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估颅内破裂动脉瘤老年患者介入治疗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2004年12月至2014年12月接受血管内治疗的颅内破裂动脉瘤老年患者(年龄≥60岁)520例,随访记录患者术后30 d内影像学和临床随访结果。根据是否发生介入治疗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介入治疗相关性血栓栓塞事件、术后早期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术后新发硬膜下出血或脑实质出血),分为并发症组68例和无并发症组(452例)。通过单因素统计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介入治疗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520例动脉瘤患者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13.1%(6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OR=2.207,95%CI:1.149~4.240,P0.05)、Hunt-Hess分级Ⅳ~Ⅴ级(OR=4.287,95%CI:2.048~8.971,P0.01)、Fisher分级Ⅲ~Ⅳ级(OR=2.686,95%CI:1.483~4.865,P0.01)、宽颈动脉瘤(OR=2.884,95%CI:1.511~5.505,P0.01)、动脉瘤有小阜(OR=4.560,95%CI:2.500~8.321,P0.01)、动脉瘤3 mm(OR=5.748,95%CI:2.122~15.570,P0.01)是颅内破裂动脉瘤老年患者介入治疗操作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病史、高Hunt-Hess分级、高Fisher分级、宽颈动脉瘤、动脉瘤有小阜、微小动脉瘤是颅内破裂动脉瘤老年患者介入治疗操作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血管内完全栓塞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行介入栓塞治疗的546例单发颅内动脉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将所有患者按照动脉瘤即刻栓塞程度,分为完全栓塞组(255例)和非完全栓塞组(291例),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与颅内动脉瘤完全栓塞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完全栓塞组与非完全栓塞组患者动脉瘤是否破裂、解剖形态、Hunt-Hess分级、动脉瘤大小及瘤颈宽度、不同治疗方案、动脉瘤角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动脉瘤大小(OR=0.344,95%CI:0.204~0.578,P0.01)、是否破裂(OR=0.568,95%CI:0.314~0.947,P=0.030)、栓塞方式(OR=3.699,95%CI:2.223~6.153,P0.01)、瘤颈宽度(OR=0.326,95%CI:0.198~0.539,P=0.003)、动脉瘤角度(OR=0.647,95%CI:0.451~0.928,P=0.018)、动脉瘤形态(OR=1.689,95%CI:1.118~2.552,P=0.013)是影响颅内动脉瘤完全栓塞的独立因素。结论微小动脉瘤、未破裂动脉瘤、窄颈动脉瘤、小夹角动脉瘤、规则动脉瘤、支架或球囊辅助更易于完全栓塞颅内动脉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建立回归模型以预测特定颅内动脉瘤患者经血管内栓塞治疗后的复发风险。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脑血管病治疗中心经血管内栓塞治疗且有符合纳入标准的颅内囊状动脉瘤患者429例(共计动脉瘤441个),多发动脉瘤均按每个动脉瘤单独计算例数。根据动脉瘤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66例)和未复发组(375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治疗技术及材料、动脉瘤解剖学等共计11项因素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评价其预测复发的有效性。结果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的动脉瘤大小(χ2=46.352,P0.01)、破裂与否(χ2=4.198,P=0.040)、是否使用支架(χ2=9.554,P=0.002)、术后即刻栓塞结果(χ2=10.397,P=0.003)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支架辅助栓塞(OR=4.076,95%CI:2.147~7.736,P0.01)、RaymondⅡ级(OR=4.222,95%CI:1.537~11.579,P=0.005)、RaymondⅢ级(OR=4.467,95%CI:1.600~12.470,P=0.004)、大型动脉瘤(10~25 mm,OR=4.914,95%CI:2.277~10.604,P0.01)和巨大型动脉瘤(25 mm,OR=35.743,95%CI:3.511~363.837,P=0.003)是动脉瘤栓塞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回归模型预测复发的有效性检验结果显示,复发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73.5%,Raymond分级为56.6%,非支架栓塞为60.1%,动脉瘤大小为40.3%,利用Z检验计算复发评分与非支架栓塞、Raymond分级、动脉瘤大小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Z值分别为2.662、3.513、6.308,P值分别为0.007、0.004、0.001。