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间歇低氧训练对大鼠心肌线粒体ATP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慢性间歇低氧训练对大鼠心肌线粒体ATP酶含量及Na+、K+-ATP酶和Ca2+、Mg2+-ATP酶的影响。方法: 32只雄性Wistar大鼠按低氧训练方案分为慢性组11只、急性组12只、对照组9只。慢性组行慢性间歇低氧训练, 首先置于低压氧舱, 模拟海拔3 km, 每日持续4 h, 训练2周;再模拟海拔5 km, 每日持续4 h, 训练2周;最后模拟海拔8 km, 放置4 h。急性组立即置于模拟海拔8 km, 放置4 h。对照组则不行低氧训练。低氧期满后, 断头处死大鼠, 分离心肌线粒体, 测定ATP酶活性。结果: 慢性组ATP酶含量(9.04±4.71)μmol·mg-1·h-1, 均较急性组(4.96±1.17)μmol·mg-1·h-1和对照组(4.38±0.95)μmol·mg-1·h-1明显升高(P< 0.01)。慢性组Na+、K+-ATP酶活性(2.55±1.41)μmol·mg-1·h-1, 与急性组(2.66±1.07)μmol·mg-1·h-1和对照组(3.08±1.37)μmol·mg-1·h-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组Ca2+、Mg2+-ATP酶活性(1.17±0.34)μmol·mg-11·h-1与对照组(1.28±0.42)μmol·mg-1·h-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较急性组(0.58±0.14)μmol·mg-1·h-1明显升高(P< 0.01)。结论: 慢性间歇低氧训练可增强Ca2+、Mg2+-ATP酶活性, 同时能够显著增加ATP酶含量, 有助于提高心肌运动功能, 使大鼠适应低氧环境。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蜂毒肽对新生大鼠培养心肌细胞Na ,K ATP酶α1和 β1亚基mRNA的表达。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药物与培养的心肌细胞温育 1h后 ,观察蜂毒肽对Na ,K ATP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用GAPDHmRNA作为内参照。 结果 蜂毒肽对α1亚基mRNA表达有显著促进作用。经GAPDH校正 ,光密度值对照组为 0 .47± 0 .14(n =5 ) ,蜂毒肽 0 .0 1mmol/L组为 0 .6 6± 0 .10 (n =6 ,P <0 .0 5 ) ,哇巴因 1mmol/L组为 0 .6 7± 0 .0 9(n =6 ,P <0 .0 5 )。蜂毒肽 0 .0 1mmol/L组和哇巴因 1mmol/L组对Na ,K ATP酶β1亚基mRNA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 蜂毒肽 0 .0 1mmol/L对Na ,K ATP酶α1亚基mRNA表达有促进作用 ,但对 β1亚基mRNA的表达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TNF-α的心肌负性肌力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心肌的负性肌力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离体大鼠乳头肌张力测定 ,细胞内双波长钙荧光检测和 ATP酶分析方法。结果 :1TNF-α抑制大鼠右心室乳头肌的收缩力 ,2 0 U/ ml和 2 0 0U/ ml TNF-α灌流 10 min后 ,乳头肌收缩力分别减小到对照的 91%和 76 % (P均 <0 .0 1) ;2 TNF-α处理后对心肌细胞钙瞬态变化幅度无明显影响 (0 .97± 0 .0 5 vs0 .95± 0 .0 7,P>0 .0 5 ) ;3TNF- α明显抑制肌浆网 Ca2 + - ATPase活性 ,平均抑制率达到 2 0 % ;4 TNF- α拮抗肌浆网 Ca2 + - ATPase对底物中不同水平的 Ca2 +和 ATP的正反应性 ;5TNF- α对肌膜 Ca2 + - ATP酶和 Na+ / K+ - ATP酶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TNF- α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负性肌力作用机制可能部分与心室肌浆网 Ca2 + - ATP酶活性下降有关 ,而与膜上的 Ca2 + - ATP酶和 Na+ / K+ - ATP酶活性无关。  相似文献   

4.
