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灼口综合征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以及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60例灼口综合征患者和对照组进行测评。结果:灼口综合征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明显高于对照组,"回避"和"屈服"应对方式与抑郁情绪呈正相关;精神质、神经质和掩饰性人格与抑郁、焦虑情绪呈正相关。结论:灼口综合征患者并发较高程度的抑郁、焦虑症状,同时不同人格类型与应对方式对其焦虑、抑郁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配合个性化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28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40)和对照组(n=140),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联合个性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医学应对问卷(MCMQ)及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4,-4.592;P0.05);干预后观察组MCMQ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89,-5.300,-7.246;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81,6.806,4.675,7.083,7.208,6.498;P0.05)。结论:血液透析配合个性化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尿毒症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以积极正面心态面对疾病,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住院期间焦虑及抑郁发生状况,并对其与家庭支持间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住院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108例,调查患者一般资料,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住院期间焦虑和抑郁现状,再使用家庭支持自评量表分析患者家庭支持情况,并分析焦虑、抑郁与家庭支持间相关性。结果:108例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焦虑67例(62.04%)、抑郁63例(58.33%),且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评分(t=23.134,23.057;P0.05)。108例创伤性四肢骨折住院患者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职业分布、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支持水平的SAS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0,-12.877,-2.301,-3.810,26.332,16.379;P0.05);108例创伤性四肢骨折住院患者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职业分布、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支持水平的SAS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6,-14.172,-2.367,-3.847,20.282,13.531;P0.05)。家庭支持量表得分与SAS量表、SDS量表得分均呈负相关(r=-0.546,-0.489;P0.05)。结论: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住院期间存在明显焦虑、抑郁情绪,且与家庭支持情况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方法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60例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患者组SCL-90总分、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4.441,5.722,4.124,3.232,5.631,4.300,3.863,1.712,1.982;P<0.05或P<0.01);抑郁和焦虑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5.101,7.142;P<0.01)。患者组的积极应对方式显著低于对照组(t=-5.591,P<0.01),消极应对方式显著高于对照组(t=4.482,P<0.01)。相关分析显示,积极应对与SCL-90总分、焦虑、抑郁得分呈负相关(r=-0.238,-0.259,-0.324;P<0.001),消极应对与SCL-90总分、焦虑、抑郁得分呈正相关(r=0.407,0.435,0.442;P<0.001)。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低,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且更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联合图文回馈教育对早期食管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88例,随机将样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正念减压联合图文回馈教育。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Herth希望量表(HHi)、医学应对问卷(MCMQ)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希望水平与应对方式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希望水平评分、应对方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03,0.326,-0.126,0.141,-0.134,0.149,-0.644,0.184;P0.05);干预后,对照组与观察组希望水平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改善(t=-6.198,-9.523,-10.250,-10.727,-7.984,-9.942;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和应对方式评分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t=9.964,8.008,10.994,9.538,8.061;P0.05);其中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4.380,-3.428;P0.05),观察组希望水平评分中"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的行动"、"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3个分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6.846,6.762,6.771;P0.05),观察组应对方式评分中"回避"、"屈服"分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8.479,-7.366,7.482;P0.05)。结论:正念减压联合图文回馈教育能够显著改善早期食管癌患者术后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希望水平,促进患者以积极面对的方式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与A型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A型行为问卷(TABQ)对86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86名健康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加以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TABQ总分及TH、CH因子分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SAS及SDS评分与TABQ总分及TH因子分均呈显著性正相关,其SAS评分与CH因子分亦呈显著性正相关.