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测定了国家赛艇队优秀运动员高原训练前后血清睾酮(T)、皮质醇(C)及两者比值(T/C)的变化,结果表明:系统高原训练后,T和C的变化都较明显,其总体变化均趋于降低,T/C值有升有降,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机体的机能状况与疲劳积累程度。  相似文献   

2.
运用血清肌酸激酶值监控举重运动员的训练负荷承受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通过对7名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血清肌酸激酶(CK)值进行系统的监测、分析,掌握CK值的个体特征,尤其是在大负荷训练时的变化规律.方法:周一晨测得恢复值,周四、周六晨测得训练中值,若发现运动员的CK值明显上升并大于1000U/L时,则连续跟踪检测,记录运动员训练专项技术指标,同时登记运动员的主观感觉情况,所用的仪器为德国产Refloron干式全血生化分析仪, 采集32μl指尖血测试.结果:(1)优秀年轻选手在高CK值状态下可能对高训练负荷的承受力及其恢复能力均较强;(2)CK值恢复较慢的选手,专项素质和技术难以巩固和提高;(3)用CK值监控运动员训练时的机能状态可以推测运动员的潜在能力;(4)某些部位突然承受大强度刺激也会引起CK值短暂快速上升;(5)CK值可用于控制运动训练负荷.结论:(1)血清CK值可作为评定优秀举重运动员对训练负荷的反应和适应以及判断运动员潜力的一项重要指标;(2)在分析CK值变化时应考虑多方面因素;(3)要避免CK值的高峰在接近赛前出现,并且赛前一定要使CK值恢复到一定的范围之内;(4)运用CK值建立运动员训练强度负荷的控制模式,应因人而异,并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对男排运动员高强度训练后腓肠肌横向弹性及血清肌酸激酶(CK)的影响。方法:16名男排运动员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训练后于腓肠肌采用低频电刺激放松肌肉,对照组休息不做处理。于训练后即刻和训练后72 h采用Myotonometer肌肉状态测试系统测量队员左侧腓肠肌静息状态横向弹性,同时检测CK的变化。结果:训练后72 h,治疗组腓肠肌静息状态下压力-位移曲线较对照组显著上移,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显著增加(P<0.01);CK也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AUC治疗前后差值(DAUC)与CK差值(DCK)有线性相关(r=0.908,P<0.01)。结论:低频电刺激能增加腓肠肌静息状态横向弹性,减少CK,有效缓解男排运动员的肌肉紧张程度和疲劳。  相似文献   

4.
散手运动员血清睾酮变化及其与训练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探讨散手运动员不同训练水平与血清睾酮变化的关系 ,选择专业水平较高的运动员和普通散手运动员 ,分别采用多时点在安静和急性空击训练后即刻测试 ,观察血清睾酮值的变化 ,经Minnesota余弦法统计处理 ,结果表明 ,血清睾酮值在急性空击练习后即刻、安静状态下专业组显著高于普通组 ,运动后睾酮差值、血清睾酮中值和95 %置信区间振幅等指标专业组显著高于普通组。结论 :血睾酮值变化与训练水平、训练强度及取样时间关系密切 ,可作为散手项目训练监控、训练水平评价和选材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优秀散打运动员专项训练课前后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观察优秀散打运动员专项训练课后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的变化,对运动员机能状况、训练效果进行科学监测和评估。方法:对22名男子散打运动员进行专项训练课当日晨起空腹安静时、专项训练课准备活动后、专项训练课后5min、次日晨及训练课后36h血清CK值的测定。用N-乙酰半胱氨酸激活法测定血清CK活性。结果:受试运动员准备活动后血清CK水平明显升高,这种升高趋势一直持续到次日晨,专项训练课后5min血清CK水平达到最高值,与当日晨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散打运动专项训练课后,血清CK活性具有升高时间早、幅度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赛艇队首次高原训练期间,通过系统、规范的测功仪四级递增标准定量负荷运动后血乳酸和心率值的测试,对高原训练对体能的影响情况作一详细分析,总结经验,以便以后高原训练的进一步开展。实验对象为国家队女子轻量级和公开级队员共20人,高原训练过程为:平原—次高原2周(海拔1240米)—高原3周(海拔1800米)—次高原6周(海拔1240米,其中包括全国冠军赛2周)—平原。运动方式是采用室内测功仪四级递增标准定量负荷运动,阻力5级。血乳酸用美国产YSI-Ⅱ型血乳酸分析仪测定,心率用芬兰产PE-3000心率遥测仪测定。结果显示:①在高原训练过程中,肌肉氧利用能力的提高需较长的时间,慢于心功能的提高;②轻量级运动员赛前控制对体能的影响较大,会直接影响运动比赛成绩,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牛初乳对优秀赛艇运动员强化耐力训练期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牛初乳对长时间强化耐力训练后运动员免疫功能抑制的调节作用。方法:将15名国家健将级赛艇男运动员随机分为运动对照组和牛初乳组。两组运动员同时进行30天内容相同的运动训练,训练期间牛初乳组以15g/d的剂量补充牛初乳。训练期前及训练期后分别测定各组运动员的各项免疫指标。