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右室梗塞的心电图诊断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蓝超竹综述王松丽审校关键词右室梗塞(RVMI),心电图右室梗塞(RightVentricularMyocardialInharciion,RVMI)的发生率占心肌梗塞发生率的16~20%。常与左室下壁和... 相似文献
2.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对右室梗死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分析10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的心电图变化对右室梗死(RVI)的诊断价值。在102例AMI中,结合临床诊断RVI占40.2%,以Ⅱ导联R/Q比值〈1者,RVI的阳性率为75.5%;以Ⅱ、ⅢaVF导联均呈QS形者,RVI的阳性率为93.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其特异性分别为83.6%和96.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种心电图的测定方法均可作为早期诊断RV泊一个补充,其中以Ⅱ、ⅢaV 相似文献
3.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 1992年至 2 0 0 2年诊治的下壁心肌梗塞伴右心室心肌梗塞 30例 ,年龄 5 6± 18岁 ;男性 2 2例 ,女性 8例。同时选择同期单纯下壁心肌梗塞 2 0例作为对照组 ,年龄 5 7± 17岁 ;男性 9例 ,女性 11例。诊断标准根据《实用心电图学》,每例均有典型的心电图表现及心肌酶学升高。1.2 方法 :选择住院期间最早的心电图进行分析 ,分别统计两组 ST / ST 抬高幅度 >1的例数。5 0例病人检查心电图的时间 92 %在 2 4小时内。最短 2小时 ,最长 4 8小时。1.3 统计学处理 :组间采用 X2 检验。2 结果对 5 0例病的心电图进… 相似文献
4.
5.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的心电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常规导联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入院即刻描记常规12导联心电图并加作V3R~V5R、V7~V9导联,入院第1天每8小时描记1次心电图,第2~3天每24小时描记1次心电图;ST段测定以J点后0.08s为起始点,抬高或压低〉1mm为阳性标准,制定测量指标:(1)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大于U导联ST段抬高幅度;(2)V2导联ST段压低与avF导联ST段抬高幅度之比≤50%;(3)V1~V6ST段抬高呈递减性或V1ST段抬高而V2ST段压低。结果 三个指标对诊断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7%和88%、83%和92%、54%和85%。结论 常规导联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心电图是诊断心肌梗塞的重要手段,但是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不能提供右室梗塞的线索[1].本实验采用双极右胸导联CR3R~CR8R及单极右胸导联V 3R~V8R对11例急性右室梗塞患者定时描记心电图与正常人50例单、双极右胸导联心电图进行对照分析,以对单、双极右胸导联心电图诊断右室梗塞的临床应用价值作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与不伴右室梗死在常规心电图上的鉴别诊断。方法:选择2007—01/2008—12同期住院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87例,其中单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45例,伴右室梗死42例。比较两组患者STⅢ↑〉STⅡ↑、STⅠ、aVL↓≥0.1mV、STaVR、vⅠ↑等9项心电图指标。结果:STⅢ〉STⅡ、qⅠ、aVL、V5、V6消失;STv1~v5↑逐渐减小;STv2↓+/STaVF↑〈50%,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五项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STI、aVL↓≥0.1mV、STaVR↑、STaVR↓、STV1↑四项指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伴有STⅢ↑〉STⅡ↑、q1,aVL、V5、V6消失、STv1~v5↑逐渐减小、STv2↓/STaVF↑〈50%心电图改变时,高度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有右室梗死。 相似文献
9.
