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比较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将2009-01/12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25例158眼老年性白内障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80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B组78眼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比较两组手术后1,7d;1,3mo的视力、散光及术中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在各时间点的视力、散光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手术方式疗效相近,可根据临床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表面麻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患者98例(109眼),随机分为表面麻醉组49例(54眼)和球后麻醉组49例(55眼)。球后麻醉组给予2%利多卡因球后阻滞麻醉。表面麻醉组给予倍诺喜(盐酸奥布卡因0.4%)表面麻醉。结果采用表面麻醉和球后麻醉的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手术后1个月视力以及散光度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表面麻醉组的手术时间要显著短于球后麻醉组,表面麻醉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球后麻醉组(P〈0.05)。结论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麻醉效果良好,能最大限度减少麻醉所带来的并发症,大大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表麻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术中、术后并发症,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方法 96例(125眼)白内障,表面麻醉下进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中:虹膜脱出13眼,晶状体后囊破裂9眼。术后:角膜内皮条样浑浊29眼,片状浑浊10眼,前房纤维素样渗出7眼。结论 表麻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避免了球周、球后麻醉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对晶状体核的处理较关键,亦是易产生并发症的步骤。  相似文献   

4.
表面麻醉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晓平  张琦 《眼科学报》1998,14(4):243-244
目的:评价表面麻醉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把82例(91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患者分成两组,40例(45眼)采用表面麻醉,42例(46眼)采用常规局部麻醉,比较两者的效果。结果:表面麻醉组手术前准备时间比常规局麻组短(P<0.05),术后视力恢复比常规局麻组快(P<0.01);而两组手术时间和止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表面麻醉具有安全,有效和操作简便的特点,适宜于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中推广作用。眼科学报1998;14:242~244。  相似文献   

5.
表面麻醉在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观察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应用表面麻醉的效果。方法:表面麻醉剂0.5%爱尔卡因于结膜囊冲洗后及放置开睑器前各滴1次。术中观察麻醉效果。结果:430例麻醉效果达I级者395例(91.85%),Ⅱ组者26例(6.05%),Ⅲ组者9例(2.09%)。结论:表面麻醉具有球周及球后麻醉同样的效果,又可避免球周及球后麻醉诸多潜在危险,使手术变得更加简单而安全。  相似文献   

6.
冯建辉 《国际眼科杂志》2008,8(8):1713-1714
目的:观察表面麻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行表面麻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患者578眼,观察其术后视力的恢复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1d,裸眼视力<0.05者17眼,占2.9%;0.05~0.3者321眼,占55.5%;≥0.3者240眼,占41.5%;术后1wk复查视力,<0.05者3眼,占0.5%;0.05~0.3者121眼,占20.9%;≥0.3者454眼,占78.5%;术中及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很低。结论: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麻醉效果良好,能最大限度减少麻醉所带来的并发症,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因而适宜于我国大规模复明行动及基层医院开展的以白内障为主的防盲治盲工作。  相似文献   

7.
表面麻醉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在爱尔凯因麻醉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在爱尔凯因表麻下对116例(120只眼)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观察其麻醉效果及视力.结果在表麻下全部患者均可很好地配合手术完成,无一例更换麻醉方法.平均手术时间13.51分钟,术后第1天视力大于0.5者占60.83%,术后1周大于0.5者占75.83%.结论在爱尔凯因表麻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优越的.  相似文献   

8.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泪膜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泪膜变化情况。方法:随机选择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患者136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7,14,30,60,90d行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检测。结果:术后3mo内诉术眼不适患者较术前增加。术后2wk内SⅠt增加,1mo内BUT缩短,FL增高,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一段时期内,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会影响泪膜稳定性,应注意术前泪膜功能检测及术中、术后对泪膜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4例(49只眼)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第1天视力≥0.5者30只眼(62.12%)眼,≥0.8者10只眼(20.4%),术后1周视力≥0.5者35只眼(71.42%),≥1.0者13只眼(26.5%)。术后第1天角膜水肿者8只眼(16.32%)。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技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眼筋膜囊内麻醉在普通及特殊情况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98例(118眼)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其麻醉效果及对血压、呼吸、心率及心电图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在眼筋膜囊内麻醉下均能很好的配合手术顺利完成,无1例改用其它麻醉方法.平均手术时间为24.35 min.随机选择30例术中行心电监护,表明眼筋膜囊内麻醉对血压、呼吸、心率无明显影响,并且术毕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结论:眼筋膜囊内麻醉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尤其对于特殊情况的白内障手术,其相比表面麻醉和球后或球周麻醉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由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具有切口小、损伤轻、愈合快、术后散光小,视力提高快等诸多优点而在现代白内障手术中迅速开展起来,而环形撕囊术极大地促进了超声乳化技术的发展,现已证明环形撕囊术是人工晶体囊袋内固定最可靠和稳定的方法。我们将超声乳化手术中这一技术操作引入到囊外摘除术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王晓红  潘绍新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0):1988-1989
目的:探讨白内障复明工程中小切口白内障非超声乳化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对1 274例1 274眼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患者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术后第1d及随访6mo时的视力情况。

