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永胜 《河北医药》2010,32(2):142-143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8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治疗6个月后GOS评分为良好23例(17.96%)、中残23例(17.96%)、重残25例(19.53%)、植物生存11例(8.59%)、死亡46例(35.93%)。结论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病死率高;意识障碍是其典型11名床表现。其诊断MRI检查优于CT;积极合理的治疗能提高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加醒脑静联合治疗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促醒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6例DAI患者(GCS≤8分)分成两组。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高压氧加醒脑静治疗,对照38例。两组于伤后6个月作格拉斯哥治疗结果分级(GOS)评分评估预后,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意识好转率。结果高压氧加醒脑静治疗组恢复良好率(47.37%)明显高于对照组(21.05%)(P〈0.05)。结论高压氧加醒脑静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时能加速苏醒,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发病率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58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资料,GCS评分,影像学检查、诊断及治疗。结果 交通事故伤41例,占70.69%,颅内压增高24例,占41.21%,高分辨螺旋CT/MRI发现出血灶47例,占81%,死亡28例,占48.28%。结论 车祸伤致DAI率高,DAI伤后即刻昏迷且意识障碍重、时间长,颅内压增高不明显,死亡率高,CT/MRI检查有助于DAI的临床诊断。早期诊断,采取综合措施系统治疗,是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的临床诊断,以及综合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DAI病人的致病原因、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点.结果 56例DAI伤者中预后良好26例,植物状态10例,死亡20例.结论 DAI是常见的弥漫性脑损伤,综合早期诊治Ⅱ型、Ⅲ型患者是临床治疗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严圣 《北方药学》2012,9(4):53-54
目的:通过综合分析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与MRI的检查结果,评价CT与MR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7例经临床确证的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CT检查结果与MRI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RI与CT结果相比有明显的优势,MRI的敏感性明显高于CT检查(P〈0.01),16例患者CT检查显示DAI损伤表现,阳性率为34.04%,MRI显示DAI损伤表现的有43例,阳性率为91.49%。结论:CT及MR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是MRI比CT具有更高的敏感性,是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DAI的致病原因、临床特点、CT征象、GCS评分与预后关系。结果32例DAI患者痊愈10例,轻残11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5例。结论DAI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高。GCS评分对判断DAI患者的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16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166例DAI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1)166例DAI患者。存活92例(55.42%),其中56例恢复良好,23例中残,10例重残,植物生存3例;死亡74例(44.58%)。(2)DAI的临床特征:头部暴力损伤病史;伤后即刻昏迷,且持续时间长;多数患者临床症状重,但无明确定位神经系统体征。(3)DAI的诊断要点:头部外伤史、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表现。(4)DAI的治疗: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颅内压、降低脑代谢及防治各种并发症为主要措施。结论 DAI是影响颅脑损伤病死率、致残率的最重要因素,正确认识其临床特征,掌握诊断要点,有效地采取综合的治疗措施,是提高颅脑损伤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井金洪 《华夏医药》2007,2(3):252-256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axonalinjury,DAI)作为非火器性颅脑损伤中重要的脑损伤类型,对决定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状况和预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重残和植物生存的最常见原因之一,Bennett等报道其死亡率高达42%-62%。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CT、核磁共振技术的提高,对DAI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有了新的认识。现就脑弥漫性轴索损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36例临床患者的诊断与研究,探讨磁共振(MRI)多序列成像技术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术前,对36例患者进行MRI多序列成像检查。术后,与诊断结果做对比。结果36例患者均被MRI检查证实。其中,脑干损伤19例,胼胝体损伤7例,脑实质及脑皮层损伤7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与术后诊断符合率100%。结论磁共振(MRI)多序列成像技术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为重型颅脑损伤的一种类型,以意识障碍为临床特点,因其病情复杂,诊断及治疗棘手,目前尚缺乏明确的诊断手段和有效的治疗措施,是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重残及植物生存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自2000年10月至2008年1月我们收治DAI患者41例,现就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经过及预后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胡炜  徐长平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8):2840-2841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因头部高速旋转后的剪切力引起神经轴索断裂及毛细血管撕裂的广泛损伤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断裂的轴索回缩形成轴索球。