胃肝脾气机升降失常,肝胆失疏,胃失和降,临床治疗讲求辨证施治,用药轻灵醇正,善用药对,以通为用,降胆和胃。列举典型病例以说明。  相似文献   

13.
清代彭子益以河图圆运动理论解释生命宇宙整体观,为辨治疾病提供了新思路。胃食管反流病作为常见病和慢性病,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反复。运用圆运动理论认识和分析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生理及病理变化,认为其病因在于脾胃、肝胆、肺肠、心肾等气机圆运动失调,而致胃气上逆,并伴有胆气上犯,肺气不降,腑气不通,心肾不交等,出现口苦、呛咳、便秘、胸痛等症。提出以顺应脏腑气机生理运行特点为治则,以健脾降胃、升肝平胆、降肺通腑、交通心肾等为具体治法,并在临床运用中收获佳效。  相似文献   

14.
前人有“治肝安胃”之说,后人运用这一名言,治疗脾胃疾病取得一定疗效。但笔者从临床体会到,肝病多及脾,胆疾常恶胃,胃病多由胆邪引起。因此,治胆可以安胃,其理有三: 一、肝胆主疏泄,脾胃司升降肝胆的疏泄功能与脾胃气机升降密切相关。肝脾主升,胆助胃降,升  相似文献   

15.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生,主要涉及脾胃肝胆,其病机特点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主要表现为脾虚胃弱,升清降浊功能低下;标实则多见肝郁气滞,胆胃气逆,以及由此而导致的郁热犯胃、热毒内蕴、胃络瘀阻、血运障碍等.故对于本病的治疗当以标本兼顾,恰当补泻,注重调整气机升降为总则.笔者认为,具体治疗应遵循以下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16.
胆汁反流性胃炎与肝胆关系密切,病变涉及脾、胃、肝、胆,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胆气虚而不降,则逆而犯胃出现胆汁反流。对124例治疗方法及疗效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通胆调胃法的临床应用崔东祥,阳易通胆调胃法是针对胆气疏泄通降郁闭,致使脾胃功能失和而设。它的作用是通降郁闭的胆气,祛除胆中蕴结之留邪,促使胆汁疏泄循其常道,寓升清于通降之中,使胆气条达,精气升发,胆道通畅,气机升降复常,达到治疗由于胆胃不和所引起的病...  相似文献   

18.
试论胆石症的辨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胆石症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祖国医学虽无此类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属“胁痛”、“黄疸”等范畴。1病因病理 胆石症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情志不畅,寒温不适,饮食不节或虫积等原因,导致肝胆功能失调。由于肝气郁结,疏泄不利而影响于胆,使胆气失于通降,胆汁郁积。肝胆气郁,湿热内蕴,煎熬胆汁,日久而成砂石。如果湿从火化,热毒炽盛而见高热寒颤;瘀热在里,胆热液溢则发为黄疸;肝胆气郁,失于疏泄,则右上腹绞痛彻背。本病病位在肝胆,若胆失通降,可累及脾胃。反之,若胃失和降,气机升降失调,亦必然影响胆的通降,使胆气郁结…  相似文献   

19.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表现主要为胃部饱胀感或不适,或有胃痛,或胃部灼热感,可伴腹胀、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胃振水音、肠鸣、排便不畅、食欲减退和消瘦等。目前现代医学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多数西药只能改善临床症状,停药后易复发,但长期服药又有一定的副作用,笔者于2001年11月兼从事内镜工作,至2010年12月应用降胃抑胆丸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29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  相似文献   

20.
胆汁返流性胃炎其病机为肝胆失疏、胃失和降而致,若肝胆之气受郁不得升发疏泄,必将克伐脾胃,而脾胃不健运,则肝胆疏泄不能,相互影响,而致通降升清机能紊乱或失常脾胃不健运.和胃止痛胶囊具有疏肝利胆、和胃降气之功.临床观察优于吗丁啉、得乐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