结论 脑梗死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并与A型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负性情绪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63例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同时另选63名牙周健康者信息资料设为对照组,两组人员均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AS)进行评分,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负性情绪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30,-3.993,P0.001);两组受检者的MCMQ评分中面对及屈服均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MCMQ评分中回避得分明显较高(t=7.031,P0.001);两组受检者在SSAS评分中的客观支持比较无明显差异,然而观察组患者在SSAS评分中的主观、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均低于对照组(t=-7.254,-7.712,-5.570,P0.001);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患者负性情绪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其中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水平与面对及回避两种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283,0.227;P0.05),与客观支持属负相关(r=-0.062,P0.05),患者抑郁水平与屈服的应对方式属正相关(r=0.279,P0.05),与主观及客观支持、社会支持总体情况均呈现负相关(r=-0.358,-0.307,-0.385;P0.05)。结论:医护人员需要引导患者运用积极的情绪和正确的方式来面对疾病,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进而避免患者负性情绪出现,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癌症化疗住院患者总体幸福感与焦虑、抑郁状况,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西安市三级甲等医院的270例癌症化疗住院患者进行测评。结果①癌症化疗住院患者总体幸福感较低,焦虑、抑郁负性情绪较重,其负性情绪与总体幸福感体验呈负相关(r=-0.679,-0.707;P<0.01);②不同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支付方式患者间的总体幸福感有显著差异(t=4.329,F=2.60,5.477,15.221,2.441,P<0.05);③不同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癌症化疗住院患者总体幸福感与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密切相关,总体幸福感体验得分越低,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负性情绪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自评抑郁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随机抽取某医学院校135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不同性别医学院校大学生在焦虑情绪(t=1.826,P<0.05)、负性情绪(t=1.049,P<0.05)存在显著差异,应对方式不存在显著差异;②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与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焦虑情绪(t=0.072,P<0.05)、负性情绪(t=-0.698,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应对方式均不存在差异;③抑郁情绪、焦虑情绪以及负性情绪与积极应对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消极应对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医学院校男生焦虑情绪、负性情绪高于女生;心理学专业学生焦虑情绪高于非心理学专业学生,负性情绪低于非心理学专业学生。医学院校大学生应对方式影响其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与探讨某医科大学台湾学生的心理特征,为更好地开展针对台湾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理论及事实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某医科大学台湾学生30名,对照组大陆学生49名,采用SDS自评抑郁量表、SAS自评焦虑量表、简单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抑郁、焦虑状况及应对方式的调查并作比较分析.结果 台湾学生与大陆学生在抑郁的心理障碍方面有显著性差异(t=2.023,P=0.047),在其他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台湾学生与大陆学生在抑郁指数上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χ2=4.479,P=0.034),说明台湾学生的总体抑郁倾向显著高于大陆学生.台湾学生与大陆学生在焦虑指数上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t=2.031,P=0.046),说明台湾学生的总体焦虑倾向显著高于大陆学生.台湾学生抑郁标准分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P=0.031),焦虑标准分与消极应对方式也呈显著正相关(P=0.018).同时,台湾学生的抑郁标准分与焦虑标准分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0)结论 该医科大学的台湾学生有可能存在抑郁、焦虑情绪,并与他们消极的应对方式互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1.
截肢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截肢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症状的特点。方法 对31例截肢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测评。同时以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1名健康人为对照。结果 截肢患者常有焦虑、抑郁症状,其心身健康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表现在SCL—90中的总分和部分因子分、SDS、SAS、HAMA、HAMD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SSR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伴发焦虑、抑郁症状的截肢患者应及时给予心理治疗、抗焦虑剂、抗抑郁剂治疗及良好的家庭照顾和社会支持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
常丽苹 《医学信息》2018,(18):106-108
目的 分析睡眠障碍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以期为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 2018年3月应用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我校4个专业827名大学生进行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评估。结果 827名大学生PSQI平均总分为(5.73±2.41)分,SAS平均总分为(43.83±9.11)分,SDS平均总分为(41.93±7.71)分。高年级学生、医学类大学生PSQI、SAS、SDS总分高于低年级学生、非医学类大学生PSQI、SAS、SDS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8大学生的SDS得分和SAS得分高于5≤PSQI≤7大学生、高于PSQI≤4大学生,SAS≥50分大学生的PSQI总分高于SAS<50分大学生的PSQI总分,SDS≥53分大学生的PSQI总分高于SDS<53分大学生的PSQI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校大学生睡眠质量不容乐观,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关系密切,应引起学校管理者及老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患者并发抑郁焦虑情况.方法:对50例SAHS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整夜多导睡眠图(PSG)检查,分别对其进行抑郁、焦虑症状评定.结果:SAHS组SAS量表、SDS量表标准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SAHS组抑郁和焦虑发生率分别为42.0%和32.0%.SAHS组抑郁焦虑情绪与夜间总睡眠时间、NREM和REM睡眠时间呈显著负相关(r>0.6),与觉醒次数及睡眠潜伏期呈正相关(r>0.3).结论:SAHS患者存在显著的抑郁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4.
