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病历摘要患者,男,14岁,因左眼球突出5个月就诊。主要表现为左眼球突出、疼痛、眼红、视力明显下降,低头时眼胀眼突明显。眼科检查:常规眼眶平扫未见肿块,静脉加压眶尖见肿块。超声所见:左眼轴长23mm,前房厚约3.9mm,晶体厚2.2mm,玻璃体内未见异常回声,左眼层次清晰,形态结构正常,吸气后眶内眼球后方见管状低回声区,内径约8.3mm,平静呼吸低回声区消失,挤压颈静脉屏气时见管状低回声区。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吸气后低回声区显示红色血流信号,呼气时显示蓝色血流信号,测及静脉频谱。各频谱测值如下:低回声区静脉平均流速3.16cm/s,左侧视网膜…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皮经肝α-氰基丙烯酸(TH胶)栓塞与无水乙醇、明胶海绵及金属钢圈栓塞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分为经皮经肝TH胶栓塞40例(TH胶栓塞组)和经皮经肝无水乙醇、明胶海绵和金属钢圈栓塞36例(对照组),两组均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范围50%~80%)。比较两组近期疗效,1、2年静脉曲张复发率、再出血率、死亡率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操作成功率及急症止血率均为100%,术后1~2个月TH胶栓塞组和对照组静脉曲张消失率分别为62.5%(25/40)和63.9%(23/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胶栓塞组和对照组1、2年静脉曲张复发率分别为12%(3/25)和20%(5/25)、39.1%(9/23)和86.9%(2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年再出血率TH胶栓塞组为17.5%(7/40),对照组为52.8%(19/36);两组死亡率分别为17.5%(7/40)和38.9%(14/36)。腹痛、发热、胸腹水、异位栓塞等并发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经肝TH胶注射能彻底栓塞食管下段曲张静脉及其供血血管,具有较好的远期效果,优于传统的无水乙醇、明胶海绵和金属钢圈栓塞。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皮经肝组织胶粘合剂(TH胶)栓塞治疗胃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皮经肝TH胶栓塞治疗胃静脉曲张30例,术后定期复查胃镜及CT门静脉成像,观察TH胶在血管内的分布范围、血管栓塞程度及静脉曲张消失情况。结果30例患者静脉曲张治疗有效率100%。21例患者随访11—33个月,平均27.9个月,静脉曲张复发率14.29%(3/21);术后门脉高压性胃病17例80.95%(17/21);再出血率9.52%(2/21),均为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术后CT平扫及门静脉血管成像检查显示,TH胶在胃底周围静脉、胃壁的穿支静脉及其他供血静脉内栓塞良好,TH胶持久沉积,未出现栓塞血管再通及明显新的侧枝形成。结论经皮经肝TH胶栓塞术可使胃曲张静脉及其供血静脉长期闭塞,是治疗胃曲张静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5.
2017年4月—2020年6月,因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NVUGIB)行内镜下止血治疗(包括局部注射药物、电凝、止血夹和套扎等)后再出血,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接受内镜下血管栓塞术(endoscopic vascular embolization,EVE)治疗的病例共46例。46例经EVE治疗后均即刻止血,即刻止血有效率为100.0%。术后出现腹痛13例(28.3%),腹胀3例(6.5%),发热2例(4.3%)。术后3、12个月复查胃镜,黏膜逐渐愈合。随访至2021年6月,无一例消化道再出血发生。由此可见,EVE对于初次内镜止血失败的ANVUGIB患者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以医用胶为栓塞剂的经皮经肝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治疗和预防肝硬化患者瘤样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采用医用TH胶完成PTVE治疗的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治疗前后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变化情况,统计术后再出血率及死亡率.结果 治疗前24例患者胃底曲张静脉团直径均在20 mm以上,治疗后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显著减轻,其中20例(83.3%)曲张静脉团直径减至5 mm以下或消失,4例(16.7%)曲张静脉团直径减至5 ~10 mm.在术后1~36个月,平均16.6个月的随访期内,再出血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2.5%和12.5%,其中l例死于肝癌,另外2例死于慢性肝功能衰竭.结论 对于肝硬化瘤样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行医用胶为栓塞剂的PTVE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占位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群。手术治疗是目前症状性CSDH的一线治疗方法,但术后复发率较高。近年来,有研究发现,栓塞脑膜中动脉(MMA)能够阻断CSDH的血液供应,可作为一种新型的CSDH治疗方法,但目前尚缺乏相关的共识及指南,栓塞材料的选择也各不相同。作者就MMA栓塞术治疗CSDH的相关解剖基础、技术方法及注意事项、临床栓塞材料和栓塞疗效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经皮经肝组织粘合剂栓塞联合内镜下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组织粘合剂(TH胶)栓塞(PTVE)联合内镜下套扎(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合理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23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先行PTVE使TH胶栓塞胃冠状静脉主干及胃底贲门周围静脉,1个月后对食管黏膜下曲张静脉行内镜下套扎治疗.