结论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非支架辅助栓塞、术后即刻栓塞不全与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复发有关,所建立的回归模型可反映患者术后复发风险大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对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普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156例,均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根据行血管内介入栓塞的时机,将患者分为超早期组66例和延迟组90例。记录患者的Hunt-Hess分级、动脉瘤部位、脑脊液置换;检查栓塞情况和栓塞治疗成功率;比较2组预后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 2组脑血管痉挛、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再出血比例及mR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超早期组脑积水比例显著低于延迟组(4.55%vs 15.56%,P<0.05)。2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超早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延迟组[(6.62±1.25)分vs(7.82±1.35)分,P<0.01]。结论 超早期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脑积水发生率并改善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超早期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超早期采用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13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Hunt-Hess分级:Ⅰ~Ⅱ级7例,Ⅲ级4例,Ⅳ级2例。在动脉瘤破裂发病24 h内,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对患者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按Raymond分级标准评估术后栓塞情况,观察术后并发症以及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术后1~6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恢复良好11例,术后偏瘫1例,术后出血1例;无死亡病例。随访期内,无再出血病例,复发1例行再次栓塞后2个月,DSA示动脉瘤完全栓塞。结论超早期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方法可行,可提高破裂动脉瘤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分级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不同时机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6月符合入选标准的Hunt-HessⅣ、Ⅴ级颅内动脉瘤破裂并接受介入栓塞术的患者115例,根据介入治疗时间分为早期治疗组(发病后72h进行栓塞治疗)60例和延期治疗组(发病≥72h后进行栓塞治疗)55例,术后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巴塞尔指数(BI)评分、生活质量指标调查表(DLQI)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判断患者预后和疗效。结果早期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延期治疗组(20.0%vs 36.4%,P 0.01);早期治疗组术后3个月BI评分明显高于延期治疗组[(25.4±1.7)分vs (6.5±1.9)分,P0.05],早期治疗组治疗后DLQI评分总分明显低于延期治疗组[(8.5±0.5)分vs (13.6±1.3)分,P0.05],术后GCS和出院时GOS高于延期治疗组[(6.5±1.5)分vs (5.8±1.4)分,(3.1±0.2)分vs (2.3±0.1)分,P0.05]。结论在8h内对高分级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76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时有无头痛症状、Hunt-Hess分级、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等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影响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入院时有无头痛症状、Hunt-Hess分级、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是影响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329,95%CI:0.144~0.735,P=0.021)、Hunt-Hess分级(OR=1.358,95%CI:2.531~5.622,P=0.002)、手术时机(OR=1.826,95%CI:1.521~2.103,P=0.019)和手术方式(OR=0.428,95%CI:0.246~0.745,P=0.003)是影响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准确的病情综合分析、最佳的手术时机和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提高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00例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早期采用经股或经颈动脉穿刺行全脑选择性血管造影术,应用电解可脱微弹簧圈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结果100%动脉瘤腔闭塞的45个,95%闭塞的39个,90%闭塞的18个。Glasgow预后评分:Ⅰ级86例,Ⅱ级5例,Ⅲ一Ⅳ级4例,Ⅴ级5例。1例椎动脉瘤栓塞后8h,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死亡。