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芒柄花黄素(Form)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采用终浓度为0.1、1、10、100 μmol/L Form处理A549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对照组(不加药物)及不同浓度Form处理24、48、72和96 h的细胞增殖情况,分别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联合流式细胞术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不同浓度Form处理48 h的凋亡率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处理48 h后的EMT相关分子标志物(E-cadherin、N-cadherin及Vimentin)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各组处理24、48、72及96 h的细胞上清液中纤连蛋白(FN)水平。结果 Form在1~100 μmol/L的范围内对A549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增殖抑制率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且除24~48 h 0.1 μmol/L外,其余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殖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Form处理48 h后的早期、晚期凋亡率及Bax、Bak的mRNA水平均升高,而Bcl-2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Form处理48 h后的N-cadherin和Vimentin水平及上清液FN水平均降低,而E-cadherin水平升高,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rm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有毒性作用,不仅抑制其增殖还诱导凋亡,可能与抑制其EMT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arfilzomib(CFZ)联合伊立替康(CPT-11)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及核因子(NF)-κB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CFZ(0、0.1、1、10、50、100nmol/L)或CPT-11(0、2.5、5、10、50、100μmol/L)及100nmol/L CFZ联合100μmol/L CPT-11处理SGC-7901细胞24、48、72、96h的增殖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CFZ联合CPT-11处理48h的凋亡率和细胞周期,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化caspase 3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CFZ联合CPT-11处理48h的NF-κB、IκB-α水平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情况。结果 CFZ联合CPT-11或两者单用可呈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升高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率,且CFZ联合CPT-11的增殖抑制率高于CFZ或CPT-11单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FZ或CPT-11单用相比,CFZ联合CPT-11处理48h的凋亡率、caspase-3活化率、S期细胞比例及IκB-α水平均升高, G2/M期细胞比例、NF-κB p65及p-Akt 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FZ和CPT-11对胃癌SGC-7901细胞均有细胞毒性,如抑制增殖、诱导凋亡、下调NF-κB及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CFZ联合CPT-11对胃癌细胞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鼠双微粒体2(MDM2)在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人乳腺癌MCF-7、MDA-MB-231和MDA-MB-435细胞株中MDM2及EMT相关标记分子(E-cadherin、N-cadherin及Vimentin)水平;分别于MCF-7细胞中瞬时转染MDM2空质粒pcmv、MDM2过表达质粒pcmv-MDM2,MDA-MB 231细胞中瞬时转染针对MDM2三个不同靶点的干扰质粒36h后观察细胞形态,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检测EMT相关标记分子及MDM2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及实时定量PCR检测在MCF-7、MDA-MB-231细胞过表达MDM2后对促EMT转录因子Snail1、Twist 蛋白和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 MCF-7细胞过表达MDM2后形态由鹅卵石形变为纺锤形,E-cadherin蛋白随MDM2表达水平的上调表达降低;MDA-MB-231细胞敲低MDM2后形态由长梭形变为卵圆形,Vimentin、N-cadherin蛋白随MDM2表达水平的下调表达依次降低;MCF-7及MDA-MB-231细胞过表达MDM2后Snail1、Twist的蛋白及mRNA水平均升高。结论 在乳腺癌细胞株中MDM2可促进EMT发生,其可能通过上调转录因子Snail1和Twist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β-咔啉类生物碱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及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β-咔啉类生物碱(0、10、20、40 μg/ml)处理SGC-7901细胞后,应用活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β-咔啉类生物碱处理24、48 h后的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情况,Hoechst 33258染色、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观察β-咔啉类生物碱处理48 h后的细胞凋亡情况,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β-咔啉类生物碱(0、10、20、30、40 μg/ml)处理48 h后细胞中PTEN、Akt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β-咔啉类生物碱均能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呈浓度依赖性(P<0.05);β-咔啉类生物碱可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且伴有凋亡特有的DNA梯形条带;与0 μg/ml相比,其余浓度β-咔啉类生物碱处理48 h后的PTEN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而Akt 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β-咔啉类生物碱可抑制人胃癌SGC 7901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可能与影响PTEN及Akt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张婕  齐聪 《现代肿瘤医学》2019,(10):1655-1661