结果 该组患者TH胶未栓塞食管下段曲张静脉,PTVE后静脉曲张缓解,但未完全消失;联合EVL后17例患者静脉曲张基本消失,消失率73.9%.21例行1次套扎治疗,2例行2次套扎治疗,平均套扎次数1.1次/例.随访3~31个月(平均19.2个月),静脉曲张复发或加重3例(13.1%),2例(8.7%)患者门脉高压性胃病出现少量出血.结论 经皮经肝TH胶栓塞能阻断冠状静脉主干、食管胃底周围血管等曲张静脉的供血血管,而内镜下套扎治疗则消除食管下段黏膜下曲张静脉,二者联合可优势互补,从而取得更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高温碘油热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高温碘油血管栓塞及热杀伤作用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将131例原发性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热碘油栓塞组63例,化疗栓塞组68例。采用Seldinger方法,将导管超选择插入肿瘤供血动脉:(1)用110℃稀释热碘油脉冲式热栓塞;(2)用碘油化疗药物乳剂栓塞。结果 热栓塞组肿瘤小率和甲胎蛋白(AFP)复常率高于化疗栓塞组,而且术后临床不良反应轻,肝功能损害不明显,生存期较长。结论 高温稀释碘油流动性增加,对肿瘤滋养血管栓塞更为彻底,比热提高,对肿瘤细胞热杀伤作用增强。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好,不良反应轻,适应证广。 相似文献
10.
球囊导管栓塞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球囊导管栓塞食管胃曲张静脉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PSE)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其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64例门静脉高压伴食管和(或)胃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行经皮经肝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注入无水乙醇和明胶海绵,32例在注入栓寒剂前充盈球囊导管(球囊导管组),另32例不充盈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联合PSE。球囊导管组中活动性出血行急症手术者17例,对照组中活动性出血行急症手术者16例。术中直接测门静脉压力。术前、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门静脉、脾静脉血流量。数值变量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再出血率和生存率行Kaplan-Meier分析。结果球囊导管栓塞成功率为86.8%,曲张静脉完全栓塞率为100%;对照组PTVE成功率为97.0%,曲张静脉完全栓塞率为87.5%。活动性出血止血率两组均为100%。球囊导管栓塞组曲张静脉栓塞前、后门静脉压力分别为(37.2±1.2)和(41.4±1.1)cm H2O,联合PSE后为(36.7±1.1)cm H2O,对照组分别为(37.2±1.1)、(41.3±1.1)和(36.8±1.1)cm H2O。球囊导管组栓塞前、后门静脉血流量分别为(14.8±1.2)和(14.7±1.1)ml/s(P>0.05),脾静脉血流量分别为(11.8±0.7)和(9.6±0.9)ml/s(P< 0.05);对照组分别为(14.7±1.2)和(14.7±1.2)ml/s(P>0.05),(11.8±0.8)和(9.6±0.9)ml/s(P< 0.05)。球囊导管组6周、12个月再出血率分别为0、6.2%,平均随访774.9 d,曲张静脉再出血率为31.2%.中位再出血时间为832 d;对照组6周、12个月再出血率分别为0、12.5%,平均随访629.3 d,曲张静脉再出血率43.8%,中位再出血时间668 d。球囊导管组出血病死率为15.6%,对照组为25.0%。结论应用球囊导管栓塞食管胃曲张静脉是治疗门静脉高压食管胃曲张静脉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经面静脉入路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面静脉途径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面静脉途径(导管置入股静脉-面静脉-角静脉-眼上静脉-海绵窦)治疗7例海绵窦区硬脑膜AVF的病例资料,其中5例患者岩下窦闭塞;1例患者岩下窦开放,但其AVF所在的海绵窦和岩下窦之间无交通;1例患者的瘘与岩下窦相通。对该患者先行经岩下窦栓塞海绵窦后部,然后再经面静脉途径栓塞海绵窦前部。其他6例患者只经面静脉途径行栓塞治疗。结果血管造影显示,7例患者的角静脉和眼上静脉的走行清晰,其中有1例眼上静脉闭塞的患者,由于导管无法置入闭塞的眼上静脉,导致经静脉途径治疗终止。其余6例患者经面静脉入路用弹簧圈栓塞海绵窦治疗后,4例达到完全栓塞,2例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论相对其他静脉途径而言,经股静脉-面静脉入路是血管内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AVF的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法,即使该入路对术者手术技能要求较高,但仍然不失为一种安全和有效的血管内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双侧岩下窦静脉采血(BIPSS)测定ACTH、垂体MRI动态增强和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在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BIPSS并经病理明确诊断的ACTH 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87例,行BIPSS、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和垂体影像学评估.结果 78例病理明确诊断为垂体ACTH瘤,9例为胸腺类癌所致异位ACTH综合征.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垂体MRI动态增强和BIPSS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2.1%、79.5%和92.3%,特异性分别为100%、44.4%和100%,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3.9%、77.0%和93.1%.库欣病患者BIPSS分侧定位符合率为83.9%,而垂体MRI分侧定位符合率为64.5%.结论 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中,BIPSS比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垂体MRI 动态增强诊断符合率更高.