1例栓塞术后36h再出血,再次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随访0.5-2年无再出血。结论早期动脉瘤囊内栓塞,是治疗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较理想的方法,栓塞后早期再出血可能与瘤颈破裂性动脉瘤及夹层囊性动脉瘤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夹闭与血管内栓塞治疗大脑中动脉瘤(MCAA)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5年2月87例MCAA的患者临床资料,分为手术治疗组29例(29个动脉瘤)与血管内治疗组58例(61个动脉瘤,对其中37个采取单纯弹簧圈栓塞,23个采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个未进行治疗)。分析患者术中及术后病死率、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结果 (1)对于入院时Hunt-Hess分级0~Ⅲ级的患者,血管内治疗组与手术治疗组术后卒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0.0%(10/50)和29.4%(5/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0);经过3~40个月(中位数6个月)的门诊随访,血管内治疗组的病死率和预后良好率分别为4.2%(2/48)和95.8%(46/48);经过3~19个月(中位数4个月)的随访,手术治疗组的病死率和预后良好率分别为6.2%(1/16)和81.2%(13/1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85,P=0.004)。(2)血管内治疗组经过3~40个月(中位数6个月)的影像学随访,40个动脉瘤有5个(12.5%)动脉瘤复发。手术治疗组经过1~31个月(中位数4个月)的随访,15个动脉瘤有3个(20.0%)动脉瘤残留或复发。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对于Hunt-Hess分级0~Ⅲ级的MCAA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不同MCAA患者的个性化治疗将会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与单纯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检索维普、万方、中国知网、Pub Med、Embase及Cochrane Controlled Trials Register数据库,比较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与单纯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方案的所有文献,提取即刻完全栓塞率、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等)、瘤内进一步血栓形成发生率、随访治愈率、复发率等数据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入选18篇文献,其中包括1篇随机对照研究和17篇观察性研究。两种治疗方法的术后即刻完全栓塞率(OR=0.98,95%CI:0.72~1.32,P=0.93)、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OR=1.04,95%CI:0.54~1.99,P=0.91)、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OR=1.57,95%CI:0.96~2.55,P=0.0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支架辅助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单纯弹簧圈栓塞(OR=1.35,95%CI:1.04~1.74,P=0.02);随访治愈率(OR=1.65,95%CI:1.25~2.17,P0.01)、瘤内进一步血栓形成发生率(OR=2.56,95%CI:1.97~3.33,P0.01)、复发率(OR=0.45,95%CI:0.35~0.57,P0.01)支架辅助栓塞较单纯弹簧圈栓塞具有优势。结论就目前研究现状,使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有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的趋势,但尚需更多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实,并且支架辅助栓塞技术的并发症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影响顷内破裂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9年1月连续收治的966例(1052个动脉瘤)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273例行显微外科手术,662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31例未经手术治疗。3个月后对预后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评价性别、年龄、动脉瘤部位和大小、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是否伴有急性重度脑积水、治疗时机、是否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显微外科手术或血管内治疗)、术中动脉瘤再破裂、有重度脑积水者是否术中行终板造瘘及术后是否行脑脊液持续外引流12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①966患者中,预后良好率为72.O%(695/966),预后不良率为23.1%(223/966),病死率为5.0%(48/966)。