目的:观察熊果酸(ursolic acid,UA)联合顺铂(DDP)对卵巢癌干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体外无血清悬浮培养人卵巢癌SKOV3干细胞并进行细胞鉴定。实验分为SKOV3干细胞组、熊果酸组、熊果酸联合顺铂组。MTT法检测干细胞的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干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采用Annexin V/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干细胞凋亡。Real-time PCR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标记分子Vimentin、N-cadherin、E-cadherin、Fibronectin、Twist的mRNA表达情况,Western-blot检测E-cadherin、Vimentin、Twis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熊果酸对SKOV3干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熊果酸组、熊果酸联合顺铂组均可提高SKOV3干细胞的凋亡率,与SKOV3干细胞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熊果酸组、熊果酸联合顺铂组可有效抑制SKOV3干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P<0.05);Real-time PCR测定熊果酸组、熊果酸联合顺铂组作用SKOV3干细胞后EMT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Fibronectin、Twist、Vimentin、N-cadherin表达降低,E-cadherin表达升高(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熊果酸组、熊果酸联合顺铂组可上调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下调Vimentin、Twist蛋白的表达;与熊果酸组相比,熊果酸联合顺铂组对干细胞凋亡率更高,迁移和侵袭能力更低,E-cadherin表达更高,Vimentin和Twist表达更低,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果酸对卵巢癌干细胞有抑制增殖、侵袭和迁移,诱导凋亡的作用,联合顺铂作用效果更优,其机制可能与逆转EMT有关。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 观察去泛素化酶USP33对胃癌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qRT-PCR法检测胃癌上皮细胞MGC-803、SGC-7901和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中去泛素化酶USP33的表达。MGC-803和SGC-7901细胞转染USP33-siRNA沉默USP33基因表达,qRT-PCR检测沉默效率,使用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通路抑制剂SB431542处理沉默USP33后的MGC-803和SGC-7901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TGF-β、Smad2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水平。[结果] q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GES-1细胞比较,MGC-803、SGC-7901细胞中USP33表达水平显著性降低。MTT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结果显示,USP33基因敲低后,MGC-803、SGC-790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性提高。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沉默USP33可使MGC-803和SGC-7901细胞E-cadherin表达降低,N-cadherin、Vimentin、TGF-β、Smad2和α-SMA表达升高,而TGF-β抑制剂SB431542则逆转了这一现象,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SP33能够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EMT转化,沉默USP33可增加其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促进EMT转化过程,其作用机制与抑制TGF-β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川陈皮素(nobiletin,Nob)对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川陈皮素(0、30、60、120 mg/L)体外处理SGC-7901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标志物(E-cadherin、Vimentin、Fibronectin)蛋白、MMP-9、STAT3、p-STAT3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CCK8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0 mg/L)比较,川陈皮素可显著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免疫印迹结果显示,随着川陈皮素浓度的增加,SGC-7901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逐渐上调,同时Vimentin、Fibronectin蛋白的表达量降低,MMP-9蛋白表达下调,STAT3总量未发生变化,但p-STAT3表达逐渐降低。结论:川陈皮素可降低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STAT3通路,继而抑制EMT。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异隐丹参酮(ICTS)对胃癌BGC-823和SGC-7901细胞增殖、周期、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胃癌细胞系BGC-823、SGC-7901,采用0、5、10、20 μmol/L ICTS处理24、48、72 h后, 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确定ICTS抑制BGC-823和SGC-7901细胞的最佳浓度和最佳作用时间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细胞周期和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ICTS处理后胃癌细胞中Cyclin D1、Bcl-2、p53、p21蛋白的表达。结果 0、5、10、20 μmol/L ICTS处理BGC-823细胞24 h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0.789±0.048)%、(16.74±1.55)%、(33.58±2.26)%、(54.62±2.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5、10、20 μmol/L ICTS 处理SGC-7901细胞24 h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0.184±0.023)%、(12.76±1.73)%、(32.95±2.47)%、(53.80±2.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 μmol/L ICTS 处理BGC-823细胞24、48、72 h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4.62±2.61)%、(55.08±2.35)%、(59.72±2.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 μmol/L ICTS 处理SGC-7901细胞24、48、72 h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3.80±2.65)%、(55.76±2.47)%、(61.83±2.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 μmol/L ICTS处理BGC-823、SGC-7901细胞24 h后G0/G1期细胞比例为(78.34±7.13)%和(79.57±7.34)%,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CTS处理组BGC-823、SGC-7901凋亡率分别为(24.78±3.42)%和(28.76±4.2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 μmol/L ICTS处理BGC-823、SGC-7901细胞24 h后Cyclin D1和Bcl-2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和p21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TS通过增加p53、p21表达,降低Cyclin D1和Bcl-2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增殖,增加细胞G0/G1阻滞和凋亡,发挥抗胃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转录因子FOXP4(Forkhead box P4)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组织和细 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LSCC细胞TU177体外增殖、迁移、侵袭、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进程间的关系。