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1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除1例中转开腹外,其余30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右半结肠切除术8例、左半结肠切除术4例、乙状结肠切除术5例、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术8例、Miles术6例.手术时间150~300 min(平均200 min)...  相似文献   

2.
通过回顾应用单孔腹腔镜行结直肠肿瘤的手术治疗,包括乙状结肠切除术、右半结肠切除术、横结肠切除术、直肠癌前根治术、结肠造瘘术等术式。总结单孔条件下手术操作的特点和规律,探讨单孔腹腔镜行结直肠肿瘤手术的经验及技巧。结果显示各种术式操作顺利,取得满意的微创和美容效果。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是可行的,并具有其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微创外科结、直肠肿瘤规范化手术标准(草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结、直肠微创外科手术的界定 通过腹腔镜完成结、直肠手术的主要步骤,且腹部切口明显小于常规开腹手术的长度,即属结、直肠微创外科手术范畴. 2 结、直肠癌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原则 2.1 适应证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适应证与开腹手术大致相同.①姑息性手术: 对晚期伴有广泛转移的结、直肠癌病例,行腹腔镜肠造瘘、肠道转流及节段性结、直肠切除术; ②根治性手术: 结、直肠任何一段的癌肿均可在腹腔镜下切除,切除范围应包括癌肿所在肠襻、系膜及其区域淋巴结; ③主要术式: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 腹腔镜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各术式指征基本同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分析(附4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5月至2007年5月45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右半结肠癌8例,左半结肠癌5例,乙状结肠癌20例,直肠癌12例。按传统根治术的要求术中使用超声刀或同时用结扎束游离结肠或直肠及其相应的肠系膜和淋巴、脂肪等组织。结肠癌根治术:在腹部左侧或右侧做5cm的辅助切口,腹腔外行肠切除和肠吻合。低位直肠癌行Miles手术者在充分游离乙状结肠和直肠后,在左下腹做辅助性小切口(乙状结肠造口处),切断乙状结肠后,腹部手术组行乙状结肠造口,会阴手术组经会阴行直肠切除术。结果:手助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6例,左半结肠癌根治术3例,乙状结肠癌、直肠中上段癌根治术20例,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6例。腹腔镜手术35例,中转开腹10例,中转率22.2%。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120~280min,平均180min;出血50~100ml,平均80ml。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8例肿瘤复发、转移死亡,复发率22.9%。未发现腹壁小切口和穿刺孔转移。结论:依据结直肠肿瘤分期和部位选择合适的病例,用腹腔镜完成微创手术安全可行,可以达到根治目的。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根治术 75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77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5例(97.4%)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右半结肠切除术12例、横结肠切除术2例、左半结肠切除术12例、乙状结肠切除术8例、Dixon术19例、Parks术8例、Miles术12例、结肠次全切除术2例、全结肠切除术2例。2例中转开腹行Miles术。无围手术期死亡及出血和肠瘘等并发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4(平均2)d。术后随访时间2-42(平均15)个月;死亡2例。结论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操作安全、创伤小,可达到根治性切除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右半结肠切除术3例,横结肠切除术1例,左半结肠切除术2例,Miles术8例,Dixon术6例,全结肠切除术1例。结果:21例均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6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80ml;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平均2d;术后4例出现轻度尿潴留症状,1例术后输尿管漏,无出血、吻合口漏、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10d。结论:用腹腔镜辅助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操作安全,创伤小,康复快等特点,技术可行,可以达到开腹根治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7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右半结肠切除术12例、横结肠切除术2例、左半结肠切除术12例、乙状结肠切除术8例、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术19例、直肠癌行结肠拖出式切除术8例、Miles术12例、结肠次全切除术2例、全结肠切除术2例。结果:75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腹腔镜手术切除率97.4%(75/77),2例中转开腹行Miles术;手术时间平均17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10ml;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平均1.9d;术后无出血、吻合口漏、伤口感染等并发症,4例出现轻度尿潴留症状,6例术后轻度性功能障碍;术后平均住院7.5d;术后随访2~42m;死亡2人。结论:运用腹腔镜技术进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操作安全、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不仅技术上可行,而且完全可达到开腹根治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的手术方法、适应证及其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4月至2008年11月我院为20例患者行完全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行完全腹腔镜全结肠部分直肠切除术2例,次全结肠切除术1例,乙状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6例,乙状结肠癌姑息性切除术1例,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10例。术中平均出血116.5ml,平均手术时间183.5min,术后平均住院8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19个月无复发。结论:完全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切口小,应用于全结肠部分直肠切除、乙状结肠癌、直肠癌根治术,近期疗效良好,远期疗效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外科技术在结直肠恶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结直肠恶性肿瘤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方法经腹腔镜施行结直肠恶性肿瘤切除术17例,其中行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3例,乙状结肠根治性切除3例,直肠癌行Dixon术7例、Mile术2例、Park术2例.采用完全腹腔镜手术6例,腹腔镜辅助手术8例,手助腹腔镜手术3例. 