结果:强化耐力训练期后,牛初乳组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并显著高于运动对照组(P<0.001);CD3+T细胞和CD4+/CD8+比值维持在训练前正常水平,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训练期后,牛初乳组血清球蛋白水平显著高于运动对照组(P<0.01),血清白蛋白及A/G比值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强化耐力训练期后,牛初乳组与运动对照组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IgA和IgG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强化耐力训练期补充牛初乳能有效防止强化耐力训练期后CD4+/CD8+比值的下降、淋巴细胞数量的减少及血清球蛋白含量的降低。提示牛初乳具有良好的维持机体免疫功能自稳态的作用,有助于防止长时间大强度耐力训练后运动员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低氧预适应结合亚高原训练前后男子赛艇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的变化.方法:16名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为对象,先进行10天HiLo低氧训练,模拟海拔高度为1200~1500 m.再于海拔1500 m进行8周亚高原训练.分别于低氧训练前和亚高原训练前、中、后不同时段测定分析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测试指标包括:氧转运系统指标(Hb、RBC)、内分泌系统指标(T、C、T/C、EPO)、免疫系统指标(WBC、IgA、IgM、IgG)以及CK和BU.结果:与低氧训练前相比,1)EPO在低氧训练后和高原训练第3天出现两个峰值,升高幅度分别为26.27%和26.60%(P<0.01).Hb在低氧后显著下降(P<0.01),高原训练第3天,第1、3、7周,下高原后第2、3周显著升高(P<0.05或P<0.01);2)白细胞在实验期间升高(P<0.01),IgA和IgG无显著变化(P>0.05),IgM在低氧训练后、高原训练第3周、下高原后第2周(P<0.01,P<0.05,P<0.05)显著升高;3)低氧训练后血清睾酮下降(P>0.05),高原训练第3天显著升高(P<0.05),血清皮质醇在高原训练第3周(P<0.01)、第5周(P<0.05)显著下降,T/C在高原训练第3天和第3、5周显著升高(P<0.05).结论:低氧预适应干预加快了运动员高原适应;10天低氧预适应结合8周亚高原训练对运动员机能状态产生良好影响,运动员未出现过度疲劳,血液载氧能力提高,免疫能力未见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9.
运动后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的变化能反映肌肉损伤及机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情况,本实验对大鼠进行5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后,观察其血清中以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CK和LDH活性峰值分别在运动后即刻和48小时出现两次,CK-MM和ALT活性峰值出现在运动后即刻,然后逐渐下降,AST活性峰值出现在运动后6小时。提示递增负荷训练引起的骨骼肌细胞内变化可能与肝细胞变化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低氧训练模式对运动员血清CK和BUN的影响。方法:24名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被随机分为4组,即低住低练(LoLo)组(对照组)、高住低练(HiLo)组、低住高练(LoHi)组和高住高练低练(HiHiLo)组,每组6人。对照组按正常计划训练;HiLo和HiHiLo组每周进行6天低氧睡眠,每次10~12h,同时HiHiLo组每周再进行3次低氧训练,每次1·5~2h;LoHi组除正常训练外每周进行3次低氧训练,每次1·5~2h。各组进行低氧训练和睡眠时氧分压为15·4%(模拟海拔2500m),大气压为常压。各组运动员常氧训练计划完全相同。分别于训练前3天,低氧训练第1、2、3、4周末以及低氧训练结束后第1、2周末进行血清CK和BUN的测试。结果显示:(1)4组运动员血清CK在低氧训练过程中的总体变化趋势表现为:先迅速上升,而后逐渐下降,低氧训练结束后第2周又迅速上升;各组间变化趋势有所不同,且训练第2周末,HiLo组与LoLo组、LoHi组与Hi-Lo组、HiHiLo组与LoHi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2)4组运动员BUN在低氧训练开始后均呈逐渐上升趋势,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低氧训练结束后第2周基本恢复至训练前水平,整个训练过程中各组BUN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不同模式低氧训练对机体造成的刺激程度虽有差异,但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通过观察赛艇运动员最大负荷运动后血浆心钠素与心血管功能的变化,探讨赛艇运动对心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提示,最大负荷运动时,血浆心钠素水平有训练者显著高于无训练者,训练水平高者显著高于训练水平低者,且与良好心血管功能和运动应激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12.