方法: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生物标本库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 的40例LSCC手术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标本,应用qPCR法检测FOXP4在LSCC与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应用qPCR法和 Western blotting检测FOXP4在人 LSCC 细胞系(AMC-HN-8、TU177、TU686 及 TU212)中的表达水平。采用小干扰 RNA 敲 低 TU177 细胞中 FOXP4 的表达,MTS 实验、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 实验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 FOXP4 敲低对 TU177 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应用qPCR法检测si-FOXP4转染TU177细胞后EMT标志物 N-钙黏蛋白(N-cadherin)、 β-连环蛋白(β-catenin)、波形蛋白(Vimentin)、扭曲蛋白(Twist)、转录因子Snail及锌指E盒结合蛋白1(zine finger E box binding homeobox 1,ZEB1)mRNA的变化情况,应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FOXP4敲低后N-cadherin、 β-catenin、Vimentin及Twist 蛋白水平的改变。结果: 在LSCC组织中FOXP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且与肿瘤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 相关(均P<0.05)。FOXP4在LSCC细胞中的表达亦高于癌旁组织(P<0.05或P<0.01)。转染si-FOXP4的 TU177 细胞中 FOXP4 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敲低FOXP4可抑制TU177细胞的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 P<0.01), 敲低 FOXP4 可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P<0.01),减少S期的复制(P<0.01),促进细胞凋亡(P<0.01),敲低FOXP4可降低 TU177细胞中N-cadherin、 β-catenin、Vimentin、Twist、Snail、ZEB1 的 mRNA水平(P<0.05或P<0.01)以及N-cadherin、 β-catenin、 Vimentin、Twist的蛋白水平。结论:FOXP4的高表达可能与LSCC的发生和发展相关,FOXP4敲低可以抑制LSCC细胞的体外 增殖、迁移与侵袭能力,使细胞G0/G1期阻滞及促进凋亡,且可能参与EMT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TGF-β1调控人胃癌细胞SGC-7901由上皮向间质细胞转化过程中,HMGA2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 用TGF-β1处理人胃癌细胞SGC-7901(0,3,6,24,48,72h),在显微镜下观察SGC-7901细胞形态的变化,蛋白质印记法检测HMGA2、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1)随着TGF-β1作用时间的延长,SGC-7901细胞逐渐变长,变大,细胞融合;(2)在TGF-β1作用下,SGC-7901均不同程度地表达HMGA2、E-cadherin和Vimentin。HMGA2蛋白从0h开始表达,到6h表达最强,24h以后表达稍有下降。E-cad蛋白从0h开始表达,到3h表达最高,随后开始降低。Vimentin蛋白48h表达最高,72h有降低的趋势;(3)Transwell小室实验显示SGC-7901在TGF-β1处理后,3h时细胞穿膜最多,从6h起穿过的细胞开始降低,到72h最低。结论 在TGF-β1诱导人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过程中,HMGA2蛋白起到重要作用,HMGA2可作为Snail的启动子,结合Smads,促进上皮间质转化HMGA2还可能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凋亡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上皮间质转化(EM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 TKIs)获得性耐药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用EGFR基因19号外显子突变型吉非替尼耐药细胞PC9/AB和EGFR野生型厄洛替尼耐药细胞H460/ER,通过基因转染获得E-cadherin稳定过表达细胞PC9/AB-CDH1和H460ER-CDH1。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划痕实验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EMT相关分子、EGFR信号通路分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PC9/AB和H460/ER细胞未发生T790M突变和c-Met基因扩增,但发生了EMT,表现为E-cadherin表达降低和Vimentin表达增加。通过基因转染提高E-cadherin表达水平能逆转PC9/AB和H460/ER耐药细胞的EMT,使其对EGFR TKIs的敏感性增加, PC9/AB-CDH1细胞较PC9/AB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增加约11.4倍,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70±0.22) μmol/L和(8.68±0.4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460/ER-CDH1较H460/ER对厄洛替尼的敏感性增加约6.1倍,其IC50分别为(7.51±1.12)μmol/L和(53.72±12.9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逆转EMT后,细胞的EGFR、p-EGFR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阻断耐药细胞的EMT可逆转NSCLC对EGFR-TKIs的获得性耐药,EMT在NSCLC对EGFR-TKIs的获得性耐药中起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EGFR磷酸化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奥沙利铂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多烯磷脂酰胆碱、奥沙利铂及两药联合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凋亡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Bcl-2、Bax、caspase-9、caspase-3和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细胞因子D1、细胞因子E的表达水平。结果 奥沙利铂显著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多烯磷脂酰胆碱促进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P<0.05);两药联合表现为协同作用,与奥沙利铂单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沙利铂使胃癌细胞增殖停滞在G0/G1期,并具有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多烯磷脂酰胆碱可增强奥沙利铂诱导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停滞的作用,但这两种增强作用均与多烯磷脂酰胆碱的浓度无关(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奥沙利铂上调细胞色素c的水平并激活其下游蛋白Bcl-2、Bax、caspase-9、caspase-3,下调细胞因子D1、细胞因子E的表达水平。