早期CT表现脑实质单发或多发的小出血灶,蛛网膜下腔和(或)脑室出血。伴脑实质不同程度的胶质细胞肿胀、变形,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弥漫性脑肿胀。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2收治颅脑损伤病人133例,其中符合弥漫性脑损伤诊断标准者25例,占颅脑损伤18.79%,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CT、MR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影像学表现,评价CT与MRI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3年来临床确诊的10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MRI及CT表现。所有患者均在伤后3d内接受CT与MRI检查,MRI采用自旋回波T1WI、T2WI序列、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CT采用常规程序扫描。结果DAI在CT影像上可见弥漫性脑肿胀,皮层下及脑深部小出血灶,中线结构无明显移位,其中3例患者CT表现正常;MRI检查10例患者均表现异常,可见弥漫性脑肿胀,单发或多发的脑白质小灶性损伤,多数病灶为非出血性,脑干和胼胝体病灶多见于重度头部损伤患者。10例患者中,MRI共检出42个病灶,CT仅检出15个病灶。MRI对脑内非出血性病灶及脑干、胼胝体病灶的敏感性优于CT。结论CT及MRI为DAI的临床诊断提供了直接可靠的影像学依据,MRI是诊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最敏感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弥漫性轴索损伤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观察分析48例DAI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按GOS评分结果,治愈18例,中残12例,重残或植物生存10例,死亡8例。结论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脑水肿,采用高压氧及早期应用大剂量纳络酮等综合治疗,是提高DAI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以提高其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 根据GCS评分,预后良好21例,中残16例,重残33例;植物生存10例.死亡40例.结论 弥漫性轴索损伤是一种严重的闭合性颅脑损伤,它造成的长期昏迷、重残、植物生存和死亡率均极高,早期规范诊疗能提高抢救率,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5.
弥漫性轴索损伤25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由Adams等于1982年正式命名.用于描述头伤后以脑深部神经轴索肿胀、断裂为特征的脑损伤类型,尤其多见于重型颅脑损伤,是头部伤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原因。因此,对DAI的发病机制、损伤特点、影像学特征、分型、诊断标准和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钢  李保东  阚敏宸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0):1455-1455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6例DA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恢复良好4例,中残4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1例。结论:DAI预后差,死亡率、致残率高,大部分采取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7.
杨医通 《河北医药》2011,33(19):2979-2981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重型原发性脑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头部遭受加速、减速或旋转暴力时,因剪应力而造成的神经轴索损伤。占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20%,在死亡患者中占29%-43%,且无特效治疗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我科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DAI患者65例,取得较好效果,总结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对5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出院时15例(30%)基本恢复正常,29例(58%)遗留有不同程度神经损害,死亡6例(12%)。结论临床诊断更依赖于影像学证据,联合应用CT及MRI序列有利于早期诊断,采用综合治疗方案是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和预后。方法选择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加亚低温治疗。治疗过程中应用TCD监测脑血流动力学及颅内压监护仪监测颅内压,6个月后行GOS评分判断预后。结果治疗组中脑血流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在亚低温治疗3 d后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 P <0.05)。治疗组在3 d后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6个月预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亚低温能改善弥漫性轴索损伤后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降低颅内压,改善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桑文才 《淮海医药》2003,21(4):293-294
目的 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观察分析经 CT、MRI诊断为 DAI 12例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 按 GOS评分结果 :治愈 5例 ;中残 3例 ;重残或植物生存1例 ;死亡 3例。结论 原发性脑干损伤是 DAI的一部分 ;伤后意识障碍程度较深、脑 CT无明显改变也不能排除DAI;GCS评分、昏迷时间和瞳孔变化是判定预后的重要指标 ;治疗上高压氧及钙离子拮抗剂应用仍是 DAI治疗中的重要手段 ,同时注意控制高血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