替米沙坦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受体拮抗剂 (ARB)替米沙坦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 CEI)苯那普利对负鼠近端小管上皮细胞 (OK细胞 )增殖和Na+ K+ 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培养的OK细胞采用低渗方法制备细胞膜悬液 ,以BCA 10 0蛋白质定量测定试剂盒测定膜蛋白 ;Na+ K+ ATP酶活性采用孔雀绿比色分析法测定释放的无机磷 (Pi)含量 ,培养液中分别加入AngⅡ、AngⅡ +替米沙坦、AngⅡ +苯那普利 ,观察其对OK细胞Na+ K+ 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①对照组Na+ K+ ATP酶活性为 (0 .0 896± 0 .0 0 6 6 )μmol·mg蛋白质·L-1·h-1,1× 10 -10 mol/LAngⅡ组为 (0 .0 972± 0 .0 0 81) μmol·mg蛋白质·L-1·h-1,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培养液中同时加入 1× 10 -10 mol/LAngⅡ和 1× 10 -9mol/L替米沙坦时为 (0 .0 6 2 3± 0 .0 0 5 3) μmol·mg蛋白质·L-1·h-1,较 1× 10 -10 mol/LAngⅡ组明显降低 (P <0 .0 5 ) ;培养液中同时加入1× 10 -10 mol/LAngⅡ和 1× 10 -9mol/L苯那普利为 (0 .10 2 7± 0 .0 0 17) μmol·mg蛋白质·L-1·h-1,与 1×10 -10 mol/LAngⅡ组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②AngⅡ对OK细胞DNA合成有刺激作用 ,随着浓度的升高(1× 10 -10 ~ 1× 10 -6mol/L)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钠素(ANP)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动脉平滑肌细胞膜(ASMC)Na+,K+-ATP酶、Ca2+-ATP酶活性及Na+,K+-ATP酶α,亚单位、Ca+-ATP)酶亚型1(PMCA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SHR大鼠,予不同浓度ANP和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干预,通过放射免疫、生化酶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检测ASMC的ANP、AngⅡ含量,ATP酶活性及其mRNA表达变化并设WKY大鼠为对照.结果 SHR大鼠ANP含量比WKY大鼠下降[(7.3±2.4)pg·10-6比(19.3±3.3) Pg·10-6,P<0.01],Ang Ⅱ含量增加[(57±4)pg·10-6比(44±4) pg·10-6,P<0.01],Na+,K+-ATP酶、Ca2+-A11)酶活性及Na+,K+-ATP酶α1亚单位、PMCA1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Na+,K+-ATP:(4.3±0.8) μmol·h-1·mg-1比(5.3±1.0) μmol·h-1·mg-1,Ca2+-ATP酶:(3.2±0.7)μmol·h-1·mg-1比(4.5±0.7) μmol·h-1·mg-1,α1亚单位:0.524±0.025比0.704±0.116,PMCA1:0.193±0.030比0.547±0.045](P<0.05~P<0.01).ANP可增加SHR大鼠Na+,K+-ATP酶、Ca2+-ATP酶活性及Na+,K+-ATP酶α1,亚单位及PMCA1 mRNA表达(均P<0.01),Ang Ⅱ则抑制Ca2+-ATP酶活性和PMCA1 mRNA表达(P<0.05~P<0.01),仅1×10-7 mol/L AngⅡ抑制Na+,K+-ATP酶活性及α1亚单位mRNA表达,ANP能拮抗AngⅡ对两种ATP酶活性及其mRNA表达的效应.ANP也能拮抗AngⅡ对WKY大鼠Ca2+-ATP酶活性及PMCA1mRNA表达的效应,对Na+,K+-ATP酶活性及α1亚单位mRNA表达无影响(P>0.05).结论 高血压大鼠ASMC两种ATP酶活性和基因表达下降与局部ANP和AngⅡ分泌异常有关,ANP能拮抗AngⅡ对两种ATP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效应.  相似文献   

6.