赛艇运动员冬训期及赛前期的生化监测与训练效果评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赛艇运动员冬训期和赛前期的科学监测手段及对训练效果进行评定,我们选取BUN和Hb两项生化指标分别于冬训前、冬训中和七运会赛前对山东省赛艇集训队进行了跟踪测试,并在不同训练时期针对训练的特点和目的要求采用不同的定量处理方法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研究摔跤运动员比赛前后血清代谢变化特征,为科学化营养补充实现快速恢复以及发现训练监控新指标提供新思路。方法:筛选女子摔跤运动员11人(年龄22.09±2.77岁,身高1.63±0.04 m,体重60.45±8.43 kg,运动等级为一级运动员或运动健将),分别于比赛前1天、比赛结束归队后次日清晨7时空腹进行肘静脉采血,共计采血2次。每次各采集肘静脉血两管,一管(3 mL)用于全血生化指标分析,另一管(5 mL)离心后取血清用于生化指标检测和代谢组学检测。采用UPLC-Q-TOF-MS进行代谢组学检测及数据分析,确定运动前后的代谢差异物,获取的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分析,确定比赛前后涉及的潜在代谢通路变化。同时对检测的生化指标与代谢物进行皮尔森相关性分析。结果:(1)运动员赛后血清尿素(BU)、血清总睾酮(TT)水平显著高于赛前(P<0.01,P<0.05),红细胞压积(HCT)显著低于赛前(P<0.05)。(2)根据组间比较的P值小于0.05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的变量重要性(variable i...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监测赛艇运动员膳食摄入和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制定营养补充方案,调整其膳食结构。方法:采用称重法对9名女子赛艇运动员进行膳食营养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及训练实际制定营养补充方案,监测和分析营养干预前后膳食营养状况、身体成分和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营养干预后,运动员的能量、宏量营养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均达到推荐量的85%以上。运动员体重从73.6kg恢复到74.3kg(P<0.05),瘦体重达到峰值,同时体脂百分比维持在正常水平,未见显著变化。此外,运动员血红蛋白水平从131.3g/L增加到146.1g/L(P<0.05)。结果表明,科学营养干预改善了运动员的营养状况,使其体重和血红蛋白水平处于理想范围,为切实保障训练和比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通过测定浙江省13名女子赛艇运动员和12名女子短跑运动员卵泡期和黄体期的性激素水平、运动成绩及完成定量负荷运动后的血乳酸水平,观察不同项目女运动员不同月经周期激素水平和运动成绩的变化,以探讨不同月经周期与运动能力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女子赛艇和短跑运动员黄体期的孕酮(P)和睾酮(T)水平显著高于卵泡期(P<0.05);赛艇运动员黄体期促卵泡激素(FSH)水平显著高于卵泡期(P<0.05),而运动员黄体期和卵泡期的雌二醇(E2)和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则无显著性差异。赛艇运动员黄体期500m测功仪成绩显著优于卵泡期(P<0.01),而2000m测功仪成绩两期无显著性差异;短跑运动员黄体期100m、200m成绩均显著优于卵泡期(P<0.05,P<0.01)。定量负荷运动后,赛艇和短跑运动员黄体期的血乳酸水平均显著低于卵泡期(P<0.05,P<0.01)。结果表明,受试运动员黄体期机能状态较好,这可能与不同月经周期中激素水平变化以及在运动状态下各种激素间的协同效应有关。提示对女运动员的生理周期应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舒筋活血类中药对急性运动性肌损伤的疗效 ,测定了急性骨骼肌拉伤大鼠应用舒筋活血类中药治疗后血清CK、LDH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1)舒筋活血类中药治疗组动物血清CK、LDH活性比自然恢复组和西药治疗组恢复得快 ;(2 )舒筋活血类中药抑制骨骼肌拉伤后血清CK、LDH活性的第 2次升高。结果提示舒筋活血类中药能更有效地促进骨骼肌急性拉伤后血清酶活性的正常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大负荷训练期间进行间歇性低氧训练对男子赛艇运动员生理机能的影响。