结果:术中并发后囊破裂30眼,角膜轻度水肿240眼; 术后1wk内裸眼视力>0.5者1 083眼,达到85%; 术后3mo裸眼视力>0.5者1 147眼,达90%。

结论: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并发症少,适合我国白内障复明工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0-03/2013-02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93例124眼随机分为两组,42例59眼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SICS组),51例65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haco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角膜散光、手术源性散光及术中、术后并发症。

结果:术后1d; 1wk两组患者视力≥0.5分别为SICS组38眼(64.4%),41眼(69.5%),Phaco组29眼(44.6%),32眼(49.2%),SICS组的视力优于Phaco组(χ2=4.877,5.243,P<0.05)。术后1,3mo两组视力≥0.5眼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5,0.085,P>0.05)。平均角膜散光采用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组内比较不同时间有统计学意义(F=25.624,P<0.05),且有随时间降低的趋势; 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F=0.986,P>0.05),两组患眼术后1wk平均角膜散光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06,2.427,P<0.05)。术后1wk; 1mo Phaco组手术源性散光SIA均低于SICS组(t=-4.628,2.770,P<0.05),术后3mo两组SI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4,P>0.05), 组内比较和组间比较不同时间的SIA均有统计学意义(F=26.37,P<0.05,F=14.29,P<0.05)。两组患者术中后囊膜破裂、术后角膜水肿、前房色素膜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比,两种手术术后效果相近,对于白内障的治疗方案选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并非唯一最佳手术方案,在缺少超乳设备的边远地区,选择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同样可以达到与超乳手术接近的术后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4.
表面麻醉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介绍表面麻醉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在一年之内对418 例(482只眼)的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手术时采用此法。结果 术后并发症大为减少,手术成功率提高。结论 与球后、球周麻醉相比,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表面麻醉下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在表面麻醉下进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术的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 双眼白内障46人,每人的1眼在球后麻醉下手术做为对照组,另眼在表面麻醉下手术做为研究组,双眼分次手术,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结膜水肿、眼睑肿胀及眼睑皮下出血对照组非常明显的高于研究组(P<0.001)。对照组出现球后出血1眼,一过性黑朦2眼,而研究组中无类似并发症发生。术中软化眼球所需时间研究组平均为(3.51±1.72)min,对照组平均为(12.18±4.12)min,两者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01)。术后第1天研究组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表面麻醉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安全、快捷、并发症少、术后视力恢复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和探讨在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在表面麻醉下,对210例(227眼)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疼痛感、并发症及术后视力,随访时间为3个月。结果215眼(占94.7%)术中无任何痛苦与不适,9眼出现轻度疼痛,3眼有异物感,追加1次表面麻醉后症状消失。9眼发生后囊膜破裂,2眼发生前房出血,无角膜失代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第3个月,视力≥4.7者占75%,≥5.0者占21%。结论表面麻醉下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麻醉效果明显,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及并发症,术后效果肯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在基层临床和防盲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 临床病例对比研究.收集2010年1月至201 1年6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的白内障患者123例(136只眼),由同一位医师主刀完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术前和术后1周、1月及3月采用角膜内皮镜测量角膜上部、中央区和下部的角膜内皮,计算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丢失率、六边形细胞比例和细胞面积.结果 术前角膜上部、中央区和下部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边形细胞比例和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下降、六边形细胞比例下降、细胞面积扩大.角膜上部、中央区和下部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细胞丢失率、六边形细胞比例和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差异以1周时差别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3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小,损伤部位以角膜上部切口处为主.  相似文献   

18.
倍诺喜表面麻醉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倍诺喜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364例(402只眼)白内障患者在倍诺喜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观察其麻醉效果及术后视力。结果: 所有患者在表麻下均能很好地配合手术顺利完成,无一例改用其它麻醉方法。平均手术时间为12.35分钟。术后1天及1周视力≥0.5者,分别占62.44%和78.11%。结论:倍诺喜表面麻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討表面麻醉在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内障摘除術中應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將各類白内障患者共計158例(158眼)采用表面麻醉下經鞏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體植入術.結果術中完全無痛,配合良好的150例,占95%;術中娩核時稍感疼痛8例,經追加表面麻醉藥後緩解;術後2天視力>0.3的146例,占92.4%;後囊破裂10例,占6%.結論表面麻醉在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體植入術中的應用是安全、有效的,但表面麻醉的應用仍有局限性,應根據手術醫生的手術經驗及病人的配合程度及病情選擇應用,以保證手術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优点与应用。方法对2006年4月28日-2006年5月2日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100例、100只眼。结果100只眼均顺利植入人工晶体术后视力明显提高,脱盲率98%。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适合防盲治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