安托可金(0325k_(1-1)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原子吸收法测定了大鼠血浆、组织与胆汁、尿、粪便中安托可金的浓度。大鼠静注安托可金后符合二房室模型处置特征 ,分布半衰期平均为 0 .2 5± 0 .0 2h ,消除半衰期平均为 1 1 .4± 0 .57h ,中央室分布容积为 0 .1 6± 0 .0 5L/kg。静注安托可金后该药可很快向机体的各组织分布 ,大多数组织在 6min即达到较高浓度 ;其中以肾脏浓度最高 ,肝、肺、子宫、皮肤、瘤体等组织也有较高的浓度。静注给药后 ,2 4h的累积尿排泄率平均为 (77.6± 1 0 .3 ) % ,1 2 0h的累积排泄率平均为 (90 .7± 3 .80 ) % ,说明肾脏是该药的主要排泄途径 ;安托可金在粪中的排泄较少 ,1 2 0h的累积排泄率平均为 (2 .87± 0 .4 6) % ,2 4h的胆汁累积排泄率平均为(1 .0 1± 0 .2 9) % ,说明粪和胆汁不是该药的主要排泄途径。安托可金与大鼠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平均为 (4 0 .7± 3 .4 9) %。  相似文献   

7.
血小板活性因子及其拮抗剂对大鼠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ang CP  Han J  Ma XM  Dong K  Xiang Y  Su SH  Feng YY  Yang YP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7):3337-3341
目的探讨肝硬化时肝脏和血循环中血小板活性因子(PAF)的变化以及其对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CCl4腹腔注射8周(0·15ml/kg,2次/周)诱导大鼠肝硬化,快速3H-PAF液闪检测肝及循环中PAF水平;受体饱和结合实验分析肝组织PAF结合能力;监测外源性PAF及其拮抗剂BN52021对门脉压和系统动脉压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肝硬化时肝内PAF、肝脏输出PAF及肝内生PAF水平明显升高,分别4·0ng/g±0·4ng/gvs2·7ng/g±0·5ng/g(P<0·01)、6·3ng/ml±0·6ng/mlvs3·4ng/ml±0·6ng/ml(P<0·01)、1·0ng/ml±0·6ng/mlvs-0·3ng/ml±0·5ng/ml(P<0·01);肝组织PAF结合能力Bmax明显升高(2·8±0·21)fmol/μg膜蛋白vs(0·9±0·06)fmol/μg膜蛋白,P<0·01,而受体亲和力K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nmol/L±1·3nmol/Lvs5·8nmol/L±1·0nmol/L,P>0·05)。肝硬化组基础门脉压升高(12·2mmHg±0·7mmHgvs5·3mmHg±0·6mmHg,P<0·01),系统动脉压降低(82mmHg±10mmHgvs114mmHg±9mmHg,P<0·01)。门脉注入PAF(1μg/kg)后,肝硬化组门脉压提高了32%(12·1mmHg±0·6mmHgvs16·0mmHg±0·7mmHg,P<0·01),升高幅度约为对照组的227%(4·1mmHg±1·0mmHgvs1·8mmHg±0·3mmHg,P<0·01),而系统动脉压在两组均下降(肝硬化组由82mmHg±10mmHg降至48mmHg±4mmHg,P<0·01;对照组由114mmHg±9mmHg降至52mmHg±4mmHg,P<0·01)。门脉注入BN52021(5mg/kg),肝硬化组门脉压降低了16%(14·6mmHg±1·6mmHgvs12·3mmHg±0·8mmHg,P<0·05),而系统动脉压在肝硬化组和对照组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肝硬化时肝脏合成PAF明显增加是循环血PAF升高的重要来源,并上调节肝的血流动力学影响门脉高压形成,其作用可被其拮抗剂BN52021部分逆转。  相似文献   

8.
由糖尿病本身或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引发的乳酸性酸中毒称为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现对我院 1998年 1月~ 2 0 0 2年12月收治的 5例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5例患者均为 2型糖尿病 ,其中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66.0± 5 .4岁 ,病程 8.9± 4.4年 ,长期服二甲双胍史 2例 ,服降糖灵 1例 ,合并肺部感染 1例。1.2 临床表现 呼吸深大 3例 ,昏迷 4例 (昏迷时间 3~ 2 4h) ,少尿 1例 ,发热 2例 ,脱水征 5例 ,低血压 3例。1.3 实验室检查 血糖 (BS) 2 3 .7± 6.2mmol/L ,血Na+ 14 .0± 4.2mmol/L ,血K+ 4.3± …  相似文献   

9.
