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泄泻考     
泄泻之名,早见于宋·张杲《医说》“有人久患泄泻,以嗳药补脾及分利小水,百种不愈。医诊之心脉独弱,以益心气补脾药服之,遂愈。”后世医家多有发明。如明代《丹台玉案》有云:“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舒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而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曰:‘泄泻’”。《赤水玄珠》  相似文献   

2.
论肝旺脾虚泄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琼 《西部中医药》2008,21(4):32-32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一般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正如《胎玉案·泄泻门》指出“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而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曰泄泻。”导致泄泻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外感和内伤2方面。《景岳全书·泄泻》说:“泄泻……或为饮食所伤,或为时邪所犯……因食生冷寒滞者。”  相似文献   

3.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166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腹泻,是小儿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孙文胤《丹台玉案》曰:“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舒缓;泻者,势以直下,微有不同,而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曰泄泻。”本病四季均可发生,尤其以夏秋两季为多。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66例,其中男90例,女76例;年龄1~6个月30例,7~12个月35例,1~2岁56例,3  相似文献   

4.
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古人对“泄”与“泻”尚有分别。如明·《丹台玉案》云;“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状舒缓;泻者,势似直下”。一般合称“泄泻”,是儿科的常见病。究其病因,或感受外邪,或内伤饮食,或卒受惊恐,或脾胃虚弱者引起。余用胃苓汤加味治疗婴幼儿泄泻154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古人对“泄”与“泻”尚有分别。如明·《丹台玉案》云;“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状舒缓;泻者,势似直下”。一般合称“泄泻”,是儿科的常见病。究其病因,或感受外邪,或内伤饮食,或卒受惊恐,或脾胃虚弱者引起。余用胃苓汤加味治疗婴幼儿泄泻154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小儿泄泻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状为其主症。“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舒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日泄泻。”本病为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以二岁以下的婴幼儿更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愈高。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节较多。一、病因病理引起小儿泄泻的原因,以感受外邪、  相似文献   

7.
戴晓玲 《河北中医》1990,12(3):39-39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明确提出了风与泄泻的关系。此风者,有人言之为外风,有人言之为内风。《碥医·泄泻》“曰:春伤于风,夏为飱泄”。言春时伤于风寒,由皮肤而经络,传入肠胃,腹胀肠鸣因而飱泄也。这里是指外邪风寒。《仁斋直指方》:“飱泄者,食谷不化,盖春木旺时,肝生风邪,淫于脾经……"强调了木旺生风,乘侮脾土而造成泄泻,此言内风致泻。  相似文献   

8.
刘晓  张素蕾  黄太基 《光明中医》2011,26(4):812-812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证的病症。病因为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病后体虚,或先天禀赋不足。《素问·宣明五气论》谓:“大肠小肠为泄。”《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指出泄泻病位在肠,脾之运化失职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泄泻”在《内经》称为泄 ,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等。《难经》有五泄之分 ,汉唐时代称为“下利” ,宋代以后统称“泄泻”。  对于本证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在历代医书中都有详细记载。可归纳分为以下几种 :   ( 1 )感受外邪 ,多为寒湿、湿热之邪。《难经》所谓 :“湿多成五泄 ,曰飧 ,曰溏 ,曰鹜 ,曰濡 ,曰滑 ,飧濡之完谷不化 ,湿兼风也 ;溏泄之肠垢污积 ,湿兼热也 ;鹜溏之澄清溺白 ,湿兼寒也 ;濡泄之身重软弱 ,湿自胜也 ;滑泄之久下不能禁固 ,湿胜气脱也。”寒湿泄泻治以解表散寒 ,芳香化湿之法 ,藿香正气散主之 ;…  相似文献   

10.
泄泻新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泄泻又称腹泻,在古医籍中名目繁多,分类不一。《内经》以大便性质分类,有飧泻、洞泻、水泻、濡泻等。《难经》则以脏腑立论,又有胃泻、脾泻、大肠泻、小肠泻等名。《伤寒论》、《金匮要略》称腹泻为“利”或“下利”,腹泻完谷不化者称“下利清谷”。里急后重者称“下利脓血”。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以“痢”称之,以与泄泻相区别,“天行毒病,挟热腹痛下痢”已经认识到痢疾有传染性。宋.严用和《严氏济生方.痢疾论治》谓:“今之所谓痢疾者,即古方所谓滞下是也”,首次提出“痢疾”之名。而在《类证治裁.泄泻门》则以三焦论:“泻由水谷不分,病…  相似文献   

11.
施玫香 《陕西中医》2001,22(9):575-576
泄泻主要指大便性状的改变 ,次数的增多。古语云 :“泄者 ,如水之泄者 ,事犹舒缓 ;泻者 ,势似直下 ,微有不同 ,而其病则一 ,故总名之曰泄泻。”可包括现代医学中的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多种疾病。其病往往迁延反复日久难愈 ,笔者在临床中以参苓白术散治疗该证 ,略有心得 ,不揣浅陋 ,表述如下。关于泄泻的病机 ,前贤有专论 :“泄泻之本 ,无不由脾胃 ,盖胃为水谷之海 ,而脾主运化 ,使脾健胃和 ,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 ,以行营卫 ;若饮食失节 ,起居不时 ,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 ,谷反为滞 ,精华之气不能输化 ,…  相似文献   