②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8.36,95%CI:2.23~11.68;P〈0.01)、Fisher分级≥Ⅲ级(OR:9.65,95%CI:3.09~13.48;P〈0.01)、Hunt—Hess分级≥Ⅳ级(OR:7.49,95%CI:1.12~13.25;P〈0.01)、未手术治疗(OR:8.23,95%CI:5.59~20.89;P〈0.01)、术中动脉瘤再破裂(OR:8.69,95%C1:5.12~19.51;P〈0.01)、非早期治疗(〉3d;OR:2.36,95%CI:1.65~12.46;P〈0.01)及术后未行脑脊液持续外引流(OR:3.08,95%C1:1.07~8.63;P〈0.01),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是否手术治疗、治疗时机、术中动脉瘤再破裂及是否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共纳入200例患者205个颅内宽颈动脉瘤,出院时病死率为1.5%,病残率为1.0%。对177例患者随访16~51个月,改良 Rankin 量表评分为:0分174例,2分2例,4分1例。11例患者(5.5%)发生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包括术中出血3例、术后出血3例、术后脑梗死2例、弹簧圈突出2例和术后痫性发作1例。单变量分析显示,并发症组男性(9.1%对5.3%;χ2=4.42,P =0.026)、高血压(54.5%对23.3%;χ2=5.42,P =0.03)、支架先于弹簧圈置入(54.5%对85.1%;χ2=3.54,P =0.021)的患者比例与无并发症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多变量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先置入支架是手术相关并发症的独立保护因素[优势比(odds ratio, OR)0.208,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0.055~0.791;P =0.021],而高血压是手术相关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OR 4.380,95% CI 1.170~16.399; P =0.028)。167个动脉瘤得到了影像学随访,其中26个动脉瘤复发(15.6%)。单变量分析显示,复发组动脉瘤部位(前循环动脉瘤:73.1%对89.1%;后循环动脉瘤:26.9%对10.6%;χ2=5.09,P =0.033)和大小(巨大动脉瘤:7.7%对0.7%;大型动脉瘤:65.4%对29.1%;小型动脉瘤:26.9%对70.2%;χ2=20.77,P <0.001)与未复发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型动脉瘤(OR 6.057,95% CI 2.296~15.983;P <0.001)、巨大动脉瘤(OR 25.260,95% CI 1.903~335.267;P =0.014)以及后循环动脉瘤(OR 3.184,95% CI 1.028~9.857;P =0.045)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是治疗颅内复杂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方式之一。高血压和弹簧圈先于支架置入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动脉瘤体积较大和后循环动脉瘤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介入治疗时机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疗效及迟发性脑缺血(DCI)发生率的影响,并分析导致术后DCI发生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介入治疗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98例的临床资料,按照介入手术的时机将所有患者资料分为早期组(n=57)和延迟组(n=41)。其中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介入治疗,其中早期组介入时间在发病后72 h内,而延迟组介入时间超过发病后72 h。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之间的差异,并对导致患者术后DCI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 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2周时NIHSS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7±2.19 vs 5.76±1.94,P>0.05),早期组完全栓塞率显著高于延迟组(91.23% vs 73.17%,P<0.05),2组患者术后DCI、CVS、再破裂出血、脑水肿及下肢静脉栓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随访3个月时预后良好率及巴塞尔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延迟组[80.70% vs 70.73%,(63.51±13.42)vs (52.78±12.65),P<0.05],本次研究中患者治疗后DCI发生率为12.44%,低蛋白血症、Fisher分级Ⅲ~Ⅳ及WFNS分级Ⅲ~Ⅴ级是D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4.29、5.48、8.074,P<0.05)。 结论早期介入能提升栓塞效果的同时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低蛋白血症、Fisher分级Ⅲ~Ⅳ及WFNS分级Ⅲ~Ⅴ级是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发生DC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已破裂颅内动脉瘤住院期间再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已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再出血的时间、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53例入院诊断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或介入治疗的时间分为早期干预组(0~3d)和晚期干预组(4~28d),再根据有无再出血分成两个亚组,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再出血与性别、年龄、动脉瘤的部位和大小、cT出血表现、Hunt—Hess评分、合并高血压及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的关系。