兔肢体火器伤骨骼肌组织能量代谢与脂质过氧化物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软组织火器伤时肌肉组织的能量代谢变化。方法 采用兔肢体火器伤模型 ,测定致伤前后不同区域与不同时间骨骼肌组织的Na+ K+ ATP酶活性变化。结果 致伤平均传递能量为 ( 1 .0 3± 0 .33)J,骨骼肌Na+ K+ ATP酶活性伤后 3h下降 ,6~ 1 2h回升 ,2 4h再次下降 ,ATP含量变化与Na+ K+ ATP酶活性变化呈正相关 ,而骨骼肌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伤后明显上升。结论 火器伤后 1 2h内进行伤口的初期外科处理 ,是减少伤后骨骼肌能量代谢障碍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0.
黄蜀葵花对肾病大鼠尿钠排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阿霉素肾病大鼠ATP酶的变化及黄蜀葵花的影响作用。方法实验分组 :①正常对照组(CN组n =10 ) ;②肾病组 (NS组n =8) ;③预防组 (PNS组n =8) ;④治疗组 (TNS组n =8)。观察黄蜀葵花对Na K ATP酶、Ca2 ATP酶、Mg2 ATP酶的影响和对尿钠排泄的影响。结果黄蜀葵花处理可明显降低阿霉素肾病大鼠红细胞膜及肾内髓组织匀浆的ATP酶活性 ,使钠排泄增加。钠排泄与肾髓质Na K ATP酶活性呈负相关 ,与尿蛋白无相关关系。结论抑制肾脏髓质ATP酶可能是黄蜀葵花改善肾病大鼠钠潴留作用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
《复旦学报(医学版)》2001,28(4):340-342
目的观察蜂毒肽对新生大鼠培养心肌细胞Na+,K+-ATP酶a1和β1亚基mRNA的表达.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药物与培养的心肌细胞温育1h后,观察蜂毒肽对Na+,K+-ATP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用GAPDHmRNA作为内参照.结果蜂毒肽对α1亚基mRNA表达有显著促进作用.经GAPDH校正,光密度值对照组为0.47±0.14(n=5),蜂毒肽0.01mmol/L组为0.66±0.10(n=6,P<0.05),哇巴因1mmol/L组为0.67±0.09(n=6,P<0.05).蜂毒肽0.01mmo1/L组和哇巴因1mmol/L组对Na+,K+-ATP酶β1亚基mRNA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蜂毒肽0.01mmol/L对Na+,K+-ATP酶α1亚基mRNA表达有促进作用,但对β1亚基mRNA的表达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BN52021对正常和肾病大鼠尿电解质排泄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阿霉素肾病模型,观察NB52021使用后大鼠尿电解质的排泄情况。结果用BN52021后1周,大鼠尿Na+排泄量从对照组的2.4876±0.1862mmol/24h增加到处理组的3.9806±1.0896mmol/24h,Cl-1排泄量从1.5149±0.2087mmol/24h增加到2.2400±0.6449mmol/24h,而K+的排泄则从1.2479±0.0547mmol/24h减少到0.4507±0.2118mmol/24h(P均<0.01);且BN52021处理的大鼠,肾髓质的Na+-K+-ATP酶活性为1.8±1.7μmolP·mg-1蛋白·h-1,较对照组的4.6±1.1μmolP·mg-1蛋白·h-1(P<0.01),明显受到抑制。结论BN52021抑制大鼠肾脏Na+、Cl-1的重吸收及K+的分泌,这一作用与大鼠肾髓质的Na+、K+-ATP酶活性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淡雪川  罗开良 《四川医学》2004,25(8):875-876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的关系。方法 选择原发高血压患者 5 8例 ,平均年龄 63 19± 3 62岁。尿白蛋白排泄率在 3 0~ 3 0 0mg/ 2 4h定为微量白蛋白尿阳性。按PP≤ 5 5mmHg ,5 6~75mmHg ,PP >75mmHg分为三个组 ,比较其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结果 三组中随脉压增高 ,尿白蛋白排泄率依次增高 ,分别为 12 5 4± 9 18mg/ 2 4h、2 3 0 9± 11 5mg/ 2 4h、2 9 97± 5 2 5mg/ 2 4h ;三组的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分别为 13 6%、2 5 %、5 0 %。二者在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脉压、收缩压与UAE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 671和 0 5 74,P <0 0 0 1。舒张压与UAE呈弱的负相关 ,r =-0 .2 43 (P <0 0 0 1)。结论 三组中 ,随着脉压的升高 ,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均相应升高 ,脉压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相关性稍强于收缩压。脉压增大是高血压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4.
