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闫永彬  崔璨  彭勃 《中医杂志》2006,47(10):795
“肾者,胃之关也”是《内经》经典概念之一,内涵为“肾为胃之门户”,外延为“肾主小便”。后学多对其内涵进行拓展,引申为“胃肾相关”之意。我们认为,望文生义、曲解经典,必然弱化其临床指导意义。据《内经》以例明理的说理模式,认为只有守其内涵而拓展其外延,方能彰显其临床指导意义。1守其内涵,拓展外延“肾者,胃之关也”源自《素问·水热穴论》,曰:“肾何以能聚水而生病,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肤肿。”其《内经》原旨是指胃(实包含脾的生理功能在内)主摄纳运化水谷,为水液之源;肾主水液代谢,为津…  相似文献   

2.
傅贞亮治学严谨,师古不泥,注重求新发微,悉心研究《内经》,注意结合实际对有关理论进行临床验证,着力于《内经》藏象理论实质的研究,并将《内经》有关理论灵活地运用到临床,既遵循经训,又扩大其指导意义。提出了“脾主运化水湿与精微”与体内钠、钾含量相关的独特认识。对肾阳虚动物的耳蜗电位及有关免疫指标进行了测定,证明了“肾开窍于耳”及《内经》“肾为之主外”之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陈士铎,清代名医,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一生著作甚丰,今存《石室秘录》、《辨证奇闻》、《辨证录》、《辨证玉函》、《脉诀阐微》、《本草新编》、《洞天奥旨》、《外经微言》、《辨证冰鉴》九种。其迹近怪异,其文有奇论。"胃为肾之关"多次在其著作中提到,并指出"胃为肾之关,非肾为胃之关,《内经》年久讹写误传,世人错认肾为胃之关门"(《辨证录·卷十·种嗣门》)。有别于《内经·水热穴论》"肾为胃之关"的观点。且不论年久讹写误传与否,笔者通过复习文献,试分析陈公"胃为肾之关"的内涵及运用。  相似文献   

4.
"胃不和则卧不安"新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宗《内经》关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经典之说,深入挖掘、拓展其理论内涵,在中医关于"胃不和"致不寐的理、法、方、药等方面赋予全新的认识,认为"胃和"为"卧安"之前提条件,临床实践要谨守病机,须以"胃不和"为"卧不安"之辨证法度、以"和胃"为"卧不安"之施治圣度,通过"和胃"以达"胃和",则"卧安"而"夜寐"成,不寐自愈。  相似文献   

5.
“肾者胃之关”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内经》“肾者胃之关”的理论,对当今水肿疾病的治疗仍具有临床价值。指出在水肿发病过程中,其本在肾,肾气起主导作用;在治疗过程中,从肾论治,增强肾的气化功能,俾气化正常,水道通调,水肿疾患可瘳。  相似文献   

6.
《金匮要略》痰饮证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要略》成书以来 ,一直为医家尊为经典 ,笔者在学习过程中深感其内容博大精深 ,几尽医学之妙。现代临床痰饮为病较为多见 ,而《金匮要略》对于痰饮论述甚详 ,其理、法、方、药之完善 ,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痰饮病的辨证治疗。今不揣浅陋就痰饮之证治浅述一己之得。1 痰饮病机仲景论痰饮本于《内经》。《素问·经脉别论》曰 :“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 ,五经并行。”此为正常水液运化过程。《金匮要略》继承了《内经》的思想 ,从脾不“散精”、肺不能“通调水道”、膀胱(肾…  相似文献   

7.
“募原”一词出于《内经》。然因《内经》成书年代久远,文辞简奥,其“募原”之说内涵幽深。《内经》以降对“募原”一说有不同认识,见仁见智。通过对“募原”的文献梳理,探讨其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对水液代谢过程的概述,联系"肾者胃之关"上下文,结合诸多学者对于"肾者胃之关"的论述及其指导下的临证实践,认为"肾者胃之关",此句原义是暗含以胃为水液代谢的"上源",肾为之"下源"的整个津液代谢过程,强调的是从全局考量水液代谢疾病。肾为胃之门户,肾病及于胃,由肾治胃;胃为肾之上源,胃病及于肾,从胃治肾。并着重从胃治肾的角度进行"肾者胃之关"的阐释,以拓展对于"肾者胃之关"的全面认识,为从胃治肾的临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谈舌在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长荣 《河北中医》2004,26(6):432-433
辨舌属于中医望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医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舌的诊病机制,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内经》曰:“心在窍为舌。”又曰:“足太阴脾之脉络胃,上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足少阴肾经之脉,循喉咙,挟舌本。”心、肾、脾、胃之脉皆络于舌,说明舌和内脏的关系密切。现代人们亦认为,心主血,舌质颜色之红淡青紫,可以辨血液之变化。  相似文献   