结果@253例已破裂动脉瘤患者中共有26例患者再出血,住院治疗期间再出血率为10.3%(26/253),其中早期干预组再出血率为5.2%(8/154),晚期干预组为18.2%(18/99),再出血的中位时间为6.5d。②早期干预组再出血和非再出血患者在年龄和是否合并高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干预组再出血和非再出血患者在年龄和是否合并高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早期和晚期干预组的再出血和非再出血患者在性别、动脉瘤部位和大小、CT出血表现、Hunt—Hess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早期和晚期干预组再出血与非再出血患者的GO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出血患者GOS评分明显低于非再出血患者。⑤全组再出血的病死率为13.8%(35/253),其中非出血组为10.1%(23/227),出血组为46.2%(12/26),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499,P〈0.05)。其中早期组再出血的病死率为5/8,晚期组的病死率为7/18,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42,P〉0.05)。结论①已破裂动脉瘤晚期于预组再出血率明显高于早期干预组,提示早期手术或介入治疗能降低再出血率;②早期再出血与患者的年龄和合并高血压相关,高龄、合并高血压是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而晚期再出血与患者的年龄、合并高血压无明显关系;③已破裂动脉瘤再出血与患者的性别、动脉瘤部位和大小、CT出血表现、Hunt.Hess分级关系不明显;④已破裂动脉瘤再出血会显著增加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结合二期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介入栓塞结合二期SRS综合治疗AVM并获得影像学随访患者66例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为7~96个月。将DSA显示血管流空影完全消失视为治愈。按照是否治愈分为治愈组29例,未治愈组37例,观察两组AVM是否破裂、栓塞前体积大小和栓塞程度等不同因素对综合疗法治疗AVM治愈率的影响,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综合疗法治愈率的因素。结果 (1)治愈组中,AVM破裂22例(75.9%),未破裂7例(24.1%),直径3 cm和≥3 cm分别为26例(89.7%)和3例(10.3%),患者Spetzler-Martin(SM)分级Ⅰ~Ⅲ级;未治愈组中,AVM破裂20例(54.1%),未破裂为17例(45.9%),直径3 cm和≥3 cm分别为18例(48.6%)和19例(51.4%),34例患者(91.9%)SM分级Ⅰ~Ⅲ级。(2)随访过程中,29例(43.9%)达到影像学治愈,64例(97.0%)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0~1分;发生并发症6例。(3)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AVM大小(OR=0.141,95%CI:0.035~0.570,P0.01)和介入栓塞程度(OR=2.414,95%CI:1.038~5.613,P0.05)是治愈率的影响因素。结论血管介入栓塞联合SRS治疗颅内AVM是有效且安全的。AVM直径3 mm是综合疗法治愈率的独立保护因素,介入栓塞程度是未达到影像学治愈综合疗法治愈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基本特征、大小和部位与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关系。方法回顺性分析69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及脑血管造影资料,包括性别、年龄、Hunt—Hess分级、破裂诱因、Fisher分级、动脉瘤大小、部位等。结果①698例平均发病年龄为53岁,男女比例为1:1.21,其中557例发牛破裂出血,21.0%(117/557)存在破裂诱因;141例未破裂。多发性动脉瘤比例为13.8%(96/698),大部分位于同侧的颈内动脉或对称的镜像部位。②共有动脉瘤814个。764个囊状动脉瘤中,破裂的有539个(最大径的中位数为5.63mm,范围1.39~32.04mm);未破裂的有225个(最大径的中位数为4.46mm,范围1.30~44.88mm)。在囊状破裂动脉瘤中,5.2%(28/539)≤2.5mm,42.7%(230/539)≤5mm,70.3%(379/539)≤7mm,90.2%(486/539)≤10mm;体颈比≥1.5者破裂比例较高(P〈0.001);相对于瘤径≤5mm组,〉5~10mm组破裂发生的危险明显增加(OR=2.83,95%CI:1.95~4.10),而〉15~25mm组(OR=0.29,95%CI:0.13~0.64)和〉25mm组(OR=0.14,95%CI:0.04—0.50)危险性降低。③在破裂动脉瘤中,以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最为常见(35.2%,190/539),其次为后交通动脉动脉瘤(29.3%,158/539)、大脑中动脉瘤(12.1%,65/539);而在未破裂动脉瘤中,以眼动脉段最为常见(31.6%,71/225),其次为后交通动脉(24.4%,55/225)和颈内动脉硬膜外段(19.1%,43/225)。以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破裂发生为基准,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发生破裂的危险较高(OR=7.35,95%CI:3.52~15.34),而眼动脉段(OR=0.15,95%CI:0.09~0.25)和颈内动脉硬膜外段(OR=0.02,95%CI:0.00~0.07)动脉瘤的破裂危险较低。结论位于前交通动脉、直径〉5~10mm、体颈比≥1.5的动脉瘤更容易破裂出血;而位于颈内动脉硬膜外段或眼动脉段、直径≤2.5mm、无瘤颈或体颈比〈1.5的动脉瘤出血概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