谭胜  谭智炳 《海南医学》2000,11(5):91-92
例1:男,18.住院号42871.2月1日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入院.入院时日尿量700ml,为预防肾衰,以速尿40mg-60mg静注,并辅以20%甘露醇100ml口服导泻,每日2次-3次.2月3日生化检查:K+ 4.7mmol/L;Cl- 92mmol/L;Ca++2.2mmol/L;Na+140.5mmol/L;CO2CP 18mmol/L;BuN 19.1 mmol/L;Cr 132.6umol/L.尿蛋白(+++),RBC(+),WBC(0-2),尿比重1.04.2月4日补液2000ml,尿量400ml.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氧对Na+, K+ATP酶活性的影响,以及高亲和力Na+, K+ATP酶和低亲和力Na+, K+ATP酶在缺氧损伤中的不同作用。方法:通过切换低氧灌流液模拟大鼠脑片和原代培养的皮质神经元缺氧环境,以脑片膜片钳全细胞模式记录Na+, K+ATP酶电流和膜电流,以可视化动缘探测系统测定培养的皮质神经元内钙离子浓度(\[Ca2+\]i),观察缺氧4 min时脑片皮质神经元Na+, K+ATP酶电流的变化,以及缺氧2、4、6、8和10 min时在有、无哇巴因(Na+, K+ATP酶阻断剂)存在情况下皮质神经元膜电流密度和\[Ca2+\]i的变化。结果:缺氧4 min总Na+, K+ATP酶电流密度(0.160±0.046 pA/pF)较缺氧前(0.265±0.068 pA/pF)显著降低(P<0.01),但10 min缺氧可时间依赖性显著升高皮质神经元的膜电流密度(r=0.980 3,P<0.01)和\[Ca2+\]i(r=0.973 4,P<0.01);10 μmol/L哇巴因可通过抑制低亲和力Na+, K+ATP酶进一步增强此种缺氧所致的膜电流密度和\[Ca2+\]i增大作用(P<0.05或0.01),但10 nmol/L哇巴因则通过抑制高亲和力Na+, K+ATP酶显著降低缺氧对二者的增大作用(P<0.05或0.01)。结论:Na+, K+ATP酶活性改变参与了皮质神经元的缺氧性损伤,其中高亲和力Na+, K+ATP酶与皮质神经元缺氧性损伤保护作用有关,而低亲和力Na+, K+ATP酶则与其缺氧性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性血管病患者的红细胞膜Na+·K+ ATP酶活性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按Reilini制膜法测定5 5例 2型糖尿病性血管病红细胞膜Na+·K+ ATP酶活性 ,并与 35名健康组作对照 ,并且将其结果与红细胞内Na+·K+浓度、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血管病患者红细胞膜Na+·K+ ATP酶含量显著低于正常人(P <0 .0 1) ,且与红细胞内Na+·K+浓度、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密切相关。结论 :红细胞膜Na+·K+ ATP酶活性的下降可能参与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后对心、肺组织和功能的损伤作用。方法 :SD大鼠 2 0只随机分成 2组 ,组Ⅰ行肾动脉水平远端腹主动脉阻断 12 0min后再灌注 12 0min ,组Ⅱ不行阻断。观察心肺组织病理变化以及心肌ATP酶、心肌凋亡率、平均动脉压 (MAP)变化、肺丙二醛 (MDA)、伊文氏兰 (Evan’sblue)含量、肺糖皮质激素受体 (GR)的mRNA水平变化。结果 :组Ⅰ大鼠心肺组织可见炎性细胞浸润 ,心肌变性 ,肺渗出增加。