10.
历代医家均十分重视胃气在人体中的作用。在《伤寒论》中,胃气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一是指脾、胃、肠的功能和气机;其二是指胃气指人体的正气。仲景所论之“胃气”,不出《内经》之范围,可以说完全继承了《内经》重视“胃气”的这一临床重要的核心思想,并将《内经》中这一思想应用于临床辨证论治实践中。  相似文献   

11.
清代医家陈修园,一生精研医理,普及医学,且临床精通内、妇、儿各科,经验丰富。其所著的《医学从众录》、《医学实在易》、《医学三字经》、《时方妙用》等书中,在论治消渴病方面有颇多创新,其经验对该病的临床治疗和理论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兹就陈修园论治消渴病的经验作初步探讨如下。 辨证注重脾肾 消渴一病,《内经》以消渴、消瘅名之。自《内经》有“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素问·奇病论篇》)、“五脏脆则善消瘅”(《灵枢·本脏篇》)等记载后,历代医家对其论述颇详,并根据多饮、多食、多尿的三个主要症状,区分为上、中、下三消,临床多以阴津亏损、燥热内生阐述其病机,从肺胃肾三脏腑辨证论治。陈修园在论述消渴病时,虽然也引录前代医家的肺胃肾三脏腑致病理论:“心移热  相似文献   

12.
<正> 对妇科病的治疗,大部分医者尊《内经》,傅青主之旨,认定“肾为先天之本”,主张从肾论治;又有部分医者崇叶天士“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强调从肝论治。笔者粗读中医经典,经十余年临床验证认为:妇科病证,肝肾同病者十之八九。故临床上只有肝肾同治,才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3.
宗《内经》“胃不和则卧不安”之理,探讨其与中医失眠“阴阳说”“神主说”“营卫说”“气血说”等观点的相关性及其内涵,剖析“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在中医失眠学说体系中的枢纽地位,强调在失眠临床诊治中,  相似文献   

14.
合穴为五输穴之一,属十二经特定穴。其临床应用,历代医家悉遵《内》《难》。通过温习,笔者认为《内经》之说文意欠通,因此对上文提出几点疑义。一、根据上下文意,疑合穴非主“病在胃”,而主“病在肾”。《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云:“病在  相似文献   

15.
一、脾胃、肾与命门学说源流与发展脾、胃、肾与命门,最早见于《内经》《难经》。如“睥者,仓廪之本,荣之居也。”(素问·六节脏象论):“胃者,五脏六腑之  相似文献   

16.
试探肾实证     
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一书提出肾无实证之说,对后世影响很深,以后医家及新近教科书皆不谈“肾实证”,检阅经典确有此说,验之临床确有肾实证,今就复习经典结合个人临床体会对肾实证作如下探讨,与同道商榷。虚实是相对而言的。内经对肾实证有较多论述,《素问·调经论》指出:“志有余则腹胀飧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保胃气”思想源流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伤寒论》“保胃气”思想源于《内经》,《内经》对“胃气”的内涵与外延,以及在诊断预后中的重要性做了详细的论述。仲圣将“保胃气”的临床治疗思想贯穿于《伤寒论》的始终。仲景之后的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保胃气”。对仲景“保胃气”思想源流的探究,可为今后提高临床疗效提供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8.
鉴于目前针对不同版本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阴虚”的内涵不完全一致的问题,为明确“阴虚”的内涵与外延,对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中“阴虚”概念进行了整理研究。研究发现,“阴虚”一词在《内经》中共出现11处,其涵义有5种,分别为中土受伤,形气衰少;尺脉不足;五脏精亏;肾虚;阴经气虚。本文就正确理解“阴虚”内涵与外延,界定“阴虚”概念,为中医理论的正确运用和继承发展进行了深入探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傅贞亮治学严谨,师古不泥,注重求新发微,悉心研究《内经》,注意结合实际对有关理论进行临床验证,着力于《内经》藏象理论实质的研究,并将《内经》有关理论灵活地运用到临床,既遵循经训,又扩大其指导意义.提出"脾主运化水湿与精微"与体内钠、钾含量相关的独特认识.对肾阳虚动物的耳蜗电位及有关免疫指标进行了测定,证明"肾开窍于耳"及《内经》"肾为之主外"之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以《内经》中“肾治于里”与“肾为之主外”两句有异经文为基础,从原文环境、后世注家争议、类似经文有异之处三个方面进行思考,认为要切实从《内经》原文出发,理解经文主旨,结合注家,找出出现不同观点的原因所在,正确看待这些有异甚至观点相悖的经文,客观分析后世注家的争议之处,立足《内经》不同学术观点,从各家学说角度研究《内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