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运用支架式快速扩弓器进行前方牵引,评价其软硬组织发生的变化。方法 15例替牙期患儿,年龄9~11岁,先进行快速扩弓1~2周,然后行前方牵引,治疗前、后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快速扩弓后进行前牵引治疗前、后结果差异有显著性,上颌骨及上牙弓均前移,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结论在替牙期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治疗早期骨性Ⅲ类错可获得较多的骨骼变化,侧貌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知网、维普等中外文数据库中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半随机对照试验及临床对照试验,按照严格的排除纳入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评价及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文献,共228名患者,其中扩弓联合前牵组114人,单纯前牵组114人.Meta分析显示:2组数据除U1-NA、SN-MP、ANS-Me外、SNA、SNB、ANB、SN-P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适用于切牙唇向倾斜的骨性Ⅲ类错(牙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快速扩弓结合方丝弓技术及前方牵引装置治疗骨性Ⅲ类错的方法和特点.方法:选择15例骨性Ⅲ类错患儿,男6例,女9例,年龄8.5~12岁,均为替牙期.X线片显示主要为上颌骨发育不足.左手腕骨片显示为生长发育的高峰前期.结果:15例患者经平均9月的治疗,面型均明显改善,头影测量其骨骼改变主要为SNA角增大,A点前移.结论:三者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可取得明显的骨骼及侧貌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骨性Ⅲ类错牙合矫治前、后头影测量变化,评价前牵引联合快速扩弓治疗的疗效。方法22例患儿按年龄分为2组,每组11例,均先进行快速扩弓后再行前牵引,两组治疗前、后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①快速扩弓后进行前牵引治疗前、后结果差异有显著性,上颌骨及上牙弓均前移,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②下前牙的舌倾、上颌磨牙的伸长及下面高的增加在2个年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年龄较大组牙齿的变化比年龄较小者更明显。结论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治疗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在替牙早期进行可获得更多的骨骼变化,矫治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并比较上颌单纯快速扩弓和上颌反复快速扩缩对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前方牵引的疗效影响.方法:选择20例恒牙早期上颌骨发育不足为主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随机分为A、B2组.A组10例,快速扩弓1周后行上颌前方牵引;B组10例,反复快速扩缩5周后行上颌前方牵引.分别在治疗前(T0)和治疗后(T1)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相关测量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矫治后半年,2组均发生较显著的颅颌面结构变化.A点前移,SNA、ANB、上唇-审美平面距(UL-EP)增大,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U1-PP增大,SN-MP、面下高/全面高、Wit's值均增加;L1-MP、下唇-审美平面距(LL-EP)减小,其变化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前方牵引,上颌反复快速扩缩使上颌骨显著前移,更有利于改善侧貌. 相似文献
6.
快速扩弓加前方前牵引治疗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口腔医学》2005,25(5):289-290
目的评估快速扩弓加前方前牵引在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矫治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2例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前牙反(牙合)患者,用快速扩弓加前方前牵引矫治器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摄头颅侧位片,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矫治后,SNA角增大3.5°,SNB角减少1.0°,ANB角增大4.5°,覆盖增加5 mm.上唇相对E平面向前,下唇相对E平面更靠后.结论快速扩弓加前方前牵引矫治器,有促进上颌骨向前发育,抑制下颌骨向前发育的作用,使前牙反(牙合)解除,侧貌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快速扩弓前方牵引与单纯前方牵引矫治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临床疗效的异同。方法选择31例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分为A、B组,A组15例采用快速扩弓前方牵引矫治,B组16例采用单纯前方牵引矫治。2组患者矫治前后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选择23个测量项目,比较矫治前后的变化,并用Pancherz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A组疗程平均10.14个月,B组平均9.77个月(P〉0.05)。Pancherz分析结果表明,A、BN上颌基骨分别前移2.99mm和3.33mm; A组下颌基骨后移0.07mm,B组下颌基骨前移0.80mm;A、B组前牙覆盖分别增加4.51mm和6.37mm,磨牙关系改善分别为4.97mm和4.73mm。以上项目除前牙覆盖的变化2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项目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A组下颌磨牙在下颌基骨中前移了1.18mm,B组下颌磨牙在下颌基骨中后移了1.20mm(P〈0.05)。从2组矫治前后治疗变化量的比较来看,矫治后2组上颌前牙的唇倾度均有增加,但B组较A组增加更多(P〈0.05)。结论对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采用前方牵引矫治,无论快速扩弓与否,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牙合)垫式快速扩弓加前方牵引在恒牙早期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矫治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18例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用(牙合)垫式快速扩弓器加前方牵引矫治器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后患者许多标志点在水平方向上都有明显变化,上颌骨明显前... 相似文献
10.
11.
刘启明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18,27(2):89-92
目的 评价上颌快速扩弓前方牵引联合固定直丝弓矫治技术对早期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21例,利用上颌快速扩弓前方牵引后,全口进行固定矫治,平均治疗时间为24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数据。结果 21例患者矫治后反(牙合)关系解除,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侧貌面型得到明显改善。上颌骨有明显的矢状向生长,其中SNA角、ANB角、Wits值及L1-MP的变化差异显著(P<0.01),SNB角、SN/MP、FH/MP、APDI及ODI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早期轻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通过上颌快速扩弓前方牵引联合固定矫治技术可以促进上颌骨的唇向生长,有效改善患者侧貌。 相似文献
12.
13.
