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灸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屑病又名"牛皮癣",类似中医学中的"白庀"、"蛇风"、"松皮癣"、"白壳疮"等,是一种反复发作的、以表皮增殖和炎症为特征,无传染性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现代医学认为其病因主要是多基因遗传背景下T细胞异常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  相似文献   

2.
郭涛  徐丽敏 《山西中医》2009,25(5):60-62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特征表现为表皮异常增殖。目前研究表明,该病是多基因遗传背景下T细胞异常的免疫性疾病,皮肤相关T细胞是维持银屑病疾病活动的中心环节,与皮损的发生、发展和持续存在密切相关。T淋巴细胞的浸润是银屑病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主要分布在表皮、真皮乳头及真皮浅层。现探讨T淋巴细胞与银屑病机制二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增生性皮肤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123%,治疗棘手.银屑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在多基因遗传背景下,涉及到免疫、炎症、细胞增殖与凋亡、微血管异常、神经精神因素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4.
银屑病是一种以表皮细胞过度增殖为特点的常见皮肤病,易反复发作。目前,研究发现该病在遗传、免疫、生化及内分泌等方面都有异常。其特征为皮肤红色丘疹或斑块上履有多层银白色鳞屑。春冬季节易发病或加重,而夏秋季节多缓解。发病期间病人十分痛苦,既有疾病的折磨,又有心理上的  相似文献   

5.
银屑病是由多基因遗传决定的、多环境因素刺激诱导的免疫异常性、慢性炎症性、增生性皮肤病[1]..而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疾病,化疗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方法之一,而建立中心静脉导管极大保障了白血病患者的用药安全,我科在2012年收治了1例银屑病合并急性白血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通过精心护理,既保证了患者用药的及时性及安全性,又未引起导管脱出及感染,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以表皮细胞过度增殖为特点的皮肤病。可分为寻常性、脓疱性、关节病型与红皮病型四种类型。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数病人于夏季自然缓解,秋冬季加重。至今病因病理仍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遗传、感染、免疫、代谢及内分泌等因素有关。笔者于1995年5月单用针刺拔罐法治疗银屑病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银屑病又名“牛皮癣”,类似中医学中的“白庀”、“蛇风”、“松皮癣”、“白壳疮”等,是一种反复发作的、以表皮增殖和炎症为特征,无传染性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现代医学认为其病因主要是多基因遗传背景下T细胞异常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与感染、变态反应、代谢障碍等有关。中医学认为其多由血燥或血虚生风等引起。《圣济总录·诸癣论》说:“状似牛皮、于诸癣中最为厚,邪毒之甚者,俗谓之牛皮癣。”  相似文献   

8.
银屑病是一种表皮细胞增殖过度的疾病,患者除皮肤损害外,还存在免疫异常、微循环障碍以及各种生化异常等系统病变。近年来广泛使用中药及其中成药治疗银屑病,结果疗效较高且副作用小,显示了中医辨证论治之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9.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海燕 《光明中医》2009,24(7):1382-1382
银屑病又称牛皮癣,为一种常见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其特征为皮肤出现红斑,搔刮后有银白色鳞屑,脱落后露出半透明薄膜,刮下薄膜有点状出血,具有反复发作倾向.现代医学认为银屑病病因与遗传因素、免疫机能异常、表皮生成障碍性疾病、感染及精神因素有关.中医学认为本病外感风邪,营卫失和,经络组塞,或情志内伤,气机郁滞而化火,或饮食不节,脾胃失和,湿热互结,外客肌肤,耗伤阴血,化燥生风,肌肤失养而致,目前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效果明显,现对其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银屑病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国坚 《山西中医》2008,24(4):54-56
银屑病相当于中医的白疕、白壳疮、松皮癣、蛇虱、顽癣等,是一种慢性炎性、非感染性皮肤病.该病经过缓慢,具有复发倾向.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易感性和T细胞的免疫功能异常有关.不同民族、性别、年龄均可发病.银屑病患者遍布世界各地.据国内文献报道:截止到2000年底,我国银屑病患者比1994年增加了一倍;另有资料显示,北方的患病率又高于南方.  相似文献   

11.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具有特征性皮损的慢性、易复发的以表皮增殖和炎症为特征,无传染性红斑鳞屑性可遗传的皮肤病.  相似文献   