杨慧 《医学信息》2018,(17):176-177,180
目的 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改善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细节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的负性情绪,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33.10±7.44)分和(33.25±7.71)分,低于对照组的(40.03±10.87)分和(39.20±9.4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6%,低于对照组的1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8%,高于对照组的86.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细节护理是对传统手术护理的优化,在改善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护理满意度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抑郁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效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36名抑郁症患者家属进行调查,与国内常模相比较,并对其进行为期6周的心理干预。结果抑郁症患者家属的SCL-90各因子、SAS和SDS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2.10~2.48,P<0.05),心理干预后,患者家属的SCL-90各因子、SAS和SDS的评分较干预前有显著性降低(t=2.11~2.52,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心理问题状况较为严重,而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6.
血液病患者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以指导心理干预,提高生存质量。方法选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病人的情绪障碍。利用社会支持量表评定病人的社会支持及主要照顾者SAS评分、SDS评分等作为相关因素。结果血液病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常模;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病人的SAS评分与年龄,支持利用负相关,与照顾者SAS评分正相关。SDS评分与支持利用,主观支持负相关,与照顾者SAS评分正相关。结论血液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应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精神障碍患者发病对其配偶心理状况的影响,为患者配偶实施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8例患者的配偶在患者入院及出院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精神障碍患者配偶在患者症状活跃期及缓解期SAS、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活跃期:t男SDS=3.14、t男SAS=2.85,P<0.05;t女SDS=4.80、t女SAS=4.57,P<0.01;缓解期:t男SDS=2.40、t男SAS=2.65,P<0.05;t女SDS=3.17,P<0.05;t女SAS=3.98,P<0.01),复发组患者配偶评分显著高于首发组(tSDS=2.14、tSAS=1.89,P<0.05),稳定的经济来源也是影响精神障碍患者配偶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tSAS=2.77、P<0.05)。结论精神障碍患者配偶心理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心理健康,还对患者康复带来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青光眼患者心理状况的效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3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调查,与国内常模相比较,并对其进行为期6周的心理干预。结果青光眼患者的SCL-90中躯体化症状、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症状因子、SAS和SDS的评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2.32,2.26,2.43,2.41,2.35,2.12,2.10,2.59,2.63;P0.05),心理干预后,青光眼患者的SCL-90中躯体化症状、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症状因子、SAS和SDS的评分较干预前有显著性降低(t=2.39,2.35,2.31,2.52,2.56,2.20,2.28,2.48,2.50;P0.05)。结论青光眼患者的心理问题状况较为严重,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国心血管疾病研究中14个条目的 D型人格量表(DS-14)使用的合理性,并证明D型人格是区别于抑郁和焦虑的独特心理结构。方法:选取某医院心内科78位心绞痛和69位心肌梗死住院患者,采用DS-14(包含消极情感NA和社交抑制SI两个分量表)测查患者的D型人格结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查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状况。并对3个量表的共54个项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来探讨DS-14的结构合理性及与抑郁焦虑情绪的区辨效度。结果:D型人格患者77人,非D型人格患者70人。DS-NA得分与SDS、SAS得分正相关(r=0.40、0.46,P0.01);DS-SI得分与SDS得分正相关(r=0.21,P0.01)。D型人格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的发生多于非D型人格患者(62.8%vs.37.2%,66.1%vs.33.9%;均P0.01)。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出7个公共因子,消极情感因子包含DS-NA的7个项目和SAS的2个项目,社交抑制因子仅包含7个DS-SI项目;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DS-14与SDS的模型拟合指数为χ2/df=1.29,CFI=0.91,IFI=0.91,GFI=0.83,RM SEA=0.04;DS-14与SAS的模型拟合指数为χ2/df=1.28,CFI=0.90,IFI=0.90,GFI=0.82,RM SEA=0.04。结论:本研究表明,在中国冠心病患者的研究中使用D型人格量表是合理的,中国冠心病患者的D型人格不是抑郁情绪的重复,而是不同于抑郁的特殊结构。  相似文献   

2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及生活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及生活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123名血液透析患者,117名家属及100名正常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量表(SSRS)、自杀意向量表(SSI),SF-36进行调查。结果:患者组和家属组的SAS、SDS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主观支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组和家属组的SSI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在SF-36中,患者组的生理功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项得分亦高于对照组(P0.01)。家属组的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属的情绪障碍明显,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