与垂体MRI检查相比,BIPSS分侧定位更为可信.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应用吲哚氰绿荧光显影技术在外科治疗岩上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术中鉴别保护正常岩上静脉的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应用吲哚氰绿荧光显影技术治疗的10例岩上窦区硬膜动静脉瘘的病例资料,判定动静脉瘘口位置,辨别正常的岩上静脉.术后行影像学复查,并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0例患者中,6例术中发现伴发正常岩上静脉,均应用吲哚氰绿荧光显影技术加以辨别保护.10例病例均经术后随访血管造影证实瘘口离断,术后无新发并发症.术后随访mRS评分:7例0~1分,2例2分,1例3分.结论 岩上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可伴有正常引流功能的岩上静脉,术中需保留;术中吲哚氰绿荧光显影技术有助于分辨并保护岩上静脉,防止该静脉损伤而引起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经下腔静脉途径拔除起搏导线的初步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介绍应用血管内反推力技术经下腔静脉途径拔除起搏导线的初步临床体会。方法 对18例患者的28根导线应用血管内反推力牵引技术拔除导线,其中16例(25根导线)首选经上腔静脉途径,失败后改用经下腔静脉途径;2例(3根导线)直接用经下腔静脉途径拔除。结果 16例患者的25根导线,经上腔静脉途径完全拔除22根(88%),3根经此途径拔除失败后改用下腔静脉途径,其中2根完全拔除。2例患者的3根导线直接先 相似文献
16.
M. Boolell E. Gilford R. Arnott P. McNeill J. Cummins F. Alford 《Internal medicine journal》1990,20(6):765-770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ole of bilateral synchronous inferior petrosal sinus sampling (BSIPSS) in resolving two major issues in the pre-operative assessment of Cushing's disease, namely proof of pituitary dependent disease and accurate lateralisation of tumour within the pituitary. BSIPSS was technically successful in 16 of 20 patients. The central to peripheral ACTH gradients, supporting the diagnosis of pituitary dependent disease, was <2.0 (2.0–27.2) in all patients with histologically proven ACTH-secreting pituitary tumours and in those who remained in remission following pituitary surgery. In addition, BSIPSS accurately localised the site of the tumour within the pituitary in 13 of the 16 technically satisfactory studies and thus contributed to the outcome of surgical treatment. In contrast CT scan demonstrated a definite tumour in only two patients. 相似文献
17.
经未显影静脉窦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未显影静脉窦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经未显影静脉窦栓塞治疗的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病变位于海绵窦区91例,侧窦区1例。经颈内静脉的起始段探查未显影岩下窦,进入引流静脉窦内栓塞海绵窦区DAVF;通过颈内静脉探查未显影乙状窦,进入静脉窦栓塞侧窦区DAVF。首选可控纤毛弹簧圈进行栓塞,待血流减慢以后,用游离纤毛弹簧圈继续栓塞。若仍存在少量瘘口,通过静脉窦内注射液体栓塞剂(25%~33%Glubran或Onyx18),观察置管的成功率、安全性和栓塞的疗效。术后6个月通过电话、门诊或DSA随访。结果92例患者中,均未出现并发症,无死亡病例。1例海绵窦区DAVF患者置管失败;其余91例患者均顺利置管,并成功进行静脉栓塞。所有患者栓塞后即刻造影,均未见异常静脉窦早显,瘘口消失,达到了影像学上治愈。置管成功率及治愈率均为99%(91/92)。术后6个月对38例进行随访,无一例DAVF复发。对其余患者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或消失。结论经未显影静脉窦栓塞治疗DAVF,尤其对于海绵窦区DAVF,经未显影岩下窦超选择置管进行栓塞,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可作为海绵窦区DAVF的首选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静脉入路采用Onyx或联合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0年12月,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的12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岩下窦入路10例,经面静脉-眼上静脉入路2例。单独应用Onyx 8例,Onyx联合可脱性弹簧圈4例。结果①治疗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完全闭塞10例,少量残留2例。单独应用Onyx栓塞治愈6例,好转2例,Onyx联合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愈2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100%,治愈率66.7%,无加重或死亡病例。②2例术中出现心动过缓,3例术后出现眶部疼痛。③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随访,随访时间为6~32个月,无复发及加重者。结论静脉入路Onyx或联合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疗效确实,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