右室梗塞血液动力学和心电图改变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11例左室下后壁并右室梗塞,5例进行了血液动力学检查,(?)均≥(?),同时均有低血压或休克及左心衰竭。11例在右胸及上腹均有2个或以上导联出现QS 或 Qr 波伴有 ST 段↑偏移≥1mm。常规胸前导联大部出现 ST_(v1)↑和 ST_(v2-5)↓。并与229例正常人相应导联心电图作对比。另2例急性下后壁心肌梗塞,并休克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其血液动力学和心电图无右室梗塞的特征性改变,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常规导联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院即刻描记常规12导联心电图并加作V3R-V5R、V7-V9导联,入院第1天每8小时描记1次心电图,第2-3天每24小时描记1次心电图;ST段测定以J点后0.08s为起始点,抬高或压低〉1mm为阳性标准,制定测量指标:①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大于Ⅱ导联ST段抬高幅度;②V2导联ST段压低与aVF导联ST段抬高幅度之比≤50%;③V1~V3 ST段抬高呈递减性或V1ST段抬高而V2ST段压低。结果三个指标对诊断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7%和88%、83%和92%、54%和85%。结论常规导联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65岁。主因心前区疼痛、憋气1日于1982年6月30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日开始心前区不适,胸骨后疼痛,频繁发作,每次持续10~20分钟,伴憋气,气短,心悸。 相似文献
13.
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纯右室心肌梗死(fight ventficular myocardial infarction RVMI)不常见(2.4%),多数与左室下壁或后壁合并存在,发生率高达43.0%(平均19.0%),但临床诊断率仅为7.7%~23%。右心导联心电图对右室心肌梗死具有诊断价值,但由于右心导联为非常规导联,并且右室壁比左室壁薄、电位低、显示困难,同时右室导联ST段升高时间短暂,这是既往文献报道发生率低的原因。本文旨在探讨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中ST V2压影ST AVF抬高〈0.5及ST Ⅲ抬高/STⅡ抬高〉1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心肌梗死诊断意义。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96~1998年共发现急性心肌梗塞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及酶学改变。其中3例出现病理性Q波及S-T段抬高与T波融合的弓背向上的单向曲线;2例尚未出现病理性Q波及R波振幅减低的坏死性指标;另外2例虽未出现病理性 相似文献
15.
对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合并右室梗塞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及其MB同工酶,MM同工酶亚型,MB同工酶型,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谷草转氨酶和肌红蛋白进行了系列观测,并与15例单纯下壁心肌梗塞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60岁,因胸痛、胸闷1周就诊。患者自述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胸部闷痛,伴气促、恶心呕吐数次,无肩背部放射性疼痛,无咳嗽、咳痰及咯血,无晕厥及胸部撕裂样疼痛,在当地医院以“急性心梗”而急诊入院。体检:T36℃,HR56次/min,P20次/min,BP120/60mmHg。一般情况差,双肺阴性,心界不大,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余阴性。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目的证实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中Ⅲ导联ST段抬高与Ⅱ导联ST段抬高的比值≥l、avL导联ST段压低与I导联ST段压低幅度的比值≥l、V1导联ST段抬高而V2导联ST段压低联合诊断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从2011年我院开展的203例冠脉造影患者中选取右冠脉(RCA)闭塞或狭窄90%的病例共19例进行研究。研究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中Ⅲ导联ST段抬高与Ⅱ导联ST段抬高的比值≥l、avL导联ST段压低与I导联ST段压低幅度的比值≥l、V1导联ST段抬高而V2导联ST段压低、avR导联ST段抬高≥0.5mm、隔性q波消失这五项指标对右心室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Ⅲ导联ST段抬高与Ⅱ导联ST段抬高的比值≥l、avL导联ST段压低与I导联ST段压低幅度的比值≥l、V1导联ST段抬高而V2导联ST段压低三种心电图表现见于19例右冠脉(RCA)闭塞或狭窄90%的病例。其中12例出现Ⅲ导联ST段抬高与Ⅱ导联ST段抬高的比值≥l,10例出现avL导联ST段压低与I导联ST段压低幅度的比值≥l,9例出现V1导联ST段抬高而V2导联ST段压低。1例出现avR导联ST段抬高≥0.5mm、2例出现隔性q波消失。结论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中Ⅲ导联ST段抬高与Ⅱ导联ST段抬高的比值≥l、avL导联ST段压低与I导联ST段压低幅度的比值≥l、V1导联ST段抬高而V2导联ST段压低联合诊断右室心肌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