Johnston分析法评价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治疗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Johnston分析法评价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治疗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硬组织变化,了解牙性及骨性变化对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6例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病例进行上颌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进行矫治,拍摄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利用Johnston分析法进行测量分析,测量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矢状方向上,上颌骨相对颅底前移1.24mm,下颌骨相对颅底后移1.65mm,上下颌骨相对位置(ABCH)变化了2.89mm(p〈0.001);上下磨牙及上切牙均明显前移,下切牙略后移,矫治后磨牙关系及前牙覆盖分别改变了4.25mm(p〈0.001)、4.49mm(p〈0.001)。结论: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使用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治疗能使上下颌骨和牙齿发生有利的变化,并以骨性变化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上颌快速扩弓和面弓牵引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的疗效.方法应用上颌快速扩弓和面弓牵引对15例(平均年龄10.5岁)生长发育期儿童的骨性Ⅲ类错进行治疗,并比较治疗前后的面型及X线头影测量变化.结果经过4~11个月(平均6个月)的牵引所有患者的侧貌明显改善.平均SNA角增大3.27°,上颌长度增加2.57mm,SNB和SND分别减少1.05°和1.21°,下面高ANS-Me增加2.86mm.结论上颌快速扩弓和面弓牵引能刺激上颌发育,有利于骨性Ⅲ类错的矫治. 相似文献
15.
上颌快速扩弓对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前方牵引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上颌快速扩弓对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前方牵引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8~10岁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24例(男14例,女10例),随机分为扩弓组和非扩弓组,扩弓组在上颌前方牵引治疗前快速扩弓1周,非扩弓组单独使用前方牵引治疗.2组病例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分别采用传统头影测量方法和Pancherz头颅参照系统对治疗前后的硬组织变化进行分析比较,评价上颌快速扩弓对前方牵引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①扩弓组治疗时间19.2±3.2周,非扩弓组22.4±3.6周,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②治疗前后,扩弓组前下面高增加4.10±1.92 mm,非扩弓组增加3.75±2.01 mm,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③治疗前后,扩弓组上颌切牙唇倾度增加2.55°±2.68°,非扩弓组增加4.70°±2.74°,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与单纯使用前方牵引治疗相比,使用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可以更加快速有效地解除前牙反(牙合),减少上颌切牙的代偿性唇倾,但是会加重下颌骨的后下方旋转. 相似文献
16.
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治疗不同年龄骨性Ⅲ类错[牙合]后软组织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3个年龄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应用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治疗前后软组织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将75例3.15岁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患者分为3~7岁,7~11岁,11~15岁3组,均应用上颌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比较3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软组织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应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患者矫治后软组织的各项指标均发生显著性的变化,其中3~7岁组上唇基角增加明显,11~15岁组则下唇基角明显减少,3组之间的各项指标也有显著性的差异。结论年龄对于上颌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矫治后的侧貌有明显的影响,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年龄预测治疗后软组织侧貌的改善程度。 相似文献
17.
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治疗不同骨龄组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快速扩弓联合前牵引治疗不同骨龄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的硬组织变化,并探讨骨龄与前牵引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75例上颌发育不足或位置后缩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均采用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治疗。根据治疗前头颅侧位片上颈椎成熟程度将其分为三组:生长加速期组(颈椎成熟度Ⅰ期),生长高峰期组(颈椎成熟度Ⅱ期),生长减速期组(颈椎成熟度Ⅲ-Ⅴ期)。结果(1)生长加速期及高峰期患者的上颌前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生长减速期患者的前移量较小;(2)生长减速期患者牙槽反应明显;(3)三组间下颌向下后旋转、面下1/3高增加、磨牙萌出量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诊断和治疗设计时应重视骨龄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快速扩弓加前方前牵引治疗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快速扩弓加前方前牵引在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矫治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2例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前牙反牙合患者,用快速扩弓加前方前牵引矫治器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摄头颅侧位片,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矫治后,SNA角增大3.5°,SNB角减少1.0°,ANB角增大4.5°,覆盖增加5 mm。上唇相对E平面向前,下唇相对E平面更靠后。结论快速扩弓加前方前牵引矫治器,有促进上颌骨向前发育,抑制下颌骨向前发育的作用,使前牙反牙合解除,侧貌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上颌前方牵引联合Ⅲ类颌间牵引矫正严重骨性反(牙合)的疗效,为临床矫正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 应用上颌前方牵引联合Ⅲ类颌间牵引对32例(平均年龄11.8岁)替牙期儿童的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进行治疗,并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5~8个月(平均6.5个月)的牵引,所有患者矫治效果良好,SNA,ANB,~,IMPA,覆盖改善显著。结论 对于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采用夜间前方牵引配合白天Ⅲ类颌间牵引,实现了对上颌实施24小时持续前牵,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快速扩弓对上颌前方牵引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54例替牙期以上颌发育不足为特征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前牵引组(A组,26例)和前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组(B组,28例)进行矫治.分别在治疗开始(T0)和结束(T1)时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定点测量,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 A组治疗时间(11.0±3.4)个月,B组(10.4±2.3)个月,(P<0.05).矫治后,两组患者上下颌骨及牙齿的变化趋势相似,颅颌关系改善:ANB角增加,SNB角减小;颌骨变化明显:Ptm-A增加,Co-Gn增加,Wit's值增加,以上项目治疗前后变化均显著(P<0.05)但组间差异并不显著.另外,A组SN-PP减小1.24°,B组减小0.6l°,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垂直向上下面高、下面高/全面高的变化B组较A组增加显著.U1-NA角增大,L1-MB角减小,在B组中的改变均较A组明显,Ms6-PP距增加在B组中较显著.治疗后面型角的变化在B组中较明显,而颏唇角、上、下唇-E线距的变化两组间无差异.结论 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无论是否联合快速扩弓,上颌前方牵引均可产生显著治疗效果.上颌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可以减轻腭平面的逆时针向旋转,减小前牙代偿,缩短矫治时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