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与奥沙利铂可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将细胞阻滞于G0/G1期,两药联合可能会产生协同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OX-2调控E-cadherin表达的相关信号通路及分子机制,揭示COX-2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干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不同时间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GC-7901细胞中COX-2、NF-κB、Snail及E-cadhe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随着塞来昔布作用剂量的增大和干预时间的延长,COX-2、NF-κB和Snail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降低;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上升(P<0.05),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升高.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OX-2与NF-κB及COX-2与Snail蛋白表达呈正相关性(r =0.881,P<0.01;r =0.839,P<0.01);COX-2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性(r=-0.814,P<0.01).结论 COX-2可能通过NF-κB/Snail信号通路调控E-cadherin的表达,进而参与胃癌的浸润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神经胶质瘤关联癌基因同源物1(glioma associated oncogene homolog 1,Gli-1)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采用10 ng/ml TGF-β1对胃癌SGC-7901细胞进行处理,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MT上皮表型蛋白E-cadherin和间质表型蛋白Vimentin的表达水平;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变化,检测TGF-β1 对SGC-7901细胞发生EMT 的影响;同时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li-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随后进一步采用Gli-1基因特异性阻断剂GANT 61阻断Gli-1表达,并使用TGF-β1(10 ng/ml)对SGC-7901细胞进行处理,RT-PCR 和Western blot检测Gli-1、E-cadherin和Vimentin mRNA 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并使用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阻断Gli-1对SGC-790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TGF-β1可以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并促进细胞侵袭。TGF-β1可以在mRNA和蛋白水平下调上皮表型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提高Gli-1和间质表型蛋白Vimentin的表达。TGF-β1可以明显提高SGC-7901细胞侵袭,而阻断Gli-1后可以抑制TGF-β1诱导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细胞侵袭。结论:胃癌SGC-7901细胞中Gli-1 可能参与TGF-β1 介导的EMT 的发生,Gli-1 可能作为胃癌基因治疗中的有效靶点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柠檬酸合成酶(citrate synthase,CS)对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细胞SKOV3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及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Lipofectamine 2000体外瞬时转染化学法合成的CS si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效率;Transwell实验检测转染前后SKOV3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上皮标记分子E-cadherin、间质标记分子Vimentin蛋白水平和Wnt通路关键分子β-catenin蛋白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前后EMT相关转录因子Slug、Snail和Twist的mRNA水平。结果:siRNA干扰序列显著降低SKOV3细胞中CS表达;CS低表达显著抑制SKOV3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促进上皮标记分子E-cadherin表达,抑制间质标记分子Vimentin表达,降低Wnt通路关键分子β-catenin表达;EMT相关转录因子Snail和Twist表达显著降低(P<0.001,P<0.01),Slug表达下降不显著(P>0.05)。结论:CS低表达显著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EMT,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Snail和Twist转录因子实现的,为卵巢癌的转移治疗提供初步的实验及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依维莫司(EVE)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凋亡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常规培养SiHa细胞达对数生长期后,采用终浓度为1、10、100 μmol/L EVE处理SiHa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对照组及不同浓度EVE处理24、48、72和96 h后的细胞增殖情况,分别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联合流式细胞术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不同浓度EVE处理96 h的早期和晚期凋亡率及凋亡相关基因(Bax、Bad和Bcl-2)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处理96 h后的EMT相关标记分子包括上皮型钙粘附素(E-cad)、纤维连接蛋白(FN)和波形蛋白(Vim)的水平。结果 EVE在1~100 μmol/L范围内对SiHa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增殖抑制率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除1 μmol/L作用24 h外,其余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殖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EVE处理96 h后的早期、晚期凋亡率及Bax、Bad的mRNA水平均升高,而Bcl-2 mRNA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EVE处理后的E-ca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FN和Vim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EVE阻断mTOR通路对宫颈癌SiHa细胞有毒性作用,不仅抑制其增殖且诱导凋亡,可能与抑制其EMT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