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无并发症发生,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150~240 min,平均190 min,术中出血20~300 ml,平均55 ml,术后平均住院9.6 d,有6例使用镇痛剂,术后近期随访1~6个月无复发. 结论经腹腔镜结直肠恶性肿瘤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目的总结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临床应用经验. 方法运用腹腔镜技术,按开放手术原则治疗结直肠癌32例,其中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乙状结肠切除术2例,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术(Dixon术式)19例,Miles术式9例. 结果 31例手术成功,1例上段直肠癌因侵及膀胱后壁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110~210 min,平均160 min.术中出血量40~300 ml,平均150 ml.术后1~3 d肠蠕动恢复,平均1.6 d.无术后出血、吻合口漏、尿潴留等并发症,2例术后性功能障碍.术后住院5~8 d,平均7 d.随访32例,时间1~18个月,平均6个月,1例腹腔内广泛转移. 结论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安全可行.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的腹腔镜手术技术和丰富的开腹结直肠手术经验是完成此类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远期疗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在远期疗效方面的差异。方法将1996年1月至2000年9月问215例需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本人意愿非随机地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及远期并发症。结果开腹组128例,腹腔镜手术组87例;两组在年龄、性别、肿瘤分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累计生存率开腹组70%,腹腔镜组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局部复发33例,远处转移34例,切口种植2例,切口疝4例,粘连性肠梗阻30例;腹腔镜组局部复发20例,远处转移22例,切口种植1例,切口疝2例,粘连性肠梗阻11例。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切口种植率和切口疝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41、0.505、1.00和1.00);但腹腔镜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较开腹组少(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似,但术后远期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对应激细胞因子ET、IL-6及CR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6月~2007年3月结直肠癌患者35例,分为腹腔镜组15例,开腹组20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内皮素(E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质(CRP)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术后病理分期及手术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手术时间腹腔镜组长于开腹组(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开腹组多于腹腔镜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第1天ET显著下降(P<0.05),术后第3天恢复至术前水平;开腹组手术前后ET无显著变化。两组术后未出现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术后IL-6和CRP均明显升高(P<0.01),且开腹组明显高于腹腔镜组(P<0.01),术后第5天腹腔镜组IL-6恢复至术前水平,但开腹组仍明显高于腹腔镜组(P<0.05)。术后第5天两组CRP仍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0.05;P<0.01),且开腹组高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对ET、IL-6和CRP的影响小,应激反应比开腹手术轻、强度低、持续时间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一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行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3例患者同时行腹腔镜切除肝转移灶切除术纳入腹腔镜组,20例患者同时行开放性肝转移灶切除术患者纳入开腹组。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分析,中位生存时间、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珋±s)表示,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in-Meire法计算生存率。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较开腹组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相近,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均未见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肝转移一期联合切除安全可行,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经腹腔镜结肠直肠癌切除术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Tan M  Guo B  Wu Z  Chen G  Zheng Z  Zhao Z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0):769-772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手术在治疗结肠直肠癌中的应用、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利用腹腔镜技术对78例结肠直肠癌的患者进行手术,并对手术操作、并发症的出现及术后恢复等情况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78例患者采用电视腹腔镜方法完成手术,无因术后并发症而死亡的病例。经随访,1、3、5年生存者分别为21、17、8例;术后因肿瘤转移死亡11例,其他原因死亡2例;失访10例;余9例为术后不足1年时间的患者,除1例术后11个月发生肿瘤肝转移需行手术切除外,其他8例尚未见肿瘤的复发及转移。结论:只要掌握好腹腔镜的操作技巧及结肠直肠癌切除的手术指征,用腹腔镜的方法治疗结肠直肠癌不但是可行的,而且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一期同时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68例2012年11月~2015年6月至我院以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胃肠外科二区就诊的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同期切除术,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开腹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同期切除术。