与组Ⅱ比较 ,平均动脉压下降 [(6 1± 14) :(86± 12 )mmHg ,P <0 .0 5 ],心肌ATP酶活力下降 [Na+ K+ ATPase (8.0 5± 0 .35 ) :(9.0 4± 0 .81)U/mg ,P <0 .0 5 ;Ca2 + ATPase (4 .99±0 .2 3) :(5 .6 9± 0 .75 )U/mg ,P <0 .0 5 ;Mg2 + ATPase (4 .40± 0 .2 6 ) :(5 .30± 0 .6 2 )U/mg ,P <0 .0 5 ],心肌凋亡率增加[(5 .8 5 %± 2 .40 % ) :(0 .87%± 0 .2 6 % ) ,P <0 .0 5 ],肺MDA及Evan氏兰含量增高 [(2 .5 4± 0 .39) :(1.73± 0 .6 5 )nmol/mg ,P<0 .0 5 ;(3.0 7± 1.18) :(0 .13± 0 .0 7) μg/mg ,P <0 .0 5 ],GRmRNA水平下调 [(0 .5 0± 0 .0 9) :(0 .89± 0 .13) ,P <0 .0 5 ]。 结论 :下肢缺血再灌注后可造成心肌损伤 ,凋亡细胞增加 ,肺组织损伤及通透性增加 ,GRmRNA水平下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槲皮素改善糖尿病肾病与肾小球周期素激酶抑制剂 p2 7的关系。 方法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 (DM )模型 ,分为DM +Qu组 ( 6只 )及DM组 ( 6只 ) ,分别给予槲皮素 10 0mg·kg-1·d-1及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 8周 ;对照组 (正常大鼠 6只 )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 8周。采用蛋白印迹 (Western杂交 )方法测定肾小球裂解液 p2 7蛋白水平 ,采用ELISA方法测定肾小球裂解液细胞外基质 (ECM )蛋白 (Ⅳ型胶原及纤维连接蛋白 )和尿白蛋白。结果 DM组大鼠肾小球 p2 7水平为 18.5± 4.3 ,尿白蛋白排泄为 ( 3 9.62± 3 .68) μg/ 2 4h ,肾重 /体重比例为 ( 14.87± 2 .0 2 )× 10 -3,均较其他 2组明显增加 ,ECM蛋白水平也较其他 2组明显增加。与DM组相比 ,DM +Qu组肾小球 p2 7水平 ( 10 .6± 3 .1)、ECM蛋白水平、尿白蛋白排泄 [( 17.62± 3 .0 2 ) μg/ 2 4h]及大鼠肾重 /体重比例 [( 11.3 5± 1.76)× 10 -3]均明显降低 (P <0 .0 1) ;DM +Qu组的血糖水平无明显改变。结论 槲皮素可能通过降低肾小球 p2 7水平改善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季节的改变对电解质分析的影响。方法 :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火焰光度法、比色法检测 16 12例住院病人的K+ 、Na+ 、Cl-、Ca2 + (iCa2 + )、Li+ 浓度 ,比较分析不同季节离子浓度的差异。结果 :夏季K+ 浓度( 3 96± 0 44)mmol/L低于冬季 ( 4 11± 0 47)mmol/L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并且K+ 浓度与环境温度呈负相关(r=-0 76 5 6 ,P <0 0 1) ,回归方程Y =4 15 -9 5 5× 10 -3X ,其他离子浓度与环境温度相关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季节改变对电解质分析特别是对K+ 浓度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经 5mmol/LKCl或 2 5mmol/LKCl或 5mmol/LKCl+ 10 μmol/LFK处理 ,用二乙酸荧光素 (FDA)染色法测定存活细胞数及用碘标放射免疫法测定神经细胞内cAMP浓度 ([cAMP]i)。结果表明 :①幸存神经元数 :高钾组 199.11± 2 4.0 0 ,低钾组 47.5 6± 11.0 9,FK组 2 0 1.11± 2 7.43;② [cAMP]i(pmol/孔 ) :高钾组 0 .5 8±0 .2 2 0 ,低钾组 0 .32± 0 .10 6 ,FK组 2 .2 0± 0 .46 9。认为高K+ 阻止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的效应与cAMP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