12.
泄泻病名,延用已久,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清稀,甚至如水样而言。中医文献中泄泻二字的含义略有不同,可以根据排泻物的含水量与病势的缓急区分;但有时亦很难截然区别,故统名日泄泻。如《赤水玄珠》说:“粪出少而势缓者为泄,若漏泄之谓也。  相似文献   

13.
婴幼儿腹泻,临床较为常见,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本证在《内经》称为泄,汉唐时期称为“下利”,《丹台玉案·泄泻门》载:“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趋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而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日‘泄泻’。”本病又称消化不良,为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好发于2岁以下幼儿,多见于春夏秋季,幼儿脾胃薄弱,无论内伤乳食,还是感受外邪,均可引起婴幼儿腹泻。推拿、食疗效果明显,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4.
读《吉林中医药》1983年第3期吴化林同志之《试析五更泻泄之机理》一文后,深受教益。但临床上五更泻泄不仅为脾肾阳虚所致,也有肝火炽盛者,如《医医小草·医精汇通》中所云:“故纸、豆蔻、吴萸、五味,四药合丸,治食后脾泄,五更肾泻,神效。殊不知脾肾之泄,有命火虚者,有肝火炽者,徒以为神,即有增病速死之神矣”。吾师马志院长甚赞此  相似文献   

15.
泄泻病症全年均可发生 ,但多集中于夏秋之季。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 ,粪质清稀 ,甚至如水样为特征。《素问·太阴阳明论》曰 :“湿盛则濡泄”。又曰 :“饮食不节 ,起居不时 ,则阴受之 ,阴受之则入五脏 ,入五脏则填满闭塞 ,下为餮泄”。通过大量临床病例研究 ,泄泻主要由于脾胃 ,大肠功能减弱 ,感受外邪 ,饮食失调 ,情志不和或体虚久病 ,伤及脾胃而引起。尤其在夏秋季节 ,天暑地热 ,交蒸期间 ,人们往往贪凉饮冷 ,多食瓜果 ,湿壅中焦 ,清浊不分。而脾主运化 ,升清降浊 ,又喜燥恶湿。上述原因如影响脾的正常功能 ,就会出现泄泻的症状。故有“泄泻…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古代文献中关于泄泻的论述,探讨泄泻的名称及分类后发现,古代有关泄泻的名称繁多,根据发病脏腑、临床表现、病因及发病规律,大致可分为4类. 关于泄泻的含义,<奇效良方>云:"泄泻,人为一证耳,岂知泄者,泄漏之义,时时溏泄,或作或愈.泻者,一时水去如注泄."<赤水玄珠>亦云:"粪出少,而势缓者,为泄,漏泄之谓也.粪大出,而势直下不阻者,为泻,倾泻之谓也."即认为泄与泻的含义是不同的.从排便量、排便的急缓以及持续时间上是有区别的,而明代的孙文胤认为泄与泻虽有所不同,但其病因病机是一致的,且常相兼出现,所以总名为泄泻.  相似文献   

17.
<正>泄泻,现代医学称腹泻,指排便次数增多(>3次/日),粪便量增加(>200g/天),粪质稀薄(含水量>85%)n】。本证在<内经>称为泄,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等。《难经>有五泄之分,汉唐时代称为"下利",宋代以后统称"泄泻吡"。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利"、"痢"不分,皆以一"利"字统之。其中论述泄泻的条文远较论述痢疾为多。本文兹就<伤寒论》(明·赵开美复刻宋本)中止利(泄泻)诸法归纳总结为九种。如此,一者可总览《伤寒论》的治泻诸法;二者也为临床止泻提供思路,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8.
泄泻又称下痢。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对其治疗别具匠心,所列方剂,疗效显著。兹就其治泄十法,介绍如下:1 解表温里法 患者里阳素虚,外邪侵袭肌表,乘虚内陷,脾失健运,阴寒结聚胃肠,遂致下利。如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此时表里俱病,治疗当表里同治,用桂枝人参汤解表温里。方中,桂枝辛温解表,人参汤即理中汤,温运脾胃,内外之邪俱去,则下利止。2 解表清里法 如外有表邪,内有湿热阻滞胃肠,传导失职而致泻下,治当解表清里。如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芩连汤主之。本方广泛用于急慢性泄泻、菌痢,凡  相似文献   

19.
清代名医叶桂在其《临证指南医案·泄泻》(下简称《临案》)中指出:“泄泻,注下症也。经云:湿多成五泄,曰飧、曰溏,曰鹜,曰濡,曰滑。飧泄之完谷不化,湿兼风也;溏泄之肠垢污积,湿兼热也;鹜溏之澄清弱白,湿兼寒也;濡泄之身重软弱,湿自胜也;滑泄之久下不  相似文献   

20.
泄泻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包括有湿、寒、热、暑作祟,但就临床所见,与湿邪最为相关。《沈氏尊生书》云:“湿兼风者飧泄也,湿兼热者下肠垢也,湿兼寒者鸭溏也,湿兼虚者虚泄也”。其理甚昭,内伤者,浅伤脾,深及肾,枢在肝,而其病变中心总以脾(胃)为主,因湿盛最易困脾,肝郁最易乘脾,伤食最易损脾,肾寒最易侮脾。正如《景岳全书·泄泻》所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故本病特点是:湿阻为主因,脾病为要变。而其治法亦不离乎于此,宗前贤久验临床,治泄泻拟定四法。兹将其简介于次:1 渗湿健脾,立法于脾虚湿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