方法:12名男子赛艇运动员分成低氧组和对照组,低氧组在赛前大负荷训练期间进行为期4周、每周5天、每天1小时的间歇性低氧训练,其余日常训练两组相同。实验期间每周测试运动员的睡眠质量、耐缺氧能力以及血红蛋白、血尿素、肌酸激酶等指标。结果:4周间歇性低氧训练后,低氧组运动员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尿素水平和肌酸激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低氧组在耐缺氧实验中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低氧组睡眠质量指标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间歇性低氧训练可以提高男子赛艇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间的耐缺氧能力,改善睡眠质量,间接促进机体在承受大负荷训练负荷时的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赛艇训练的周期特点,以及训练特点和运动机能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以福建省参加十运会的8名男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为对象,自2004年12月19日到十运会期间,对其进行三个周期的训练。在各周期的测试周对乳酸阈功率、2000m测功仪平均功率、Hb、BU、CK进行监测。结果与结论:(1)在第二周期加大运动负荷后乳酸阈功率上升趋势有所下降,而在第三周期又有所回升,在整个大周期中呈逐渐上升趋势;乳酸阈功率利用率的变化表现为快速上升,缓慢下降,最后趋于平台这样一个曲折向上的特点。整个周期训练中,在2000米专项划后乳酸浓度不断增加,第二周期提高最显著,表现出良好的训练效果。(2)Hb、BU和CK均表现出随运动负荷变化的周期性特点,在第一周期(有氧负荷周期)各指标变化不显著,在第二周期加大训练负荷后,Hb达到全年的最低值,BU达到全年的最高值,而CK最高值出现在大强度训练的第三周期。(3)三个周期的平均训练量分别为170km/周、176km/周和165km/周,冬训期间有氧训练占83.5%,冬训后训练周期有氧训练比例平均为79%。各周期训练量呈恢复调整→逐渐上量→大运动量→减量的周期性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9.
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的活性变化是评定肌肉承受刺激和了解骨骼肌微细损伤及疲劳恢复的主要生化指标之一,是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调节训练强度的依据之一。我们在监控训练负荷的过程中发现服用抗菌药物能引起CK值的大幅度增高,目前国内未见相关报道。本文通过对四川省一名优秀皮划艇运动员训练中急发右下腹疼痛,在使用悉复欢抗菌药物后出现血清CK值异常升高的病例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喹诺酮类抗菌素对血清肌酸激酶的影响,为科研人员和教练员运动训练中的生化监控提供一定指导。1病例资料张××,女,21岁,四川省优秀皮划艇运动员,身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男子赛艇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与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相关关系以及心率变异性(HRV)作为评定赛艇运动员机能状态指标的可能性。方法:对12名男子赛艇运动员进行VO2max、VEmax、HR、O2-pluse等指标和HRV的测定。结果:男子赛艇运动员VO2max为5·18±0·42L/min;HRmax为191·30±8·26b/min。TV·rri为5360·1±3883;LF·rri为1330·9±1382;HF·rri为2215·6±2454;LF/HF为0·838±0·46。VO2max与TV.rri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VO2max与LF·rri呈中度正相关(P<0·05)。结果显示:赛艇运动员安静时HRV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性较弱、迷走神经兴奋性较强的特点,可能是长期训练适应的结果。运动员HRV与VO2max呈显著相关,表明HRV与有氧代谢能力关系密切,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