12.
银屑病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诱发的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本文就一例线状银屑病患者举例,其右上肢红色斑丘疹伴瘙痒两年。皮肤组织病理显示表皮角质连续性角化不全,钉突延伸较规则增生,乳头区血管扩张不显著,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诊断为线状银屑病,并进行辨证治疗,以为后续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医“血分论治”银屑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认为银屑病是基于遗传素质基础上的多基因遗传病,在多种因素如感染、内分泌、免疫异常、药物、环境等作用下而发病,目前认为免疫学异常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起到主要的作用。近年来祖国医学对银屑病研究的深入,相关中医药治疗的研究也取得较大的进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医理论及临床治疗均以"血分论治"为主;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相关的基础研究也证明了"血分论治"的科学性。本文就近年来有关中医"血分论治"银屑病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以表皮过度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复发性非感染性炎症性的皮肤病;也是一种在多基因遗传背景下,由多种致病因子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而引起的由 T 细胞介导为主的免疫相关性自身免疫紊乱性皮肤病。该病病因复杂,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虽治疗药物繁多,疗法多样,但疗效并不能确定,目前仍以改善患者症状为主。从生物制剂治疗的角度,对其临床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归纳总结,以期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茶多酚硬脂酸酯凝胶剂治疗银屑病的药效学。方法采用普萘洛尔诱发小鼠银屑病模型、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模型、磷酸组胺致豚鼠瘙痒模型、低分子右旋糖酐-40致小鼠瘙痒模型,研究茶多酚硬脂酸酯凝胶剂对上述银屑病动物模型的作用。结果茶多酚硬脂酸酯凝胶剂具有抑制普萘洛尔诱发小鼠银屑病模型表皮增生过快和异常角化、促进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止痒等作用,与阴性凝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茶多酚硬脂酸酯凝胶剂对银屑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开发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6.
<正>糖尿病(DM)是一种慢性、复杂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生发展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胰岛素抵抗、炎症因子、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银屑病(PsO)是免疫介导的以表皮细胞增生、炎细胞浸润及微血管扩张为特点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与遗传、免疫、感染、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研究表明DM与PsO之间存在显著关联,有学者指出,两者具有重叠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基因和表观遗传学改变、炎症、异常环境和胰岛素抵抗等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驱动的疾病,这些共存的机制随着时间的推移作用于一个恶性循环,使细胞和组织损伤增强,最终驱动疾病的发生[1]。  相似文献   

17.
银屑病是一种具有特征性红斑鳞屑性慢性皮肤病,目前病因尚不完全清楚,遗传、感染、免疫、代谢与内分泌障碍可能与发病有关,刺激性食物、过度劳累、及情绪紧张可能是诱发本病加重的原因。目前尚无满意疗效,从2007年起用蒙医传统药浴治疗银屑病46例,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银屑病又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特征性损害为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病因和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研究发现,本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感染链球菌、免疫功能异常、代谢障碍及内分泌变化等有关。患者,男,39岁,患银屑病10年,初期典型损害为红色丘疹或斑丘疹,针头至绿豆大小,边界清楚,上覆多层银白色或云母样鳞屑,鳞屑容易刮除,刮除后基底可见一  相似文献   

19.
何英 《中医研究》2010,23(3):39-40
银屑病是一种皮损状如松皮,形如疹疥,搔起白皮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皮损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抓去鳞屑可见薄膜现象,点状出血。本病与遗传、免疫功能紊乱、感染、代谢障碍、环境等因素有关,病程长,病情变化多,时轻时重,不易根治,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疗效显著,用药灵活,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0.
银屑病作为一种患病率逐渐攀升的炎症性皮肤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银屑病可受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病因刺激而发病,以细胞因子驱动的表皮增生、异常分化、炎症和新血管生成为主要发病机制,涉及免疫和皮肤细胞的相互作用,但有些发病机制仍是研究的盲点,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挑战,因此,探寻有效治疗靶点成为研究银屑病的重要目标。信号通路在银屑病的病理机制中承担重要细胞转导作用,是调控银屑病免疫和炎症反应的关键转导因子,是研究银屑病的热点领域。而中医药调控银屑病以其治疗通路广、作用靶点全且不良反应小等优势占据重要治疗地位,且随着网络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的深入,中药单体及中药复方可通过调控银屑病多条信号通路而发挥治疗作用。近年来,中医药防治银屑病已收获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减轻瘙痒症状、减少皮损面积、改善焦虑情绪、预防并发症等,证明银屑病在中医研究领域的认识和辨证论治的正确性。尽管中医药在银屑病防治方面的理论与临床研究颇丰,但中医药对调控银屑病相关信号通路及作用机制方面的综述暂未见刊载。因此,该综述通过检索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介绍中医药调控银屑病相关的6条主要信号通路,即Janus酪氨酸蛋白激酶(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