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对两组疗效、总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观察组的术并发症比对照组低,但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一期联合切除安全可行,总体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伴有同时性不可切除肝转移灶的腹腔镜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31例结直肠癌伴不可切除的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按原发灶手术切除方式分为两组,A组行开腹手术切除结直肠癌原发灶(n=18),B组行腹腔镜手术(n=13)。术后均采取mFOLFOX6方案化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接受首次化疗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31例均成功施行结直肠癌切除术,腹腔镜组无一例中转开腹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行mFOLFOX6方案化疗至少2个周期。经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0.05),术后接受首次化疗的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对于不可切除的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腹腔镜原发肿瘤切除是安全、可行的;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伴不可切除的同时性肝转移,在切除原发灶的手术中具有出血量少、创伤小、术后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并促进术后早期化疗等优势。腹腔镜手术对原发肿瘤及转移灶的治疗效果与开腹手术无明显差别,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切口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5年7月117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直肠癌切除术的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数据分析采用SAS9.0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切除标本数据、总住院时长等计量指标采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记录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值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术中各项指标比较显示:两组切除标本长度、清扫淋巴结数、近切缘距离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远切缘距离显著长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平均住院时间(5.8±1.5)d显著小于开腹组平均住院时间(8.8±2.1)d(t=2.619,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术后第2、第7个月随访,腹腔镜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61%(1/62)明显低于开腹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91%(6/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77,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术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及肝转移癌一期同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一期同时切除结直肠癌和肝转移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完成的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和肝转移癌一期同时切除手术的1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对该术式的可行性(中转开腹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安全性(术后并发症)及疗效(术后恢复、复发及生存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全组11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284.6±28.8) min,术中出血量(322.7±75.4) 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9±0.7) d,术后住院时间(12.3±1.9) d。全组患者术后未出现肠瘘、胆瘘、腹腔大出血、腹腔感染及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3~35月,除1例患者因肿瘤转移死亡外,其余病例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对于经过选择的合适病例,腹腔镜下同时切除结直肠癌和肝转移癌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结肠、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4年12月期间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156例患者及同期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1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切口长度、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3年生存率。结果〓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淋巴结活检数目分别为分别为12.89±3.44枚和14.33±3.38枚,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腔镜组与开腹组的切口长度分别为5.10±1.60 cm和15.2±2.51 cm,手术时间分别为196.75±21.54 min和153.82±14.85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5.63±35.73 mL和182.02±65.73 mL,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4.0±1.41天和6.8±1.82 天,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 2.63±1.33天和4.70±1.39天,住院时间分别为10.76±2.10天和16.42±1.95天,住院总费用分别为3.69±0.30万元和3.03±0.37万元,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腔镜组和开腹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5.8%和12.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肠、直肠癌根治术安全、有效,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存在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的优点,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4月至2009年10月施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21例,传统开腹手术2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腹腔镜手术的技术特点。结果:腹腔镜组2例中转开腹,占9.5%。腹腔镜组出血少[(90±25)ml vs.(150±40)ml,P〈0.05],肠道功能恢复快[(2.4±1.0)d vs.(3.6±1.8)d,P〈0.05],住院时间短[(13.5±4.2)d vs.(17.6±5.8)d,P〈0.05],住院总费用明显多于传统手术组,手术并发症少(2 vs.7,P〈0.05),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切除的肿块大小和清扫淋巴结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两组局部复发率、转移率及术后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